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七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七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三十四

清商曲辞

梁雅乐歌五首    无名氏

【古今乐录曰梁有雅乐歌五曲一名应王受图曲二曰臣道曲三曰积恶篇四曰积善篇五曰宴酒篇三朝乐第十五奏之】

应王受图曲

应王受图荷天革命乐曰功成礼云治定恩弘庇臣念昭率性乃眷三才以宣八政愧无则哲临渊自镜?戒面从永隆福庆

臣道曲

孝义相化礼让爲风当官无媚嗣民必公谦谦君子蹇蹇匪躬谅而不讦和而不同诫之诫之去骄思冲弘兹大雅是曰至忠

积恶篇

积恶在人犹酖处腹酖成形亡恶积身覆殷辛再离温舒五族责必及嗣财岂润屋斯川既往逝命不复镜兹余殃幸修多福

积善篇

惟德是辅皇天无亲抱狱归舜舍财去邠豚鱼怀信行苇留仁先世有作余庆方因鸣玉承家锡珪于民连城非重积善爲珍

宴酒篇

记称成礼诗咏饱德卜昼有典厌夜不忒彛酒作民乐饮亏则腐腹遗丧濡首亡国哲彼六马去兹三惑占言孔昭以求温克

舞曲歌辞

梁大壮大观舞歌二首 沈约

【隋书乐志曰梁初犹用凯容宣烈之舞武帝定乐以武舞爲大壮舞文舞爲大观舞又曰大壮舞奏夷则大观舞奏姑洗取其月望也三郊明堂太庙三朝同用古今乐录曰梁改宣烈爲大壮即周武舞也改凯容爲大观即舜韶舞也陈以凯容乐舞用之郊庙而大壮大观犹同梁舞所谓祠用宋曲宴凖梁乐盖取人神不杂也】

大壮舞歌

【隋书乐志曰大壮舞取易彖云大壮大者壮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也古今乐录曰大壮大观二舞以大爲名老子云域中有四大论语云惟天爲大今制大壮大观之名亦因斯而立义焉】

高高在上实爱斯人眷求圣德大拯【一作极】彛伦率土方燎如火在薪惵惵黔首暮不及晨朱光啓耀兆发穹旻我皇郁起龙跃汉津言屇牧野电激雷震阙巩之甲彭濮之人或貔或武漂杵浮轮我邦虽旧其命维新六伐乃止七德必陈君临万国遂抚八寅

大观舞歌

【大观者取易彖曰大观在上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也】

皇矣帝烈大哉兴圣奄有四方受天明命居上不怠临下惟敬举无諐则动无失正物从其本人遂其性昭播九功肃齐八柄寛以惠下德以爲政三趾晨仪重轮夕映栈壑忘阻梯山匪夐如日有恒与天无竟载陈金石式流舞咏咸英韶夏於兹比盛

梁鞞舞歌      沈约【乐府失名考目录作沈约】明之君六首

【隋书乐志曰梁三朝乐第十七设鼙舞唐书乐志曰明君本汉世鞞舞曲梁武帝时改其辞以歌君德】

大梁七百始天监三元初圣功澄宇县帝德总车书熙熙亿兆臣其志皆懽愉

刑措甫自今隆平亦肇兹神武超楚汉安用道邠岐百拜奄来宅执玉咸在斯象天则地体无爲

礼缉民用扰乐谐风自移舜琴中已絶尧衣今复垂象天则地体无爲

治兵战六兽爲邦命九官灵蛇及瑞羽分素复衔丹望就踰轩顼铿锵掩咸濩九尾扰成羣八象鸣相顾象天则地化云布

有爲臣所执司契君之道运行乃四时无言信苍昊宸居体冲寂忘怀定天保

至德同自然裁成侔玄造珍祥委天贶灵物开地宝窈窕降青琴参差秀朱草

梁鞞舞歌三首    周舍

明之君

赫矣明之君我皇迈前古机灵通日月圣敬缔区宇淮海无横波文轨同一土乐哉太平世当歌复当舞

明主曲

圣主应图籙天下咸所归端扆临赤县宸居法紫微遐方奉正朔外户辟重扉我君延万夀福祚长巍巍

明君曲

明君班五瑞就日朝百王充庭植鹭羽钧天奏清商本支同中岳良臣安四方盛明普日月兆民乐未央

铎舞曲       周舍

云门且莫奏咸池且莫歌我后兴至德乐颂发中和白云纷巳隆万舞郁骈罗功成圣有作黄唐何足多

杂歌谣辞       无名氏

歌辞

洛阳歌

【南史曰大通初武帝遣飈勇将军陈庆之送魏北海王元颢还北主魏转战而前连破魏军颢入洛阳宫御前殿改元大赦于时上党王元天穆来攻庆之又大破之庆之麾下悉着白袍所向披靡先是洛阳人歌云云至是果验】

名军大将莫自劳千兵万马被白袍

始兴王歌

【南史曰梁始兴忠武王憺爲都督荆州刺史时天监初军旅之後公私匮乏憺厉精爲政广辟屯田减省力役供其穷困辞讼者皆立待符教决於俄顷曹无留事下无滞狱後徵还朝而民歌之荆土方言谓爹爲父故云】

始兴王人之爹徒我反赴人急如水火何时复来哺乳我

北军歌

【南史曰梁临川静惠王宏爲扬州刺史天监中武帝诏都督诸军侵魏宏以帝之介弟所领皆器甲精新军容甚盛北人以爲百数十年所未之有军次洛口前军克梁城诸将欲乘胜深入宏闻魏援近畏懦不敢进召诸将欲议旋师吕僧珍曰知难而退不亦善乎柳玭等不从宏不敢违羣议停军不进魏人知其不武遗以巾帼北军乃歌云云韦武叡也】

不畏萧娘与吕姥但畏合肥有韦武

夏侯歌

【梁书曰夏侯夔爲豫州刺史於苍陵立堰溉田千余顷境内赖之夔兄亶先居此任兄弟竝有恩惠百姓歌之】

我之有州赖彼【一作得】夏侯前兄後弟布政优优

鄱阳歌

【南史曰陆襄吴郡人爲鄱阳内史先是郡人鲜于琮反攻郡襄遣兵破之生获琮时隣郡按琮党与因求货贿皆不得其实或有善人尽室罹祸唯襄郡枉直无滥人歌之曰】

鲜于抄後善恶分人无横死赖陆君

同前

【南史曰郡人有彭李二家先用忿争遂相诬告襄引入内室不加责诮但和言解喻之二人感恩深自悔咎乃爲设酒食令其尽欢酒罢同载而还因相亲厚人又歌曰】

陆君政无怨家鬭既罢雠共车

瞿塘行人歌

【南史曰庾子舆新野人有孝性丁母忧哀至辄呕血父卒於蜀子舆哀痛将絶奉丧还乡秋水犹壮巴东有淫预石高出二十许丈及秋至则才如见次有瞿塘大滩行旅忌之部伍至此石犹不见子舆抚心长叫其夜五更水忽退减安流南下及渡水复旧行人爲之语曰】

淫预如幞本不通瞿塘水退爲庾公

谣辞

北方童谣

【南史曰梁武帝时魏降人王足陈计求堰淮水以灌夀阳足引北方童谣云云帝发淮阳户丁及战士二十万筑之以康绚督其事南起浮山北抵巉石堰成长九里高二十丈夹堤并树杞柳军人安堵其上魏军竟溃而归水之所及方数百里魏夀阳城戍稍徙顿八公山】

荆山爲上格浮山爲下格潼沱爲激沟并灌钜野泽

梁武帝时谣

【南史曰梁武帝天监元年十一月立长子统爲皇太子时民间有谣按鹿子开者反语爲来子哭也後太子果薨是时长子欢爲徐州刺史以嫡孙次应嗣位而帝意在晋安王犹豫未决及立晋安王爲皇太子而欢止封豫章郡王还任谣言心徘徊者未定也城中诸少年逐欢归去来者复还徐方之象也统即昭明太子也】

鹿子开城门城门鹿子开当开复未开使我心徘徊城中诸少年逐欢归去来

雍州童谣

【南史曰萧范梁武帝之从子也都督雍州刺史抚循将士尽得欢心时论者谓范欲爲贼又童谣云云然卒无验】

莫怱怱且寛公谁当作天子草覆车边巳

大同中童谣

【南史曰侯景涡阳之败遣人求锦朝廷给之青布其後皆用爲袍色尚青景乘白马青丝爲辔欲以应谣】

青丝白马夀阳来

侯景时童谣

【南史曰侯景既克建邺修饰台城及朱雀宣阳等门童谣曰】

的脰乌拂朱雀还与吴

脱青袍着芒屩荆州天子挺应着

江陵谣

【南史曰侯景既诛传首至江陵元帝命枭於市三日然後煮而漆之以付武库先是江陵谣言云云景首既至元帝付李季长宅宅东即苦竹町也既加鼎镬即用市南水焉】

苦竹町市南有好井荆州军杀侯景

梁童谣

【南史曰临贺王正德与侯景同逆其後梁室倾覆既由正德百姓至闻临贺郡名亦不欲道童谣云云其恶之如此】

宁逢五虎入市不欲见临贺父子

北童谣

【南史曰齐遣柳逹摩领兵侵梁陈霸先命侯安都败之逹摩谓衆曰顷在北童谣云云侯景服青巳倒于此今吾徒衣黄岂谣言验邪】

石头捣两裆捣青复捣黄

童谣

【南史曰梁兵既胜齐兵中以赏俘贸酒者一人裁得一醉先是童谣曰】

虏万夫入五湖城南酒家使虏奴

梁末童谣

【南史曰梁末有童谣及王僧辨灭说者以爲僧辨本乘巴马以系侯景马上郎王字也尘谓陈也江东谓羖羊角爲皁荚隋氏姓杨杨羊也言陈终灭於隋也】

可怜巴马子一日行千里不见马上郎但有黄尘起黄尘汚人衣皁荚相料理

省中语

【南史曰贺琛仕梁爲散骑常侍领尚书左丞参礼仪事每进见武帝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语云云琛容止闲雅故时人呼之】

上殿不下有贺雅

王彬歌

【南史曰王彬好文章习篆隶与志齐名时人爲之语曰】

三真六草爲天下宝

三何歌二首

【南史曰何思澄与宗人逊及子朗俱擅文名时人语云云思澄闻之曰此言误耳如不然固当归逊思澄意谓宜在巳也】

东海三何子朗最多

人中爽爽有子朗【子朗字世明有才思】

鲍佐谣

【南史曰鲍正爲湘东王五佐好交游无日不适人人爲之语曰】

无处不逢乌噪无处不逢鲍佐

古诗纪卷一百七

 

猜你喜欢
  范成大·唐圭璋
  卷六·何汶
  圣求词序·吕渭老
  ◆陈提举德永(两峰惭草)·顾嗣立
  第十九出·李开先
  ●卷四·先著
  附錄·王鹏运
  卷三十五·郭知达
  卷二十九·沈德潜
  卷三十五·高棅
  玉山名胜集巻八·顾瑛
  卷二百四十八·佚名
  卷四 五言律·佚名
  剰语巻下·艾性夫
  提要·胡仲弓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复堂词话·谭献

    ○序右录三百四十余人,词一千四十七首。叙曰:“词为诗余,非徒诗之余,而乐府之余也。律吕废坠,则声音衰息。声音衰息,则风俗迁改。乐经亡而六艺不完,乐府之官废,而四始六义之遗,荡焉泯焉。夫音有抗队,故句有长短。声有抑扬,

  • 卷232 ·佚名

    陆游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後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当平

  • 卷三十二·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三十二 宋 郭知达 编近体诗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三首峡险江惊急楼高月回明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星落黄姑渚秋辞白帝城老人因酒病坚坐看君倾【赵云黄姑渚天河之别名也

  • 卷七·本纪第七·脱脱

        真宗二   六年春二月戊寅,幸飞山雄武营,观发机石、连弩,遂宴射潜龙园。己卯,以京东西、淮南水灾,遣使振恤贫民,平决狱讼。幸北宅视德润疾。庚辰,以西凉府六谷首领潘罗支为朔方军节度、灵州西面都巡检使。甲

  • 读礼通考卷七十三·徐乾学

    丧仪节三十六国恤八太皇太后皇太后丧仪下眀仁宗诚孝张皇后【洪武中册为燕世子妃仁宗立册为皇后宣宗即位上尊号曰皇太后英宗即位加上太皇太后正统七年崩合葬献陆上尊諡诚孝恭肃眀德仁顺天启圣昭皇后】眀防典正统七年

  • 第二章亲族·佚名

    第一 死童养媳例 第二 砍伤妻前夫之子例 第三 殴死无服外甥例 第四 殴伤无服族婶例 第五 殴伤无服族婶例 第六 殴死嫁母之兄弟例 第七 典女之例 第八 同上 第九 同上 第十 同上 第十一 同上 第一揢死童养

  • 三一 南江堂·周作人

    鲁迅所学的欧语是德文,原因是矿路学堂附设在江南陆师学堂里,那里是教德文的,后来进医学校也是如此,所以这就成为他的第二外国语了。在东京买德文书的地方很不多,中西屋只有英文,丸善书店德法文有一点儿,专卖德文书的仅有一家

  • 八三、逢泽之会乃梁惠王非秦孝公·钱穆

    在梁惠王廿七年非周显王廿七年辨《秦策》:“魏伐邯郸,因退为逢泽之遇。乘夏车,称夏王,朝天子。天下皆从。齐太公(当作威王。)闻之,举兵伐魏。梁王身抱质执璧,请为陈侯臣。天下乃释梁。郢威王闻之,帅天下百姓以与申缚遇于

  • 卷五十二·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圣祖仁皇帝圣训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五十二广幅员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四月己酉上谕户部兵部台湾僻处海外新入版图应设立郡县营伍俾

  • 卷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十六吉礼亲王世子郡王家祭之礼立庙七间中五间为堂左右二间隔以墙为夹室堂后楣以北五室中奉始封之王世世不祧高曾祖祢依世次为二昭二穆昭东穆西亲尽则祧由昭祧者藏主于东夹室升昭之二位于一

  • 卷之六·佚名

    尚質王即位元年【清順治五年戊子】,始置芭蕉當職。素稱芭蕉當,後稱奉行,今仍稱如舊。始建久米島仲里村。仲里郡堂村我那霸地有人二名,一叫多宇大筑,一叫真美樽勢頭。始造家于此而栖居焉。自此之後,人皆來聚,以開家宅,遂為村。

  • 卷三十七 乐记第十九·郑玄

    (陆曰:“郑云:名《乐记》者,以其记乐之义。”)[疏]正义曰:按郑《目录》云:“名曰《乐记》者,以其记乐之义。此于《别录》属《乐记》。”盖十一篇合为一篇,谓有《乐本》、有《乐论》、有《乐施》、有《乐言》、有《乐礼》、有《

  • ●出版說明·叶子奇

      本書著者葉子奇,字世傑,號靜齋,浙江龍泉人。在元朝末年,他和青田劉基、浦江宋濓同為浙西有名的學者。後來劉基、宋濓都做了明朝的顯宦,而子奇卻沒有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重視,只做了巴陵縣主簿的小官。一三七八年(洪武十一

  • 卷六七·邱濬

    △崇教化 ▲总论教化之道 《易临》之大象曰: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广大无疆限也)。 程颐曰:“物之相临与含容,无若水之在地,故泽上有地为临也。君子观亲临之象则教思无穷,亲临于民则有

  • 卷十·赵汸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氏传补注卷十   元 赵汸 撰定公元年魏子涖政南面【臣视君位】魏子其不免乎【晋卿之侈僭踰于小国鄟泽之盟涉沱尚不以卫为封诸侯当时列国大夫视王室为何如岂惟易位以令为非义哉】以其未复命而田

  • 慈悲水忏法卷上·知玄

    一切诸佛愍念众生。为说水忏道场总法。佛言。众生垢重。何人无罪何者无愆。凡夫愚行无明闇覆。亲近恶友烦恼乱心。立性无知恣心自恃。不信十方诸佛。不信尊法圣僧。不孝父母六亲眷属。盛年放逸以自憍[怡-台+居]。贪一

  • 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佚名

    凡二卷。北魏昙摩流支译于景明二年(501 )。又作如来入一切佛境界经、智慧庄严经、如来庄严佛境界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本经叙述佛陀对妙吉祥童真(文殊师利)宣说不生不灭之法,开示如来法身之本义、方便示现之道理及随机

  • 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成就仪轨·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说军荼利之印咒观门者。明印咒观门,文极精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