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二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二十七  明 冯惟讷 撰

北周第六

庾信【四】

和春日晚景宴昆明池

春余【一作余春】足光景赵李旧经过上林柳腰细新丰酒径【一作泛】多小船行钓鲤新盘待摘荷兰臯徒税驾何处有凌波

对宴齐使

归轩下宾馆送盖出河堤酒正离杯促歌工别曲凄林寒木皮厚沙迥鴈飞低故人傥相访知余已执珪

聘齐秋晚馆中饮酒

欣兹河朔酒对此洛阳才残秋欲屛扇余菊尚浮杯漳流鸣二水日色下三台无因侍清夜同此月徘徊

奉和濬池初成清晨临泛

千金高堰合百顷浚源开翻逢积翠【一作草】浪更识昆明灰猿啸风还急鷄鸣潮即来时看青雀舫遥逐桂舟【一作洲】逥

和炅法师游昆明池二首

游客重相懽连镳出上兰值泉倾盖饮逢花驻马看平湖浮玉舳高堰歇金鞍半道闻荷气中流觉水寒秋光丽晚天鷁舸泛中川密菱障浴鸟高荷没钓船碎珠萦断菊残丝绕折莲落花摧斗【一作十】酒栖乌送一弦

见游春人

长安有狭斜金穴盛豪华连盃劝上马乱菓掷行车深红莲子艶细锦凤凰花那能学噀酒无处似栾巴

别周尚书弘正【一作别周处士弘正】

扶风石桥北函谷故关前此中一分手相逢知几年黄鹄一反顾徘徊应怆然自知悲不巳徒劳减瑟弦

别张洗马枢

别席惨无言离悲两相顾君登苏武桥我见杨朱路关山负雪行河水乘氷渡愿子着朱鸢知余在玄菟

别庾七入蜀

峻岭拂阳乌长城连蜀都石铭悬剑壁沙洲聚阵图山长半股断树古半心枯由来兄弟别共念一荆株

将命使北始渡瓜步江

校尉始辞国楼船欲渡河輴轩临碛岸旌节映江沱观涛想帷盖争长忆干戈虽同燕市泣犹听赵津歌

反命河朔始入武州

轻车初逐李定远未随班受诏祈连返申威踈勒还飞蓬损腰带秋鬓落容顔寄言旧相识知余生入关

冬狩行四韵连句应诏

三川羽檄驰六郡良家选观兵细柳城校猎长杨苑惊雉逐鹰飞腾猿看箭转鸣笳河曲还犹忆南皮返

和王内史从驾狩

冬狩出离宫还过猎武功涧横偏碍马山虚絶响弓更嬴承落鴈韩卢闘蛰熊犹开三面网谁肯一山重

入道士馆

金华开八景玉洞上三危云袍白鹤度风管凤凰吹野衣缝蕙叶山巾篸【去声】笋皮何必淮南馆淹留攀桂枝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十首

立德齐今古资仁一毁誉无机抱瓮汲有道带经锄处下唯名惠能言本姓蘧未论惊宠辱安知系惨舒王子从边服临卭惜第如星桥拥冠盖锦水照簪裾论文报潘岳咏史答应璩帐幕参三顾风流盛七舆茫茫实宇宙与善定凭虚大夫伤鲁道君子念殷墟程卿既开国安平遂徙居讵能从小隐终然游太初直城风日美平陵云雾除来往金张馆弦歌许史闾凤台迎弄玉河阳送婕妤五马遥相问双童来夹车托情忻六学游目爱三余覆局能悬记看碑解暗疏讵尝游魏冉那时说范雎池水朝含墨流萤夜聚书兴云榆荚晚烧薙杏花初滮池侵黍稷谷水播菑畲六月蝉鸣稻千金龙骨渠含风揺古度防露动林於【古度树名见吴都赋林於竹名越女试剑竹也见戴庆豫竹谱又曰上密防露下踈来风】

自怜循短绠方欲问长沮茂陵体犹瘠淮南疾未祛翻疑承毒水忽似遇昌葅汉阳嗟欲尽咎繇惧忽诸弱龄参顾问畴昔滥吹嘘緑槐垂学市长杨映直庐连盟翻灭郑仁义反亡徐还思建邺水终忆武昌鱼崩堤压故柳衰社卧寒樗野鹤能自猎江鸥解独渔汉隂逢荷筱缁林见杖挐阮籍长思酒嵇康懒着书披林求木实拂雪就园蔬浊醪非鹤髓兰肴异蟹蛆【一作胥】野情风月旷山心人事疏徒知守瓴甓空欲报璠璵

率尔成咏

昔日谢安石求为淮海人彷佛新亭岸犹言洛水滨南冠今别楚荆玉遂游秦倘使如杨仆宁为关外人

慨然成咏

新春光景丽游子离别情交让未全死梧桐唯半生值热花无气逢风水不平宝鸡虽有祀何时能更鸣

奉和赐曹美人

月光如粉白秋露似珠圆络纬无机织流萤带火寒何年迎弄玉今朝得梦兰讶许能含笑芙蓉宜熟看

和赵王看伎

緑珠歌扇薄飞燕舞衫长琴曲随流水箫声逐凤凰细缕纒锺格圆花钉鼓牀【一作膺风蝉鬂乱映日凤钗光】悬知曲不误无事畏【一作顾】周郎

奉答赐酒

仙童下赤城仙酒饷王平野人相就饮山鸟一羣惊细雪翻沙下寒风战鼓鸣此时逢一醉应枯反更荣

奉答赐酒鵞

云光偏乱眼风声特噤心冷猿披雪啸寒鱼抱冻沉今朝一壶酒实是胜千金负恩无以谢惟知就竹林

正旦蒙赵王赉酒

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流星向椀落浮蚁对春开成都已救火蜀使何时逥

卫王赠桑落酒奉答

愁人坐狭斜喜得送流霞跂窻催酒熟停盃待菊花霜风乱飘叶寒水细澄沙高阳今日晚应有接?斜

就蒲州使君乞酒

萧瑟风声惨苍茫雪貌愁鸟寒栖不定池凝聚未流蒲城桑叶落灞岸菊花秋愿持河朔饮分劝东陵侯

蒲州刺史中山公许乞酒一车未送

细柳望蒲台长河始一逥秋桑几过落春蚁未曾开茔角非难驭搥轮稍可催只言千日饮旧逐中山来

答王司空饷酒【艺文作答王襃饷酒】

今日小园中桃花数树红开君一壶酒细酌对春风未能扶毕卓犹足舞王戎仙人一捧露判不及盃中

舟中望月

舟子夜离家开舲望月华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天汉看珠蚌星桥视桂花灰飞重晕阙蓂落独轮斜

望月

夜光流未曙金波影尚賖照人非七子含风异九华蓂新半璧上桂满独轮斜乘舟聊可望无假逐仙【一作灵】槎

对雨

繁云犹暗岭积雨未开庭阶含侵角路镬满溜疏萍湿杨生细椹烂草变初萤徒劳看蚁封无事祀灵星

喜晴

比日思光景今朝始暂逢雨住便生热云晴即作峯水白澄还浅花红燥更浓巳欢无石燕弥欲弃泥龙

咏春近余雪应诏

送寒开小苑迎春入上林丝条变柳色香气动兰心待花将【一作思】对酒留雪拟弹琴陪游愧并作空见奉恩深

奉和初秋

落星初伏火秋霜正动钟北阁连横汉南宫应凿龙祥鸾栖竹实灵蔡上芙蓉自有南风曲还来吹九重

晚秋

凄清临晚景踈索望寒阶湿庭凝坠露搏风卷落槐日气斜还冷云峯晚更霾可怜数行鴈点点远空排

和颍川公秋夜【英华作庾信初学作上官仪】

泬寥空色远叶黄凄序变洞浦落遵鸿长飈送巢燕千秋流夕景百籁含宵啭峻雉聆金柝曾台切银箭

咏画屛风诗二十五首

侠客重连镳金鞍被桂条细尘鄣路起惊花乱眼飘酒醺人半醉汗湿马全骄归鞍畏日晚争路上河桥浮桥翠盖拥平旦雍门开石崇迎客至山涛载妓来水纹恒独转风花直乱逥谁能惜红袖宁【一作迎】用捧金杯停车小苑外下渚长桥前澁菱迎拥楫平荷直盖船残丝绕折藕芰叶映低莲遥望芙蓉影只言水底然昨夜鸟声春惊鸣动四隣今朝梅树下定有咏花人流星浮酒泛粟瑱绕杯唇何劳一片雨唤作阳台神逍遥游桂苑寂絶到【艺文作想】桃源狭石分花迳长桥映水门管声惊百鸟人衣香一园定知欢未足横琴坐石根三春冠盖聚八节管弦游石险松横植岩悬涧竪流小桥飞断岸高花出迥楼定须催十酒将来宴五侯高阁千寻起长廊四注连歌声上扇月舞影入琴弦涧水才?外山花即眼前但愿长欢乐从今尽百年日晚金槌络【一作路】朱轩流水车?拂缘堤柳甍飘夹路花定迎刘碧玉将过隂丽华非是高阳路莫畏接?斜徘徊出桂苑徙倚就花林下桥先劝酒跂石始调琴蒲低犹抱节竹短未空心絶爱猿声近唯怜花径深千寻木兰馆百尺芙蓉堂落日低莲井行云碍芰【集作杏】梁流水桃花色春洲杜若香就阶犹不进催来上妓牀捣衣明月下静夜秋风飘锦石平砧面莲房接杵腰急节迎秋韵新声入手调寒衣须及早将寄霍嫖姚出没看楼殿间关望绮罗翔禽逐节舞流水赴弦歌细管吹藂竹新杯卷半荷南宫冠盖下日暮风尘多玉柙珠帘卷金鈎翠幔悬荷香薰水殿阁影入池莲平沙临浦口高柳对楼前上桥还倚望遥看采菱船高阁千寻跨重檐百丈齐云度三分近花飞一倍低吹箫迎白鹤照镜舞山鸡何劳愁日暮未有夜乌啼河流值浅岸歛辔暂经过弓衣湿溅水马足乱横波半城斜出树长林直枕河今朝游侠客不畏风尘多度桥犹徙倚坐石未倾壶浅草开长埒行营绕细厨沙洲两鹤迥石路一松孤自可寻丹竈何劳忆酒垆上林春迳密浮桥柳路长龙媒逐细草鹤氅映垂杨水似桃花色山如甲煎香白石春【一作青】泉上谁能待月光白石春泉满黄金新埒开戚里车先度兰池马即来落花承舞席春衫拭酒盃行厨半路待载妓一双逥将军息边务校尉罢从戎池台临戚里弦管入新丰浮云随走马明月逐弯弓比来多射猎唯有上林中三危上凤翼九坂度龙鳞路高山里树云低马上人悬岩泉溜响深谷鸟声春住马来相问应知有姓秦聊开郁金屋暂对芙蓉池水光连岸动花风合树吹春杯犹杂泛细菓尚连枝不畏歌声尽先看筝柱欹洞灵开静室云气满山斋古松裁数树盘根无半埋爱静鱼争乐依人鸟入怀仲春徵隐士蒲轮上计偕今朝好风日园苑足芳菲竹动蝉争散莲揺鱼暂飞面红新着酒风晚细吹衣跂石多时望莲船始复归金鞍聚碛岸玉舳泛中流画鷁先防水媒龙即负舟沙城疑海气石岸似江楼岸槎时半没坏舸或空浮定是汾河上戈船聊试游

竟日坐春台芙蓉承酒盃水流平涧下山花满谷开行云数番过白鹤一双来水影揺藂竹林香动落梅直上山头路羊肠能几逥

玉匣聊开镜轻灰暂拭尘光如一片水影照两边人月生无有桂花开不逐春试挂淮南竹堪能见四邻

梅花

当年腊月半巳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树动悬氷落枝高出手寒早知覔不见真悔着衣单

咏树

交柯乍百顷擢本或千寻枫子留为式桐孙待【一作持】作琴残核移桃种空花植枣林幽居对蒙密蹊径转深沉

闘鷄【以下三首阙文】

开轩望平子骤马看陈王狸膏燻鬭敌芥粉?春塲解翅莲花动猜羣锦臆张

应令

望别非新馆开舟即旧湾浦喧征棹发亭空送客还路尘犹向水征帆独背关

杏花

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依稀暎村坞烂熳开山城好折待宾客【类苑作旅】金盘衬红琼

古诗纪卷一百二十七

 

猜你喜欢
  卷六百二十七·彭定求
  郑楷·唐圭璋
  陈瓘·唐圭璋
  ◎卷下·俞弁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齣·袁于令
  第十九出 协计·周履靖
  叫化活该·徐志摩
  卷510 ·佚名
  卷60 ·佚名
  卷一百六十八·曹学佺
  卷十六·王安石
  卷四十五·乾隆
  御选元诗卷十三·康熙
  御选元诗卷九·康熙
  卷六·朱昆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珪·唐圭璋

      珪字禹玉,华阳人,徙舒(今安徽庐江)。琪之从弟。生于天禧三年(1019)。庆历二年(1042)进士。六年(1046),官大理评事。召试,授太子中允、直集贤院。官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兼侍读学士。神宗朝,拜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哲宗即位,封

  • 卷十·唐圭璋

    黄孝迈(一首)   湘春夜月  近清明。翠禽枝上销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尊夜泣,青山不语,残照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陂湘水,摇荡湘云。天

  • ●秋爽斋诗话(经生)·蒋箸超

    太白《登华山落雁峰》曰:“此山最高,呼吸之气,可通帝座。恨不携谢朓惊人句,来搔首问青天耳。”山峰高峻,所不必言,登者岂一太白哉?乃独想到呼吸通帝座,奇矣;又想到携谢朓惊人句问青天,更奇。其胸次空旷,偶一吐露,俱超超

  • 卷524 ·佚名

    赵汝唫 居苦 去郭近一里,结茅才数间。 红尘飞不到,幽事颇相关。 凿石分流水,移松补断山。 栖禽忙似我,日落未知还。 赵汝唫 栖真洞 幅巾洒松露,双袖抖衣尘。 可耐人间暑,来寻洞里春。

  • 卷第二百三十二 唐紀四十八·司马光

      起旃蒙赤奮若(乙丑)八月,盡強圉單閼(丁卯)七月,凡二年。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貞元元年(乙丑、七八五年)   八月,甲子,詔凡不急之費及人宂食者皆罷之。   馬燧至行營,與諸將謀曰:「長春宮不下,則懷光不可得。長春宮守備甚

  • 大明世宗肃皇帝宝训卷之四·张居正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胤昌谨阅节俭○正德十六年十二月己亥光禄寺少卿宋镗奏

  • 纲目续麟卷一·张自勋

    【戊寅】周威烈王【午】二十三年【秦简公十二年晋烈公止十七年齐康公贷二年楚声公当五年燕闵公二十一年○魏文侯斯二十二年赵烈侯籍六年韩景侯防六年皆始为侯○统旧国五新国三凡八大国】秦简公名悼子分注不书疑漏或曰

  • 卷之一百六十五·佚名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九月丙寅朔上驻跸乌里雅苏台达巴汉地方  ○戊辰上驻跸穆禄喀喇沁地方  ○己巳上驻跸坡赖噶山  ○大学士等奏请彻三等侍卫特古思等、新设驿站。上曰、极当彻此驿站。归化城有费扬古右卫

  • 卷二十九·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二十九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沟洫志第九【应劭曰沟广四尺深四尺洫广深倍於沟师古曰洫音许域反】 夏书禹堙洪水十三年【师古曰堙塞

  • 张觉传·脱脱

    张觉,平州义丰人。在辽国中进士,任辽兴军节度副使。辽兴军百姓杀死节度使萧谛里,张觉平定叛乱,州人推举他领州事。燕王耶律淳死后,张觉知道辽国必亡,征召壮丁五万人,一千匹马,练兵备战。萧后派时立爱来做知州,张觉拒不接受。金

  • 卷二百三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四经籍考【二十四】集【诗集】【臣】等谨按马端临於别集外复辑诗集一门凡无文而独有诗及有文而诗仍独行者胥隶焉伏读我皇上御制乐善堂文集并御制文初集奎藻腾辉裒成巨帙而御制诗自

  • 卷三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三十国用考【臣】等谨按马端临作国用考自周官九赋九式以迄宋代内藏之制大要以善制用者民裕而其国充不善制用者民怨而其国促所谓君有余财民有余赀者

  • 卷九十九(元魏三藏法师佛陀扇多译)·佚名

    △无畏德菩萨会第三十二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大城耆阇崛山中。与五百比丘众俱。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复有八千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皆得三昧及陀罗尼。善入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善巧诸通得无生法忍。所谓。弥楼菩

  •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九·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布施隨喜心過上第四十三之餘   [一]一切求聲聞辟支佛人諸禪定解脫三昧欲以隨喜心過其上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禪定者.四禪九次第定。解脫三昧者.八背捨三

  • 凡例·箬庵通问

    是编既汇集成书。仍曰存稿者。盖以先师手泽未敢遽移。惟俟当来有志续传灯者。按济宗大鉴第十八世已载会元末卷。兹复重起者。以会元所收未备故。曹洞宗世代渊源悉从远公。续略远为云门之子。若孙谅无冒滥祖宗之咎。是

  • 凡例·书玉

    沙弥十支戒相。是五篇三聚之基。二十四门威仪。乃三千八万之本。必须清净守持。以为八德之要。凡受戒者。不可忽也。  前之十戒。次第已分。后之威仪。条章先列。自不庸科。然其间解法。事有差殊。有直释戒相者。有

  • 稽瑞·佚名

    《稽瑞》一书为唐代刘庚辑著的一本历数各个朝代有名的天降祥瑞的记载。文章多是引用一些古籍如《史记》、《山海经》、《汉书》、《瑞应图》等书中所载的各种祥瑞现象。清道光季锡畴重刊《稽瑞》序曰:子思子曰:“国家将

  • 新摘星录·沈从文

    小说。沈从文著。女主向往“诗与火”的生命,却无法拒绝“具体而庸俗”的物质爱情,长期陷于感情纠葛与内心矛盾,最终选择不能让她完全追逐浪漫却又能满足她虚荣心的“葫芦头”男子。爱情绝非“食色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