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二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二十二  明 冯惟讷 撰

北周第一

明帝【姓宇文氏讳毓文帝长子魏大统中封宁都郡公周闵帝受禅进柱国岐州刺史及闵帝废朝廷乃迎立之在位四年】

贻韦居士【英华作招隐士逍遥公韦夐】

【北史曰韦夐字敬远杜陵人志尚简澹州郡徵辟并不就周文帝经纶王业侧席礼聘竟不能屈时人号为居士明帝即位礼敬愈厚乃为诗以贻之夐答诗愿时朝谒帝大悦敕有司日给酒一升号曰逍遥公】

六爻贞遯世三辰光少微颍阳去犹【英华作让逾】远沧洲遂【一作去】不归风动秋兰佩香飘莲叶衣坐石窥仙洞乘槎下钓矶岭松千仞直岩泉百丈飞聊登平乐观遥想首阳薇傥能同四隐来参余万机

过旧宫

【北史曰明帝二年九月丁未行幸同州故宅赋诗】

玉烛调秋气金舆历旧宫还如过白水更似入新丰秋潭渍晚菊寒井落踈桐举杯延故老今闻歌大风

和王褎咏摘花

玉椀承花落花落椀中芳酒浮花不没花含酒更香赵王招【字豆卢突文帝第七子幼聪頴博涉羣书好属文学庾信体武成初封赵国公历大司马进爵为王隋文将迁周鼎招欲图之会谋泄隋文?以谋反见害国除】

从军行

辽东烽火照甘泉蓟北亭障接燕然水冻菖蒲未生节关寒榆荚不成钱

滕王逌【字尔固突文帝第十三子初封滕国公大象元年诏以荆州新野郡邑万户为滕国逌出就国二年朝京师为隋文帝所害国除】

至渭源

渭源奔禹穴轻澜起客亭浅浅【平声】满涧响荡荡竟川鸣潘生称运石冯子听波声斜去临天半横来对始平合流应不杂方知性本清

萧撝【字智遐梁安成王秀之子封永丰侯历黄门侍郎及侯景作乱从武陵王纪为征西大将军守成都以周文帝见讨遂归西魏授侍中武帝时为文学博士历少傅改封蔡阳郡公】

孀妇吟

寒夜静房栊孤妾思偏丛悲生聚绀黛泪下浸妆红蓄恨萦心里含啼归帐中会须明月落那忍见牀空

日出行

昏昏隐远雾团团乘阵云正值秦楼女含娇酬使君

劳歌

百年能几许公事罢平生寄言任立政谁怜李少卿

和梁武陵遥望道馆

神境流精阙仙居紫翠房今有寻真地迤逦丽通庄九柱含虬重三台饰夜光金辉碧海桃玉笈紫书方拂筵青鸟集吹箫白凤翔履归堪是鷰石在讵非羊烟霞四照叶风月五名香於兹喜临眺愿得假霓裳

上莲山

独迈青莲岭超奇紫盖峯挂流遥似鹤挿石近如龙沙崩闻韵鼓霜落候鸣钟飞花满丛桂轻吹起修筇石蒲今尚有采摘更相逢

宗懔【字元懔南阳湼阳人居江陵元帝镇荆州时以为记室帝即位累迁吏部尚书及江陵平入关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和岁首寒望

旅骑出平原钲铙遍野喧接里开都邑连车驻小门稻车回故坞猎马转新村古碑空戴石山龛未上幡所言春不至未有桃花源

早春

昨暝春风起今朝春气来莺鸣一两啭花树数重开散粉成初蝶剪彩作新梅游客伤千里无暇上高台

春望【律祖作陈後主者非】

日暮春台望徙倚爱余光都尉新移枣司空始种杨一枝犹桂馥十步有兰香望望无萱草忘忧竟不忘

麟趾殿咏新井

当为醴泉出先令浪井开铜新九龙殿石胜凌云台【瑞应图曰王者清浄则浪井出鱼豢魏略曰明帝九龙殿前为玉井绮栏朱超与兄书曰淩云台上有浪井望之幽然以石投之许久方闻】

宗覊

登渭桥

仲山朝饮马还坐渭桥中南瞻临别馆北望尽离宫四面衣裾合三条冠盖通兰香想和季云起忆成公圯上相知早鷄鸣幸共同【圯音夷楚人谓桥为圮】

宇文昶

陪驾幸终南山

尧盖临河颍汉跸践华嵩日旗【一作旌】逥北凤星斾转南鸿青云过宣曲先驱背射熊金桴拂泉底玉琯吹云中古辙称难极新途或易穷烟生山欲尽潭浄水恒空交松上连雾修竹下来风仙才道无别灵气法能同东枣羞朝座西桃献夜宫诏令王子晋出对浮丘公

康孟【初学记云隋康孟然隋无赵王故列於此】

咏日应赵王教

金乌升晓气玉槛漾晨曦先泛扶桑海返照若华池洛浦全开镜衡山半隐规相懽承爱景共惜寸隂移徐谦

短歌行二首【乐府作一首】

穷通皆是运荣辱岂关身不愿门前客看时逢故人意气青云里爽朗烟霞外不羡一囊钱惟重心襟会高琳【字季珉其先高丽人仕於燕後归魏赐姓羽真氏入周累官江陵副总管进位柱国】

宴诗

【北史本传曰武成三年讨平文州氐师还帝宴羣公卿士仍赋诗言志琳诗末章云云帝大悦曰獯猃陆梁末时欵塞卿言有验国之福也】

寄言窦车骑为谢霍将军何以报天子沙漠静妖氛

古诗纪卷一百二十二

 

猜你喜欢
  卷二百九十九·彭定求
  刘褒·唐圭璋
  陆凝之·唐圭璋
  郑刚中·唐圭璋
  第一幕·老舍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二齣·佚名
  第二出 论心·许自昌
  第二折·关汉卿
  提要·齐己
  五集目录一·乾隆
  卷364 ·佚名
  南湖集巻上·贡性之
  卷四百三十九·陈廷敬
  卷一百四十七·陈廷敬
  岳阳石门墨山·张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端平诗隽卷二·周弼

    宋 周弼 撰五言律金坛观金坛深僻观钟磬少人闻山果猿偷堕庭莎鹿卧分木髙犹带雪石冷不生云正爇黄连炷相从拜老君晚登黄鹤楼戚戚登临地凄凄欲暮天相看数株柳不听一声蝉山冷云生絮江空月上无缘舍尘事闲对白鸥眠施潭归

  • 卷十三·本纪第十三·脱脱

        英宗   英宗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讳曙,濮安懿王允让第十三子,母曰仙游县君任氏。明道元年正月三日生于宣平坊第。初,王梦两龙与日并堕,以衣承之。及帝生,赤光满室,或见黄龙游光中。四岁,仁

  • 五四一 寄谕署两江总督萨载等派员将陶易等隔别解京严讯·佚名

    五四一 寄谕署两江总督萨载等派员将陶易等隔别解京严讯乾隆四十三年九月十六日大学士于<敏中>字寄署两江总督萨<载>、江苏巡抚杨<魁>,乾隆四十三年九月十六日奉上谕:萨载等奏查办逆犯徐述夔悖逆诗本一案,东台县涂跃龙遇

  • 叱列平传·李百药

    叱列平,字杀鬼,代郡西部地方的人氏,其家世代为酋帅。平有容貌,须髯漂亮,善骑马射箭。袭职第一领民酋长、临江伯。孝昌末年,拔陵反叛,蠕蠕的部分人众寇掠马邑,平由于统领其部众反击,立军功,补为别将。后来牧子作乱,同时,刘胡仑、斛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六·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六 洪武二十八年春正月丙申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 是日,朝鲜国李旦、琉球国山北王珉、贵州宣慰使安的并金筑等处土官各进方物、马匹。 丁酉,置四川盐井卫军民指挥使司儒、医、阴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二·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二 洪武十八年三月壬戌朔,上御奉天殿策试举人。制策曰:“朕稽古名世者,惟敬事而畏神人,趋事以历知,涉难以立志,日运不息,岁运无已,虽在寝食,未尝忘其所以,由是大辅人君,福臻黎庶,所以名世者为此也

  • 總序·佚名

    王諱峼,中宗大王長子,母妃,章敬王后尹氏。生而岐嶷,三歲能解書義,六歲封爲世子。性沈靜寡欲,仁恭孝友,勤於學問,踐履篤實,在東宮二十五年,賢德著聞。及其嗣服,中外想望至治,而執喪過哀,遽至不諱,且無嗣子,惜哉!在位一年,壽三十一。

  • 墨子後語下·孙诒让

    墨子緒聞第四

  • 卷第一·黄绾

      伏羲尧舜以艮止、执中之学相传。伏羲之学具于《易》,尧舜之学具于《书》。《易》之微言,莫要于艮止;《书》之要旨,莫大于执中。自是圣圣相承,率由是道。至仲尼出,而大明厥韫,以知止之止指心体,以致知示工夫,以格物示功效,以

  • 四书集注大全凡例·胡广

    一四书大书朱子集注诸家之说分行小书凡集成辑释所取诸儒之说有相发眀者采附其下其背戾者不取凡诸家语录文集内有发眀经注而集成辑释遗漏者今悉增入一注文下凡训释一二字或二三句者多取新安陈氏之说一引用先儒姓氏朱子

  • 仪礼商卷一·万斯太

    鄞县万斯大撰士冠礼第一士冠礼士为其子加冠之礼也古人二十而冠当十五入大学以来为博习亲师之候【学记曰比年入学指十五时也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十六时也三年视敬业乐羣十八时也五年视博习亲师二十时也】又二年而论

  • 第27章 卫灵公篇第十五(1)·孔子

    15·1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译文卫灵公向孔子请教关于军队作战布阵的事。孔子回答说:“有关祭祀礼仪的事,我曾听说过;军队作战的事,我从来没有学习过。”第二天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十八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十八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第三弃盖中文义同前。于中初文列数。释名辨异。举譬引证等文。并可见。婆沙四十八云。此五盖中三事各立。谓贪嗔疑。二事共立。谓睡眠掉悔。俱舍云。食治用同故。贪以

  • 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孔多塞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活动家和理论家孔多塞著。1795年巴黎出版。此书被称之为“18世纪的最后遗嘱”。作者将此书写成反映全面历史的书籍,并从中概括出从原始时代到法国革命的人类精神。书中揭示的主题是:生活中的各种

  • 文山集[四库本]·文天祥

    诗文别集。南宋文天祥撰。二十一卷。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年二十举状元,历官江西安抚使,右丞相兼枢密使,封信国公。景炎二年(1277),元兵入江西,天祥兵败,退入广东,次年,在五坡岭(海丰北)

  • 元始洞真决疑经·佚名

    亦称《太上决疑经》。内容托为元始天尊与太极真人、天真皇人、上相青童君三人的质疑,天尊一一作答,故名《决疑经》。其主旨在于说明世间有为法皆属无常,即生即灭。唯出世昇玄至道才是常住,即不生不灭。学道之人要敬事

  • 无门关·慧开

    一卷。全称《禅宗无门关》。宋代无门慧开撰,弥衍宗绍编。此书体例近似《碧岩录》,辑录古来著名公案48则,如“赵州狗子”、“百丈野狐”、“俱胝竖指”、“世尊拈花”等。每一则先举出“佛祖机缘”(即公案),然后在“无门曰

  • 金刚仙论·世亲

    凡十卷。北魏菩提流(留)支译。又称金刚仙记、仙记。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五册。本书系注解天亲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关于本书之作者,据本书卷末载(大二五·八七四下):‘弥勒世尊但作长行释,论主天亲既从无障碍比丘边学得,复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