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九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九    明 冯惟讷 撰

陈第二

隂铿【孛子坚武威人五岁能诵诗赋日千言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仕梁为湘东王法曹行参军陈天嘉中为始兴王中录事参军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卒】

新成安乐宫【历代吟谱曰铿赋新成安乐宫援笔便就】

新宫实壮哉云里望楼台迢递翔鵾仰连翩贺燕来重櫩寒雾宿丹井夏【一作夜】莲开砌石披新锦梁花画早梅欲知安乐盛歌管襍尘埃

班婕妤怨

栢梁新宠盛长信昔恩倾谁谓诗书巧翻为歌舞轻花月分牕进苔草共堦生接泪衫前满单瞑【一作眠】梦里惊可惜逢秋扇何用合欢名

蜀道难

王尊奉汉朝灵关不惮遥高岷长有雪隂栈屡经烧轮摧九折路骑阻七星桥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

和登百花亭怀荆楚

江陵一柱观浔阳千里潮风烟望似接川路恨成遥落花轻未下飞丝断易飘藤长还依格荷生不避桥阳台可忆处唯有暮将朝

奉送始兴王

良守别承明枉道暂逢迎去帆收锦?【一作缆】归骑指兰城纷糺连山暗潺湲????水清桂晚花方白莲秋叶始轻背飞伤客念临岐悯圣情分风不得远何由送上征

广陵岸送北使

行人引去节送客舣归舻即是观涛处仍为郊赠衢汀洲浪已息?江路不纡亭嘶背枥马樯啭向风乌海上春云襍天际晚帆孤离舟对零雨别渚望飞鳬定知能下泪非但一杨朱

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依然临送渚长望倚河津鼓声随听絶帆势与云隣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林寒正下叶钓晚欲收纶如何相背远江汉与城闉

和傅郎岁暮还湘洲

苍茫岁欲晚辛苦客方行大江静犹浪扁舟独且征棠枯绦叶尽芦冻白花轻戍人寒不望沙禽迥未惊湘波各深浅空轸念归情

渡青草湖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渡岸桥

画桥长且曲傍险复凭流写虹晴尚饮图星昼不收跨波连断岸接路上危楼栏高荷不及池清影自浮何必横南渡方复似牵牛

游始兴道馆

紫台高不极清谿千仭余坛边逢药铫洞里阅仙书庭舞经乘鹤池游被控鱼稍昏蕙叶歛欲暝槿花疎徒教斧柯烂会自不凌虚

开善寺

鹫岭春光遍王城野望通登临情不极萧散趣无穷莺随入户树花逐下山风栋里归云白牕外落晖红古石何年卧枯树几春空淹留昔未及幽桂在芳丛

罢故章县

秩满三秋暮舟虚一水滨漫漫遵归道凄凄对别津晨风下散叶岐路起飞尘长岑旧知远莱芜本自贫被里恒容吏正朝不系民惟当有一犊留持赠後人

闲居对雨

四溟飞旦雨三迳絶来游震位雷声发离宫电影浮山云遥似带庭叶近成舟茅檐下乱滴石窦引环流寄言一高士如何麦不收

苹藻降灵只聪明谅在斯触石朝云起从星夜月离八川奔巨壑万顷溢澄陂緑野含膏润青山带濯枝嘉禾方合颖秀麦已分岐寄语纷纶学持竿讵必知

行经古墓

偃松将古墓年代理当深表柱应堪烛碑书欲有金迥坟由路毁荒隧受田侵霏霏野雾合昏昏陇日沈悬劔今何在风杨空自吟

和樊晋陵伤妾

画梁朝日尽芳树落花辞忽以千金笑长作九泉悲镜前尘剧粉机上网多丝户余双入燕牀有一空帷名香不可得何见返?时

和侯司空登楼望乡

怀土临霞观思归想石门瞻云望鸟道对柳忆家园寒田获里静野日烧中昏信美今何益伤心自有源

登武昌岸望

游人试历览旧迹巳丘墟巴水萦非字楚山断类书荒城高仞落古柳细条踈烟芜遂若此当不为能居

晚出新亭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峯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晚泊五洲

客行逢日暮结缆晚洲中戍楼因嵁【一作碪】险村路入江穷水随云度黑山带日归红遥怜一柱观欲轻千里风

咏得神仙

罗浮银是殿瀛洲玉作堂朝游云暂起夕饵菊恒香聊持履成燕戏以石为羊洪厓与松子乘羽就周王

游巴陵空寺

日宫朝絶磬月殿夕无扉网交双树叶轮断七灯辉香尽奁犹馥幡尘画渐微借问将何见风气动天衣

秋闺怨

独眠虽已惯秋来只自愁火笼恒煖脚行障镇牀头眉含黛俱歛啼将粉共流谁能无别恨唯守一空楼

南征闺怨

湘水旧言深征客理难寻独愁无处道长悲不自禁逢人憎解佩从来懒听音唯当有夜鹊南飞似妾心

侯司空宅咏妓【刘删同赋】

佳人遍绮席妙曲动鵾弦楼似阳台上池如洛水边莺啼歌扇後花落舞衫前翠柳将斜日俱照晚粧鲜

经丰城劒池

清池自湛澹神劒久迁移无复连星气空余似月池夹筱澄深渌含风结细漪唯有莲花萼还想匣中雌

西游咸阳中

【阮籍咏怀诗曰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过】

上林春色满咸阳游侠多城斗疑连汉桥星象跨河影里看飞毂尘前听远珂还家何意晚无处不经过

观钓

澄江息晚浪钓侣枻轻舟丝垂遥溅水饵下暗通流歌声时断续檝影乍横浮寄言濯缨者沧浪终滞游

咏石

天汉支机罢仙岭博棊余零陵旧是燕昆池本学鱼云移莲势出苔駮锦纹疏还当谷城下别自解兵书

侍宴赋得夹池竹

夹池一丛竹垂【一作青】翠不惊寒叶醖宜城酒皮裁【一作治】薛县冠湘川染别泪衡岭拂仙坛欲见葳蕤色当来兎苑看【一作欲见凌冬质当为雪中看】

雪里梅花

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从风还共落照日不俱消叶开随足影花多助重条今来渐异昨向晚判胜朝

五洲夜发

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溜船惟识火惊鳬但听声劳者时歌榜愁人数问更

咏鹤

休池屡独舞对影或孤鸣乍动轩墀步时转入林声

古诗纪卷一百九

 

猜你喜欢
  卷四百九十四·彭定求
  刘浚·唐圭璋
  第七十二回 邀赦书恩施闺阃·陈端生
  第十一出 投吴·梁辰鱼
  去罢·徐志摩
  卷五十·徐世昌
  卷四十八·唐圭璋
  四集卷四十二·乾隆
  二家宫词巻下·毛晋
  卷二百七十九·陈思
  眉山诗钞·吴之振
  知稼翁集钞·吴之振
  卷一百九十八·陈廷敬
  卷六百一·佚名
  苇航漫逰稿巻一·胡仲弓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总管翰(友石山人遗稿)·顾嗣立

    翰字用文,灵武人。先世本齐人,没于西夏。元初,赐姓唐兀氏。从下江淮,以领兵千户镇庐州,家焉。翰初名那木罕,年十六,领所部有能名。省府交荐,除庐州路治中,改福州路,寻以同知升理问官,综理永福、罗源二县。擢江西福建行省郎中。平

  • 卷六·仇兆鳌

    钦定四库全书杜诗详注卷六翰林院编修仇兆鳌撰宣政殿退朝【音潮】晚岀左掖【唐防要宣政殿在含元殿后即正衙殿也唐六典在宣政门内殿东有东上閤门殿西有西上閤门 东上閤门门下省在焉西上閤门中书省在焉公时为左拾遗属门

  • 人境庐诗草·卷十一·黄遵宪

    ○聂将军歌聂将军,名高天下闻。虬髯虎眉面色赭,河朔将帅无人不爱君。燕南忽报妖民起,白昼横刀走都市,欲杀一龙二虎三百羊,是何鼠子乃敢尔?将军令解大小团,公然张拳出相抵,空拳冒刃口喃喃,炮声一到骈头死。忽来总督文,戒汝贪功勋

  • 第八出 盟义(南吕调尤侯韵)·丁耀亢

    (小生紫衣从人上)书到妙时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能得几回开。小生王凤洲。因在京会试,寓报国寺读书。原与容城杨椒山结为兄弟,约来相访。自乡试之前,再访不出他的寓所来。昨看试录,他已高

  • 卷九十六·志第四十九·河渠六·脱脱

        ◎河渠六   ○东南诸水上   开宝间,议征江南。诏用京西转运使李符之策,发和州丁夫及乡兵凡数万人,凿横江渠于历阳,令符督其役。渠成,以通漕运,而军用无阙。   八年,知琼州李易上言:"州南五里有度灵塘,开

  • 卷一百八十六 表二十六·赵尔巽

      ◎部院大臣年表五上   表略

  • 第二十七回 纵反间范增致毙 甘替死纪信被焚·蔡东藩

      却说陈平入见汉王,汉王正忧心时局,亟顾语陈平道:“天下纷纷,究竟何时得了?”平答说道:“大王所虑,无非是为着项王,臣料项王麾下,不过范亚父,项羽尊范增为亚父。锺离昧等数人,算做项氏忠臣,替他出力。大王若肯捐弃巨金,贿通楚

  • 第四五九佥禀光绪十三年闰四月二十日一二二三三--一·佚名

    房里、苑里总理陈金源等,禀请斥革地保戴金升具佥禀竹南三保房苑总理陈金源、张清和、生员蔡褒之、陈光昌,暨众铺户等,为捏名假号,改姓冒充,叩请提案斥革,吊戳注销,以杜奸弊事。缘房、苑地保戴金升,原系革

  • 三国史记卷第二十九。·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二九卷年表上零一年表上。○海东有国家久矣。自[箕子]受封于[周]室,[卫满]僭号于[汉]初

  • 李振传·欧阳修

    李振,字兴绪,他的祖父抱真是唐的潞州节度使。振在唐当金吾卫将军,授台州刺史。浙东盗贼起事,没上任就西归。经过梁,向太祖献策,太祖留他。太祖兼领郓州,上表任命振当节度副使。振到长安奏事,住在梁设的官舍里。宦官刘季述谋划

  • 一四九、荀卿赴秦见昭王应侯考·钱穆

    齐襄王十八年,当秦昭王四十一年,范睢相秦,封应侯。《荀子?儒效篇》载秦昭王与荀卿答问之语,《强国篇》载应侯与荀卿答问之语,是荀卿在齐襄王十八年后曾赴秦也。至昭王五十二年应侯罢相,荀卿赴秦当在此十二年间。惟自刘向已

  • 卷二十五·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传集注卷二十五宋 朱子 撰王朝礼二之上厯数黄帝迎日推防【晋灼曰防数也迎数之也瓒曰日月朔望未来而推之故曰迎日】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徐广曰一云幽明之数合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

  • 卷三百五十九·佚名

    △初分多问不二品第六十一之九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复云何应知一切法略广相。佛言: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实了知一切法不合不散。是菩萨摩诃萨如是当知一切法略广相。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何等一切法不合不散

  • 晞发集·谢翱

    诗文别集。南宋谢翱撰。十三卷。翱字皋羽,号晞发子,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徙居浦城。元军陷临安后,毁家率乡人投文天祥,曾任文天祥部谘议参军。晚年与邓牧相好,病卒。有《许剑录》已著录,编有《天地间集》。此集由明陆

  • 嘉靖辽东志·任洛

    地方通志。明嘉靖十六年(1537)修纂。任洛修,徐文华、刘琦、程启充纂。明嘉靖十六年(1537)重修刊刻,为《辽东志》第二次刊行本。全志九卷,分为地理志、建置志、兵食志、典礼志、官师志、人物志、艺文志、杂志、外志等

  • 洞玄灵宝玄门大义·佚名

    洞玄灵宝玄门大义,又名《玄门大论》或《道门大论》。撰人不详。约出于隋唐之际。据《道藏缺经目录》着录,原书有二十卷。今《正统道藏》本仅残存一卷,收入太平部。残本内容系阐释道教十二部经典之名义,分为二十小节。前六

  • 北溪字义·陈淳

    南宋学者陈淳的重要伦理学著作。原名《字义详讲》,又称《四书字义》、《四书性理字义》、《经书字义》、《北溪陈氏字义》。约成书于宋宝庆二年(1226年)。是陈淳学生王隽根据陈淳晚年讲学笔记整理集编,由陈淳“笔削”

  • 尼拘陀梵志经·佚名

    亦称《佛说尼拘陀梵志经》。佛教经典。宋施护等译。二卷。以佛为尼拘陀梵志开示,宣说苦行不可视为正解脱法。异译本有:《长阿含经》第八《散陀那经》、《中阿含经》第一百零四《优昙婆罗经》。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