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六      明 冯惟讷 撰

古逸第六

箴【文心雕龙曰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箴石也斯文兴盛於三代夏商二箴余句颇存及周之辛甲百官箴一篇体义备焉迄至春秋微而  未絶故魏绦讽君於后羿楚子训民於在  勤】尧戒

【淮南子人间训尧戒曰】

战战栗栗日谨一日人莫踬於山而踬於垤【叶徒吉反】

夏箴

【汲冢周书文传解曰文王受命九年时维暮春在鄗召太子发曰吾语汝所保所守厚德广惠忠信爱人君子之行夏箴曰】

中不容利民乃外次【孔晁注夏禹之箴戒书也利福业次舍于田】

夏箴

【汲冢周书文传解曰开皇曰土广无守可袭伐土狭无食可围竭二祸之来不称之灾天有四殃水旱饥荒非务积聚何以备之夏箴曰○开皇古书名也】

小人无兼年之食遇天饥妻子非其有也大夫无兼年之食遇天饥臣妾舆马非其有也国君无兼年之食遇天饥百姓非其有也【注古者国家三年耕必有一年之储非其有言流亡也】戒之哉弗思弗行至无日矣【有十年之积者王有五年之积者覇无一年之积者亡】

商箴【见玉海】

【吕氏春秋名类篇商箴云】

天降灾布祥竝有其职【以言祸福人或召之也】

虞箴

【左传曰魏庄子谓晋侯曰昔周辛甲之为大史命百官箴王阙於虞人之箴曰○按古史辛甲武王时太史也】

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经啓九道【叶徒口反】民有寝庙兽有茂【一作丰】草【叶此苟反】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叶忍九反】在帝夷羿冒于原兽【叶如九反冒贪也】忘其国恤而思其麀牡武不可重【去声】用不恢于夏家【叶攻乎反】兽臣司原敢告仆夫

大正箴

【汲冢周书尝麦解曰维四年孟夏之初祈祷于宗庙乃尝麦於太祖即假於太宗少宗少秘於社太史筴刑书九篇以升授大正爰箴大正曰】

钦之哉诸正敬功尔颂审三节无思民因顺尔临狱无颇正刑有掇夫循乃德式监不远以有此人保宁尔国克戒尔服世世是其不殆维公咸若

楚箴【见玉海】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弟子职【八章】

【困学记闻曰弟子职汉志附于孝经朱子谓疑是作内政时士之子常为士因作此以敎之又曰大戴记之夏小正管子之弟子职孔丛子之小尔雅古书之存者三子之力也】

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存之闻义则服【叶】温柔孝弟毋骄恃力志毋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夙兴夜昧衣带必饬朝益莫习小心翼翼一此不懈是谓学则

右学则

少者之事夜寐蚤作既拚盥漱执事有恪摄衣共盥先生乃作沃盥彻盥泛拚正席【叶祥龠反】先生乃作出入恭敬如见宾客【叶恪】危坐乡师颜色无怍

右蚤作

受业之纪必由长始一周则然其余则否【叶鄙】始诵必作其次则巳凡言与行思中以为纪古之将兴者必由此始後至就席狭至则起若有宾客【叶恪】弟子骏作对客无让【叶平声】应旦遂行【叶杭】趋进受命所求虽不得必以反命反坐复业若有所疑捧手问之师出皆起

右受业对客

至於食时先生将食弟子馔馈摄袵盥漱跪坐而馈置酱错【集作醋】食陈膳毋悖凡置彼食鸟兽鱼鼈必先菜羮【叶郎】羮胾中别胾在酱前其设要方饭是为卒左酒右酱【叶浆】告具而退捧手而立【未叶】三饭二斗左执虚豆右执挟七周旋而贰唯嗛之视同嗛以齿周而有始柄尺不跪是谓贰纪先生巳食弟子乃彻趋走进漱拚前板【一作歛】祭【一韵未叶】

右馔馈

先生有命弟子乃食以齿相要坐必尽席饭必捧擥羮不以手亦有据膝无有隐肘既食乃饱循咡覆手振袵扫席【叶若】巳食者作抠衣而降旋而乡席【叶同上】各彻其馈如於宾客既彻并器乃还而立

右乃食

凡拚之道实水於盘攘臂袂及肘堂上则播洒室中握手执箕膺揲厥中有帚入户而立其仪不忒执帚下箕倚於户侧凡拚之纪必由奥始俯仰磬折拚毋有彻拚前而退聚於户内坐板排之以叶适巳实帚於箕先生若作乃兴而辞坐执而立遂出弃之既拚反立是协是稽

右洒扫

莫食复礼昬将举火执烛隅坐错总之法横於坐所【叶疏果反】栉之远近乃承厥火居句如矩蒸间容蒸然者处下【叶户】捧椀以为绪右手执烛左手正栉有堕代烛交坐无倍尊者【叶渚】乃取厥栉遂出是去【上声○谭苑云此弟子执烛之礼也古者无烛台以人执烛檀弓曾子疾革童子执烛是也烝薪也椀楚辞所谓悬火今之提灯栉旧本作即叶音烬栉即皆假借字正作从火从收与眘同音音烬朕媵送字皆以说文□字解云声】

右执烛

先生将息弟子皆起敬奉枕席问何所趾俶袵则起有常则否【叶鄙】先生既息各就其友【叶以】相切相磕各长其仪【叶五向反】周而复始谓弟子之纪

右退习【或分有常则否以上为请袵下为退习今从管子合为一章】

祝辞

伊耆氏蜡辞

【礼记郊特牲曰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炎帝神农氏其初国伊继国耆合而称之故又号曰伊耆氏或曰尧也文心雕龙曰昔伊祈氏始蜡以祭八神其辞云云则上皇祝文爱在兹矣舜之祠田云云利民之志颇形於言矣】

土反其宅【叶远各反】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叶达各反○此祝词也宅犹安也土安则无崩圯水归则无泛溢昆虫谓螟蝗之属草木各归根於薮泽不得生於耕稼之土也】

舜祠田辞【见文心雕龙】

荷此长耜耕彼南亩四海俱有

桑林祷辞

【荀子大略篇汤旱而祷云云何不雨至斯极也】

政不节【叶即字】与使民疾与宫室崇与妇谒盛【叶平声】与苞苴行与谗夫兴与

成王冠颂【二见】

【家语孔子冠者武王崩成王年十三而嗣立周公摄政以治天下冠成王而朝於祖以见诸侯周公命祝雍作颂曰】

令月吉日王始加元服去王幼志服【一作心是】衮职钦若昊命六合是式率尔祖考永永无极

【大戴礼成王冠周公使祝雍祝王曰达而勿多也祝雍曰】

使王近於民远於佞【叶祢因反】啬於时惠於财【叶前西反】亲贤而使能【叶音泥】

士冠辞【八章】

【仪礼士冠礼始加祝云云○始加缁布冠服玄端爵鞸】

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叶蒲北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夀考惟褀介尔景福【叶笔助反】

【再加祝云云○再加皮弁服素积素鞸】

吉月令辰乃申尔服【叶】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夀万年永受胡福【胡遐也】

【三加祝云云○三加爵弁服纁裳靺鞈】

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叶】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耉无疆受天之庆【叶墟羊反】

【醴辞云云○三加毕宾醴冠者】

甘醴惟厚嘉荐令芳拜受祭之以定尔祥承天之休夀考不忘

【醮辞云云○若不醴则醮注醴礼简尚质也醮礼繁尚文也醮亦宾醴冠者冠有三加故三醮也】

旨酒既清嘉荐亶时始加元服兄弟具来【叶力之反】孝友时格永乃保之

【再醮曰】

旨酒既湑嘉荐伊脯乃申尔服礼仪有序祭此嘉爵承天之祜

【三醮曰】

旨酒令芳笾豆有楚咸加尔服肴升折俎承天之庆【叶】受福无疆

【字辞云云○既醴冠者见毋出宾字之】

礼仪既备【叶笔力反】令月吉日昭告尔字【叶兹】爰字孔嘉【叶居之反】髦士攸宜宜之于假【叶古】永受保之曰伯某父【仲叔季唯其所当】

祭礼嘏辞

【仪礼少牢馈食曰主人酳尸尸酢主人佐食取黍授尸尸执以命祝祝受以东北面嘏主人曰】

皇尸命工祝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来【读曰厘赐也亦若赉】女孝孙【叶须因反】使女受禄于天【叶铁因反】宜稼于田【叶地因反】眉夀万年【叶祢因反】勿替引之【此诸侯之大夫祭礼也】

周祭天辞【以下三章俱见大戴礼】

【文心雕龙曰周之太祝掌六祀之辞是以庶物咸生陈於天地之郊旁作穆穆唱於迎日之拜】

皇皇上天照临下土集地之灵降甘风雨【礼运曰地秉隂窍於山川】庶物羣生各得其所靡今靡古【言覆施均】维予一人某敬拜皇天之祜【古祝辞则云嗣王某或曰一人某王者亲告之辞也】

祭地辞

薄薄之土承天之神【薄旁薄也易曰乃顺承天也】兴甘风雨庶卉百谷莫不茂者【叶掌与反】既安且宁维予一人某敬拜下土之灵

迎日辞【困学记闻曰迎日辞亦见尚书大传】

维某年某月上日【年谓太岁所在月正月也其天地祝辞皆尔省文故日下明之也】明光于上下勤施于四方旁作穆穆维予一人某敬拜迎于郊以正月朔日迎日于东郊【古者帝王以正月朝聘率有司迎日于东郊也所以为万品先而尊事天也】

祭侯辞【二见】

【考工记曰梓人为侯张皮侯而栖鹄则春以功张五采之侯则远国属张兽侯则王以息燕祭侯之礼以酒酺醢其辞曰】

惟若宁侯毋或若女不宁侯不属于王所故抗而射女强饮强食贻女曾孙诸侯百福【考工记○若汝也宁安也侯之为物扞内蔽外有诸侯之象焉故假以为戒敕诸侯之辞言汝当安为诸侯下若字训如盖责之曰母如此等不宁之侯不服属于天子之所故立而射之也强饮强食祝神之辞勉之使饮食也既饮食醉饱当以百福遗女曾孙之为诸侯也】

嗟尔不宁侯为尔不朝于王所故亢而射女强食尔食曾孙侯氏百福【大戴礼】

田者祝【二见】

【史记淳于髠传齐威王使髠于赵请兵御楚齎金百斤车马十驷髠仰天大笑冠缨索絶王曰先生少之乎髠曰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操豚蹄酒一盂而祝云云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瓯窭满篝【叶斤敷反】汚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叶攻乎反○篝笼也汚邪下地田也】

蟹螺者宜禾汚邪者满车五?蕃熟穰穰满家【荀子注载此事其辞全异蟹螺高地也】

越羣臣祝【二章】

【吴越春秋曰越王勾践五年与大夫种范蠡入臣於吴羣臣皆送至浙江之上临水祖道军陈固陵大夫文种前为祝其词曰】

皇天佑助前沈後扬祸为德根忧为福堂威人者灭服从者昌王离牵致其後无殃君臣生离感动上皇衆夫悲哀莫不感伤臣请薄脯酒行二觞

太王德夀无疆无极乾坤受灵神只辅翼我王厚之祉佑在侧德销百殃利受其福去彼吴庭来归越国

越王夀吴王辞

【吴越春秋曰吴王既释越王之囚大纵酒於文台为越王设北面之坐羣臣皆以客礼事之於是范蠡与越王俱起为吴王夀其词曰】

皇在上令昭下四时并心察慈仁者太王躬亲鸿恩立义行仁九德四塞威服羣臣於乎休哉传德无极上感太阳降瑞翼翼太王延夀万岁长保吴国四海咸承诸侯宾服觞酒既升永受万福

大夫种祝越王辞【二章】

【吴越春秋曰越王既灭吴覇诸侯置酒文台羣臣为乐大夫种进祝酒其辞曰】

皇天佑助我王受福良臣集谋我王之德宗庙辅政鬼神承翼君不忘臣臣尽其力上天苍苍不可掩塞觞酒二升万福无极

我王仁贤怀道抱德灭讐破吴不忘返国赏无所恡羣邪杜塞君臣同和福佑千亿觞酒二升万岁难极繇辞

夏后铸鼎繇

【困学记闻曰大卜三兆其颂皆千有二百夏后铸鼎繇云云懿氏占成季卜曰间于两社为公室辅骊姬繇卫侯繇曰如鱼竀尾衡流而方羊裔焉汉文兆曰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啓以光皆龟繇也】

逢逢白云一南一北一西一东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懿氏繇

【左传曰懿氏卜妻陈敬仲其妻卜之云云懿氏陈大夫卜以女妻敬仲】

凤凰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後将育於姜五世其昌竝於正卿【叶墟羊反】八世之後莫之与京【叶居良反○妫陈姓姜齐姓竝於正卿即桓子大於齐莫之与京谓成子得政】

伐骊繇

【国语晋献公卜伐骊戎史苏卜之曰胜而不吉公曰何谓也对曰遇兆曰】

挟以衘骨齿牙为猾戎夏交猝【挟犹会也骨所以鲠刺入也猾弄也齿牙为猾以象谗口之为害也此为伐戎获骊姬乱晋之兆】

骊姬繇

【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且其繇曰】

专之渝【叶夷周反】攘公之羭【叶同渝】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叶丑鸠反渝变也攘除也羭美也言变乃除公之美十年有臭言善易消恶难除也】

伯姬繇

【左传晋献公筮嫁伯姬於秦遇归妹之暌史苏占之曰不吉其繇曰】

士刲【苦圭反】羊亦无衁【音荒】也女承筐亦无贶也【周易归妹上六爻辞上六无应所求不获故下刲无血上承无实不吉之象也】西邻责言不可偿也【将嫁女於西而遇不吉之卦故知有责让之言不可以偿报】归妹之暌犹无相也【暌乖离之象相助也】震之离亦离之震【二卦变而气相通】为雷为火为嬴败姬【嬴秦姓姬晋姓火动炽而害其母故为女嫁反害其家之象】车说其輹火焚其旗不利行师败於宗丘【叶丘於反○震为车离为火上六爻在震则无应故车脱輹在离则失位故火焚旗言皆失车旗之用也车败旗焚故不利行师火还害母故败在宗邑】归妹暌孤寇张之弧【此暌上九爻辞也处暌之极失位孤絶故遇寇难而有弓矢之警】侄其从姑【震为木离为火火从木生离为震妹於火为姑谓子圉质秦】六年其逋逃归其国而弃其家【叶攻乎反家谓子圉妇怀嬴】明年其死於高梁之虚【惠公死之明年文公入杀怀公於高梁高梁晋地】

鄢陵繇

【左传成公十六年晋侯将伐郑郑人使去於楚楚子救郑六月晋楚遇於鄢陵公筮之史曰吉其卦遇复曰】

南国?射其元王中厥目【复阳长之卦阳起於子南行催隂离受其咎离为诸侯又为目阳气激南飞矢之象】

孙文子繇

【左传襄公十年卫侯救宋师於襄牛郑皇耳帅师侵卫楚令也孙文子卜追之献兆於定姜姜氏问繇云云姜氏曰征者丧雄御寇之利也大夫图之卫人追之获郑皇耳於犬邱○孙文子卫大夫定姜卫定公夫人】

兆如山陵【叶良中反】有夫出征而丧其雄

诔【文心雕龙曰尼父卒哀公作诔观其憖遗之切呜呼之叹虽非叡作古式存焉至柳妻之诔惠子则辞哀而韵长矣】

孔子诔【二见】

昊天不吊不憖遗一老【叶朗口反】俾屛余一人以在位??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叶扶缶反】无自律【左传注曰律法也言丧尼父无自以为法】

天不遗耆老若相予位焉呜呼哀哉尼父【檀弓】

柳下惠诔

【列女传柳下惠死门人将诔之妻曰将诔夫子之德耶则二三子不如妾知之也乃诔曰】

夫子不伐【叶扶废反】兮夫子之不竭【叶去例反】兮夫子之信诚而与人无害【叶假憇反】兮柔屈从俗不强察【叶子例反】兮蒙耻救民德弥大【叶徒帝反】兮虽遇三黜终不弊兮岂弟君子永能厉兮嗟呼惜哉乃下世兮庶几遐年今遂逝兮呜呼哀哉?神泄【叶私吏反】兮夫子之諡宜为惠兮

古诗纪卷六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五十·彭定求
  黄应武·唐圭璋
  回文类聚卷一·桑世昌
  丁集第十·钱谦益
  卷三·詹安泰
  卷九十五·王奕清
  卷六十三·陈起
  卷一百七十六·陈思
  卷二百七十八·曹学佺
  卷二百七十三·曹学佺
  卷一百三十三·曹学佺
  具茨集补钞·吴之振
  卷四十·施元之
  雁门集巻四·萨都剌
  学堂歌·张之洞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古乐府卷七·左克明

    元 左克明 撰淸商曲歌辞下西曲歌石城乐 古辞【唐书乐志曰石城乐者宋臧质所作也石城在竟陵质尝爲竟陵郡于城上眺瞩见羣少年歌謡通畅因作此曲】生长石城下开窓对城楼城中诸少年出入见衣投阳春百花生摘挿环髻前捥指蹋

  • 卷四十三·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四十三治道王者父事天兄事日赋【以子弟诚贤国家靡失为韵】【唐】浩虚舟二仪覆载德之广者唯天三光照临明之大者唯日故王者于天也父事无怠于日也弟恭靡失布和施令将成不宰之功明目逹聪欲亚无

  • 附錄三 本書校勘引用及參攷書目·叶隆礼

      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简作通鉴。  2、[元]脱脱等辽史  3、[宋]赵志忠虏廷杂记通鉴胡三省注引。  4、[宋]薛居正旧五代史  5、[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简作长编。  6、张亮采补〈辽史&middot;交聘表〉 

  • 卷第一百六·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二十八〔起旃蒙作噩(乙酉),尽柔兆阉茂(丙戌

  • 卷之一百四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守拙日录 光绪廿四、廿五年戊戌、己亥·恽毓鼎

    六月十四日阴雨。世变日亟,人心日非,天下事非区区措大所能挽救,日夕忧愤,亦复何益!此后当戢影一室,涵养天和,薄有所知,则专疏上陈,以尽臣职。馀日则我行我素,择家藏书籍之切实有益而又简约易守者,罗列案旁,晨夕玩味,既以自娱,兼以课

  • 流求传·李延寿

    流求国在海岛中,正对建安郡东,水路五天便到。土地上有很多山洞。国王姓欢斯氏,名字叫渴棘兜,不知道他们国家有多少个世代相传。那个地方的人喊他叫可老羊,妻子叫多拔茶。居处称为波罗檀洞,壕洞栅栏有三层,周围有流水,种植树木

  • 卷四十六·黄训

    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录卷四十六明 黄训 编刑部【论奏】论韩国公冤事【代虞部郎中 解缙王国用作】臣闻君亲无将春秋诛意臣子事嫌于不轨固天下之所共诛幽明之所同愤者也然于事嫌不轨之中辨析防微之际此祸防之所不测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姓朱氏,讳元璋,字国瑞,濠之钟离东乡人也。其先帝颛顼之后,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春秋时子孙去邑为朱氏,世居沛国相县;其后有徙居句容者,世为大族,人

  • 提要·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御纂春秋直解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按御纂春秋直解十五卷乾隆二十三年奉勅撰以十二公为十二卷荘公僖公襄公篇页稍繁各析一子卷实十五卷大防在明尼山本义而铲除种种

  • 浮山远禅师·惠洪

    禅师名法远。郑圃田人也。出于王氏。年十九。游并州。见三交嵩禅师。求出世法。嵩曰。汝当剃落。堕三宝数。乃可受法。远曰。法有僧俗乎。嵩曰。与其为俗。曷若为僧。僧则能续佛寿命故也。于是断发。受具足戒。谒汾州

  • 重刻古尊宿语录序·赜藏主

      过去如是如是,见在如是如是,未来如是如是。幸自可怜生,无端黄面老汉拈花瞬目,金色头陀忍俊脱颐,不觉漏泄。一人传虚,万人传实,何时而已哉。人根有利钝,故机语有开敛。针砭药饵,膏肓顿起。纵横展拓,太虚不痕。虽古人用过,时无

  • 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佚名

    提波菩萨造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问曰。何者外道所谓涅槃。答曰。外道所说涅槃有二十种。是诸外道等虚妄分别。如是等因能生六道。如来为遮是等邪见故说涅槃因果正义。何等二十。一者小乘外道论师。二者方论师。三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四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四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杂干度中思品之二◎智多耶。所知多耶。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欲明善说法中三法等故。谓智所知行所缘觉所觉。恶说

  • 卷第二十七·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二十七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四圣谛品第八 【论】於此一品之中义分为三一释品名目二释品来意三随文释义一释品名目者谛者

  • 卷第一·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一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过去庄严劫。第九百九十八尊。毗婆尸佛 偈曰。 身从无相中受生  犹如幻出诸形像  幻人心识本来无  罪福皆空无所住 长阿含经云。人寿八万岁。佛剎利种。姓拘

  • 翼庵禅师真如语录卷一·善酂

    嘉兴大藏经 翼庵禅师语录翼庵禅师真如语录卷一小师序璋等记己酉春中朱郡侯葵石同阖郡缙绅孝廉文学居士暨。令弟子葆子蓉令嗣范臣迪臣令孙辰始子上等。请住真如禅寺上堂。指法座云。是甚所在。争受容易。道不得齐肩

  • 汤姆叔叔的小屋·斯托夫人

    19世纪美国作家比彻·斯陀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废奴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品。小说中的汤姆是种植园主谢尔比家的家生奴隶,从小忠心侍奉主人,成年后当上了总管,人们都叫他汤姆叔叔。他与家人住在一间小木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