首页 / 正文

卷六十六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六十六    明 冯惟讷 撰

齐第一

高帝【姓萧氏讳道成字绍伯仕宋累封齐王废宋自立○诗品曰齐高帝诗词藻意深无所云少】塞客吟【此诗见苏侃传外编逸轨皆作侃诗非也】

【齐书曰高帝在淮上取苏侃为冠军录事参军是时新失淮?遣帝北戍每岁秋冬间边淮骚动帝广遣侦候安集荒余又营缮城府帝在兵中久见疑於时乃作塞客吟以喻志侃达此旨更自劝励委以府事深见知待】

宝纬紊宗神经越序德晦河晋力宣江楚云雷兆壮天山繇武直髪指河【一作秦】关凝精越汉渚秋风起塞草衰鵰鸿思边马悲平原千里顾但见转蓬飞星严海浄月彻河明清辉映幕素液凝庭金笳夜厉羽轊晨征斡晴潭而怅泗枻松洲而悼情兰涵风而泻艳菊笼泉而散英曲绕首燕之叹吹轸絶越之声欷园琴之孤弄想庭藿之余馨青关望断白日西斜恬源靓雾垄首晖霞戒旋鷁跃还波情绵绵而方远思袅袅而遂多粤撃秦中之筑因为塞上之歌歌曰朝发兮江泉日夕兮陵山惊飈兮瀄汨淮流兮潺湲胡埃兮云聚楚斾兮星悬愁墉兮思宇恻怆兮何言定寰中之逸鉴审雕陵之迷泉悟樊笼之或累怅遐心以栖玄

羣鹤咏

【南史曰齐高帝镇淮隂为宋明帝所疑被徵为黄门郎深怀忧虑见平泽有羣鹤命笔咏之】

八风舞遥翮九野弄清音一摧云间志为君苑中禽武帝【讳赜字宣远高帝长子也初仕宋为江州刺史辅高帝受禅功参佐命後嗣位】

估客乐

【古今乐籙曰估客乐者齐武帝之所制也帝布衣时尝游樊邓登柞以後追忆往事而作歌使乐府令刘瑶管弦被之教习卒遂无成有人启释宝月善解音律帝使奏之旬日之中便就谐合敕歌者常重为感忆之声犹行於世宝月又上两曲帝数乘龙舟游五城江中放观以红越布为帆緑丝为帆繂鍮石为篙足篙榜者悉着欎林布作淡黄袴列开使江中衣出五城殿犹在齐舞十六人梁八人唐书乐志曰梁改其名为商旅行】

昔经樊邓役阻潮梅根渚感忆追往事意满辞不叙竟陵王子良【字云英武帝第二子也幼聡敏宋末为邵陵王友武帝即位封竞陵王南徐州刺史又兼司徒进号车骑将军礼才好士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隆昌元年薨】九月侍宴

月殿风转层台气寒高云歛色遥露已团式诏司警言戾秋峦轻觞时荐落英可飡

侍皇太子释奠宴

霜轻流日风送夕云雕檐结彩绮井生文四琏合旨八簋舒芬【阙】

游後园

托性本禽鱼栖情闲物外萝径转连绵松轩方杳蔼丘壑每淹留风云多赏会【阙】

行宅【并序】

余禀性端疎属爱闲外往岁羁役浙东备历江山之美名都胜境极尽登临山原石道步步新情回池絶涧往往旧识以吟以咏聊用述心

访宇北山阿卜居西野外幼赏悦禽鱼早性羡蓬艾【阙】登山望雷居士精舍同沈右卫过刘先生墓下作【并序○一作同随王经刘先生墓下作】

沛国刘子珪学优未仕迹迩心遐履信体仁古之遗德潜舟迅景灭赏沦辉言念芳猷式怀嗟述属舍弟随郡有示来篇弥缜久要之情益深宿草之叹升望西山率尔为答虽因事雷生实申悲刘子云尔【刘瓛字子珪沛郡相人南史有传】

汉陵淹馆芜晋殄【一作弥】洙风缺五都声论空三河文义絶兴礼迈前英谈玄踰往哲明情日夜深徽音岁时灭垣井总已平烟云从容裔尔叹牛山悲我悼惊川逝随郡王萧子隆【字云兴武帝第八子性和美有文才为都督荆州刺史历侍中中军大将军明帝辅政谋害诸王子隆被害】

经刘瓛墓下

升堂子不谬问道余未穷如何辞白日千载隔音通山门一巳絶长夜缅难终初松切暮鸟新杨催晓风榛关向芜密泉途转销空

王俭【字仲宝琅邪人宋孝武时袭爵豫寜县侯明帝选尚阳羡公主拜驸马都尉官至侍中後辅齐高帝受禅改封南昌郡公累迁侍中尚书令】

侍皇太子释奠宴

【南齐礼志永明二年皇太子讲孝经亲临释奠车驾幸聼】

礼惟国干义实民端身由业澡世以教安金熔乃器水术伊澜渐芳则馥履氷固寒瞽宗务时頖宫善诱咨此含生跻彼仁夀淳移雅缺历兹永久游艺莫师独学谁友三兆戒辰八鸾警旦风动蒿宫云栖参馆礼迈仁周乐超英濩神保爰格祝史斯赞郁鬯既终德馨是与降冕上庠升晏东序槐宰金贞藩维玉誉时彦莘莘国胄楚楚

侍太子九日宴玄圃诗

明明储后冲默其量徘徊礼乐优游风尚微言外融几神内王就日齐晖仪云等望本茂条荣源澄流洁汉称间平周云鲁卫咨我藩华方轶前轨秋日在房鸿鴈来翔寥寥清景霭霭微霜草木摇落幽兰独芳眷言淄苑尚想濠梁既畅旨酒亦饱徽猷有来斯悦无远不柔

赠徐孝嗣

婉婉游龙载游载东靡靡行云并跃齐踪无类不感有来斯雍之子云迈嗟我莫从岁云暮止述职戒行崇兰罢秀孤松独贞悲风宵远乘鴈晨征抚物遐想念别书情【南史载四句曰方轨叔茂追清彦辅柔亦不茹刚亦不吐时人以比蔡子尼之行状也】

春日家园

徙倚未云暮阳光忽已收羲和无停晷壮士岂淹留冉冉【一作荏苒】老将至功名竟不修稷契匡虞夏伊吕翼商周抚躬谢先哲解绂归山丘

春诗二首

兰生已匝苑萍开欲半池轻风摇杂蘤细雨乱丛枝风光承露照雾色点兰晖青荑结翠藻黄鸟弄春飞

春夕

露华方照岁云彩复经春虚闺稍叠草幽帐日凝尘

後园饯从兄豫章

兹夕竟何夕念别开曾轩光风转兰蕙流月泛虚园王僧佑【字胤宗徽从子也举秀才为骠骑法曹雅好博古善老庄亭然独立不交当世仕至太子中舍人】

赠王俭

【南史曰僧佑俭之从弟也俭尝鸣笳列驺至僧佑门僧佑辄称疾不出俭曰此吾之所望於若人也世皆推俭之爱名德而重僧佑之不趋势也】

汝家在市门我家在南郭汝家饶宾侣我家多鸟雀徐孝嗣【字始昌东海郯人也尚宋康乐公主拜驸马都尉入齐累迁侍中封枝江县侯东昏失德将谋废立事觉召入华林省饮药死】

白雪歌【一作琴歌】

风闺晚翻霭月殿夜凝明愿君早流眄无令春草生

古诗纪卷六十六

 

猜你喜欢
  卷五百二十八·彭定求
  王淮·唐圭璋
  卷二·刘克庄
  第一出 提纲·姚茂良
  第十九出 邹慰夏孤·王世贞
  第四折·贾仲明
  晁无咎词卷四·晁补之
  七言巻二十·洪迈
  卷六十八·吴之振
  卷二百二十九·陈廷敬
  卷二百四十·佚名
  淳熙稿卷十九·赵蕃
  徐一切词作鉴赏·佚名
  西村诗集补遗·朱朴
  第六出 五娘赏灯·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征士存(俟庵集)·顾嗣立

    存字明远,更字仲公,饶之安仁人。好为古文辞,通医术。既而游于上饶陈立大之门。延佑开科,一试不第,即决计隐居。三以高蹈丘园荐,不应,秘书李孝光举以自代,当事者将以翰苑处之,不果。葺书室曰竹庄,题曰俟庵,人称为番阳先生。四方兵

  • 卷十六·徐世昌

    钱澄之钱澄之,初名秉镫,字幼光,更字饮光,桐城人。有《藏山阁稿》、《田间诗集》。田园杂诗仲春遘时雨,既雨旋亦晴。百草吐生意,众鸟喧新声。纷纷群动出,各各有其营。孰是形骸具,而怀安居情。秉耒赴田皋,叱牛出

  • 国朝名臣事略卷第二·苏天爵

    丞相淮安忠武王(王伯颜) 丞相河南武定王(阿朮) 丞相楚国武定公(阿里海涯) ○丞相淮安忠武王(王伯颜) 丞相淮安忠武王 卷二之一 王名伯颜,八邻氏,其父从宗王居西域。至元初,王奉使于朝,遂拜中书左丞相。七年,改同知枢密院事。十一年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七十·佚名

    嘉靖三十八年三月癸酉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成安伯郭应乾祭 裕陵○乙亥发太仓银二万两于蓟镇三万两于怀来备客兵粮刍○总督狭西三边军务侍郎魏谦吉以俺答拥众盘据西海势将入犯条奏预防七事一旧规防秋总督驻花马池巡抚驻固

  • 一三二七 军机大臣奏《左光斗集》《经世挈要》等书应营销毁片·佚名

    一三二七 军机大臣奏《左光斗集》《经世挈要》等书应营销毁片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前蒙发下《左光斗集》一册、曹飞所撰《经世挈要》二册,臣等详加阅看。谨将书内空字酌拟填写,其违碍字句酌量删改,黏签呈览。查《

  • 卷九十四·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九十四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田儋列传第三十四 田儋者狄人也【集解徐广曰今乐安临济

  • ·又·丁曰健

    窃职道于九月二十二日移扎竹堑城内,即派员驰往内山岸里社将张丞世英、罗义首冠英等所部内撤去饥疲、留用精壮,共得一千人,先命驰往该地布置,进攻林逆所据四块厝、犁头店等庄;另将范军功义庭招集各路旧部亲加

  • 诏狱惨言·顾大武

    善言天者必验之于人,人事而不能征实于天,则七政亦具文矣。客少嗜象纬之学,长而弥笃,披霜沐露,几历分至,遂能于浑盖二家,会其微眇。乙丑春冬,旅泊都下,目击天人之异,为记其本末,以征天人合一之符,使后之言灾祥者采而择焉。季春旬有

  • 卷二十二下·徐一夔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二十二下 嘉礼 册内命妇序 王者之有内命妇所以辅皇后典六宫而成内教者也故周制有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汉初有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名武帝制婕妤娙娥傛?充依各有爵位元帝时

  • 卷四十一·佚名

    △迦叶三兄弟品中尔时毒龙。见火神堂。四面一时。烔燃炽盛。唯有如来所坐之处。其处寂静。不见火光。见已渐诣向於佛所。到佛所已,即便涌身入佛钵中。而说是偈。若人百千亿万岁,一心祭祀此火神。彼辈不能断去瞋,如今胜世

  •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一·唐慧琳

        大唐翻经沙门慧琳撰  大宝积经序及经第一帙十卷(同此卷音)  睿宗皇帝制。  纵横(上足庸反下获萠反说文作从考声尔雅纵长也竖也横广也左右方也韩诗云南北为从东西为横说文横栏木也从木黄声也)。  之数

  • 幼仪杂箴·方孝孺

    幼仪杂箴(《幼仪杂箴》)乃杂著,为明方孝孺所撰。见于《逊志斋集》卷一。《幼仪杂箴》二十首,共列了坐、立、行、寝、揖、拜、食、饮、言、动、笑、喜、怒、忧、好、恶、取、与、诵、书二十项,前边有序。在《幼仪杂箴》二十

  • 道德篇章玄颂·宋鸾

    题“新授郢州防御判官将仕郎试大理司直兼监察御史宋鸾”序,称宋鸾撰本颂。“匡”字缺笔,宋鸾盖北宋人。以七言韵语注《道德经》81章大意,摘引《道德经》部分词句。颂文内容强调虚静并主张修炼长生。

  • 古今诗删·李攀龙

    古至明诗的流派选本。亦名《诗删》。三十四卷。明李攀龙编选。此书一至九卷为古诗,十至二十二卷为唐诗,二十三卷至三十四卷为明诗,中间不选宋元诗。每代各自分体编排。这是一个去取很严的选本。王世贞说:“今于鳞以意

  • 无字宝箧经·佚名

    元魏菩提流支译。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之异译,先出。

  • 大唐内典录·道宣

    凡十卷。略称内典录。唐代律僧道宣(596~667)编。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收录东汉至唐初译者二二○人,经典二四八七部八四七六卷。系参考历代三宝纪、法经录、仁寿录等,撷长补短,检讨一切经之内容与目录而成。麟德元年(664)

  • 聚云吹万真禅师语录·吹万广真

    三卷,明广真说,灯来编。卷上上堂茶话,卷中普说小参示众法语,卷下入堂入室勘辩问答颂古杂述塔铭,另刻正录十卷广录三十种共六十六卷板存忠州治平禅院。

  • 明州天童景德禅寺宏智觉禅师语录·正觉

    4卷,宋正觉说,净启重编。卷一,上堂晚参示众。卷二,举古。卷三,颂古。卷四,机缘塔铭铭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