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十八   明 冯惟讷 撰

北魏第一

孝文帝【初姓拓拔氏太和二年改姓元氏讳宏献文帝太子也恭俭仁孝出於天性好读书才藻富赡加以雄才大略爱奇好士迁都洛阳风移俗易北朝之盛未有过之者也】

县瓠方丈竹堂飨侍臣联句

【北史曰兼中书侍郎郑道昭从征沔北孝文飨臣於县瓠方丈竹堂道昭与兄懿俱侍坐乐作酒酣孝文乃作歌】

白日光天兮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帝】愿从圣明兮登衡会万国驰诚混内【一作日】外【彭城王勰】云雷大振兮天门辟率土来宾一正历【郑懿】舜舞干戚兮天下归文德远被莫不思【郑道昭】皇风一鼓兮九地匝戴日依天清六合【邢峦】遵彼汝坟兮昔化贞未若今日道风明【帝】文王政教兮晖江沼宁如大化光四表【宋弁】

节闵帝【讳恭字修业广陵惠王羽之子也正始中袭爵位给事中黄门侍郎以元义擅权托称瘖病絶言一纪及庄帝崩尒朱世隆废长广王奉帝即位改元普泰在位一年高欢废帝而立平阳王修是曰孝武帝帝遇弑年三十五】

诗一首

朱门久可患紫极非情玩颠覆立可待一年三易换时运正如此惟有修真观

联句诗

帝使薛孝通等相嘲以酒为韵

既逢尧舜君愿上万年寿【孝通】平生好玄默惭为万国首【帝】

帝曰卿所谓夀岂得徒然便命酌酒仍命更嘲孝通以忠为韵

圣主临万机享世永无穷【元翽】岂唯被丰草方亦及昆虫【孝通】朝贤既济济野苗又芃芃【元翌】君臣体鱼水书轨一华戎【帝】微臣信庆渥何以答华嵩【孝通】

彭城王勰【魏献文帝第六子於孝文帝为兄弟辅相左右忠荩勲望无与比隆宣武帝时为高肇谗构所杀及子孝庄帝嗣统追尊为文穆皇帝】

应制赋铜鞮山松

【北史曰勰从孝文帝幸代都次于上党之铜鞮山路傍有大松树十数株帝赋诗示勰曰吾作诗虽不七步亦不言远汝可作之比至吾间令就也勰时去帝十步且行且作未至帝所而就】

问松林松林经几冬山川何如昔风云与古同

孝庄帝【讳子攸彭城王勰第三子明帝时封武城县公进封长乐王明帝崩大都督尒朱荣谋废立以帝家有忠显且兼人望立为帝改元永安後为尒朱兆所弑年二十四庙号敬宗】临终诗

【伽蓝记曰庄帝既诛尒朱荣右仆射尒朱世隆至高都立长广王晔为主遣頴川王尒朱兆举兵向京师大军失利遂执帝还晋阳缢於三级寺帝临崩作五言诗曰】

权去生道促忧来死路长怀恨出国门含悲入鬼乡隧门一时闭幽庭岂复光思鸟吟青松哀风吹白杨昔来闻死苦何言身自当

济隂王晖业【景穆帝之曾孙济隂王小新成之孙也位司空太尉加特进领中书监録尚书事北齐初降封美阳县公後为文宣所杀】

感遇

【北史本传曰晖业在魏以时运渐谢不复图全唯事饮?尝赋诗曰】

昔居王道泰济济富羣英今逢世路阻狐兎郁纵横中山王熙【字子真景穆帝之曾孙中山王英之子累迁光禄勲湘州刺史初熙兄弟竝为清河王怿所昵及刘腾元乂隔絶二宫矫诏杀怿熙乃起兵讨之为其长史柳元章等所执义杀之】絶命诗二首

义实动君子主辱死忠臣何以明是节将解七尺身【右示寮吏】

平生方寸心殷勤属知已从今一销化悲伤无极已【右别知友 北史本传曰熙既藩王加有文学风气甚高始镇邺知友才学之士袁翻李琰之李神隽王诵兄弟裴敬宪等或饯於河梁赋诗告别及将死复与知故书恨志意不遂时人矜之】

韩延之【字显宗南阳堵阳人仕晋位平西府録事参军刘裕招之不屈後奔姚兴明帝泰常二年入魏为武牢镇将赐爵鲁阳侯一云韩显宗字茂亲】

赠中尉李彪

贾生谪长沙董儒诣临江愧无若人迹忽寻两贤踪追昔渠阁游策驽厠羣龙如何情愿夺飘然独远从痛哭去旧国衘泪届新邦哀哉无援民嗷然失侣鸿彼苍不我闻千里告志同

刘昶【字休道宋文帝第九子封晋熙王位中书令废帝立以为徐州刺史人间言昶有异志帝欲加诛讨昶即起兵统内数郡无应者知事不捷乃奔魏甚为孝文所礼重迁使持节都督吴越彭楚诸军事大将军镇徐州卒諡曰明】

断句

【南史曰昶兵败奔魏弃母妻惟携妾一人骑马自随在道慷慨为断句】

白云满鄣来黄尘暗天起关山四面絶故乡几千里萧综【字世谦梁武帝第二子封豫章王普同四年为都督南兖州刺史镇彭城奔魏历司徒太尉尚夀阳公主在魏不得志尝作听锺鸣悲落叶以申其志】

听锺鸣

历历听锺鸣当知在帝城西树隐落月东窻见晓星雾露朏朏未分明乌啼哑哑已流声惊客思动客情客思郁纵横翩翩孤鴈何所栖依依别鹤半夜啼今岁行已暮雨雪向凄凄飞蓬旦夕起杨柳尚翻低气郁结涕滂沱愁思无所托强作听锺歌【伽蓝记曰洛阳城东建阳里有台高三丈上作二精舍有锺撞之闻五十里太后移在宫内置凝闲堂初梁豫章王萧综闻此锺声遂造听锺歌三首行於世】

悲落叶

悲落叶联翩下重叠重叠落且飞从横去不归长枝交?昔何密黄鸟关关动相失夕叶杂凝露朝花翻乱日乱春日起春风春风春日此时同一霜两霜犹可当五晨六旦已飒黄乍逐惊风举高下任飘扬悲落叶落叶何时还夙昔共根本无复一相关各随灰土去高枝难重攀

高允【字伯恭渤海蓨人少好学博通经史神?初参乐平王军事献文末授怀州刺史太和二年拜镇军大将军领中秘书事加光禄大夫历事五帝出入三省五十余年初无谴咎】

罗敷行

邑中有好女姓秦字罗敷巧笑美囬盻鬓髪复凝肤脚着花文履耳穿明月珠头作堕马髻倒枕象牙梳姌姌善趋步襜襜曳长裾王侯为之顾驷马自踟蹰

王子乔

王少卿王少卿超升飞龙翔天庭遗仪景云汉酬光骛电逝忽若浮骑日月从列星跨腾八廓踰杳冥寻元气出天门穷览有无究道根

答宗钦【十三章】

【高允为着作郎与崔浩同撰史宗钦赠诗以相规讽允答之云云後崔浩竞坐暴杨国恶与宗钦同被诛允以太子救得免】

汤汤流汉蔼蔼南都载称多士载耀灵珠邈矣高族世记丹图啓基郢城振彩凉区

吾生朗到诞发英风绍熙前绪奕世克隆方圆备体淑德斯融望倾羣隽响骇华戎

响骇伊何金声允着匡赞西藩拯厥时务肃志琴书恬心初素潜思渊渟秀藻云布

上天降命祚锺有代恊耀紫宸与乾作配仁迈春阳功隆覆载招延隐叟永贻大赉

伊余栎散才至庸微遭缘幸会忝与枢机窃名华省厠足丹墀愧无萤烛少益天晖

明外非谕信渐难兼体卑处下岂曰能谦进不弘道退失渊潜既惭朱阙亦愧闾阎

史班称逹杨蔡致深负荷典策载蹈於心四辙同轨覆车相寻敬承嘉诲永佩明箴

远思古贤内寻诸已仰谢丘明长揖南史遐武虽存高踪难拟夙兴夕惕岂获恬止

世之圯矣灵运未通风马殊隔区域异封有怀西望路陕莫从王泽远洒九服来同

在昔平吴二陆称宝今也尅凉吾生独矫道映儒林义为羣表我思与之均於紵缟

仁乏田苏量非叔度韩生属降林宗仍顾千载旷游遘兹一遇藻咏风流鄙心已悟

年时迅迈物我俱逝任之斯通拥之则滞结驷贻尘屡空亦敝两间可守安有囬赐

诗以言志志以表丹慨哉刎颈义已中残虽曰不敏请事金兰尔其励之无忘岁寒

咏贞妇彭城刘氏【八章】

【渤海封卓妻刘氏彭城人成婚一夕卓官於京师以事见法刘氏在家忽形梦想知卓已死哀泣不止经旬凶问果至遂愤叹而终时人比之秦嘉妻云高允念其义高而名不着乃为之诗曰】

两仪正位人伦肇甄爰制夫妇统业承先虽曰异族气犹自然生则同室终契黄泉

封生令逹卓为时彦内恊黄中外兼三变谁能作配克应其选实有华宗挺生淑媛

京野势殊山川乖互乃奉王命载驰在路公务既弘私义获着因媒致币遘止一暮

率我初冠眷彼弱笄形由礼比情以趣谐忻愿难常影迹易乖悠悠言迈戚戚长怀

时值险屯横离尘网伏鑕就刑身分土壤千里虽遐应如影响良嫔洞感发於梦想

仰惟亲命俯寻嘉好谁谓会浅义深情到毕志守穷誓不二醮何以验之殒身是效

人之处世孰不厚生心存於义所重则轻结愤锺心甘就幽冥永捐堂宇长辞母兄

茫茫中野翳翳孤丘葛虆冥蒙荆棘四周理苟不昧神必俱游异哉贞妇旷世靡俦

宗钦【字钦若金城人仕沮渠蒙逊为中书郎世子洗马太武平凉州入魏拜着作郎】

赠高允【十二章】

嵬峩恒岭滉瀁沧溟山挺其和水燿其精啓兹令族应期诞生华冠衆彦伟迈羣英

於穆吾子含贞藉茂如彼松竹陵霜擢秀味老思冲玩易体复戢翼九臯声溢宇宙

我皇龙兴重离叠映刚德外彰柔明内镜乾象奄气坤厚山竞风无殊音俗无异径

经纬曰文着述曰史斟酌九流错综幽旨帝用训谘明发虚拟广辟四门披延髦士

尔应其求翰飞东观口吐琼音手挥霄翰弹毫珠零落纸锦粲坟无凝割典无滞泮

山降则谦含柔为信林崇日渐明外【一作升】斯进有邈夫子兼兹四慎弱而难胜通而不峻

南薰邈矣史功不申固倾侫窦雄秽美新迁以陵腐邕由卓泯时无逸勒路盈推轮

尹佚谟周孔明述鲁抑扬羣致宪章三五昂昂高生纂我遐武勿谓古今建规易矩

自昔索居沈沦西藩风马既殊标榜莫缘开通有运闇遇当年披衿暂面定交一言

谘疑秘省访滞京都水镜叔度洗吝田苏望仪神婉即象心虚悟言礼乐采研诗书

履霜悼迁抚节感变嗟我年迈迅踰激电进乏由赐退非囬宪素髪掩玄枯顔落蒨

文以会友友由知已诗以明言言以通理盼坎迷流觌艮闇止伊尔虬光肆鳞曲水

段承根【威武姑臧人好学机辩有文思崔浩见而奇之言之魏太武请为着作郎甚为炖煌公李宝所敬待後以崔浩撰史事同被诛】

赠李宝【七章】

世道衰陵淳风殆缅衢交问鼎路盈访?狥竞争驰天机莫践不有真宰榛棘谁翦

於皇我后重明袭焕文以息烦武以静乱剖蜯求珍搜岩采干野无投纶朝盈逸翰

自昔凉季林焚渊涸矫矫公子鳞羽靡托灵慧虽奋袄氛未廓凤戢崑丘龙潜玄漠

数不常扰艰极则夷奋翼幽裔翰飞京师珥蝉紫闼仗节方畿弼我王度庶绩缉熙

自余幽沦眷参旧契庶庇余光优游卒岁忻路未淹离辔已际顾难分岐载张载继

闻诸交旧累圣叠曜淳源虽漓民怀余劭思乐哲人静以镇躁蔼彼繁音和此清调

询下曰文辩讦曰明化由礼治政以寛成勉崇仁教播德简刑倾首景风迟闻休声

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以姚氏将衰遂入长安观风化後入沮渠牧犍不得志乃归魏赐爵复始男家於密云伦许好属文既善典雅之辞又工鄙俗之句】

示程伯逹

【北史本传曰叟入沮渠牧犍牧犍遇之不重叟乃为诗示所知广平程伯逹其略曰】

羣犬吠新客侫暗排疎宾直途既已塞曲路非所遵望卫惋祝鮀盻楚悼灵均何用宣忧怀托翰寄辅仁王肃【字恭懿琅邪临沂人仕齐为秘书丞父奂及兄弟竝为南齐武帝所杀太和中奔魏孝文虚衿待之累迁尚书令宣武时尚陈留公主後以破齐进位开府仪同三司封昌国县侯扬州刺史】悲平城

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隂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

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人孝文时拜太学博士累迁国子祭酒领给事黄门侍郎孝武登阼封文安县子天平初进爵为伯】

悲彭城

【北史曰尚书令王肃於省中咏悲平城诗彭城王勰甚嗟其美欲使更咏乃失语云公可更为诵悲彭城诗肃戏勰云何意呼悲平城为彭城也勰有慙色莹在座即云悲彭城王公自未见肃云可为诵之莹应声为之肃甚嗟赏勰亦大悦】

悲彭城楚歌四面起屍积石梁亭血流睢水里

常景【字永昌河内温人聪敏有才思雅好文章孝文用为门下录事累迁车骑将军右光禄大夫秘书监明帝幸国子寺诏百官作释奠诗以景作为美经涉山水怅然怀古乃拟刘琨作扶风歌十五首】

讃四君

【北史曰景淹滞门下积岁不至显官以蜀司马相如王褒严君平扬子云皆有高才而无重位乃托意以讃之】

长卿有艶才直致不羣性郁若春烟举皎如秋月映游梁虽好仁仕汉常称病清贞非我事穷逹委天命

右司马相如

王子挺秀质逸气干青云明珠既絶俗白鹄信惊羣才世苟不合遇否途自分空枉碧鸡命徒献金马文

右王褒

严君情沉静立志明霜雪味道综微言端蓍演妙说才屈罗仲口位结李强舌素尚迈金贞清标陵玉彻

右严君平

蜀江导清流扬子挹余休含光絶後彦覃思邈前修世轻久不赏玄谈物无求当途谢权宠置酒得闲游

右扬雄

鹿悆【字永吉济隂乘氏人初为真定公元子直国中尉累拜金紫光禄大夫兼尚书右仆射天平中除梁州刺史为反者郑荣业执送关西】

讽真定公二首

【北史曰悆为真定公元子直国中尉恒劝以忠亷之节尝赋五言诗云云子直少有令闻悆欲善其终故以讽焉】

峄山万丈树雕镂作琵琶由此材高远弦响蔼中华援琴起何调幽兰与白雪丝管韵未成莫使弦响絶董绍【字兴远新蔡鮦阳人起家四门博士累迁洛阳刺史尒朱天光啓以为行台从事天光败贺拔岳复请为开府谘议参军孝武西迁除御史中丞及周文登阼以议论朝廷赐死】

高平牧马诗

【北史曰绍为贺拔岳谘议参军岳擕绍於高平牧马绍悲而赋诗曰】

走马山之阿马渇饮黄河宁谓胡关下复闻楚客歌冯元兴【字子盛东魏郡肥乡人少有操尚举秀才後为元乂所知引为殿中郎迁侍读普泰初为光禄大夫领中书舍人】

浮萍

【北史曰元兴世寒因元义之势托其交道相为引用义既赐死兴亦被废乃为浮萍诗以自喻】

有草生碧池无根绿水上脆弱恶风波危微苦惊浪

古诗纪卷一百十八

 

猜你喜欢
  赵汝钠·唐圭璋
  续雪谷·唐圭璋
  卷 六·袁枚
  ●第五出 访丽·孟称舜
  古今滑稽联话七·范左青
  第一场·老舍
  第三十六出 看袜·洪昇
  第四折·王实甫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臧懋循
  吕洞宾度铁拐李岳·臧懋循
  ●卷四·陈廷焯
  卷二·杜甫
  卷117 ·佚名
  卷三百八十·陈廷敬
  卷九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陆凝之·唐圭璋

      凝之,字永仲。“全”已见。   雨中花   三百年间,青史几多人物,俱委埃尘。独先生斯世。炼气成神。将无一支丹桂,换他千载青春。岳阳楼上,纱巾羽扇,谁识天人。   千山短褐,掬水擎花,为君增祝灵椿。遥想望、吹笙坐殿,

  • 列传第五十 苏张·欧阳修

    苏瑰,字昌容,雍州武功人,隋尚书仆射威之曾孙。擢进士第,补恒州参军。居母丧,哀毁加人,左庶子张大安表举孝悌,擢豫王府录事参军,历朗、歙二州刺史。时来俊臣贬州参军,人惧复用,多致书请瑰,瑰叱其使曰:“吾忝州牧,高下自有体,能过待小

  • 卷一百十九·列传第七·诸王四·张廷玉

        ◎诸王四   ○仁宗诸子   郑王瞻飐 越王瞻墉 蕲王瞻垠 襄王瞻墡 荆王瞻堈 淮王瞻墺 滕王瞻垲 梁王瞻垍 卫王瞻埏   英宗诸子   德王见潾 许王见淳 秀王见澍 崇王见泽 吉王见浚 忻王见治 徽王

  • 第八十七回 杰阁图形名标麟史 锦车出使功让蛾眉·蔡东藩

      却说御史大夫一缺,本是萧望之就任。望之自恃才高,常戏谩丞相丙吉,吉已年老,不愿与较。望之心尚未足,又奏称民穷多盗,咎在三公失职,语意是隐斥丙吉,宣帝始知望之忌刻,特使侍中金安上诘问,望之免冠对答,语多支吾。丞相司直緐

  • 第三十四回 分八路进平苗穴 祝千秋暗促华龄·蔡东藩

      却说乾隆帝即位后,朝政颇尚宽大,凡宗室人等,旧被圈禁,至是一律释放。封允、允禵公爵,复阿其那、塞思黑红带,收入玉牒。自己的兄弟骨肉亦均封为亲王。已故弟兄,各追封赐谥。尊母钮祜禄氏为皇太后。册立元妃富察氏为皇

  • 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三·陈邦瞻

    蒙古侵金寜宗开禧二年十二月防古却特氏特穆津称帝于鄂诺河特穆津之先有曰勃端察尔母曰阿伦果斡生二子而寡居夜寝屡有光明照其腹又生三子勃端察尔其季也其后子孙蕃衍各自为部居于乌济之北与鄂啰奈曼九姓囘鹘故城和琳接

  • ●卷十八·赵翼

    ○新书改旧书文义处《河间王孝恭传》,《旧书》孝恭破降萧铣,高祖大悦,使画工图其貌而视之。案孝恭乃高祖从子,岂不相识而欲图其貌乎?《新书》则云,诏图破铣之状以进。《长孙顺德传》,《旧书》顺德坐事免,发疾,太宗鄙之曰:&ldquo

  • 卷之二百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八(庄元年,尽十年)·孔颖达

    ◎庄公(○陆曰:“庄公,名同,桓公子,母文姜。”谥法:“胜敌克乱曰庄。”)[疏]正义曰:《鲁世家》云:“庄公名同,桓公之子,文姜所生,即桓六年‘子同生’者也。以庄王四年即位。谥法:胜敌克壮曰庄。”是岁,岁在鹑火。【经】元年,春,王正月

  • 卷一○○·邱濬

    △慎刑憲 ▲總論製刑之義(上) 《易》:噬(齧也)嗑(合也),亨,利用獄。 程頤曰:“口中有物,則隔其上下不得嗑,必齧之則得嗑,故為噬嗑。聖人以卦之象推之於天下之事,在口則為有物隔而不得合,在天下則為有強梗或讒邪

  • 卷三十六·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三十六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仪礼燕礼第六○与羣臣燕饮以乐之礼也【脱下二字从释文挍】疏燕乐以尽其欢【欢误劝】小臣节注音义劳力报切【下脱下君劳以劳同六字】使所吏切【下脱下文使者使臣

  • 第八卷·佚名

    大法炬陀罗尼经 第八卷隋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等译证涅槃品之余劝证品第十九证涅槃品之余尔时魔王及其眷属。不觉不知菩萨已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既成道。彼十八亿诸众生等及魔王众咸来佛所顶礼佛足右绕三

  • 注维摩诘经卷第七·僧肇

    佛道品第八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通达佛道什曰。因上章天女随愿受身流通佛法故广圆应之迹以明通达之功也。肇曰。上云诸佛之道以无得为得。此道虚玄非常行之所通。通之必有以。故问所以通也。生曰。应化无方

  •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卷第二·智俨

    终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门释智俨集净行品初明凡圣行法分齐不同义章。 十力章 六波罗蜜章 十八不共法章 四无畏章 贤首品初立发菩提心章 三种佛性章 八种梵音声章 第三会十住品内本分首种性章 十住章 梵行品初明

  • 佛法金汤编卷第四·岱宗心泰

    会稽沙门 心泰 编天台沙门 真清 阅梁都建康。起武帝壬午。尽敬帝丁丑。凡四主。五十六年。武帝帝讳衍。字叔达。南兰陵中里人。萧姓。帝登极。思与苍生同契等觉。共会徧知。垂拱临朝。盛敷经教(三宝记)。【标】天

  • 红绫枕·王度庐

    《红绫枕》连载于1926 年北京的《小小日报》(作者时年17岁),后由报社印行成单行本。该文连载时署名霄羽,出版时署名王霄羽,封面上印有“惨情小说”字样。因《红绫枕》中有鲁克探案内容,故亦可将其归入侦探小说系列。

  • 京华烟云·林语堂

    又译《瞬息京华》,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林语堂著。旅居美国期间用英文写成。美国纽约约翰·黛出版公司1939年出版。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1941年曾出版过郑陀、应元杰合译的中文本、越裔的节述本。还有张振玉1977年译本

  • 仪礼集释·李如圭

    南宋李如圭集郑注贾疏,于《仪礼》多有发明的著作。30卷。宋自熙宁 (1068—1077年) 以来,罢废《仪礼》,学者多不传。乾道(1165—1173年)年间,有张淳订其讹; 淳熙 (1174—1189年) 中李如圭复为之集释。李氏生南宋,曾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