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孝经衍义卷三十四

天子之孝

薄税敛

周显德三年立二税起徴限世宗谓侍臣近朝徴敛谷帛多不俟收获纺绩之毕乃诏三司自今夏麦以六月秋税以十月起徴民间便之

【臣】按此诏比视两税令甲旧文夏输同以六月秋输彼以十一月一则曰不得过则刻期取必始合令甲一则曰起徴则经始勿亟乃称诏防此陆贽之所不能得之于君者而世宗行之可谓善矣然又不若输之迟速俟收成早暮而寛为之期夏有至十月秋有至明年二月者所以纾民力尤为通融款曲也

宋太祖令诸州受民租籍不得称分毫合勺铢厘丝忽钱必成文绢帛成尺粟成升丝绵成两薪蒿成束金银

成钱

【臣】按宋主此令最得大体天子富有天下而与民较锱铢此在心计之臣以为积少致多之术而不知吏缘为奸正以是故甚者桀黠欺防有变易畸零足成整数谓之卷尾者后世若依此令从事于核算之劳簿书之费当省十之六七亦以示薄物细故捐以予民遗秉滞穗不尽其利于防计亦简防易知毋所容奸自无有缘分毫合勺铢厘丝忽之误遂挂负租之籍也

真宗咸平元年遣使按诸路逋负除天下逋负一千余万释系狱者三千余人用三司判官王钦若之言也咸平四年释逋负官物者二千六百余人蠲逋负物一百六十余万已纳而非理者以内府钱还之没者给其家

咸平六年除天下逋租八万四千释系囚四千一百六人

仁宗天圣元年蠲天下逋负

庆歴三年诏辅臣议蠲减天下赋役

庆歴七年三月诏天下有能言寛恤民力之事者有司驿置以闻五月蠲天下逋负

【臣】按宋真宗仁宗之世减赋役蠲逋负者不一而足诚以承五代之敝继之以寛仁累世之德泽涵育生长既庶且富用财有节时捐以予民而无损于经费也此其时葢在汉文景之间乎及熈宁理财之説兴遂多故矣

【臣】又按苏轼论举催积欠之害其略曰方今民荷寛政无他疾苦但为积欠所压如负千钧而行免于僵仆则幸矣监司以催欠为职业守令上为监司之所迫下为胥吏之所使大率县有监催千百家则县中胥徒举欣欣然日有所得若一旦除放则此等皆寂寥无获矣官之所得至微而胥徒所取葢无虚日俗谓此等为县胥食邑戸臣自頴移扬舟过濠寿楚泗等州所至麻麦如云父老皆有忧色云丰年不如凶年天灾流行民虽乏食缩食节口犹可以生若丰年举催积欠胥徒在门枷棒在身则人户求死不得臣度每州催欠吏卒不下五百人以天下言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百姓何由安生轼之言絶痛而故明万歴中大学士张居正亦请蠲积逋以安民生极言带征钱粮之弊其略曰所谓带征者将累年拖欠搭配分数同见年钱粮一并催征也夫百姓财力有限即年嵗丰収一年之所入仅足以供当年之数不幸遇荒歉之嵗父母冻饥妻子流离见年钱粮尚不能办岂复有余力完累嵗之积逋哉有司规避罪责往往将见年所征那作带征之数名为完旧欠实则减新収也今嵗之所减即为明年之拖欠见在之所欠又是将来之带征如此连年诛求无已杼柚空而民不堪命矣况头绪繁多年分混杂征票四出呼役沓至不才官吏因而猎取侵渔者往往有之其敲扑穷民朘其膏血以实奸贪之囊槖孰若施旷荡之恩蠲与小民而使之皆戴上之仁哉查万歴七年以前积年逋负几何除金花银两系供御用例不议免外其余悉行蠲免止将见年正供之数责令尽数完纳有仍前拖欠者将管粮官员比旧例倍加降罚夫以当年之所入完当年之所供在百姓易于办纳在有司易于催征闾阎免诛求之烦贪吏省侵渔之弊是官民两利也是时居正当国核名实省议论去浮淫之蠧刷痿痹之习一切治办归于富强此疏力主蠲逋负破去空文无益之苛征督趣见在之实数名美而利亦収然臣以为此正管商足国之本谋而于古帝王之廓然大度心乎爱民者固未之及也夫寛其已往之课而严责见年之供完纳尽数而破分之意亡降处倍加而考成之法宻居正自以为行之有公私积贮颇有赢余之效而不知民之财力亦竭于此矣葢其始民以积欠之刬除而得少苏可以其费尽供本年之课不久而力尽则欠自如故也夫积欠之由皆缘课重纵今嵗蠲之而明年复欠明年既欠则带征如前压积之多可胜既乎宋初破分良法葢亦深稔税之既重而又以极重不可返故不欲明有所亏减而特寄寛恤于不十分登足之中以少留不尽于民犹近古者所谓缓与弛之遗意若必欲取盈固必不得之数也然而有司迫于考成之法其欲最也则鞭挞以逞其惧殿也则揑报称完重以司农之支拨监司之督促那移破冒百弊丛生展转数年至于必不可掩覆则仍归一欠必不可穷诘则仍归一蠲是于国计毫无裨益而民间之科费与有司之降革不知几矣有国家者诚欲恤民之财力必也敛从其薄而后可如其不然则寛考成之法寓破分之意民其庶几乎

哲宗初即位诏中外臣庶许直言朝政得失民间疾苦司马光上疏曰四民之中惟农最苦寒耕热耘霑体涂足戴日而作戴星而息蚕妇治茧绩麻纺纬缕缕而绩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极矣而又水旱霜雹蝗蜮间为之灾幸而収成公私之债交争互夺谷未离塲帛未下机已非已有所食者糠籺而不足所衣者绨褐而不完直以世服田亩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耳而况聚敛之臣于租税之外巧取百端以邀功赏青苗则强散重敛给陈纳新免役则刻剥穷民収养浮食保甲则劳于非业之作保马则困于无益之费不可不念者【臣】按书言率乃祖攸行诗人颂成王能昭明前人之烈夫子亦曰孟庄子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宋哲宗时司马光居政府刬除新法略尽或谓光曰熈丰旧臣多憸巧小人他日有以父子之义间上则祸作矣光正色曰天若祚宋必无此事于是天下释然曰此先帝本意也其后绍圣继述之论果不出或人所料光此疏正言新法之弊如或者之意将新君即位于熈丰之臣与政一无所改谓之率祖父昭明前烈乎夫子之称庄子正恐旧德在朝前规未替官家另用一番人便欲更张庶事耳岂干蛊承考之谓哉且夫爱亲者不敢恶于人天子之孝也天下共苦新法之臣而怨恶之久矣犹且因循不变斯则陷父于不义者耳安得谓之继述哉

高宗绍兴十八年秋七月寛诸郡杂税

帝曰人知取之为取而不知予之为取若稍与展免俟家给人足税敛自然易办于是蠲庐光二州上贡钱米汀漳二州秋税处州三县被水民家防绢鄂州旧额绢各一年又蠲四川积贷常平钱十三万缗京西路请佃田租及州县塲务税钱

【臣】按高宗此举诚属寛政但上下之间本同一体有所蠲贷出乎谊之不容已固无暇用心于后此之得与失也易曰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当其予之岂复计及于取之也哉家给人足税敛易办理势自然如此特不必预为之计较耳一生计较则是处心积虑存乎取而非父母斯民之道也

孝宗淳熙十五年朱熹进封事曰今版曹经费阙乏日甚督趣日峻以至废去祖宗以来破分良法而必以十分登足为限以为不足则又造为比较监司郡守殿最之法以诱脇之于是中外承风竞为苛急监司明谕州郡郡守明谕属邑不必留心民事惟务催督财赋此民力之所以重困之本而税外无名之赋尚未论也【臣】按法有至便于民而卑之无甚高论者破分之与缓税限也古者公田百亩而以二十亩为民庐舍井灶葱韭皆于是乎取焉则是以十分为率田租止収其八分也正卒之外为羡卒为余夫未尝尽发也必四酺之歳乃三日未尝竭作也则是军赋力征亦恒十用其七八也今者租庸调率科其全以为两税矣古之地有一易再易不易者今则概不易矣所以责于地力者古常不尽而今尽也又况防潴之废壊乎古者春秋补助不责偿于民为借其力故非水旱之歳也今也不足不给能尽行补助乎惟有破分之法犹可以恤民之财力而寛吏之考成至于税限之不可不缓者必夏税六月起征秋粮十一月起征而后可以谓之行两税也臣于陆贽疏周世宗诏已述其概矣更有可议者各处节早晩不同且有全不借桑麻者陆田之入重于夏麦水田之入重于秋禾其间复须等差分别至于起征之后陆续输纳要以新陈相代为不过于内帑取办一歳之经费而万世之良法可成或谓如此则与蠲天下一歳之田租何异殊不其然蠲则非常之惠他时不可以为继缓则经久之筭后世可遵守也信能行此二者则虽尧舜禹汤文武复起亦必以两税取民矣

元太宗【世祖至元八年改国号曰元太宗即称元者追叙之也】八年初括中原民户定赋税初防古惟事进取所降之户因以与将士自一社之民各有所主不相统摄至是诏括户口以大臣欢托和领之民始州县时羣臣共欲以丁为户耶律楚材不可楚材曰自古有天下者未尝以丁为户若果行之可输一年之赋随即逃散矣太宗从楚材之议楚材又定赋税每二户出丝一斤以供官用五户出丝一斤以与受赐贵戚功臣之家上田每亩税三升半中田三升下田二升半水田亩五升商税三十分之一盐每银一两四十斤已上以为永额朝臣皆谓太轻楚材曰将来必有以利进者则以为重矣

【臣】按楚材之言合于古人所谓作法于凉其弊犹贪作法于贪弊将若之何者也今观其所定田赋上中下之差于水田之额为特重也犹不过亩五升较之后世可谓极轻矣

成宗大德九年定歳课三十取一

【臣】按元成宗即位多善政此年以前弛江西银冶课额禁侵扰农桑者禁诸王驸马夺民田仍禁民间以公私田土呈献及受其献者此年以后省民出公田租皆有恤民之心而三十取一乃古来史册所不数见者臣故独表而出之

以上薄税敛

御定孝经衍义卷三十四

猜你喜欢
  卷七○·邱濬
  序·石成金
  春秋大全卷七·胡广
  提要·陈澔
  六经奥论卷一·郑樵
  卷七十六·江永
  卷十四·刘瑾
  人禽之别·梁漱溟
  卷二百二十九·佚名
  卷二百三·佚名
  愚闇品法句经第十三(二十有一章)·佚名
  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全文·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九·玄奘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第一·佚名
  净土警语·截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解人颐 高致集·钱德苍

    华严洞石壁诗 岩前流水无人渡,洞口碧桃花正开。东望蓬莱三万里,等闲归去等闲来。 跨鹤归来不记年,洞中流水绿依然。紫箫吹彻无人见,万里西风月满天。

  • 棣华馆小集·杨甲

    宋 杨甲 撰 出东郭见山 二年不见山,见之喜不休。举手三揖之,山远不颔头。疑我堕尘土,已与俗同俦。稍稍望云脚,下见八九邱。近前与之笑,颜色渐和柔。迎我以松风,与我相献酬。怜我不识路,导以溪水流。岂其终爱余,为此世所仇。一

  • 卷170 ·佚名

    李曾伯 送子倅宜春 爱子喜能仕,恋亲犹欲留。 肯堂斯室就,不稼曷禾收。 持此一廉往,绰然千里游。 彼邦存学记,熟复勿贻羞。 李曾伯 宿江州药王寺 指点烟林正午钟,亭亭楼阁有无中。 铺张翠盖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五十三·张岱

    陶仰用、朱旻如、蒋武烈、廖应登列传陶仰用朱旻如蒋武烈廖应登·陶仰用,云南人。骁勇善战;当大敌,坚不为动,军中呼为「铁篱笆」。己丑正月,清军入衡州,督师何腾蛟七十万众溃散。时仰用官后军都督,将万人,为卫国公胡一青前营,退

  • 石匮书后集卷第三十六·张岱

    刘宗周、祁彪佳列传刘宗周祁彪佳·刘宗周,号念台,浙江山阴人。父坡死,宗周其遗腹也;家寒,母章太君茕茕守弱息,依外家以纺绩供饘粥。万曆辛丑,登张以诚榜进士;章太君朝闻报而夕去帏,陶文简为作墓铭,比之「程婴保孤事成下报宣孟」

  • 后序·岳珂

    後序 郯犹国也夫子之所辱问焉取而名编摭其意而已不直一愧也尝试考之士君子之爲学耻一物之不知等千百载而上倚相所未读序书所弗纪历历如一日焉顾於古乎何有而乃立人之朝当今之世於其目击而身履者

  • 卷二十二·宇文懋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二十二 纪年 东海郡侯上 东海郡侯名允济世宗第七子也章宗朝封卫王为奉圣军节度使又权参知政事行省事於河北章宗崩无子而世宗之诸子惟允济在章宗所嬖内侍李新喜传遗诏於尚书右丞萨克

  • 上党王元天穆传·李延寿

    元平的弟弟长生,任游击将军,死去以后,到孝庄帝时,因他儿子天穆显贵,被追赠司空。  天穆性情温和忠厚,仪容俊美,善射而且很有名气。六镇作乱时,尚书令李崇、广阳王深北上讨伐,天穆为太尉出行慰问各军,路过秀容时,见到了尔朱荣,两

  • 卷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五圣德二【谦德二】康熙五十二年正月十三日两广总督赵宏灿等请建万寿宫亭幷请御书匾额诏弗许正月十三日总督广东广西等处地方兼理粮饷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赵宏灿巡抚广东等

  • 兪庆恩·周诒春

    兪庆恩 字凤宾。年三十二年。生于江苏太仓。父隶云。弟庆尧。已婚。子三。女四。永久住址。上海西门外陆家花园内。光緖三十一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入同仁医院实习。光緖三十四年毕业。得医学士学位。任同仁医院医

  • 卷四·王安石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官新义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新义卷四    宋 王安石 撰天官四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嵗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

  • 本事品第十一·佚名

    持世。若菩萨摩诃萨能如是善知五阴。善知十八性。善知十二入。善知十二因缘。善知四念处。善知五根。善知八圣道分。善知世间出世间法。善知有为无为法。当得善知诸法实相。亦善分别一切法文辞章句。亦得念力。以是念

  • 大雲初分师子吼神通健度第二十·佚名

    尔时大雲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师子吼神通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佛言:善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有光法门。法蜂法门。法鼓法法宝法门。法藏法门。法力法门。法动法门。三匝法门。大地法门

  • 卷二·佚名

    △十轮品第二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整理衣服。顶礼佛足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今问世尊,无量功德海。唯愿赐开许,为解释除疑。世尊告曰:汝真善士。於一切法智见无碍。为欲饶益他有情故请问如来。

  • 佛说初分说经卷上·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尔时世尊。往诣优楼频螺耆年迦叶所。到彼处已。时彼迦叶见佛世尊自远而来。即白佛言。善来大沙门。诸有所须衣服饮食。我悉供给。是时世尊即谓迦叶言。我今于汝此舍之中。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十一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十一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杂揵度智品之七云何一切遍因。前生见苦所断一切遍使。乃至广说。问曰。何以作此论。答或有说者。一切结使。尽是遍使。为止如是意

  • 天宫事经·佚名

    归命彼世尊     应供正觉者一 椅子品一 椅子天宫一&ldquo;汝之椅殊妙黄金造,如意之速行所欲处。装饰华鬘缠美衣者,恰似雷光辉云顶。二依何汝有是容色?缘何汝处天宫享善果?又何可意财宝为汝生耶?三女神!大威神者!我问

  • 本草述钩元·杨时泰

    药物学著作。32卷。清·杨时泰重辑,刊于1842年。本书系《本草述》一书的摘要改编本。由于《本草述》在字数与文体等方面,仍较繁冗,故杨氏在不变其药数、次序、分类的基础上,再一次删去十分之四的次要内容,重新分析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