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二十九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二十九  明 冯惟讷 撰

北周第八

郊庙歌辞

周祀圆丘歌十二首     庾信【下并同隋书乐志曰周闵帝受禅居位日浅明帝虽革魏氏之乐而未臻雅正天和元年武帝初造山云舞以备六代南北郊雩坛太庙禘祫俱用之六舞者大夏大濩大武正德武德山云也於是正定雅音为郊庙乐宣帝嗣位皆循用之】

昭夏【降神】

重阳禋祀大报天丙午封坛肃且圜孤竹之管云和弦神光未【乐府作来】下风肃然王城七里通天台紫微斜照影徘徊连珠合璧重光来天策蹔转鈎陈开

皇夏【皇帝入门】

旌逥外壝跸静郊门千乘按辔万骑云屯藉茅无咎扫地唯尊揖让展礼衡璜节步星汉就列风云相顾取法于天降其永祚

昭夏【俎入】

日至大礼丰牺上辰牲牢修牧茧栗毛纯俎豆斯立陶匏以陈大报反始居阳兆日六变鼓钟三和琴瑟俎奇豆偶惟诚惟质

昭夏【奠玉帛】

员玉已奠苍币斯陈瑞形成象璧气含春礼从天数智总圆神为祈为祀至敬咸遵

皇夏【皇帝升坛】

七里【一作星】是仰八陛有凭就阳之位如日之升思?肃肃致敬绳绳祝史陈信玄象斯格惟类之典唯灵之泽幽显对扬人神咫尺

云门舞【初献】

献以诚鬰以清山罍举沈齐倾惟尚飨洽皇情降景福通神明

云门舞【初献配帝】

长丘远历大电遥源弓藏高陇鼎没寒门人生于祖物本于天奠神配德迄用康年

登歌【初献及献配帝毕奏】

岁之祥国之阳苍灵敞翠云长象为饰龙为章乘长日坯蛰户烈云汉迎风雨六吕歌云门舞省涤濯奠牲牷鬰金酒凤凰樽逥天睠顾中原

皇夏【饮福酒】

国命在礼君命在天陈诚唯肃饮福唯?洽斯百礼福以千年鈎陈掩映天驷徘徊雕禾饰斚翠羽承罍受斯茂祉从天之来

雍夏【撤奠】

礼将毕乐将阑逥日辔动天关翠凤揺和鸾响五云飞三步上风为驭雷为车无辙迹有烟霞畅皇情休灵命雨留甘云余庆

皇夏【就望燎位】

六典联事九司咸则率由旧章于焉允塞掌礼移次燔柴在焉烟升玉帛气歛牲牷休气馨香膋芳昭晰翼翼?心明明上彻

皇夏【还便殿】

玉帛礼毕神人事分严承乃睠瞻仰逥云辇路千门王城九轨式道移候司方逥指得一惟清於万斯宁受兹景命于天告成

周祀方泽歌四首【方泽舞辞同圜丘】

昭夏【降神】

报功隂泽展礼玄郊平琮镇瑞方鼎升庖调歌孙竹缩酒江茅声舒钟鼓器质陶匏列燿秀华凝芳都荔川泽茂祉丘陵容卫云饰山罍兰浮泛齐日至之礼歆兹大祭

昭夏【奠玉帛】

曰若厚载钦明方泽敢以敬恭陈之玉帛德包含养功藏灵迹斯箱既千子孙则百

登歌【初献】

质明孝敬求隂顺阳坛有四陛琮分八方牲牷荡涤萧合馨香和銮戾止振鹭来翔威仪简简钟鼓喤喤声和孤竹韵入空桑封中云气坎上神光下元之主功深盖藏

皇夏【望坎位】

司筵撤席掌礼移次逥顾封坛恭临坎位瘗玉埋俎藏芬歛气是曰就幽成斯地意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皇夏【奠玉帛】

嘉玉惟芳嘉币惟量成形惟【一作衣】礼禀色随方神班其次岁礼惟常威仪抑抑率由旧章

皇夏【初献】

惟令之月惟嘉之辰司坛宿设掌史诚陈敢用明礼言功上神鈎陈旦辟阊阖朝分旒垂象冕乐奏山云将逥霆策蹔转天文五运周环四时代序鳞次玉帛循逥樽俎神其降之介福斯许

青帝云门舞【以下并初献奏】

甲在日鸟中星礼东后奠苍灵树春旗命青史候鴈还东风起歌木德舞震宫泗滨石龙门桐孟之月阳之天亿斯庆兆斯年

配帝舞

帝出于震苍德于神其明在日其位居春劳以定国功以施人言从配祀近取诸身

赤帝云门舞

招揺指午对南宫日月相会实沈中离光布政动温风纯阳之月乐炎精赤雀丹书飞送迎朱弦绦鼓罄?诚万物含养各长生

配帝舞

以炎为政以火为官位司南陆享配离坛三和实俎百味浮兰神其茂豫天步艰难

黄帝云门舞

三光仪表正四气风云同戊巳行初历黄锺始变宫平琮礼内镇隂管奏司中斋坛芝晔晔清野桂冯冯夕牢芬六鼎安歌韵八风神光乃超忽嘉气恒葱葱

配帝舞

四时咸一德五气或同论犹吹凤凰管尚对梧桐园器圜居土厚位总配神尊始知今奏乐还用我云门

白帝云门舞

肃灵兑景承配秋坛云高火落露白蝉寒帝律登年金精行令瑞兽霜耀祥禽雪映司藏肃杀万宝咸宜厥田上上收功在斯

配帝歌

金行秋令白帝朱宣司正五雉歌庸九川执文之德对越彼天介以福祉君子万年

黑帝云门舞

北辰为政玄坛北陆之祀员官宿设玄璜浴兰坎德隂风御寒次律将逥穷纪微阳欲动细泉管犹调於隂竹声末入於春弦待归余於送历方履庆於斯年

配帝舞

地始坼虹始藏服玄玉居玄堂沐蕙气浴兰汤匏器洁水泉香涉配彼福无疆君欣欣此乐康

周宗庙歌十二首【见隋书乐志】

皇夏【皇帝入庙门】

肃肃清庙岩岩寝门欹器防满金人戒言应?悬鼓崇牙树羽阶变升歌庭纷象舞闲安象设缉熙清奠春鲔初登新萍先荐僾然入室俨乎在位凄怆履之非寒之谓

昭夏【降神】

永维祖武濳庆灵长龙图革命凤历归昌功移上墋德耀中阳清庙肃肃猛簴煌煌曲高大夏声和盛唐牲牷荡涤萧合馨香和銮戾止振鹭来翔永敷万国是则四方

皇夏【俎入皇帝升阶】

年祥辨日上协龟言奉酎承列来庭骏奔雕禾饰斚翠羽承樽敬殚如此恭惟执燔

皇夏【献皇高祖】

庆绪千重秀洪源万里长无时或戢翼有道故韬光盛德必有後仁义终克昌明星初肇庆大电久呈祥

皇夏【献皇曾祖德皇帝】

克昌光上烈基圣穆西藩崇仁高涉渭积德被居原帝图张往迹王业茂前尊重芬德阳庙叠庆夀陵园百灵光祖武千年福孝孙

皇夏【献皇祖太祖文皇帝】

雄图属天造宏略迈羣飞风云犹听命龙跃遂乘机百二当天险三分拒乐推函谷风尘散河阳氛露曦济弱沦风起扶危颓运归地纽崩还正天枢落更追原祠乍超忽毕陇或绵微终封三尺剑长卷一戎衣

皇夏【献文宣皇太后】

月灵兴庆沙祥发源功参禹迹德赞尧门言容典礼?狄徽章仪形温德令问昭阳日月不居岁时晼晚瑞云纒心閟宫惟远

皇夏【献闵皇帝】

龙图基代德天步属艰难讴歌还受瑞揖让乃登坛升舆芒刺重入位据关寒卷舒云泛滥游扬日浸微出郑终无反居桐竟不归祀夏今惟旧尊灵諡更追

皇夏【献明皇帝】

若水逢降居穷桑属惟政丕哉驭帝籙欝矣当天命方定五云官先齐八风令文昌气似珠太史河如镜南宫学已开东观书还聚文辞金石韵毫翰风飈竪清室桂冯冯齐房芝诩诩宁思玉管笛空见灵衣舞

皇夏【献高祖武皇帝】

南河吐云气北斗降星辰百灵咸仰德千年一圣人书成紫微动律定凤凰驯六军命西土甲子动东隣戎衣此一定万里更无尘烟云同五色日月并重轮流沙既西静蟠木又东臣凯乐闻朱鴈铙歌见白麟今为六代祀还得九疑宾

皇夏【饮福酒】

礼殚祼献乐极休成长离前掞宗祀文明缩酌浮兰澄罍合鬯磬折礼容旋逥灵贶受厘撤俎饮福移樽惟光惟烈文子文孙

皇夏【还便殿】

庭阕四始筵终三荐顾步阶墀徘徊余奠六龙矫首七萃警途鼓移行漏风转相乌翼翼从事绵绵四时惟神降嘏永言保之

周大祫歌二首

昭夏【降神】

律在夹锺服居苍衮杳杳清思绵绵长远就祭于合班神于本来庭有序助祭有章乐舞六代宾歌二王和铃以节鞗革斯锵齐宫馔玉鬰斚浮金洞庭钟鼓龙门瑟琴其乐已变惟神是临

登歌【奠玉帛 余同宗庙时享】

神惟显思不言而令玉帛之礼敢陈庄敬奉如弗胜荐如受命交于神明慤于言行

燕射歌辞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序曰元正飨会大礼宾至食举称觞荐玉六律既从八风斯畅以歌大业以舞成功

宫调曲五首

气离清浊剖元开天地分三才初辨正六位始成文继天爰立长安民乃树君其明广如日其泽厚如云惟昔我文祖拨乱拒讴歌三分未抚运八百不陵河礼敷天下信乐正神人和风尘行息警江海欲无波

我皇承下武革命在君临应图当舜玉嗣德受尧琴沈首多推运阳城有让心就日先知远观渊早见深玄精实委御苍正乃皆平履端朝万国年祥庆百灵玉帛咸观礼华戎各在庭凤响中夷则天文正玉衡皇基自天保万物乃由庚

握衡平地纪观象正天枢祺祥锺赤县灵瑞炳皇都更受昭华琯还披兰叶图金波来白兎弱木下苍乌玉斗调元协金沙富国租青丘还扰圃丹穴更巢梧安乐新成庆长生百福符

明明九族序穆穆四门宾隂陵朝北附蟠木引东臣涧途求版筑溪源取钓纶多士归贤戚维城属茂亲贵位连南斗高荣据北辰迎时乃推策司职且班神日月之所照霜露之所均永从文轨一长无外户人

鬰盘舒栋宇峥嵘侔大壮拱木诏林衡全模徵梓匠千栌绮翼浮百栱长虹抗北去邯郸道南来偃师望龙首载文?云楣承武帐居者非求隘卑宫岂难尚壮丽天下观是以从萧相

变宫调二首

帝游光出震君明擅在离岩廊惟眷顾钦若尚无为龙穴非难附鸾巢欲可窥具茨应不远汾阳宁足随烝民播植重沟洫劬劳多桑林还注雨积石遂开河明徵逢永命平秩値年和更有薰风曲方闻晨露歌

移风广轩历崇德盛唐年成文兴大雅出豫动钧天黄锺六律正阊阖八风宣孤竹调阳管空桑节雅弦舞林鸾更下歌山凤欲前闻音能辨俗听曲乃思贤感物观治乱心恒防未然君子得其道大平何有焉

商调曲四首

君以宫唱寛大而谟明臣以商应闻义则可行有熊为政访道于容成殷汤受命委任于阿衡忠其敬事有罪不逃刑诵其箴谏言之无隐情有刚有断四方可以宁既颂既雅天下乃升平专精一致金石为之开动其两心妻子恩情乖苟利社稷无有不尽怀昊天降佑元首唯康哉

百川俱会大海所以深羣材既聚故能成邓林猛虎在山百兽莫敢侵忠臣处国天下无异心昔我文祖执心且危虑驱剪豺狼经营此天步今我受命又无敢逸豫惟尔弼谐各可知兢惧

礼乐既正神人所以和玉帛有序志欲静干戈各分符瑞俱誓裂山河今日相乐对酒且当歌道德以喻听撞钟之声神奸不若观铸鼎之形鄷宫既朝诸侯于是穆岐阳或狩淮夷自此平若涉大川言凭于舟檝如和鼎实有寄于盐梅君臣一体可以静氛埃得人则治何世无奇才

风力是举而台阶序平重黎既登而天地位成功无与让铭太常之旌世不失职受騂毛之盟辑瑞班瑞穆穆于尧门惟翰惟屏膴膴于周原功成而治定礼乐斯存复子而明辟姬旦何言

角调曲二首

止戈见于絶辔之野称伐闻于丹水之征信义俱存乃先忘食五材并用谁能去兵虽圣人之大宝曰位实天地之大德曰生泾渭同流清浊异能琴瑟并御雅郑殊声扰扰烝人声教不一茫茫禹迹车轨未并志在四海而尚恭俭心包宇宙而无骄盈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义而无立动则无成恻隐其心训以慈惠流宥其过哀矜典刑

匡赞之士或从渔钓云雨之才乍叹幽谷寻芳者追深径之兰识韵者探【一作采】穷山之竹克明其德贡以三事树之风声言于九牧协用五纪风若从事农用八政甘作其谷殊风共轨见之周南异亩同颖闻之康叔祁寒暑雨是无胥怨天覆云油滋焉渗漉幸无谢上古之淳人庶可以封之于比屋

徵调曲六首

乾坤以含养覆载日月以贞明照临逹人以四海为务明君以百姓为心水波澜者源必远树扶踈者根必深云雨所施无不洽廊庙求才多所任

淳风布政常无欲至道防人能变俗求仁义急於水火用礼让多于菽粟屈轶无佞人可指獬豸无繁刑可触王道荡荡用无为天下四人谁不足

圣人千年始一生黄河千年始一清摄提以之而从纪玉烛于是而文明东南可以补地阙西北可以正天倾浮鼋则东海可厉运锸则南山可平衆仙就朝於瑶水羣帝受享于明庭怀和则韎任并奏功烈则钟鼎俱铭三光以记物成形四时以裁成正位雷风大山岳之响寒暑通隂阳之气武功则六合攸同文教则二仪经纬有道则咸浴其德好生则各繁其类白日经天中则移明月横汉满而亏能亏能缺既无为虽盈虽满则不危开信义以为苑囿立道德以为城池周监二代所损益郁郁乎文其可知庖牺之亲临佃渔神农之躬秉耕稼汤则救旱而忧勤禹则正冠而无暇草上之风无不偃君子之甿知可化将欲比德于三皇未始追踪于五霸纎纎不絶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事之毫髪无谓轻虑远防微乃不倾云官乃垂拱大君凤历唯钦明元首类上帝而禋六宗望山川而朝羣后地镜则山泽俱开河图则鱼龙合负我之天网莫不该阊阖九关天门开卿相则风云玄感匡赞则星辰下来既兴周室之三圣乃举唐朝之八才莘臣参谋于左相大老教政于中台其宜作则于明哲故无崇信于奸囬

正阳和气万类繁君王道合天地尊黎人耕植于义圃君子翺翔于礼园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咎繇为谋不仁远士会为政羣盗奔克寛则昆虫内向彰信则殊俗宅心浮桥有月支抱马上苑有乌孙学琴赤玉则南海输賮白环则西山献琛无劳凿空于大夏不待蹶角于蹛林

羽调曲五首

树君所以牧人立法所以静乱首恶既其南巢元凶于是北窜居休气而四塞在光华而两旦是以雨施作解是以风行唯涣周之文武洪基光宅天下文思千载克圣咸熙七百在我应期实昊天有成命惟四方其训之运平後亲之俗时乱先踈之雄踰桂林而驱象济弱水而承鸿既浮干吕之气还吹八律之风钱则都内贯朽仓则常平粟红火中寒暑乃退年和一风一雨听钟磬念封疆闻笙竽思蓄聚瑶琨筱簜既从恠石铅松即序长乐善马成廐水衡黄金为府

百川乃宗巨海衆星是仰北辰九州攸同禹迹四海合德尧臣朝阳栖于鸣凤灵畤牧于般麟云玉叶而五色月金波而两轮凉风迎时北狩小暑戒节南巡山无藏於紫玉地不爱于黄银虽南征而北怨实西略而东宾既永清于四海终有庆于一人

定律零陵玉管调锺始平铜尺龙门之下孤桐泗水之滨鸣石河灵于是让珪山精所以奉璧涤九川而赋税乘三危而纳锡北里之禾六穗江淮之茅三脊可以玉检封禅可以金绳探册终水保於鸿名足扬光于载籍太上之有立德其次之谓立言树善滋于务本除恶穷于塞源冲深其智则厚昭明其道乃尊仁义之财不匮忠信之礼无繁动天无有不届唯时无幽不彻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自非刚克掩义无所离于剿絶

杂歌謡辞          无名氏

周初童謡

【隋书五行志曰周初有童謡按静帝隋氏之甥既逊位而崩诸舅强盛】

白杨树头金鸡鸣裁【一作秪】有阿舅无外甥

玉浆泉謡

【隋书曰豆卢积周武帝时为渭州刺史有惠政华夷悦服大致祥瑞鸟鼠山俗呼为高武陇其山絶壁千寻由来乏水诸羌苦之积马足所践忽飞泉涌出有白乌翔止厅前乳子而後去民为之謡後因号其泉曰玉浆泉】

我有丹阳山出玉浆济我人夷神乌来翔

于公歌

【隋书曰于仲文字次武北周时为迁安太守州刺史屈突尚宇文护之党也先坐事下狱无敢绳者仲文至郡穷治遂竟其狱蜀中为之语曰】

明断无双有于公不避强御有次武

古诗纪卷一百二十九

 

猜你喜欢
  王炎·唐圭璋
  宋祁·唐圭璋
  ●例言·沈德潜
  十八家诗抄·卷八·曾国藩
  序·梁章钜
  岭云海日楼诗钞卷五·丘逢甲
  第三折·李唐宾
  三集卷二十·乾隆
  卷一百九十五·陈思
  卷二百三十四·曹学佺
  卷三十六·陈焯
  卷一百二十·陈元龙
  卷四百四十一·佚名
  剧说卷四·焦循
  《酒德颂》原文译文注释·刘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补遗 卷六·袁枚

      余在山阴,徐小汀秀才交十五金买{全集》三部,余归如数寄之。未几,信来,说信面改“三”作“二”,有揠补痕,方知寄书人窃去一部矣。林远峰云:“新建吴某夜被盗,七人明火执仗,捆缚事主,甚闹,最后有美少年,盛服而至,翻撷架上,见宋板

  • 厯代诗话卷四十五·吴景旭

      已集杜陵谱系下  杜少陵先生正传  甫字子美本出杜陵徙为襄阳人曽祖依艺令巩又徙河南巩县祖膳部员外郎审言以诗着神龙间生奉天令闲其适为甫七嵗缀诗少不羁游吴越客梁宋与李白髙适登吹台入酒家卢啸咏人皆异之归

  • 第二十出 调美·李渔

    (末上)才子佳人钮不来,呆郎巧妇拆难开。世事万般都可料,只有这合婚的哑谜最难猜。自家是韩相公身边一个跟随的便是。我为何道这几句?只因我家相公是个有名的才子,昨日相中的那房姬妾,又是个绝代的佳人。这一男一女,若还配合起

  • 独醉亭集卷上·史谨

    (明)史谨 撰○五言古诗游吴氏耕乐轩延陵有一士卜壤螺山陬松萝荫层轩桑麻被崇邱忻然遂栖息焉用营莵裘朝耕陇头云暮饭栏中牛心旷市朝逺地偏松菊幽良时恒见招探玩成久留我非荷莜羣子焉沮溺流青云一蹭蹬虞坂淹骅骝眷兹以为

  • 第二十三出 求计达情·佚名

    【风入松】(生)一段姻缘不到头,有话莫说共谁愁。★(左人右再)得红叶到御沟,无媒人不得入头。千般万样计较,不知到底乜尾梢(稍)?闷如长江水,江水不断流。一点相思怨,长挂在心头。伯卿今旦落(洛)尽头面,望卜(莫)见五娘。

  • 李燾進續資治通鑑長編表·李焘

        臣燾言:臣先於去年八月准尚書省劄子,三省同奉聖旨,依敷文閣直學士汪應辰奏,取臣所著續資治通鑑自建隆迄元符,令有司繕冩校勘藏之秘閣。臣尋於十四日蒙恩賜對,面奉聖旨,令臣早投進,遂除官郎省,兼職史局。續又准尚書省劄

  • 尚史卷九十七·李锴

    志五地理志下王制曰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又曰八州州二百一十国天子之县内九十三国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国天子之元士诸侯

  • 卷三十·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三十       宋 苏辙 撰郑子产列传第七郑子产名侨郑穆公之孙公子发之子也发之字曰子国故曰国侨子国亦郑之良大夫也与子驷子展同事成公僖公为三卿晋楚之兵无嵗不至于郑郑人不知所从简公元年

  • 刘志选传·张廷玉

    刘志选,慈溪人。万历年间,与叶向高同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刑部主事,与同僚刘复初、李懋桧就郑贵妃、王恭妃册封一事上书论争。后来因为给事中邵庶请求禁止各部官员上书议论政事,李懋桧上疏极力反对,被降级二等。志选说:“陛下

  • 八年·佚名

    (丁酉)八年大明成化十三年春正月1月1日○朔庚子,上率百官,行望闕禮,進表裏于三大妃殿。○御仁政殿受賀。日本國一岐州上松浦鹽津留助次郞源經使人等及兀良哈副萬戶阿哈等十人,隨班獻土宜。○都承旨玄碩圭啓曰:「今審會禮宴諸

  • 赏刑第十七·商鞅

    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壹教。壹赏则兵无 敌,壹刑则令行,壹教则下听上。夫明赏不费,明刑不戮,明教不变 ,而民知于民务,国无异俗。明赏之犹,至于无赏也;明刑之犹,至 于无刑也;明教之犹,至于无教也。 所谓壹赏者,利禄官爵,抟出于兵,无有

  • 亡國第十八·徐干

      凡亡國之君,其朝未嘗無致治之臣也,其府未嘗無先王之書也,然而不免乎亡者,何也?其賢不用,其法不行也。苟書法而不行其事,爵賢而不用其道,則法無異乎路說,而賢無異乎木主也(两'"乎"字《治要》作"於")。   昔桀奔南巢,紂踣於京

  • 黄书 全文·王夫之

    原极第一夫观初始於天地者,岂不大哉!洋洋乎金以铣之,木以干之,土以敦之,火烜、风挠、水裹以烝化之,彼滋此孕以繁之,脉脉门门,泮涣搏翕以离合之,故盛德行於无疆而不知其届也。然而清其族,绝其畛,建其位,各归其屏者,则函舆之功所以为

  • 燕义·姚际恒

    此燕义文,似释燕礼,然亦有不同处。其首节误入周礼之文,宜删之,说各详文下。(卷一○○,页一)古者周天子之官,有庶子官。庶子官职诸侯、卿、大夫、士之庶子之卒,掌其戒令,与其教治,别其等,正其位。国有大事,则率国子而致于大子,唯所

  •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九卷·马鸣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九卷马鸣菩萨造真谛三藏译校量功德赞叹信行现示利益大决择分第三十七如是已说大不可思议重重不可称量阿说本王大决择分。次当说校量功德赞叹信行现示利益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譬如盛火

  • 圣金刚手菩萨一百八名梵赞·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第一会嚩日啰(二合)萨埵摩贺(引)萨埵(一)嚩日啰(二合)啰怛那(二合)摩贺(引)末罗(二)嚩日啰(二合)达哩摩(二合)摩贺(引)秫驮(三)嚩日啰(二合)阿羯哩沙(二合)那谟(

  • 灵书肘后钞·佚名

    灵书肘后钞,编者不详。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乃摘抄部分道书而成。其内容庞杂,大致以召神劾鬼、驱邪治病等早期道教法术为主。内有服符、佩箓、存思星斗、禹步、去三尸等道法。

  • 汉制考·王应麟

    汉代礼仪典制汇考著作。四卷。南宋王应麟撰。王应麟认为《汉书》、《续汉书》等两汉史志对于汉代典章制度之细目多有疏略,乃博采诸家经注及《说文》诸书,详为笺释,以补其遗漏。包括《周礼》二卷,《仪礼》、《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