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一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十一     明 冯惟讷 撰

汉第一

高帝【姓刘氏讳邦字季】

大风歌【一名三侯之章】

【汉书曰高帝既定天下还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上击筑自歌令儿皆和习之帝乃起舞慷慨伤怀】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鸿鹄歌【古乐府作楚歌】

【汉书曰高帝欲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因而废太子後不果戚夫人泣涕帝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其旨言太子得四皓为辅羽翼成就不可易也】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巳就横绝四海横絶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将【一作尚】安所施

武帝【讳彻景帝子】

瓠子歌二首

【汉书武帝纪曰元封二年四月作瓠子歌沟洫志曰帝既封禅乃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河还自临祭湛白马玉璧令羣臣从官皆负薪塞决河时东郡烧草以故薪少乃下淇园之竹以为楗上既临河决悼其功之不就为作歌诗二章於是卒塞瓠子筑宫名曰宣房】

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一作皓皓旰旰】兮闾殚爲河殚爲河兮地不得寜功无已时兮吾【音鱼下同】山平吾山平兮钜野溢鱼弗郁兮栢冬日正道弛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放【一作方】远游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为我谓河伯兮何不仁【一作皇为河公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啮桑浮兮淮泗满久不返兮水维缓【啮桑县名】

河汤汤兮激潺湲北渡回兮迅流难搴长茭兮湛【读曰沈】美玉河伯【一作公】许兮薪不属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隤林竹兮楗石菑【侧其反】宣房塞兮万福来

秋风辞

【汉武帝故事曰帝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忻然中流与羣臣饮讌帝欢甚乃自作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鴈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鼔鸣兮发櫂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蒲梢天马歌

【史记曰武帝伐大宛得千里马名蒲梢作歌】

天马徕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障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

李夫人歌

【汉书外戚传曰夫人早卒帝思念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帝居帷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帝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

是邪非邪立而望之翩何姗姗其来迟【姗姗行步貌先安反】

落叶哀蝉曲

【王子年拾遗记曰汉武帝思怀李夫人不可复得时始穿昆明之池泛翔禽之舟帝自造歌曲使女伶歌之时日已西倾凉风激水女伶歌声甚道因赋落叶哀蝉之曲】

罗袂兮无声玉墀兮尘生虚房冷而寂寞落叶依於重扃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宁

栢梁诗

【汉武帝元封三年作栢梁台诏羣臣二千石有能为七言诗乃得上坐】

日月星辰和四时【帝】骖驾驷马从梁来【梁王孝王武】郡国士马羽林材【大司马】总领天下诚难治【丞相石庆】和抚四夷不易哉【大将军卫靑】刀笔之吏臣执之【御史大夫倪寛】撞钟伐鼔声中诗【太常周建德】宗室广大日益滋【宗正刘安国】周卫交戟禁不时【卫尉路博德】总领从宗栢梁台【光禄勲徐自为】平理淸谳决嫌疑【廷尉杜周】修饰舆【一作车】马待驾来【太仆公孙贺】郡国吏功差次之【大鸿胪壶充国】椉舆御物主治之【少府王温舒】陈粟万石扬?【一作筥】箕【大司农张成】徼道宫下随讨治【执金吾中尉豹】三辅盗贼天下危【左冯翊盛宣】盗阻南山爲民灾【右扶风李成信】外家公主不可治【京兆尹】椒房率更领其材【詹事陈掌】蛮夷朝贺常舍其【典属国】柱枅欂栌相支持【大匠】枇杷橘栗桃李梅【大官令】?狗逐兎张罘罳【上林令】啮妃女唇甘如饴【郭舍人】廹窘诘屈几穷哉【东方朔】昭帝【讳弗陵武帝第三子】

黄鹄歌

【西京杂记曰元始元年黄鹄下太液池帝为此歌】

黄鹄飞兮下建章羽肃肃兮行跄跄金爲衣兮菊为裳唼喋【唼所角反喋直角反】荷荇出入蒹葭【叶作藏子虚赋其卑湿则生藏莨蒹葭藏莨音臧郎】自顾菲薄愧尔嘉祥

淋池歌【亦见三辅黄图】

【拾遗记曰昭帝始元元年穿淋池广千步东引太液之水池中植分枝荷一茎四叶状如骈盖花叶离萎芬馥之气彻十余里宫人贵之每游宴出入必皆含嚼或剪以为衣或折以蔽日以为戏弄帝时命水嬉以文梓为船木兰为柁刻飞鸾翔鷁饰於船首随风轻漾毕景忘归乃至通夜使宫人歌曰】

秋素景兮泛洪波挥纤手兮折芰荷凉风凄凄扬棹歌云光开曙月低河万岁爲乐岂云多

赵幽王友【高帝子】

幽歌

【汉书曰幽王友高帝之子孝惠时友以诸吕女为后不爱爱它姬诸吕女谗之於太后太后怒召赵王置邸令卫围守之赵王饿乃作歌遂幽死】

诸吕用事兮刘氏微廹胁王侯兮强授我妃我妃既妬兮诬我以恶【一故反】谗女乱国兮上曾不悟我无忠良【史记作臣】兮何故弃国自决中野兮苍天与【史记作举】直于嗟不可悔兮宁早自财爲王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絶理兮托天报仇

朱虚侯章【齐悼惠王次子吕太后元年入宿卫封文帝二年以诛诸吕功封城阳王】

耕田歌【耕一作种】

【史记曰诸吕擅权用事朱虚侯刘章忿刘氏不得职尝入侍宴太后令为酒吏章自请曰臣将种也请以军法行酒太后曰可酒酣章进饮歌舞请为耕田歌顷之诸吕有一人醉亡酒章追拔劔斩之太后大惊业巳许其军法无以罪也】

湥耕概种立苗欲疏非其种【一作类】者锄而去之

淮南王安【厉王长子文帝时封为淮南王好书鼔琴不喜弋猎招致宾客方术之士後与宾客左吴日夜为反谋事觉廷尉逮捕安欲发兵犹豫未决帝使宗正以符节治安未至安自刑】八公操

【一曰淮南操古今乐録曰淮南好道正月上辛八公来降王作此歌】

煌煌上天照下土兮知我好道公来下兮公将与予生毛羽兮超腾青云蹈梁甫兮观见瑶光过北?兮驰椉风云使玉女兮含精吐气嚼芝草兮悠悠将将天相保兮

燕刺王旦【武帝第四子】

歌二首

【汉书曰昭帝时旦自以为武帝子且长不得立乃与旦姊盖长公主左将军上官桀交通谋废帝迎立燕仓知其谋告之由是发觉王忧懑置酒万载宫会宾客羣臣妃妾坐饮王自歌华容夫人起舞坐者皆泣王遂自杀】

王歌

归空城兮狗不吠鸡不鸣横术何广广兮固知国中之无人

华容夫人歌【附】

髪纷纷兮寘【从千反】渠骨籍籍兮亡居母求死子兮妻求死夫裵囘两渠间兮君子将安居

广陵厉王胥【武帝第五子】

瑟歌

【汉书曰昭帝时胥见帝年少无子有觊觎心迎女巫李女须使下神呪诅宣帝即位呪诅事发觉胥置酒显阳殿召太子霸及子女等夜饮使所幸鼔瑟歌舞王自歌左右悉涕泣奏酒至鸡鸣时罢】

欲久生兮无终长不乐兮安穷奉天期兮不得须臾千里马兮驻待路黄泉下兮幽湥人生要死何爲苦心何用爲乐心所喜出入无悰爲乐亟【丘吏反】蒿里召兮郭门阅死不得取代庸身自逝【叶上列反】

广川王去【缪王齐太子】

歌二首

【汉书曰广川王去以阳城昭信为后幸姬陶望卿为修靡夫人主缯帛崔修成为明贞夫人主永巷後昭信譛望卿失宠去与昭信等饮诸婢皆侍去为望卿作歌曰背尊章竟杀望卿昭信欲擅爱曰王使明贞夫人主诸姬淫乱难禁乃尽闭诸姬舍门上龠於后非大置酒召不得见去怜之为作歌曰愁莫愁按西京杂记作广川王去疾】

望卿歌

背尊章嫖【匹昭反】以忽谋屈奇起自絶行周流自生患谅非望今谁怨

修成歌

愁莫愁生无聊心重结意不舒内茀郁忧哀积上不见天生何益日崔隤时不再愿弃躯死无悔

古诗纪卷十一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八十四·彭定求
  丁注·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四·吴景旭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四齣·汤显祖
  第二折·关汉卿
  山中一个夏夜·林徽因
  卷二百十三·曹学佺
  提要·苏泂
  卷四百四十一·佚名
  御选明诗卷一百一·康熙
  御选明诗卷二十·康熙
  明诗平论二集卷十七·朱隗
  外篇(上)·叶燮
  巻一·郭奎
  四集 三卷·钱德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选明诗卷五十六·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五十六五言律诗七张治道闻雁何事天南雁春来又北飞为忧霜雪苦转见羽毛稀江汉慙余阻潇湘笑汝违云霄踪迹异空有泪沾衣与薛君采夜语入夜杯仍把论交泪暗挥醉怜山月上愁对海云飞江汉三年阻风尘万事非

  • 薜亚萝之鬼·田汉

    人物 竹君——某资产家的大小姐,二十七岁。  兰君——竹君的长妹,二十四岁。  梅君——竹君的稚妹,十八岁。 

  • 志第四 礼仪上·范晔

    合朔 立春 五供 上陵 冠 夕牲 耕 高禖 养老 先蚕 祓禊夫威仪,所以与君臣,序六亲也。若君亡君之威,臣亡臣之仪,上替下陵,此谓大乱。大乱作,则群生受其殃,可不慎哉!故记施行威仪,以为《礼仪志》。礼威仪,每月朔旦,太史上

  • 列传第十五 臧焘 徐广 傅隆·沈约

    臧焘,字德仁,东莞莒人,武敬皇后兄也。少好学,善《三礼》,贫约自立,操行为乡里所称。晋孝武帝太元中,卫将军谢安始立国学,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举焘为助教。 孝武帝追崇庶祖母宣太后,议者或谓宜配食中宗。焘议曰:“《阳秋》,之义,母

  • 列传第六十五·刘昫

    ○崔器 赵国珍 崔瓘 敬括 韦元甫 魏少游 卫伯玉 李承 崔器,深州安平人也。曾祖恭礼,状貌丰硕,饮酒过斗。贞观中,拜驸马都尉,尚神尧馆陶公主。父肃然,平阴丞。 器有吏才,性介而少通,举明经,历官清谨。天宝六载,为万年尉

  • 卷五百十二 元符二年(己卯,1999)·李焘

      起哲宗元符二年七月壬寅盡是月庚戌   秋七月壬寅朔。   癸卯,右正言鄒浩奏:「伏聞陸師閔除寶文閣待制、知河南府。契勘師閔於今年三月十九日罷戶部侍郎,差知蘄州,四月二十二日改差知懷州。蓋緣任秦鳳路經略使日,鍾

  • 后汉光武皇帝纪四卷第四·袁宏

      二年(丙戌、二六)  春正月甲子朔,日有蚀之。本志曰〔一〕:&ldquo;日者阳精,人君之象也。君道亏,故日为之蚀。诸侯顺从,则为王者。诸侯专权,则疑在日〔二〕。于是在危十度〔三〕,齐之分野,张步未宾之应也。&rdquo; 〔一〕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二·佚名

    弘治十四年三月己酉朔命开中两淮弘治十年存积盐五万引两浙十二年常服盐十三万三千八百九十余引长芦十三年常股盐九万九千六百余引于环庆固原靖虏等处以备边储○先是虏大入延绥神木堡乘胜掠紫陌沟等处总兵官陈瑛副总兵

  • 董心葵事记·佚名

    董心葵,武进人;农无力,商无本,工无艺,士无学。见贫贱人,怜之;见富贵人,骄之。复嗜赌,呼卢客盈座,以朱提之多寡次上下;谓之曰:你见吾有银百万,与天子坐讲金华殿也。其志念如此。年逾三十,糊口几不周;乃为一友坐粮艘至京,且携家室借寓于

  • 卷二十九·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二十九 唐 张守节 撰 河渠书第七       史记二十九 夏书曰禹抑鸿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挢以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通九道陂九泽【顔师古云通九州之道

  • 王昕传·李百药

    王昕,字元景,北海剧县人氏。六世祖猛,秦苻坚丞相,定居于华山..城。父云,在魏朝做官,有声望。年轻时昕勤奋读书,太尉汝南王悦用为骑兵参军。旧制:王出门游射,骑兵参军着武服持刀陪侍,但昕却从来没有加入到这样的行列之中。悦嗜好

  • 133.魏孝文帝改革风俗·林汉达

    北魏自从太武帝死去后,政治腐败,鲜卑贵族和大商人压迫人民,不断引起北方人民的反抗。公元471年,魏孝文帝即位后,决心采取改革的措施。魏孝文帝规定了官员的俸禄,严厉惩办贪官污吏;实行了“均田制”,把荒地分配给农民,成年男子

  • 二十五年·佚名

    (甲寅)二十五年大明弘治七年春正月1月1日○朔辛卯,上進宴于兩大妃殿。○有豹踰城歷市肆入南山,命捕之。1月2日○壬辰,傳曰:「後苑假農作有弊,前日臺諫亦有言者,然此乃爲民祈年,不可廢也。自今但依《幽風》《七月篇》所載而爲之

  • 卷五十一·彭绍升

    居士传五十一蔡刘三黄传蔡维立名懋德。苏州崑山人。祖母沈氏修净业。一日徧谢诸亲邻。无疾而逝。临终念佛声不绝也。父允忠。为人慈善。有节概。持佛戒。维立母徐氏。长斋六十年。年七十余忽识字。日诵金刚经。维立少

  • 黄帝阴符经颂·元阳子

    黄帝阴符经颂,原题「元阳子颂」,元阳子盖系唐代内丹派道士。《通志•艺文略》着录元阳子《颂阴符经》一卷,当即是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赞颂类。是书经文取三百字本,分作三章。作者于每句经文之后,以七言四句颂诗

  • 断指团·程小青

    新医学对于神经衰弱的病症,有转地疗养的治法。我在和霍桑初期合作的那一年,经过了一次实验,认为确很有效。就在那时,我的人生经验上又刻下了一条惊险的深痕,我的日记中也因此增加了一页新颖的资料。

  • 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佚名

    凡二卷。唐代菩提流志译。略称佛心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经属密教之随求咒法,主要阐释大随求陀罗尼之‘心中心咒’之功力广大,并揭示此咒及诸印契所具之不可思议力。上卷叙述一切佛心中心大陀罗尼、菩提心成就、如

  • 山海慧菩萨经·佚名

    亦称《阿弥陀佛觉诸大乘观身经》。佛教经典。著译者不详。一卷。主要宣扬阿弥陀佛净土及三归依等思想。经中谓一阐提人,断绝善根,不可得度,力图纠正原净土思想中恶人也可蒙佛力得度的偏颇。本经与失译人名的《十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