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二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二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二十九

费昶【江夏人善爲乐府尝作鼔吹曲武帝重之勅曰才气新拔有足嘉异赐绢十疋】

巫山高

巫山光欲晚【一作晓】阳台色依依彼美岩之曲宁知心是非朝云触石起暮雨润罗衣愿解千金佩请逐大王归

芳树

幸被夕风吹屡得朝光照枝低疑欲舞花开似含笑长夜路悠悠所思不可召行人早旋返贱妾犹年少

有所思

上林乌欲栖长门日行暮所思郁不见空想丹墀步帘动意君来雷声似车度北方佳丽子窈窕能回顾夫君自迷惑非爲妾心妬

长门怨

向夕千愁起自悔何嗟及愁思且归牀罗襦方掩泣绦树摇风软黄鸟弄声急金屋贮娇时不言君不入

采菱曲

妾家五湖口采菱五湖侧玉面不关妆双眉本翠色日斜天欲暮风生浪未息宛在水中央空作两相忆

思公子

公子才气饶凌云自飘飘东出鬭鸡道西登饮马桥夕宴银爲烛朝燔桂作焦虞卿亦何命穷极苦无聊

发白马【白马津名】

家本楼烦俗召募羽林儿怖羌角觝戏习战昆明池弓弢不复挽剑衣恒露铍一辞豹尾内长别属车垂白马今虽发黄河未结澌寄言闺中妇逢春心勿移

行路难二首【前一首艺文作吴均】

君不见长安客舍门倡家少女名桃根贫穷夜纺无灯烛何言一朝奉至尊至尊离宫百余处千门万户不知曙唯闻哑哑城上乌玉栏金井牵辘轳丹梁翠柱飞流苏香薪桂火炊雕胡【一作雕菰】当年翻覆无常定薄命爲女何必麤

君不见人生百年如流电心中埳壈君不见我昔初入椒房时讵减班姬与飞燕朝踰金梯上凤楼暮下琼钩息鸾殿柏梁昼夜香锦帐自飘扬笙歌枣下曲琵琶陌上桑过蒙恩所赐余光曲沾被既逢隂后不自专复值程姬有所避黄河千年始一清微躯再逢永无议蛾眉掩月徒自妍傅粉施朱欲谁爲不如天渊水中鸟双去双飞长比翅

华观省中夜闻城外捣衣

阊阖下重关丹墀吐明月秋气城中冷秋砧城外发浮声绕雀台飘响度龙阙宛转何藏摧当从上路来藏摧意未已定自乘轩里乘轩尽世家佳丽似朝霞圆璫耳上照方绣领间斜衣薰百和屑鬂挿九枝花昨暮庭槐落今朝罗绮薄拂席卷鸳鸯开缦舒龟鹤金波正容与玉步依砧杵红袖往还萦素腕参差举徒闻不得见独夜空愁伫独夜何穷极怀之在心恻阶垂玉衡露庭舞相风翼沥滴流星辉灿烂长河色三冬诚足用五日无粮食扬云已寂寥今君复弦直

和萧记室春旦有所思

芳树发春辉蔡子望青衣水逐桃花去春随杨柳归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已?章台陌复扫长门扉独知离心者坐惜春光违洛阳远如日何由见宓妃

春郊见美人【一本见作望】

芳郊拾翠人回袖卷芳春金辉起步摇红彩发吹纶阳阳盖项日飘飘马足尘薄暮高楼下当知妾姓秦

咏照镜

晨晖照杏梁飞燕起朝粧留心散广黛轻手约花黄正钗时念影拂絮且怜香方嫌翠色故乍道玉无光城中皆半额非妾画眉长

和萧洗马画屏风二首【萧子范爲太子洗马】

阳春发和气

日静班姬门风轻董贤馆卷耳缘阶出反舌登墙唤蚕女桂枝鈎游童苏合弹拂袖当留客相逢莫相难

秋夜凉风起

佳人在河内征夫镇马邑零露一朝漙中夜两垂泣气爽牀帐冷天寒针缕澁红顔本暂时君还讵相及

咏入幌风

经堂【一作房】泛宝瑟乘隙动浮埃锵金驱响至举袂送芳来能使兰膏灭乍见珠帘开轻裾试一举令子暂迟回到溉【字茂灌彭城武原人少与兄沼弟洽共知名起家王国左常侍除尚书殿中郎建安太守累官吏部尚书所历以清白自修武帝恩礼甚笃】

饷任新安班竹杖因赠

卭竹藉旧闻灵夀资前识复有冒霜筠寄生桂潭侧文彩既斑斓质性甚绸直所以夭天真爲有乘危力未尝以过投屡经芸苗植【阙】

答任昉

【南史曰溉爲建安太守任昉寄诗求二衣段溉答云】

予衣本百结闽中徒八蚕假令金如粟讵使廉夫贪

秋夜咏琴

寄语调弦者客子心易惊离泣已将坠无劳别鹤声刘溉【字茂灌彭城人官散骑常侍御史中丞○见广弘明集】

仪贤堂监策秀才聨句【初学作到溉】

雄州试异等扬庭乃专对顾学类括羽奇文若锦缋【溉】滋兰成秀畹照车光赤琲摄官恶簪带疲疴谢名辈【卢蕣】乙奏饮余列甲科光往载深奇无絶踪孙董有遗槩【伏挺】春风涵宛转迟光乍明昧列秀总中筵羣才盛皇代【王莹】如纶疾影响裁蒲啓蒙昧雕龙既已彰青紫行当佩【王顒】裒然既玉响高粲亦兰綷广川良易追淄水非难配 贡士光相门捜贤尽幽塞善说理无穷借书心靡诲 来彦各东西翼亮更出内康哉信在今伊余事耕耒【後三首阙名】

庾仲容【字仲容颍川鄢陵人历尚书左丞谘议参军出爲黟县令太清乱客游会稽卒】

咏柿

发叶临层槛翻英糅花药风生树影移露重新枝弱苑朱正葱翠梁乌未销铄【阙】

庾丹【少有隽才爲桂州刺史萧朗记室朗倨虐丹以直谏被害】

秋闺有望【律祖作庾肩吾者非○下同】

耿耿横天汉飘飘出岫云月斜树倒影风至水回文巳泣机中妇复悲堂上君罗襦晓长襞翠被夜徒薰空汲银牀井谁缝金缕裙所思竟不至持酒清夜分

夜梦还家

归飞梦所忆共子汲寒浆铜瓶素丝绠绮井白银牀雀出丰茸树虫飞玳瑁梁离人不相见争忍对春光鲍泉【字润岳东海人事元帝爲通直侍郎元帝承制累迁信州刺史以世子方诸刺郢州使泉爲长史侯景遣兵袭之城?被害】

奉和湘东王春日

新莺始新归新蝶复新飞新花满新树新月丽新辉新光新气早新望新盈抱新水新緑浮新禽新听好新景自新还新叶复新攀新枝虽可结新愁讵解顔新思独氛氲新知不可闻新扇如新月新盖学新云新落连珠泪新点石榴裙

落日看还

妖姬竞早春上苑逐名辰苔轻变水色霞浓掩日轮雕甍斜落景画扇拂游尘衣香遥巳度衫红远更新谁家荡舟妾何处织缣人

南苑看游者

洛阳小苑地车马盛经过缘沟驻行幰傍柳转【一作度】鸣珂履高含响佩袜轻半隐罗浮云无处所何用转横波

江上望月

客行鈎始悬此夜月将弦川澄光自动流驶影难圆苍苍随远色瀁瀁逐漪涟无因转还泛回首眷前贤

秋日

露色已成霜梧楸欲半黄燕去櫩恒静莲寒池不香夕鸟飞向月【一作日】余蚊聚逐光旅情恒自苦秋夜渐应长

咏梅花

可怜堦下梅飘荡逐风回度帘拂罗幌萦窗落梳台乍随纎手去还因挿鬂来客心屡看此愁眉敛讵开

咏蔷薇

经植宜春馆靃靡上兰宫片舒犹带紫半卷未全红叶疎难蔽日花密易伤风佳丽新粧罢含笑折芳丛

寒闺

行人消息断空闺静复寒风急朝机燥镜暗晚粧难从来腰自小衣带就中寛

咏剪彩花

花生剪刀里从来讶逼真风动虽难落蜂飞欲向人不知今日後谁能逆作春

鲍机【北史鲍宏传父机以才学知名仕梁位侍书御史】

伍子胥

忠孝诚无报感义本投身日暮江波急谁怜渔丈人楚墓悲犹在吴门恨未申

纪少瑜【字幼瑒秣陵人爲晋安国中尉大同七年引爲东宫学士复除武陵王记室参军】

游建兴苑【乐府作建兴苑】

丹陵抱天邑紫渊更上林银台悬百仞玉树起千寻水流冠盖影风扬歌吹音踟蹰怜拾翠顾步惜遗簪日落庭光转方幰屡移隂终言乐未极不道爱黄金

拟吴均体应教

庭树发春辉游人竞下机却匣擎歌扇开箱择舞衣桑萎不复惜看花遽将夕自有专城居空持迷上客

月中飞萤

远度时依幕斜来如畏牎向月光还尽临池影更双

咏残灯

残灯犹未灭将尽更扬辉唯余一两焰才得解罗衣褚翔【字世举河南阳翟人终武帝世累迁吏部尚书母丧以毁卒】

鴈门太守行

三月杨花合四月麦秋初幽州寒食罢郑国采桑疎便闻鴈门戍结束事戎车去岁无霜雪今年有闰余月如弦上弩星类水中鱼戎车攻日逐燕骑荡康居大宛归善马小月送降书寄语闺中妾勿怨寒牀虚

褚澐【字士洋河南阳翟人初爲县令清慎可纪仕至湘东王府参军】

咏柰【艺文作褚湮】

成都贵素质酒泉称白丽红紫夺夏藻芬芳掩春蕙映日照新芳丛林抽晚蒂谁谓重三珠终焉竞八桂不让圜丘中粲洁华庭际

赋得蝉

避雀芳【一作乔】枝里飞空华殿曲天寒响屡嘶日暮声愈促繁吟如欲尽长韵还相续饮露非表清轻身易知足张嵊【字四山吴郡人起家秘书郎累迁爲吴兴太守死於侯景之难】

短箫

促柱弦始繁短箫吹初亮舞袖拂长席钟音由簴扬已落檐瓦间复绕梁尘上时属清夏隂恩晖亦非望陆山才【字孔章吴郡人历散骑常侍迁西阳武昌二郡太守】

刻吴阊门诗

【南史曰张彪爲东阳州刺史征剡令王怀之遣沈泰等助谢岐居守泰反与岐迎陈文帝入城彪因其未定踰城而入陈文帝遂走彪复城守沈泰复说陈文帝遣张昭逹领兵购之彪被刼杀彪友吴中陆山才嗟泰等翻背刻吴阊门爲诗一絶云】

田横感义士韩王报主臣若爲留意气持寄禹川人朱异【字彦和吴郡钱塘人始爲扬州议曹从事召直西省累迁中领军劝纳侯景降及侯景反城内文武咸尤之因慙愤发病卒】

还东田宅赠朋离

应生背芒说石子河阳文虽有遨游美终非沮溺羣曰余今卜筑兼以隔嚣纷池入东陂水窗引北岩云槿篱集田鹭茅檐带野芬【一作氛】原隰何逦迤山泽共氛氲苍苍松树合耿耿樵路分朝兴候崖晚暮坐极林曛凭高眺虹蜺临下瞰【一作瞩】耕耘岂直娱衰暮兼得慰殷勤怀劳犹未弭独有望夫君

咏贫【艺文作朱超】

触途皆可试惟贫独未安窗开两片月霜足一重寒藳湿铺牀冷荷脆补衣难若言爲客易推剑与君弹

田饮引

卜田宇兮京之阳面清洛兮背修邙属风林之萧瑟值寒野之苍茫鹏纷纷而聚散鸿冥冥而远翔酒沈兮俱发云沸兮波扬岂味薄於东鲁鄙蜜甜于南湘於是客有不速朋自远方临清池而涤器辟山牖而飞觞促膝兮道故久要兮不忘间谈希夷之理或赋连翩之章王伟【洛阳人居颍川仕魏爲行台郎後同侯景叛景文檄并伟所制景败伟走匿草中直渎戍主黄公喜禽送江陵诛之】

狱中赠人诗

【南史曰伟被执送江陵於狱中爲诗赠元帝下要人曰】

赵壹能爲赋邹阳解献书何惜西江水不救辙中鱼

在渭阳赋诗

平明听战鼓薄暮叙存亡楚汉方龙鬭秦关阵未央

古诗纪卷一百二

 

猜你喜欢
  去非·唐圭璋
  王娇姿·唐圭璋
  卷十四·董康
  ◆蒲提学道源(闲居丛稿)·顾嗣立
  元诗选初集乙集目录·顾嗣立
  昨夜入梦 四·胡也频
  八教授颂·闻一多
  也许·闻一多
  李白之死·闻一多
  卷六·佚名
  卷十·乾隆
  玉山名胜集卷七·顾瑛
  卷七百七十二·佚名
  卷一百六十九·佚名
  初集 四卷·钱德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简斋集补钞·管庭芬

    简斋集补钞陈与义题唐希雅画寒江图江头云黄天酝雪,树枝惨惨冻欲折。耐寒野鸭不知归,犹向沙边弄羽衣。黄茅终日不自力,影乱弱藻相因依。惟有苍石如卧虎,不受阴晴与寒暑。舟中过客莫敢侮,闲伴长江了今古。为陈介然题持约画层

  • 乔知之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乔知之初唐著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 绿珠篇 乔知之 石家金谷重新声, 明珠十斛买娉婷。 此日可怜君自许, 此时可喜得人情。 君家闺阁不曾关, 常将歌舞借人看。 意气雄豪非分理, 骄矜势力横相干。 辞君去君终不忍,

  • 杂传第三十四·欧阳修

    ○赵在礼赵在礼,字干臣,涿州人也。少事刘仁恭为军校,仁恭遣佐其子守文袭取沧州,其后守文为其弟守光所杀,在礼乃奔于晋。庄宗时,为效节指挥使,将魏兵戍瓦桥关。还至贝州,军士皇甫晖作乱,推其将杨仁晟为首,仁晟不从,杀之;又推一小校

  • 卷之二 南都甲乙纪(续)·计六奇

      正月纪  大清顺治二年(乙酉)、宏光元年正月初一乙酉朔,上御殿,受朝贺。  初六(庚寅),加史可法太师、马士英少师、王铎少保,予荫;以士英掌文渊阁印,充首辅办事。可法辞太师,许之。  初八(壬辰),流星入紫微垣。方允元、杨兆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三十·阿桂

    六月乙丑阿桂奏言【臣】奉防驰赴南路统兵进业于五月十八日起程二十三日过省惟是南路事宜若俟【臣】抵营商办未免稍稽时日现已飞行宋元俊将汉土官兵现有若干火药铅丸备贮若干并器械是否足敷配执之处星速寄知以便先期

  • 锦里耆旧传卷四·句延庆

    【起伪广政二十八年冬至干徳四年春】(宋)勾延庆 撰国朝收蜀十二月癸亥伪蜀太子秦王玄哲统领兵士至剑门时招武诸路兵马并已奔退遂回入城正月癸酉前军都陪署王太傅全斌统领大军至汉州界蜀主差伪通奏使伊审征走马送降欵 

  • 七十九、在商务印书馆·包天笑

      我自入新闻界以后,每日与笔墨为缘,自不必说了。但译写小说,则不是这个时候为始。第一次写小说为“迦因小传”,那时间的译作,都是文言体。在未到时报馆以前,在山东青州府中学堂的时候,上海商务印书馆便与我通信

  • 司马穰苴列传第四·司马迁

    王学孟 译注【说明】这是司马穰苴的单传。全文围绕着司马穰苴“文能附众,武能威敌”这条纲,写他诛杀国君宠臣庄贾、整饬军队,和士卒同甘共苦的治军史实,收到战士争相为之奋勇作战,使晋、燕之师不战而屈,收

  • 梁师都传·欧阳修

    梁师都是夏州朔方县人,世为该郡豪族。仕隋为鹰扬府郎将。大业末年罢归,交结党徒起为盗贼,杀害郡丞唐世宗,占据该郡自称大丞相,并与突厥连兵。与隋将张世隆交战,将他击败,随即派兵略定雕阴、弘化、延安等郡。自称国号为梁,僭即

  • 卷四·黄佐

    钦定四库全书翰林记卷四      明 黄佐 撰文华堂肄业洪武六年开文华堂禁中以为储材蓄德之所乡贡举人至京师诏免会试择年少俊异者俾肄业其中正月甲寅有司以河南第一人张唯等名上召见便殿亲命题俾赋诗诗成称旨唯

  • 野史无文卷四·郑达

    烈皇帝遗要(下)梅冲华传烈皇帝遗要(下)十五年(壬子)夏四月初三日,流贼张献忠陷庐州府舒城县,杀人殆尽(贼改舒城县为得胜州)。五月初七日,学臣徐之垣科考庐州府八属,生童俱集城内,失于稽察。献忠率群贼自桃集走小路,由小蜀山,夜至城下

  • 第七章 避嫌疑·佚名

    礼仪分别嫌疑,是为了防止淫乱。古人同胞兄妹到了八岁,就开始分桌吃饭。内室言语尚且不泄露到外面,外面的言语不传入到内部,又何况其他呢,现在看到近世的人家,每有招致触犯淫秽,都是由于防闲不密,内外不分,男女混杂,不避嫌疑,以

  • 第50章·老子

    【原文】出生入死(1),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之生,生而动,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2)。夫何故也(3)?以其生生之厚也(4)。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5)。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

  • 襄公·襄公十三年·左丘明

    【经】十有三年春,公至自晋。夏,取邿。秋九月庚辰,楚子审卒。冬,城防。【传】十三年春,公至自晋,孟献子书劳于庙,礼也。夏,邿乱,分为三。师救邿,遂取之。凡书「取」,言易也。用大师焉曰「灭」。弗地曰「入」。荀罃、士鲂卒。晋侯

  • 大光明藏目录·宝昙

    卷上 七佛 毗婆尸佛 尸弃佛 毗舍浮佛 拘留孙佛 拘那含牟尼佛 迦叶佛 释迦文佛 西竺二十八祖 初祖迦叶尊者 二祖阿难尊者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 四祖优波鞠多尊者(旁出一人末田底迦尊者) 五祖提多迦尊者 六

  • 画说·莫是龙

    画论。明代莫是龙。一卷。 约1590年。 有《广百川学海》本、《续说郛》本、《画论丛刊》本。论画以李思训为北宗, 王维为南宗,对王维尤为推崇。论画重传神,提出“传神者必以形”、“味外之味”等。学习古代优秀作品,

  • 巾箱说·金埴

    笔记。清金埴(1663-1740)撰。一卷。埴有《不下带编》已著录。是书乃未完稿,当是晚年之作。约二万字。内容与《不下带编》近似,或重复。亦多载旧闻。由于作者长期随父任居山东,故于山东名人轶事、风土人情记载尤详。亦有

  • 梵天火罗九曜·一行

    梵名Brahma -horanavagraha 。全一卷。唐代僧一行(683~727)撰。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图像部分收于第九十二册。本经为密教有关星宿仪轨之经典。内容解说拜祭九曜星宿之诸种作法,如祭祀之方位、供物、所持之真言等,并举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