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六十三    明 冯惟讷 撰

宋第九

谢晦【字宣明陈郡阳夏人初爲宋武帝太尉参军武帝受命封武昌县公少帝卽位加中书令与徐傅辅政及少帝废徐羡之以晦爲荆州刺史令居外爲援文帝卽位诛羡之等欲并讨晦晦举兵反军败伏诛】

彭城会诗

【宋书本传曰晦爲宋武帝太尉主簿从征关洛帝於彭城大会命纸笔赋诗晦恐帝有失起谏帝卽代作曰】

先荡临淄秽却清河洛尘华阳有逸骥桃林无伏轮谢世基

连句诗

【宋书曰世基晦之从子也有才气晦被诛世基坐从其将刑爲连句诗曰】

伟哉横海鲸壮矣垂天翼一旦失风水飜爲蝼蚁食

谢晦续之曰

功遂侔昔人保退无智力既涉太行险斯路信难陟傅亮【字季友北地灵州人晋义熙中累迁中书黄门侍郎宋武帝受禅加尚书仆射後与徐羡之谢晦并受顾命同废少帝奉迎文帝卽位元嘉二年诛○诗品曰季友文余常忽而不察今沈特进撰诗载其数首亦复平美】

从武帝平闽中

鞠旅扬城大蒐徐方斾旌首路元戎啓行弭【一作击】楫洪河总辔崇冈

从征

息徒西楚伫楫旧乡止犹岳立动则云翔烈烈羣师星言啓行泛舟掩河秣马登芒

奉迎大驾道路赋诗

【宋书本传曰亮初奉迎大驾道路赋诗三首其一篇有忧惧之辞按本传宋少帝废亮立行台於江陵奉迎文帝疑即此时作也】

夙櫂发皇邑有人祖我舟饯离不以币赠言重琳球知止道攸贵怀禄义所尤四牡倦长路君辔可以收张邴结晨轨疎董顿夕輈东隅诚已谢西景逝不留性命安可图怀此作前修敷袵铭笃诲引带佩嘉谋迷宠非予志厚德良未酬抚躬愧疲朽三省慙爵浮重明照蓬艾万品同率由忠诰岂假知式微发直讴

冬至

星昴殷仲冬短晷穷南陆柔荔迎时萋芳芸应节馥【阙】郑鲜之【字道子开封人初仕晋爲辅国主簿宋武帝践祚迁太常都官尚书元嘉三年爲尚书右仆射】

行经张子房庙

七雄裂周纽道尽鼎亦沦长风晦崑溟濳龙动泗滨紫烟翼丹虬灵媪悲素鳞【阙】

范泰【字伯伦顺阳山隂人也仕宋武帝文帝时爲光禄大夫元嘉五年卒諡曰宣侯】

经汉高庙

啸吒英豪萃指挥五岳分乘彼道消势遂廓宇宙氛重瞳岂不伟奋臂腾羣?壮力拔高山猛气烈迅风恃勇终必挠道胜业自隆

鸾鸟【并序】

昔罽宾王结罝峻卯之山获一鸾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致也乃饰以金樊飨以珍羞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後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意鸾覩形悲鸣哀响冲霄一奋而絶嗟乎兹禽何情之深昔锺子破琴於伯牙匠石韬斤於郢人盖悲妙赏之不存慨神质於当年耳矧乃一举而殒其身者哉悲夫乃爲诗曰

神鸾栖高梧爰翔霄汉际轩翼扬轻风清响中天厉外患难预谋高罗掩逸势明镜悬高堂顾影悲同契一激九霄音响流形已毙

咏老【艺文云梁范泰作考梁无此名附于此】

枉生竟何豫未云倏已老华髪飘悴容苦虑栖怀抱畴昔少年时皆以归大造

范晔【字蔚宗泰之子也仕文帝时为太子詹事大见信任乃与孔熙先谢综共谋弑逆事觉伏诛】乐游应诏诗

崇盛归朝阙虚寂在川岑山梁协孔性黄屋非尧心轩驾时未肃文囿降照临流云起行盖晨风引銮音原薄信平蔚台涧备曾深兰池清夏气修帐含秋阴遵渚攀蒙密随山上岖嶔睇目有极览游情无近寻闻道虽已积年力互颓侵探已谢丹黻【一作雘】感事怀长林

临终诗

祸福本无兆性命归有极必至定前期谁能延一息在生已可知来缘?无识好丑共一丘何足异枉直岂论东陵上寜辨首山侧虽无嵇生琴庶同夏侯色寄言生存子此路行复即

何长瑜【东海人初为谢方明所致教子惠连读书灵运过之以为絶伦载之而去与灵运荀雍羊璿共为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後为临川王义庆记室参军庐陵王绍镇浔阳以长瑜为参军掌书记行至板桥遇风溺死】

嘲府僚诗

【宋书曰何长瑜为临川王记室参军尝於江陵寄书与族人何勖以韵语序临川州府僚佐云云如此五六句轻薄少年遂演而广之一时人士竝为品目尽加剧言苦句其文流行临川怒以白太祖除为广州曾城令】

陆展染鬓【一作白】髪欲以媚侧室青青不解久星星行复出

离合诗

宜然悦今会且怨明晨别肴?不能甘有难不可雪荀雍【字道雍颍川人官至员外散骑郎】

临川亭

目极依春路披褐怀良辰明发戒徒御临流饯归人吴迈远【好为篇章宋文帝闻而召之及见曰此人联絶之外无所复有好自夸而蚩鄙他人每作诗得称意语辄掷地呼曰曹子建何足数哉】

飞来双白鹄

可怜双白鹄双双絶尘氛连翩弄光景交颈游青云逢罗复逢缴雌?一旦分哀声流海曲孤叫出【一作絶】江濆岂不慕前侣为尔不及羣步步一零泪千里犹待君乐哉新相知悲来【一作矣】生别离持此百年命共逐寸隂移譬如空山草零落心自知

櫂歌行

十三为汉使孤剑出臯兰西南穷天险东北毕地关岷山高以峻燕水清且寒一去千里孤边马何时还遥望烟嶂外瘴气鬰云端始知身死处平生从此残

阳春歌【一作曲】

百里望咸阳知是帝京邑绿树摇云光春城起风色佳人爱华景流靡园塘侧妍姿艳月映罗衣飘蝉翼宋玉歌阳春巴人长叹息雅郑不同赏那令君怆恻生平重爱惠私自怜何极

胡笳曲

轻命重意气古来岂但今缓頬献一说扬眉受千金边风落寒草鸣笳坠飞禽越情结楚思汉耳听胡音既怀离俗伤复悲朝光侵日当故乡没遥见浮云隂

长相思

晨有行路客依依造门端人马风尘色知从河塞还时我有同栖结宦游邯郸将不异客子分饥复共寒烦君尺帛书寸心从此殚遣【玉台作道】妾长憔悴岂复歌笑顔檐隐千霜树庭枯十载兰经春不举袖秋落宁复看一见愿道意君门已九关虞卿弃相印担簦【玉台作笠】为同欢闺隂欲早霜何事空盘桓

长别离

生离不可闻况复长相思如何与君别当我盛年时蕙华每揺荡妾心空自持荣乏草木欢悴极霜露悲富贵貌难变贫贱顔易衰持此断君肠君亦且【一作宜】自疑淮隂有逸将折羽谢翻飞楚有扛鼎士出门不得归正为隆凖公仗劒入紫微君才定何如白日下争晖

杞梁妻

灯竭从初明兰凋犹早薰扼腕非一代千载炳遗文贞夫沦莒役杜吊结齐君惊心眩白日长洲崩秋云精微贯穹旻高城为溃坟行人既迷径飞鸟亦失羣壮哉金石躯出门形影分一随尘壤消声誉谁共论

楚朝曲

白云萦蔼荆山阿洞庭纵横日生【一作生白】波幽芳远客悲如何绣被掩口越人歌壮年流瞻襄成和清贞空情感电过初同末异忧愁多竆巷恻怆沈汨罗延思万里挂长河翻惊汉隂动湘娥

游庐山观道士石室【诗彚作江总者非】

蒙葺衆山里往来行迹稀寻岭达仙居道士披云归似着周时冠状披汉时衣安知世代积服古人不衰得我宿昔情知我道无为

古意赠今人【玉台作鲍令晖】

寒乡无异服氊褐代文练日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荆扬春早和幽冀犹霜霰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谁为道辛苦寄情双飞燕形廹杼煎丝顔落风催电容华一朝改唯余心不变

临终

伤歌入松路斗酒望青山谁非一丘土参差前後间孔甯子【仕文帝时为镇西谘议参军以文义见赏後迁黄门侍郎领步兵校尉】

櫂歌行

君子乐和节品物待阳时上位降繁祉元已命水嬉仓武戒桥梁旄人树羽旗高樯抗飞帆羽盖翳华枝佽飞激逸响姢娥吐清辞泝洄缅无分欣流怆有思仰【阙】云缴俯引沈泉丝委羽漫通渚鲜染中填坻鷁鸟感江使扬波骇冯夷夕影虽已西【阙】 终无期【阙】

前缓声歌

供帐设玄宫衆仙胥【阙】亚炤炤二仪旷雍容风云暇北伐太行鼔南整九疑驾笙歌兴洛川鸣箫起秦榭钧天异三代广乐非韶夏满堂皆人灵列筵必羽化乌可循日留兎自延月夜弱水时一濯扶桑聊暂舍兆旬方履端千龄【阙】八蜡

袁淑【字阳源陈郡阳夏人少有风气博涉多通元嘉中彭城王起为祭酒累迁尚书吏部郎转御史中丞再迁太子左卫率元凶将行弑逆呼淑与萧斌同力淑力谏不从遂遇害孝武立赠侍中太尉諡曰忠献】

效子建白马篇

劔骑何翩翩长安五陵间秦地天下枢八方凑才贤荆魏多壮士宛洛富少年意气深自负【一作许】肯事郡邑权藉藉关外来车徒倾国鄽五侯竞书币羣公亟为言义分明於霜信行直如弦交欢池阳下留宴汾阴西一朝许人诺何能坐相捐彯节去函谷投佩出甘泉嗟此务远图心为四海悬但营身意遂岂校耳目前侠烈良有闻古来共知然

效古

谇【一作讯】此倦游士本家自辽东昔隶李将军十载事西戎结车高阙下极望见云中四面各千里从【音纵】横起严风寒燠岂如节霜雨多异同夕寐北河隂梦还甘泉宫勤役未云已壮年徒为空廼知古时人所以悲转蓬

咏冬至

连星贯初?令月临首岁荐乐行隂政登金【一作歌】赞阳滞收凉降天德萌华宣地惠司瑞记【初学记作纪】夜曦书云掌朝誓

种兰

【南史曰袁淑从母兄刘湛欲淑附已而淑不为改意由是大相乖失淑乃赋诗寻以病免】

种兰忌当门怀璧莫向楚楚少别玉人门非植兰所

登宣城郡

怅焉讯旧老兹前乃楚居十代阙州记百祀絶方书【阙】王微【一作徽宋书王微字景玄琅琊人初为始兴王友除南平王铄右军谘议参军仍为中书侍郎微素无宦情时尚书江湛欲举微为吏部郎不就卒别有王徽仕宋文帝时为廷尉迁交州刺史】襍诗二首【文选载第二首作王景玄景玄王微字也李善五臣皆云王徽恐非】

桑妾独何怀倾筐未盈把自言悲苦多排却不肯舍妾悲叵陈诉填忧不销冶寒鴈归所从半涂失凭假壮情拚驱驰猛气扞朝社常怀云汉慙常欲复周雅重名好铭勒轻躯愿图写万里度沙漠悬师蹈朔野传闻兵失利不见来归者奚处埋旍麾何处丧车马拊心悼恭人零泪覆面下徒谓久别离不见长孤寡寂寂掩高门寥寥空广厦侍君竟不归收顔今就檟

思妇临高台长想凭华轩弄弦不成曲哀歌送苦言箕帚留江介良人处鴈门谁忆无衣苦但知狐白温日暗牛羊下野雀满空园孟冬寒风起东壁正中昏朱火独照人抱景自愁怨谁知心曲乱所思不可论

四气

蘅若首春华梧楸当夏翳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咏愁【艺文作王徽】

自予抱羁思眇与日月长载离非宋远谁谓河难航忧随积霖密慨因朗旭彰负之苦不胜即之竟无方如彼引鲲鱼待尽守空梁天地岂私贪运至岂固当既悟非形兆兹数讵可攘

王僧达【琅琊临沂人太保宏少子初为始兴王参军孝武即位以为尚书右仆射寻出补僧达自负才地谓当时莫及及爲护军不得志乃啓求徐州孝武不悦以为征虏将军吴郡太守孝建三年除太常意尤不悦上表解职後以归顺功封寜陵县侯迁中书令僧达屡经狂逆孝武因事下之狱赐死】

释奠诗

时泰道畅礼备乐修啓庠选俊博敎深求异人鳞萃淑美云浮师尊训浃嘉敬载柔

答顔延年

长卿冠华阳仲连擅海隂珪璋既文府精理亦道心君子耸高驾尘轨实为林崇情符远迹清气溢素襟结游略年义笃顾弃浮沈寒荣共偃曝春醖时献斟聿来岁序暄轻云出东岑麦垄多秀色杨园流好音欢此乘日暇忽忘逝景侵幽衷何用慰翰墨久谣吟栖凤难为条淑贶非所临诵以永【一作咏】周旋匣以代兼金

和琅琊王依古

少年好驰侠旅宦游关源既践终古迹聊讯【一作谇】兴亡言隆周为薮泽皇汉成山樊久没离宫地安识夀陵园仲秋边风起孤蓬卷霜根白日无精景黄沙千里昏显轨莫殊辙幽涂岂异?圣贤良已矣抱命复何怨

七夕月下

远山歛氛?广庭扬月波气往风集隟秋还露泫柯节气既已孱【一作节期既已屏】中宵振绮罗来欢讵终夕收泪泣分河

朱樱

初樱动时艳擅藻灼辉芳缃叶未开蕊【初学作萼】红葩已发光

王素【字休业琅琊临沂人家贫母老隐居不仕宋孝建大明泰始中屡徵不就】

学阮步兵体

沈情发遐虑纡鬰怀所思髣髴闻箫管鸣凤接嬴姬联绵共云翼嬿婉相携持寄言芳华士宠利不常期泾渭分清浊视彼谷风诗

顔竣【字士逊延之之子也初随孝武为抚军主簿元凶弑逆孝武举兵入讨转谘议参军领军录事孝武践祚累迁吏部尚书谏诤恳切上意不悦下狱赐死】

七庙迎神辞

敬恭明祀孝道感通合乐维和展礼有容六舞肃列九变成终神之来思享兹洁衷灵之往矣绥我家邦

淫思古意

春风飞远方纪转流思堂贞节寄君子竆闺妾所藏裁书露微疑千里问新知君行过三稔故心久当移顔师伯【竣族兄也初随孝武为徐州主簿帝践祚累迁侍中转吏部尚书废帝立转为左仆射夺其京尹师伯惧与柳元景谋废立事泄伏诛】

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芳帷低不举思君如囘雪流乱无端绪

古诗纪卷六十三

 

猜你喜欢
  夏元鼎·唐圭璋
  孙舣·唐圭璋
  十八家诗抄·卷二十·曾国藩
  第一出 破题·李渔
  第十六出 点差·李渔
  己丑十一首·许南英
  第八出 劝农·汤显祖
  甲集第二·钱谦益
  卷一·冯琦
  相隔一层纸·刘半农
  卷之四·佚名
  嵗时杂咏巻十八·蒲积中
  卷四十八·高棅
  第四節 律詩的對仗·王力
  薜亚萝之鬼·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偶然·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 卷505 ·佚名

    张閏 卧疾连日殊无聊赖客有送二省闱试题者因成四韵 春眼都缘少得晴,雨声党是落梅声。 新愁多病易投隙,薄命壮怀难抗衡。 人世只宜常放逸,杏花多爱逼清明。 青袍白紵纷然梦,自笑生来入念轻。 张閏 

  • 卷八百三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三十三贯休寿春节进【一本注武成元年作】圣运关天纪龙飞古帝基振揺三蜀地耸发万年枝出震同中古承乾动四夷恩颁新命广泪向旧朝垂大宝归玄谶殊祥出远池【时有黄龙见於嘉州之野】法天深罔测

  • 御选明诗卷三十三·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三十三五言古诗十八陈万言出门出门澹无营闲步郭北隅四野一何旷仰见秋云徂微风动萧林残晖息逺墟忽然霞气新散绮照轻裾高歌以忘忧薄言返故庐长夏憇澹止园辞家谢尘虑结意在岩壑登高畏炎蒸园林寄幽

  • 卷五·本纪第五·脱脱

        太宗二   二年春正月丙辰,以德恭为左武卫大将军、判济州,封定安侯;德隆为右武卫大将军、判沂州,封长宁侯。右补阙刘蒙叟通判济州,起居舍人韩俭通判沂州。乙丑,赐德恭、德隆常奉外支钱三百万。   二月戊

  • 卷之一千二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巻十三·刘时举

    宋 刘时举 撰宋寜宗二壬戌嘉泰二年春正月癸亥苏师旦兼枢密院都承防师旦本平江府书佐韩侂胄顷为本府兵马钤辖从府假笔吏吏以其冷局俾师旦行韩满归苏复还府下丘崈为守尝以事怒师旦编管秀州久之韩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纪昀

    列传金 【五】○金五完颜希尹【守道 守贞 守能】乌雅富埒珲持嘉晖大■〈白上大下〉【盘】 洪果达 呼布富察和珍 瓜尔佳沃哩布王伯龙高彪 赵元完颜希尹乌雅富埒珲持嘉晖大■〈白上大下〉洪果达呼布富察和珍瓜尔佳

  • 卷五 魏书五 后妃传第五·陈寿

    (卞皇后、甄皇后、郭皇后)后妃传,《易经》中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综观古代贤明的帝王人主,无不明确地制定其后妃制度和礼仪,以顺应世间之道德伦理规范。故而尧帝将他的两个女儿嫁给虞舜,使他的事

  • 马人望传·脱脱

    马人望,字俨叔,高祖马胤卿,为后晋青州刺史,太宗兵到,坚守不降。城破被俘,太宗觉得他有气节,放了他,迁其全族于医巫闾山,于是就在那里安家。曾祖马廷煦,南京留守。祖父马渊,中京副留守。父马诠,中京文思使。人望聪慧。幼时丧父,成年

  • 卷四十四·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四十四饬臣工二康熙二十二年癸亥二月壬午上谕直隶各省朝觐各官曰尔等各有职掌关系国计民生宜实心办理如奏销钱粮采买米石借端浮冒希图

  • 卷七·刘因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集义精要卷七    元 刘因 撰论语三为政首章【为政以徳】或问北辰之为天枢何也曰天圆而动包乎地外地方而静处乎天中故天之形半覆乎地上半绕乎地下而左旋不息其枢纽不动之处则在夫南北之端焉谓

  • 卷二·章太炎

    《深衣》曰: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治摈相,可以治军旅。旁《注》:治,辨也。两《汉书》多云治辨,今俗辨作办。今按:深衣不为礼服,且本篇亦云善衣之次,谓朝祭服之次也,而可以治摈相军旅乎?盖有虞氏深衣而养老,以此为朝服,夏后氏始分玄

  • 卷六十八·道世

    △业因灾第七十八(此有五部)▲述意部第一夫涉其流者,则澄爱河而清五浊;失其宗者,则震邪山而起三障。静言兹理,岂虚也哉!是知善由信发,恶由邪开。所以一念之恶,能开五不善门;一念之善,能除累劫之殃。是故善须雕琢自勉,可有心师之训

  • 顺权方便经卷上·佚名

    (一名转女菩萨)    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  沙门法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灵鹫山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菩萨八千。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已逮总持辩才无碍。获无所畏得不起忍。奉无数佛殖众德本。

  • 槐野先生存笥稿·王维桢

    二十卷。明王维桢撰。王维桢,字允宁,号槐野,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家居,地震遇难。著有《王氏存笥稿》。是集为王维桢诗文别集,凡二十卷。为其挚友余姚孙升所编。据《千顷堂书目》载“维

  • 正一指教斋仪·佚名

    正一指教斋仪。全称《正一指教齐宿启仪》。相传汉末天师道有指教斋法,徒改编为指教齐仪。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述正一指教斋宿启仪,主斋仪者自称系天师阳平治左平酆都功臣,仪中包括威仪十二法。

  • 天台九祖传·佚名

    全一卷。南宋沙门士衡编。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记述天台宗九世祖师之传记。九祖即:高祖印度龙树、二祖北齐慧文、三祖南岳慧思、四祖天台智顗、五祖章安灌顶、六祖法华智威、七祖天宫慧威、八祖左溪玄朗、九祖荆溪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