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八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八十八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十五

任昉【字彦昇乐安博昌人雅善属文尤长载笔沈约一代词宗深所推挹仕齐为竟陵王记室参军司徒长史武帝践祚拜黄门侍郎掌着作出为义兴太守转御史中丞出为新安太守为政清省吏民便之○诗品曰彦昇少年为诗不工故世称沈诗任笔昉深恨之晩节爱好既笃文亦遒变善铨事理拓体渊雅得国士之风但昉既博物动辄用事所以诗不得奇少年士子效其如此弊矣】为王嫡子侍皇太子释奠宴【以下四言】

在昔归运阻乱弘多夷山制宇荡海为家风云改族日月增华钦圣兹远怀道兹冲践言动俗果行移风进往一篑啓或三蒙冰实因水金亦在熔惟神知化在物立言乐正雅颂咸被後昆告奠明祀观道圣门日月不息师表常尊

赠王僧孺

【梁书曰王僧孺由治书侍御史出为唐令初僧孺与乐安任昉遇竟陵王西邸以文学友会及是将之县昉赠诗其略曰】

惟子见知惟余知子观行视言要终犹始敬之重之如兰如芷形应影随曩行今止百行之首立人斯着子之有之谁毁谁誉修名既立老至何遽谁其执鞭吾为子御刘略班艺虞志荀绿伊昔有怀交相欣朂下帷无倦升高有属嘉尔晨灯惜余夜烛

答刘居士

君子之道亦有其四高行絶俗盛德出类才同文锦学非书肆望之可阶即之难至辍精天理躔象少微人与俗异道与人违庭飞熠燿室满伊威行无辙迹理絶心机

九日侍宴乐游苑【以下五言】

帝德峻韶夏王功书颂平共贯沿五胜独道迈三英我皇抚归运时乘信告成一唱华锺石再抚被丝笙黄草归雒木梯山荐玉荣时来浊河变瑞起温洛清物色动宸眷民豫【一作务】降皇情

奉和登景阳山

物色感神游升高怅有閲南望铜駞街北走长楸埒别涧宛沧溟疏山驾瀛碣奔鲸吐华浪司南动轻枻日下重门照云开九华澈观阁隆旧恩奉图愧前哲

泛长溪

狥禄聚归粮依隐谢羁勒絶物甘离羣长怀思去国长溪永东舍震区穷水域道遇垂纶叟聊访问津惑弭檝申九言无为累牵纆长泛沧浪水平明至曛黑

落日泛舟东溪

黝黝桑柘繁芃芃麻麦盛交柯溪易隂反景澄余映吾生虽有待乐天庶知命不学梁甫吟唯识沧浪咏田荒我有役秩满余谢病

济浙江

昧旦乘轻风江湖忽来往或与归波送乍逐翻流上近岸无暇目远峯更兴想绿树悬宿根丹崖颓久壤赠郭桐庐出谿口见候余既未至郭仍进村维舟久之郭生方至

朝发富春渚蓄意忍相思涿令行春返冠盖溢川坻望久方来萃悲懽不自持沧江路穷此湍险方自兹叠嶂易成响重以夜猿悲客心幸自弭中道遇心期亲好自斯絶孤游从此辞

答何徵君

散诞羁鞿【一作靮】外拘束名教里得性千乘同山林无【一作亦】朝市勿以耕蚕贵空笑易农士宿昔仰高山超然絶尘轨倾壶已等乐命管亦齐喜【一作壶已等药命管亦齐符玺】无为叹独游若终【一作路】方同止

赠徐徵君【外编作吴均者非】

促生悲永路早交伤晩别自我隔容徽於焉徂岁月情非山河阻意似江湖悦东臯有儒素杳与荣名絶曾是违赏心曷用箴余缺眇焉追平生尘书废不閲信此伊能已怀抱岂暂辍何以表相思贞松擅严节

答刘孝绰

【南史曰孝绰绘之子年十四父党沈约任昉范云等闻其名命驾造焉昉尤相赏爱梁天监初孝绰起家着作佐郎为归沐诗赠任昉昉报曰】

閲水既成澜藏舟遂移壑彼美洛阳子投我怀秋作久敬类诚言吹嘘似嘲谑兼称夏云尽复陈秋树索讵慰耋嗟人徒深老夫托【一作徒然老夫诺】直史兼褒贬辖司专疾恶九折多美疹匪报庶良药子其崇锋颖春耕励秋获

答到建安饷杖

故人有所赠称以冒霜筠定是湘妃泪潜洒遂璘彬扶危复防咽事归薄暮人劳君尚齿意矜此杖乡辰复资後坐【一作生】彦候余方欠伸献君千里笑纾我百忧嚬坐适虽有器卧游苦无津何由乘此竹直见平生亲

寄到溉

【南史曰时溉为建安太守昉寄诗求二彩段】

铁钱两当一百易代名实为惠当及时无待凉秋日

别萧谘议【衍】

离烛有穷辉别念无终绪岐言未及申离目已先举揆景巫衡阿临风长楸浦浮云难嗣音徘徊怅谁与傥有关外驿聊访狎鸥渚

厉吏人讲学

暮烛廹西榆将落诫南亩曰余本踈惰颓暮积榆柳践境渇师臣临政钦益友旰食愿横经终朝思拥帚虽欣辨兰艾何用辟蒿莠

苦热【乐府作苦热行】

旭旦烟云卷烈景入东轩倾光望转蕙斜日照西垣既卷蕉梧叶复倾葵藿根重簟无冷气挟石似怀温霡霂类珠缀喘吓状雷奔

同谢朏咏花雪

土膏候年动积雪表晨暮散葩似浮玉飞英若总素东序皆白珩西雝尽翔鹭山经陋蜜【一作密】荣骚人贬琼树

出郡传舍哭范仆射三首

平生礼数絶式瞻在国桢一朝万化尽犹我故人情待时属兴运王佐俟民英结懽三十载生死一交情携手遁衰孽接景事休明运阻衡言革时泰王阶平濬冲得茂彦夫子值狂生伊人有泾渭非余扬浊清将乖不忍别欲以遣离情不忍一辰意千龄万恨生

已矣平生事咏歌盈箧笥兼复相嘲谑常与虚舟值何时见范侯还叙平生意

与子别几辰经涂不盈旬弗覩朱顔改徒想平生人寜知安歌日非君撤瑟晨巳矣余何叹辍舂哀国均

严陵瀬

羣峯此峻极参差百重嶂清浅既涟漪激石复奔壮神物徒有造终然莫能状【阙】

咏池边桃

巳谢西王苑复揖绥山枝聊逢赏者爱栖趾傍莲池开红春灼灼结实夏离离【阙】

王僧孺【东海郯人七岁能读十万言家贫尝佣书以养母写毕即讽诵仕齐为太学博士累迁尚书左部郎出为南康王长史兰陵太守○僧孺好书聚至万余卷其文丽逸多用新事】朱鹭

因风弄玉水映日上金堤犹持畏罗缴未得异鳬鷖闻君爱白雉兼因重碧鸡未能声似凤聊变色如珪愿识昆明路乘流饮复栖

鼓瑟曲有所思

夜风吹熠燿朝光照昔耶【昔耶瓦松也一作辟邪】几销蘼芜叶空落蒲桃【一作萄】花不堪长织素谁能独浣沙光隂复何极望促反成賖知君自荡子奈妾亦倡家

白马篇

千里生冀北玉鞘黄金勒散蹄去无巳揺头意相得豪气发西山雄风擅东国飞鞚出秦陇长驱绕岷僰承谟若有神禀算良不惑瀄汨河水黄参差嶂云黑安能对儿女垂帷弄毫墨兼弱不称雄後得方为特此心亦何巳君恩良未塞不许跨天山何由报皇德

古意【一云游侠○英华作乐府】

青丝控燕马紫艾饰吴刀朝风吹锦带落日映珠袍陆离关右客照耀山西豪虽非学诡遇终是任逢遭人生会有死得处如鸿毛寜能偶鸡?寂寞隐蓬蒿

登高台【陈祖孙登有宫殿名登高台诗】

试出金华殿聊登铜雀台九路平如掌【一作砥】千门洞巳开轩车映日过箫管逐风来若非邯郸美便是洛阳才

湘夫人

桂栋承薜帷眇眇川之湄白苹徒可望绿芷竟空滋日暮思公子衘意嘿无辞

侍宴

丽景属春余清隂澄夏首交枝隐修迳回流影遥阜徙帷轹轻筠移銮拂高柳去矣劳茂绩勉哉报嘉诱小臣良不才涓尘愧所守何用胜雕斵譬木良如朽

又【一作侍宴景阳楼】

回舆避暑宫下辇迎风馆散漫轻烟转霏微商云散蔓草亘岩垂高枝起天半回风稍惊水落光渐斜岸玅儛驻行云清歌入层汉晬顔畅有怿德音良巳粲

落日登高

凭高且一望目极不能舍东北指青门西南见白社轸轸河梁上纷纷渭桥下争利亦争名驱车复驱马寜访蓬蒿人谁怜寂寞者

中川长望

长川杳难即四望四无极安流寜可值愤风方未息危帆渡中悬孤光岩下昃岸际树难辨云中鸟易识莫恨东复西谁知迂且直故乡相思者当春爱顔色独写千行泪谁同万里忆

赠顾仓曹

洛阳十二门楼阙似西崑暧暧罘罳下相望隔画垣画垣向阿阁栖凤复栖鸳五曹均趋奏六尚等便烦朝炉何馥馥夜锦有余温日中驱上驷骧首遍京宛晨趋魏公子夕宿韩王孙夙昔今何在生平弃不论譬如菤葹草心谢叶空存谁复三乘睫独念九飞魂

秋日愁居答孔主簿

首秋云物善昼暑旦犹清日华随水泛树影逐风轻依帘野马合当户昔耶生物我一无际人鸟不相惊傥过北山北聊访法高卿【法真字高卿见後汉逸民传】

至牛渚忆魏少英

枫林暧似画沙岸净如扫空笼望悬石回斜见危岛绿草闲游蜂青葭集轻鸨徘徊洞初月浸淫溃春潦非愿岁物华徒用风光好

寄何记室

思君不得见望望独长嗟夜风入寒水晩露拂秋花何由假日御暂得寄风车

忽不任愁聊示固远

去秋客旧吴今春投故越泪逐东归水心挂西斜月未应岁贬顔直以忧残发

为何库部旧姬拟蘼芜之句

出户望兰薰褰帘正逢君歛容裁一访新知讵可闻新人含笑近故人含泪隐妾意在寒松君心逐朝槿

何生姬人有怨

寒树栖羇雌月映风复吹逐臣与弃妾零落心可知宝琴徒七弦兰灯空百枝颦容不足效啼粧拭复垂同衾成楚越异国非仳离

为人伤近而不见

嬴女凤凰楼汉姬栢梁殿讵胜仙将死音容犹可见我有一心人同乡不异县异县不成隔同乡更脉脉脉脉如牛女何由得一语

月夜咏陈南康新有所纳【一作陈南康新纳姬】

二八人如花三五月如镜开帘一种色当户两相映重价出秦韩高名入燕郑十城屡请易千金几争聘君意自能专妾心本无竞

咏捣衣

足伤金管遽多怆缇光促露团池上紫风飘庭里绿下机?西眺鸣砧遽东旭芳汗似兰汤雕金辟龙烛散度广陵音掺写渔阳曲别鹤悲不巳离鸾断还【一作更】续尺素在鱼膓寸心凭鴈足

与司马治书同闻隣妇夜织

洞房风已激长廊月复清蔼蔼夜庭广飘飘晓帐轻襍闻百虫思偏伤一鸟声鸟声长不息妾心复何极犹恐君无衣夜夜当牕织

为人述梦【见宋刻玉台新咏时本不载】

工知想成梦未信梦如此皎皎无片非的的一皆是以亲芙蓉褥方开合欢被雅步极娇妍含辞恣委靡如言非倏忽不意成俄尔及寤尽空无方知悉虚诡

侍宴景阳楼【诗彚作鲍照者非】

金铺烁可镜桂栋俨临云沾觞均饮德服道验朝闻讵论禹无间非耻尧为君小臣亦何者短翮屡追羣

春日寄乡友

旅心巳多恨春至尚离羣翠枝结斜影緑水散圆文戏鱼两相顾游鸟半藏云何时不悯默是日最思君

夜愁示诸宾

檐露滴为珠池水合成璧万行朝泪泻千里夜愁积孤帐闭不开寒膏尽复益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

送殷何两记室

掩袖出南浦驱车送上征飘飘晓云驶瀁瀁旦潮平不肖余何惜无赀尔勿轻倘有还书便一言访死生

春闺怨

愁来不理鬂春至更攒眉悲看蛱蝶粉泣望蜘蛛丝月映寒蛩褥风吹翡翠帷飞鳞难托意驶翼不衘辞【衘一作缀】

秋闺怨

斜光隐西壁暮雀上南枝风来秋扇屏月出夜灯吹深心起百际遥泪非一垂徒劳妾辛苦终言君不知

咏宠姬

及君高堂还值妾妍粧罢曲房褰锦帐回廊步珠屣玉钗时可挂罗襦讵难解再顾连城易一笑【一作眄】千金买

在王晋安酒席数韵【艺文作咏姬人】

窈窕宋华容但歌有清曲转盻非无以斜眉幸相瞩讵减许飞琼多【玉台作絶】胜刘碧玉何因送欵欵半饮杯中醁

为人宠姬有怨

可怜独立树枝轻根易揺已为露所浥复为风所飘锦衾襞不开端坐夜及朝是妾愁成瘦非君重细腰

为姬人自伤【一作为姬人怨】

自知心里恨还向影中羞回持昔慊慊变作今悠悠还君与妾扇【一作钗】归妾奉君裘断弦犹可续心去最难留

为人有赠

碧玉与緑珠张卢复双女曼声古难匹长袂世无侣似出凤凰楼言发潇湘渚幸有褰裳便含情寄一语

见贵者初迎盛姬聊为之咏

久想专房丽未见倾城者千金访繁华一朝遇容冶家本蓟门外来戏丛台下长卿幸未匹文君复新寡

伤乞人

少年空扶辙白首竟填沟苇蓆何由足菽藿不能周自顾非好乞行且欲包羞劳君欵曲问冒此殷勤酬春思絶句【此诗诸家并作僧儒玉台新本误作吴均外编因之非也】

雪罢枝即青冰开水便緑复闻黄鸟声全作相思曲

为徐仆射妓作

日晩应归去上客强盘桓稍知玉钗重渐见罗襦寒

古诗纪卷八十八

 

猜你喜欢
  卷七十一·彭定求
  叶阊·唐圭璋
  ●卷五·陈衍
  第七出 媒欺·李渔
  ◆刘赞善因(丁亥集 静修续集 静修遗诗 静修拾遗)·顾嗣立
  {说牡丹}·佚名
  卷三十·白居易
  五言巻七·洪迈
  卷二十九·乾隆
  卷八十四·佚名
  太上隐者诗鉴赏·佚名
  孝诗·林同
  张大家兰雪集上·张玉娘
  卷七·王冕
  第四十九出 途遇佳音·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纳兰词卷四·纳兰性德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沈。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映疏林。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此生著岁两屐,谁识卧游心。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

  • 卷三百四十一·彭定求

        卷341_1 【符读书城南(符,愈之子。城南,愈别墅)】韩愈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   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 第二出 贺岁·李渔

    〖鹊桥仙〗(生巾服上)乾坤寂寞,藐怀焉寄?自负我情钟我辈。良缘未许便相遭,知造物定非无意。乌帽鹑衣犊鼻裈,风流犹自傲王孙。三都赋后才名重,百尺楼头气岸尊。手不太真休捧砚,眉非虢国敢承恩。佳人端的书中有,老大梁鸿且莫婚。

  • 列传第五十八·李延寿

    韩褒 赵肃 子轨 张轨 李彦 郭彦 梁昕 皇甫璠 子诞 辛庆之 族子昂 王子直 杜杲 吕思礼 徐招 檀翥 孟信 宗懔 刘璠 子祥兄子行本 柳遐 子庄韩褒,字弘业,颍川颍阳人也。祖环,魏平凉郡守、安定郡公。父演,恆州刺史。褒少有志

  • 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十·赵尔巽

      万子扈尔干、孟格布禄、扈尔干子岱善、孟格布禄子吴尔古代 杨吉砮兄清佳砮、杨吉砮子纳林布禄、金台石、清佳砮子布寨、布寨子布扬古布占泰 拜音达里   万,哈达部长也。万自称汗,故谓之万汗。明译为王台,“台”“

  • 第六回 阬深谷诸儒毙命 得原璧暴主惊心·蔡东藩

      却说梁山下面,经过的大员,就是丞相李斯。当由始皇左右,据实陈明,始皇道:“丞相车骑,果如此威风么?”这句说话,明明是含有怒意。左右从旁窥透,便有人报知李斯。李斯听说,吃惊不小,嗣是有事出门,减损车从,不复如前,偏又被始皇看

  • ●序·文秉

    烈皇昔由藩邸入继大统,毒雾迷空,荆棘满地,以孑身出入于刀锋剑芒之中,不动声色,巨奸立扫,真所谓聪明睿智,神武不杀者耶!仪监于殷,尽彻诸内奄,政事俱归于外庭,诚千载一时也。然而逆珰遗孽,但知力护残局,不复顾国家大计,即废籍诸公,亦阅

  • 庞师古传·欧阳修

    庞师古,曹州南华县人,原名从。梁太祖镇守宣武,起初得到五百匹马组成骑兵,任命师古去统率,跟随太祖攻破黄巢、秦宗权,都立下了战功。太祖攻时溥未下,留师古率兵继续进攻他,师古攻取宿迁,进屯吕梁。溥率兵二万出战,师古击败他,斩杀

  • 哀公·孔子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鼷鼠食郊牛,改卜牛。夏四月辛巳,郊。秋,齐侯,卫侯伐晋。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二年春王二月,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取漷东田及沂西田。癸巳,叔孙州仇、仲孙何

  • 論衡校釋卷第十二·黄晖

      程材篇   盼遂案:量知篇云:「材盡德成,其比於文吏亦彫琢者,程量多矣。」   論者多謂儒生不及彼文吏,漢書兒寬傳:「文史法律之吏。」見文吏利便,而儒生陸落,文選蜀都賦注引蔡邕曰:「凝雨曰陸。」釋名釋地曰:「陸,漉也,水流

  • 卷十六·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十六王制太史典礼执简记奉讳恶天子斋戒受谏此言天子受谏之事也恶犹忌也太史典守礼法国有大事则豫执简策记载所当行之礼仪及所当行之讳恶奉而进之天子天子必斋戒以受其所教诏焉案大史为礼官

  •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善根供養第四十四   欲以諸善根供養諸佛恭敬尊重讚歎隨意成就當學般若波羅蜜.   菩薩旣得不離諸佛當應供養.若得值佛而無供具甚爲不悅。如須摩提菩薩秦言

  • 贞元三书简评上·太虚

    ──三十一年七月在北碚作──贞元三书,可为这一系成熟的思想,成功的著述,但不必是普遍最善的。以从别种学系上看,尚可有别种胜义。在这一系,便是孔、孟学曾摄取佛学成为宋儒理学的一派,今再摄取希腊到近代欧洲哲学成为新理

  • 新华严经论 第六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初地菩萨多百法明门王。化多百佛世界。二地菩萨多千法明门王。化多千佛世界者。不同权教实有分限。如前数法互相彻入。又如人以指画空作百千微尘数复以手除之令尽。然彼空中无有增减。以情量故见彼虚空

  • 卷第一百九·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九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七圣纳息第五之一随信行乃至俱解脱。于八智几成就。几不成就。如是等章及解章义。既领会已次应广释。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正理故

  • 布朗基文选·布朗基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文献。奥·布朗基写于1832—1870年间。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9年根据1955年在巴黎出版的法文本译出出版,皇甫庆莲译。奥·布朗基,19世纪法国工人运动领袖,空想共产主义者。本书有5个部分,中译本11万

  • 法书要录·张彦远

    书学论著汇编。唐张彦远编。十卷。辑录东汉至唐代元和年间各代的书法理论著作及著名法书著录等。收录较广,采辑较精,保存不少书法史料,对研究书法有重要参考价值。收载东汉至唐元和 (806—820)时各家书法理论文字及著

  • 解酲语·李材

    泰定间中夜,忽召集贤学士邓文原,仓卒不备手诏,就以帝所佩玉从容召之,至晓着二朱衣送出,人以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