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十七     明 冯惟讷 撰

汉第七

乐府古辞

杂曲歌辞

蜨蝶行

蜨蝶之遨游东园奈何卒逢三月养子燕接我苜蓿间披之我入紫深宫中行纒之传欂栌间雀来燕燕子见衔哺来揺头鼓翼何轩奴轩

伤歌行【外编作魏明帝文选乐府并作古辞】

【伤歌行侧调曲也古辞伤日月代谢年命遒尽绝离知友伤而作歌也】

昭昭素月明辉光烛我牀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微风吹闺闼罗帷自飘扬揽衣曳长带屣履下高堂东西安所之裵徊以旁徨春鸟飜南飞翩翩独翺翔悲声命俦匹哀鸣伤我肠感物怀所思泣涕忽沾裳伫立吐高吟舒愤诉穹苍

悲歌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前缓声歌

水中之马必有陆地之船但有意气不能自前心非木石荆根株数得复盖天当复思东流之水必有西上之鱼不在大小但有朝於复来长笛续短笛欲今皇帝陛下三千万

古诗爲焦仲卿妻作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於庭树时人伤之爲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裵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爲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爲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疋大人【一作丈人】故嫌迟非爲织作迟君家妇难爲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府吏得闻之堂上啓阿母儿巳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髪同枕席黄泉共爲友共事三二年始尔未爲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爲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啓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牀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巳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靑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後人留待作遗施於今无会因时时爲安慰久久莫相忘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粧着我绣裌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着明月璫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珠丹纎纎作细步精玅世无双上堂拜【一作谢】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牀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後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録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盘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盘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顔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敎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慙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藉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爲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後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婣媒人下牀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巳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靑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靑骢马流苏金缕鞍齎钱三百万皆用靑丝穿杂彩三百疋交广【一作用】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牕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裌裙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後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廹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廹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後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於台阁慎勿爲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爲汝求便复在旦夕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廹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後寂寂人定初我命絶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顾树下自挂东南枝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栢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爲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逹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枯鱼过河泣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

乐府

行胡从何方列国持何来毺?五木香迷迭艾蒳及都梁

杂歌【一作离歌】

晨行梓道中梓叶相切磨与君别交中繣如新缣维【一作罗】裂之有余丝吐之无还期

拾遗【巳下皆古歌辞杂见诸书今采附於此其称古诗者别为一卷于後】

猛虎行

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野雀安无巢游子爲谁骄

上留田行

【古今注曰上留田地名也其地人有父母死不字其孤弟者隣人为其弟作悲歌以风其兄乐府广题曰盖汉世人也】

里中有啼儿似类亲父子囘车问啼儿慷慨不可止

古八变歌

【选诗拾遗曰古歌有八变九曲之名未详其义李尤九曲歌曰年岁晚暮时已斜安得壮士挽日车傅玄九曲歌曰岁莫景迈羣光絶安得长绳系白日全篇无传独八变仅存乐府诸书亦不收也】

北风初秋至吹我章华台浮云多暮色似从崦嵫来枯桑鸣中林纬络响空阶翩翩飞蓬征怆怆游子怀故乡不可见长望始此囘

古歌

上金殿着玉樽延贵客入金门入金门上金堂东厨具肴膳椎牛烹猪羊主人前进酒弹瑟爲清商投壶对弹棊博奕并复行朱火扬烟雾博山吐微香清樽发朱顔四坐乐且康今日乐相乐延年寿千霜

古歌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故地多飈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艳歌

【又谓之妍歌辞曰妍歌展妙声发曲吐令辞又泛泛江汉萍飘荡永无根又庭中有奇树上有悲鸣蝉又青青陵中草倾叶曦朝日阳春被惠泽枝叶可揽结皆妍歌之遗句】

今日乐上乐相从步云衢天公出美酒河伯出鲤鱼靑龙前铺席白虎持榼壶南斗工鼔瑟北斗吹笙竽姮娥垂明璫织女奉瑛琚苍霞扬东讴清风流西歈垂露成帷幄奔星扶轮舆

古咄唶歌

枣下何攒攒荣华各有时枣欲初赤时人从四边来枣适今日赐【疑】谁当仰视之

古歌铜雀词

长安城西双员阙上有一双铜雀宿一鸣五谷生再鸣五谷熟

古诗纪卷十七

 

猜你喜欢
  尹公远·唐圭璋
  赵汝愚·唐圭璋
  五·钱仲联
  词论 全文·李清照
  谭苑醍醐卷六·杨慎
  ●卷三·张德瀛
  甲集第三·钱谦益
  初夏一夜的印象·闻一多
  卷三十二·徐世昌
  原序·冯惟讷
  卷二百九十一·曹学佺
  御选宋诗卷二十·康熙
  中兴间气集巻下·高仲武
  赵鼎词作鉴赏·佚名
  提要·杜荀鹤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甲乙集卷第八·罗隐

    馀 杭罗隐昭谏诗夜泊义兴戏呈邑宰溪畔维舟问戴星此中三害在图经长桥可避南山逺却恐难妨是最灵听琵琶香筵酒散思朝散偶向梧桐晤处闻大底曲中皆有恨满楼人自不知君经来阳今林工部墓紫菊馨香覆楚醪奠君江畔雨萧骚旅魂自

  • 卷十二·李心传

     杂事  赵韩王六世小谱忠献韩王赵普字则平幽州蓟县人曾祖吴国公冀三河令祖赵国公全宝澶州司马父齐国公迥相州司马迁居洛阳齐国公生四子长忠献次贞尚书都官郎中次安易宗正卿次正东头供奉官忠献三妇长卫国夫人魏氏生

  • 江苏巡抚尹继善奏折 要继续对张应星的会客日记上的人·雍正

      编者按:这篇奏折是与上篇安徽巡抚程元章的奏章一样,都是继续追查张应星与王澍的关系。这里又讲到得到张应星的会客日记,打算对所会之客一一根究。进一步说明此案愈扩愈大了。  【原文】  臣尹继善谨奏,为奏明事。

  • ●卷第二十·胡三省

    【汉纪十二】起昭阳大渊献,尽重光协洽,凡九年。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元狩五年(癸亥,公元前一一八年)①春,三月,甲午,丞相李蔡坐盗孝景园堧地,葬其中,当下吏,自杀。〔堧,而缘翻。下,遐嫁翻。〕②罢三铢钱,更铸五铢钱。〔去年废半两钱,行

  • 七国考卷十·董说

    ○秦丧制殉塟按史记秦武公卒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缪公三十九年卒塟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车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针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黄鸟之诗诗曰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

  • 卷二十二·佚名

    六月二十日(丙辰),上命军机大臣传谕常青、蓝元枚曰:阅蓝元枚所进图内,该参赞等驻扎之鹿仔港迤南东螺社、麦仔寮二处,在红线外,近海边处所,有贼巢二处。现在,鹿仔港一带,一切军粮、文报,皆由海面通达,幸而贼匪无能,未于此处占踞。倘

  • 卷之一百九十一·佚名

    洪武二十一年六月癸卯朔水西宣慰使霭晖贵州宣慰使宋斌等遣使来贡马赐钞有差○晡暴风雷震洪武门兽吻○甲辰信国公汤和还乡赐敕谕之曰天地之意将康兆民间生英材潜居草野当前代之运季命朕肇兴尔和天遣置诸左右智勇过人曩

  • 卷之二百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十三·叶盛

    ●水东日记卷十三邹奕等诗文谢友规文赋唐孙府君志石○邹奕等诗文邹奕字弘道,苏州人,有文行。元季尝守贑,国初谪关西,与一时知名士若江右夹谷希颜、三衢徐兰与善、钱塘童权可舆、天台姚文昌、钱塘杨志

  • ●吴郡二科志叙·阎起山

    天下惟东南为最东南惟吴会为最山川紏郁材产饶裕昔人谓多奇材士声施于世旧矣柱史纪其美郡乘书其长固不待更缉而其未缉者不能独巳也则亦待善述者有取焉予尝考之有达官有硕辅有忠臣有循吏有孝子有节妇皆可书皆盛于他郡顾

  • 三国史记卷第十二。·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一二卷新罗本纪一二零零零零新罗本纪第十二。[孝恭王][神德王][景明王][景哀王][敬顺

  • 卷一百三十五·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三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用人宋英宗时张方平论进用台谏官事体上言曰伏见天禧元年初复台谏官诏勅云所置台谏官三年内不得差出仍不兼领职务候及三年或屡有章疏实能裨益特越常例别与升迁若

  • 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佚名

    【提要】 苏秦一路宣扬他的合纵之道,对自己的政治主张充满了热情,有了这种巨大的热情和投入,他的说辞就有气势有力量,铺陈华丽、汪洋恣肆。他滔滔不绝的言论成为千年来中国人掌握、锤炼口才的典范。 【原文】 苏秦从燕之

  • 卷一·黄道周

    钦定四库全书榕坛问业卷一明 黄道周 撰甲戌五月十有六日榕坛诸友防于芝山之正学堂坐定发端便以格物致知物格知至为第一要义云此义明时虽仲尼子渊坐晤非远此义不明虽祖朱祢陆到底不亲诸贤寂然未有问难仰视屏间有李见

  • 订鬼篇第六五·王充

    【题解】本篇对社会上各种关于鬼的传说进行了分析考订,同时把《死伪篇》、《纪妖篇》中关于鬼神的观点,作了较系统的论述,因此篇名《订鬼》。王充首先反对死人的精神能变鬼的观点,他指出:“凡天地之间有鬼

  • 卷五·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性理精义卷五家礼【朱子作】凡礼有本有文自其施於家者言之则名分之守爱敬之实其本也冠昏丧祭仪章度数者其文也其本者有家日用之常体固不可以一日而不修其文又皆所以纪纲人道之始终虽其行之有时施之有

  • 柳毅传·李朝威

    唐代传奇小说。1卷。李朝威撰。《太平广记》卷419采入本篇,题作《柳毅》,注“出《异闻集》”。曾 《类说》卷28自《异闻集》收入,题为《洞庭灵姻传》,应是作品原名。后来通行本如《说郛》本、《虞初志》本、《五朝小

  • 皇明名僧辑略·祩宏

    一卷。明代云栖比丘释袾宏(1535—1616)辑。袾宏,俗姓沈,字佛慧,号莲池,仁和 (今浙江省杭州)人。为明代 “四大高僧”之一。出身名族,其父人称 “明齐先生”。袾宏生而颖异,幼习帖括,十七岁入县学,学冠名扬,后因子亡妻死父丧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