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十四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七十四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一

武帝【姓萧氏讳衍字叔逹初仕齐累迁随王镇西谘议参军後弑东昏而自立四传五十五年】乐府

芳树

緑树始摇芳芳生非一叶一叶度春风芳华自相接杂色乱参差衆花纷重叠重叠不可思思此谁能惬

有所思

谁言生离久适意与君别衣上芳犹在握里书未灭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常恐所思露瑶华未忍折

临高台【乐府作简文帝】

高台半行云望望高不极草树无参差山河同一色髣髴洛阳道道远难别识玉阶故情人情来共相忆

雍台

日落登雍台佳人殊未来绮窗莲花掩网户琉璃开?茸临紫桂蔓延交青苔月没光隂尽望子独悠哉

长安有狭邪行【帝王集作魏武帝者非】

洛阳有曲陌曲陌不通驿忽遇【一作逢】二少童扶辔问君宅我宅邯郸右易忆复可知大息组絪緼中息佩陆离小息尚青绮总辔【本集作总角】游南皮三息俱入门家臣拜门垂三息俱升堂旨酒盈千巵三息俱入户户内有光仪大妇理金翠中妇事玉觹小妇独闲暇调笙游曲池丈人少裵徊凤吹方参差

拟青青河畔草

幕幕绣户丝悠悠怀昔期昔期久不归乡国旷音徽音徽空结迟半寝觉如至旣寤了无形与君隔平生月以云掩光叶以霜摧老当途竞自容莫肯为【一作与】妾道

拟明月照高楼

圆魄当虚闼清光流思延延思对孤影凄怨还自怜台镜早生尘匣琴又无弦悲慕屡伤节离忧亟华年君如东扶景妾似西柳烟相去既路迥明晦亦殊悬愿为铜铁辔以感长乐前

阊阖篇

西汉本佳妍金马望甘泉卫尉屯兵上期门晓漏传犹重河东赋欲知追神仙羽骑凌云转阊阖带空悬长旗扫月窟凤迹辗星躔但使丹砂就能令亿万年

邯郸歌

回顾灞陵上北指邯郸道短衣妾不伤南山为君老子夜歌二首【武帝清商诸曲竝见玉台新咏其与乐府不同者注各题下】

恃爱如欲进含羞未肯前朱口发艶歌玉指弄娇弦【乐府作古辞下同】

朝日照绮窗光风动纨罗巧笑蒨两犀美目扬双蛾

子夜四时歌

春歌四首

阶上香入怀庭中花照眼春心一如此情来不可限【乐府作王金珠】

兰叶始满池梅花已落枝持此可怜意摘以寄心知朱日光素冰黄花映白雪折梅寄佳人共迎【一作道】阳春月【乐府作王金珠】

花坞蝶双飞柳堤鸟百舌不见佳人来徒劳心断絶【乐府不载】

夏歌四首

江南莲花开红光照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艺文载一首云江南莲花水红光复碧色同丝有同藕异心无异菂】

闺中花如绣帘上露如珠欲知有所思停织复踟蹰玉盘着【一作贮】朱李金杯盛白酒虽欲持自亲复恐不甘口【乐府作王金珠】

含桃落花日黄鸟营飞时君住马已疲妾去蚕欲饥

秋歌四首

绣带合欢结锦衣连理文怀情入夜月含笑出朝云【乐府作王金珠冬歌其首句云寒闺周黼帐】

七采紫金柱九华白玉梁但歌云不去含吐有余香吹漏未可停弦断更当续俱作双丝引共奏同心曲【以上二首乐府不载】

当信抱梁期莫听回风音镜中两人髻分明无两心

冬歌四首

寒闺动黻帐密筵重锦席卖眼拂长袖含笑留上客别时鸟啼户今晨雪满墀过此君不返但恐緑鬓衰【乐府所载古辞一首与此小异】

果欲结金兰但看松柏林经霜不堕地岁寒无异心【乐府作古辞】

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君志固有在妾躯乃无依【乐府不载】

欢闻歌二首

艶艶金楼女心如玉池莲持底报郎恩俱期游梵天【乐府作王金珠】

南有相思木合影复同心游女不可求谁能息空隂【乐府作王金珠欢闻变歌】

团扇歌【乐府作王金珠】

手中白团扇浄如秋团月清风任动生娇香承意发

碧玉歌【乐府失名】

杏梁日始照蕙席欢未极碧玉奉金杯緑酒助花色

上声歌【乐府作王金珠】

花色过桃杏名称重金琼名歌非下里含笑作上声

襄阳白铜鞮歌三首【英华作白铜鞮】

【隋书乐志曰梁武帝之在雍镇有童謡云襄阳白铜蹄反缚扬州儿识者言曰白铜蹄以金蹄为马也白金色也及义师之兴实以铁骑扬州之士皆面缚果如謡言故即位之後更造新声帝自为之词三曲又令沈约为三曲以被管弦古今乐録曰襄阳蹋铜鞮者梁武西下所制也沈约又作其和云襄阳白铜蹄圣德应乾来】

陌头征人去闺中女下机含情不能言送别沾罗衣草树非一香花叶百种色寄语故情人知我心相忆龙马紫金鞍翠毦白玉羁照耀双阙下知是襄阳儿

杨叛儿

桃花初发红芳草尚抽緑南音多有会偏重叛儿曲白紵辞二首【艺文乐府作简文帝今从玉台作武帝 以下七言】

朱丝玉柱罗象筵飞琯促节舞少年短歌流目未肯前含笑一转私自怜

纤腰嫋嫋不任衣娇怨独立特为谁赴曲君前未忍归上声急调中心飞

河中之水歌【玉台乐府作梁武帝艺文作古辞】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一作提】履箱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早嫁东家王

东飞伯劳歌【一云绍古歌玉台艺文乐府竝作古辞】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谁家儿女对门居开顔发艳照里闾南窗北牖挂明【艺文作桂月】光罗帷绮帐脂粉香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顔如玉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谁与同

江南弄【七曲 以下杂言】

【古今乐録曰梁天监十一年冬武帝改西曲制江南上云乐十四曲江南弄七曲一曰江南弄二曰龙笛曲三曰采莲曲四曰凤笙曲五曰采菱曲六曰游女曲七曰朝云曲又沈约作四曲一曰赵瑟曲二曰秦筝曲三曰阳春曲四曰朝云曲亦谓之江南弄云】

江南弄【古今乐録曰江南弄三洲韵】

和云阳春路娉婷出绮罗

衆花杂色满上林舒芳耀緑垂轻隂连手躞蹀舞春心舞春心临岁腴中人望独踟蹰

龙笛曲

和云江南音一唱值千金

美人绵眇在云堂雕金镂竹眠玉牀婉爱寥亮绕虹梁绕虹梁流月台驻狂风郁徘徊

采莲曲【文苑英华作吴均今从乐府玉台作武帝采菱曲同】

和云采莲渚窈窕舞佳人

游戏五湖采莲归发花田叶芳袭衣为君艶歌世所希世所希有如玉江南弄采莲曲

凤笙曲

和云弦吹席长袖善留客

緑耀尅碧雕琯笙朱唇玉指学凤鸣流速参差飞且停飞且停在凤楼弄娇响间清讴

采菱曲

和云菱歌女解佩戏江阳

江南稚女珠腕绳金翠摇首红顔兴桂棹容与歌采菱歌采菱心未怡翳罗袖望所思

游女曲

和云当年少歌舞承酒笑

氛氲兰麝体芳滑容色玉耀眉如月珠佩婐?戏金阙戏金阙游紫庭舞飞阁歌长生

朝云曲

和云徙倚折耀华

张乐阳台歌上谒如寝如兴芳晻暧容光既艶复还没复还没望不来巫山高心徘徊

上云乐【七曲】

【古今乐録曰上云乐七曲梁武帝制以代西曲一曰凤台二曰桐柏三曰方丈四曰方诸五曰玉龟六曰金丹七曰全陵】

凤台曲

和云上云真乐万春

凤台上两悠悠云之际神光朝天极华盖遏延州羽衣昱耀春吹去复留

桐柏曲

和云可怜真人游

桐柏真昇帝宾戏伊谷游洛滨参差列凤管容与起梁尘望不可至徘徊谢时人

方丈曲

方丈上崚层云挹八玉御三云金书发幽会碧简吐玄门至道虚凝冥然共所遵

方诸曲【古今乐録曰方诸曲三洲韵】

和云方诸上可怜欢乐长相思

方诸上上云人业守仁摐金集瑶池步光礼玉晨霞盖容长肃清虚伍列真

玉龟曲

和云可怜游戏来

玉龟山真长仙九光曜五云生交带要分影大华冠晨缨耉【一作夀】如玄罗出入游太清

金丹曲

和云金丹会可怜乘白云

紫霜耀绦雪飞追以还转复飞九真道方微千年不传一传裔云衣

金陵曲

句曲仙长乐游洞天巡会迹六门揖玉板登金门凤泉回肆鹭羽降寻云鹭羽一流芳芬郁氛氲

古诗纪卷七十四

 

猜你喜欢
  卷六·阮阅
  附录○棕窗杂记·王闿运
  第二场·老舍
  第三十二出 冥誓·汤显祖
  卷十三·黄希
  卷四十二·徐世昌
  古诗镜卷十三·陆时雍
  给陆小曼——代序·徐志摩
  卷二十九·吴之振
  卷八十三·陈元龙
  卷十九·陈邦彦
  卷三百六十九·陈廷敬
  卷七十三·佚名
  御选金诗卷十三·康熙
  第十一回 贪官拿问·蒲松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俞文豹·唐圭璋

      文豹字文蔚,括苍(今浙江丽水)人。有吹剑录,成于淳祐年间。   喜迁莺   小梅幽绝。向冰谷深深,云阴幂幂。饱阅年华,惯谙冷淡,只恁清臞风骨。任他万红千紫,句引狂蜂游蝶。惟只共、竹和松,同傲岁寒霜雪。   喜得。化工

  • 补注杜诗原序·黄希

    居谊儿时闻先君乐道永新大夫黄公之贤至则令出拜且曰此乡先生可师法者也居谊虽不敏心窃识之及壮读公之文知其博览羣书於经史子集章句训诂靡不通究於是有感先君所以幸教小子之意欲就正焉而公则仙去矣晚岁杜门公之子鹤过

  • 提要·佚名

    【臣】等谨案唐四僧诗六巻唐僧灵澈诗一巻灵一诗二巻清塞诗二巻常达诗一巻案书録解题载灵澈灵一集皆一巻而清塞与常达失载是集合而辑之不知何人所编灵澈灵一及常达集前各载宋沙门赞宁奉勅所撰本传一篇惟清塞无之灵澈诗

  • 卷二十八·方回

    <集部,总集类,瀛奎律髓>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二十八    元 方囘 编陵庙类 君陵臣墓大庙小祠或官为禁樵采或民间香火祭赛不容遏盖圣贤之藏所宜重而鬼神有灵亦本无容心於其间也屈子是以有山鬼国殇之骚诗人有

  • 卷五·许及之

    钦定四库全书 涉斋集卷五       宋 许纶 撰七言古诗 次转庵寄用坡公赋梅韵 一夜酸风惊拉槁雪压茅檐欹欲倒孰知寒谷自能春鬬坼琼枝故相恼两年旧隐住容成耐冷冲寒起常早透牕疎影眠未佳拥被孤唫诗易好别来问讯

  • 列传第十九 殷淳 子孚 弟冲 淡 张暢 何偃 江智渊·沈约

    殷淳,字粹远,陈郡长平人也。曾祖融,祖允,并晋太常。父穆,以和谨致称,历显官,自五兵尚书为高祖相国左长史。及受禅,转散骑常侍,国子祭酒,复为五兵尚书,吴郡太守。太祖即位,为金紫光禄大夫,领竟陵王师,迁护军,又迁特进、右光禄大夫,领始

  • 卷之二百九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笔麈题辞·于慎行

    余幸以年家子事先生,于词林为后进,辱先生不鄙夷,时相过从,与之谈论今古,扬于文艺。余聆其言,若惊河汉,韪其识,如陟泰岱而望吴门。世言新都博而不核,弇州核而不精,博而核,核而精,余于先生见之矣。比归卧东山,益得以其闲讨探当世得失

  • 中兴小纪卷三十二·熊克

    宋 熊克 撰绍兴十五年【嵗在乙丑】春正月丁未朔上御大庆殿行大朝防之礼 初四川宣抚副使郑刚中于阶成二州开营田抵秦州界凡三千余顷嵗收十八万石至是刚中言川路军兴以来人户赋外对籴米惟成都最多臣今欲以营田所积对

  • 第三章婚姻·佚名

    第一节 正式之婚姻 第二节 变例之婚姻 第三节 蓄妾 第一节正式之婚姻 第一 婚仪之规定 第二 婚书 第三 礼帖 第四 有关妆奁字据 第五 有关离婚及改嫁字据 第六 有关嫁娶字据 第一婚仪之规定 (一)品官之礼 一、

  • 无想品第十一·佚名

    佛告跋陀和菩萨。若有菩萨。欲学是三昧疾得是。当先断色思想。当弃自贡高。已断思想。已不自贡高。已卻当学是三昧。不当诤。何等为诤。诽谤於空是故不当共诤。不当诽谤空。卻诵是三昧。佛告跋陀和。若有菩萨学诵是三

  • 卷五百七十八·佚名

    △第十般若理趣分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妙善成就一切如来金刚住持平等性智种种希有殊胜功德。已能善获一切如来灌顶宝冠超过三界。已能善得一切如来遍金刚智大观自在。已得圆满一切如来决定诸法大妙智樱已善圆证一切如

  • 大智度論卷第十四·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讚尸羅波羅蜜[一]義之餘   問曰.已知尸羅相.云何爲尸羅波羅蜜。答曰.有人言.菩薩持戒寧自失身不毁小戒.   是爲尸羅波羅蜜。如上蘇陀蘇摩王經中說.不惜身

  • 卷第一百六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六十一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得纳息第一之五味相应初静虑。入当言味耶。出当言味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欲令疑者得决定故。谓品类足说。初静虑云何。答

  • 掌中论一卷·陈那

        陈那菩萨造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论曰。谓于三界但有假名。实无外境。由妄执故。今欲为彼未证真者。决择诸法自性之门。令无倒解故造斯论。颂曰。  于绳作蛇解  见绳知境无  若了彼分时  

  • 太上老君外日用妙经·佚名

    太上老君外日用妙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宋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此经与《太上老君内日用妙经》为姊妹篇。内经言内丹修炼,而外经论处世修身。经文四十七句,每句三宁。大旨劝人敬奉天地日月,忠孝仁义,行善积

  • 王文正公遗事·王素

    一卷。宋王素(1007—1073)撰。王素字仲仪,莘县(今属山东)人。王旦之子。举进士,官至工部尚书。本书记述其父王旦遗事。王旦谥文正,故名。真宗时,王旦任宰相,对真宗搞封禅、“天书”等活动从不反对,故能久安其位,甚为

  • 春秋事语·佚名

    先秦帛书。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记载春秋历史的古佚书。原书无题,整理小组据内容定为《春秋事语》。存十六章,每章以句首为章名:一杀里克章,二燕大夫章,三韩魏章,四鲁文公卒章,五晋献公欲得随会章,六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