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三十四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三十四  明 冯惟讷 撰

隋第五

崔仲方【字不齐博陵安平人仕周为司玉大夫武帝下齐城授仪同进爵范阳县侯隋受禅位上开府炀帝时进位大将军礼部尚书出为上郡信都二郡太守】

奉和周赵王咏石

玉?随月落金碑映日鲜入江疑濯锦出峡似开莲文马河西瑞兵符济北篇会逐灵槎上还归天汉边

小山【英华作神仙】

崑丘本难陟轩台不易朝还往麟洲上时听凤凰箫霞观文犀簟香林碧玉条且学烧丹甑何假摘灵桃

夜作巫山

荆门秋水急巫峡断云轻若为教月夜长短听猿声于仲文【字次武起家为周赵王属安固太守隋高祖受禅教击胡有功拜太子右卫率炀帝时迁大将军辽东之败诸将皆委罪仲文帝怒系之因发病卒】

侍宴东宫应令

铜楼充震位银牓集嘉宾靑宫列绀幰紫陌结朱轮弦调宝瑟曲歌动画梁尘金巵倾斗酒琼筵列八珍花惊度翠羽萍散跃頳鳞承恩叨并作扣【一作和】寂绕阳春

答谯王【按北史谯孝王俭周文帝子也】

梧台开广宴竹苑列英贤景差方入楚乐毅始游燕折角挥谈柄重席吐言泉武骑初摛翰文学正题鞭玉徽调绿绮璧散沈靑田晚霞澹远岫落景藻长川未陪东阁赏独咏西园篇

虞世基【字茂世会稽余姚人博学有高才仕陈历尚书左丞入隋为通直郎直内史省炀帝即位顾遇弥隆帝游幸江都时天下大乱世基虽居近侍唯诺取容郡县兵败不敢以闻及宇文化及弑逆世基亦遇害】

出塞二首【和杨素】

穷秋塞草腓塞外胡尘飞徵兵广武至候骑隂山归庙堂千里筞将军百战威辕门临玉帐大斾指金微摧朽无劲敌应变有先机衔枚压晓阵卷甲解朝围瀚海波澜静王庭氛雾曦鼔鼙严朔气原野曀寒晖勲庸震边服歌吹入京畿待拜长平坂鸣驺入礼闱

上将三略远元戎九命尊缅怀古人节思酬明主恩山西多勇气塞北有游?扬桴度【一作上】陇坂勒骑上【一作下】平原誓将絶沙漠悠然去玉门轻齎不遑舍惊策骛戎轩懔懔边风急萧萧征马烦雪暗天山道氷塞交河源雾烽黯无色霜旗冻不翻耿介倚长剑日落风尘昏

奉和幸江都应诏【艺文作虞世基初学作虞茂】

廵游光帝典征吉乃先天泽国翔宸驾水府泛楼船七萃萦长薄三翼亘通川夙兴大昕始求衣昧旦前澄澜浮晓色遥林卷宿烟晨霞稍含景落月渐亏弦回塘响歌吹极浦望旌?方陪觐东后登封禅肃然

汴水早发应令

夏山朝万国轩庭会百神成功畴与让盛德今为隣区宇属平一庶类仰陶钧銮跸临河济裘冕肃柴禋啓行分七萃备物象三辰祁祁亘原隰济济咸缙绅阳谷升朝景靑丘发早春衮衣敷帝则分器叙彛伦临淄成诵美河间雅乐陈薰风穆巳被茂实久愈新

秋日赠王中舍

秦关望吴苑渭涘去江濆天汉星躔絶山川地角分百年变朝市千里异风云双鸳难可赠别鹤不相闻忽值从游士玳簪光素履欢言悦郑郊雪泣悲燕市契濶论谈笑殷勤访生死思君在一方无由同四美尺素乃云披投琼慰久离云开缛锦散霞照緑缇披相思叹河广相望阻天垂赠言方杜若握手代萱枝伊昔风期早金兰信为宝去来金马门留连鬬鸡道鹫岭访三禅商山追四皓胜地俱游息披文递论讨虚薄忝官联乔木遂同迁濯缨升博望阔【一作飞】步入崇贤高轩照流水长剑耸秋莲南风忽不竞东海遂成田喧喧狭斜路隐隐平陵树凤阙暧西临星桥耿南注五方多异俗四海皆行路士衡嗟苦辛德琏伤流寓巩洛重行行寓目尽伤情太行临北绦函谷拒西京雀书图久灭龙文鼎遂轻凌云余构尽蒙汜曲池倾【一作平】徘徊殊未极惆怅空云缨伊川忽会面留连展言宴东西一背飞翻然成异县哀哉人道促痛矣嗟埋玉嵇生顾影琴裴子飘风烛摧兹激水意顿此浮云足弃置勿重陈难终唯此曲汉阳赵元淑薛县雍门周淸文宁解病妙曲反增愁翳翳神逾伏懔懔岁方遒双崤飞暗雨八水冻寒流兰枯芳草歇槐古忆前秋江干不可望徒此叹离忧

在南接北使【初学记作虞茂】

会玉二崤至瑞节三秦归林蝉踈欲尽江鴈断还飞墙垣崇客馆旌盖入王畿共此敦封植方欣荐紵衣

初渡江

歛策暂回首掩涕望江滨无复东南气空随西北云

零落桐

零落三秋干摧残百尺柯空余半心在生意渐无多

晚飞乌

向日晚飞低飞飞未得栖当为归林远恒长侵夜啼

赋得戏燕俱宿

大厦初构与云齐归燕双入正衔泥欲绕歌梁向舞阁偶为仙履往兰闺千里争飞会难并聊向吴宫比翼栖虞茂【按隋史无虞茂虞世基字茂世此或世基诗也观诸集多以二名互载亦可见】

奉和望海

淸跸临溟涨巨海望滔滔十洲云雾远三山波浪高长澜疑浴日连岛类奔涛神游藐姑射睿藻冠风骚徒然虽观海何以効涓毫

赋昆明池一物得织女石

隔河图列宿淸汉象昭囘支机就鲸石拂镜取池灰船疑海槎渡珠似客星来所恨双蛾歛逢秋遂不开

赋得石

蜀门郁遐阻燕碣远参差独标千丈峻共起百重危镜峯含月魄盖岭逼云枝徒然抱贞介填海共谁知

衡阳王斋阁奏妓

金沟低御道玉管正吟【一作迎】风拾翠天津上回鸾鸟路中镜前看月近歌处觉尘空今宵织女见言是望仙宫

奉和幸太原辇上作应诏

唐廵光帝则夏务穆宸仪珠旗扬翼凤玉兽俨丹螭流吹和春鸟交弄拂花枝【阙】

入关【诗彚作庾信者非】

陇云低不散黄河咽复流关山多道里相接几重愁

四时白紵歌二首【和炀帝】

江都夏

长洲茂苑朝夕池映日含风结细漪坐当伏槛红莲披雕轩洞户靑苹吹轻幌芳烟郁金馥绮檐花簟桃李枝兰苕翡翠但相逐桂树鸳鸯恒并宿

长安秋

露寒台前晓露清昆明池水秋色明揺环动佩出层城鵾弦凤管奏新声上林蒲桃合缥缈甘泉奇树上葱靑玉人当歌理淸曲媫妤恩情断还续

虞世南【字伯施世基弟也性沈静寡欲文章婉缛慕徐陵陈至德初除西阳王友陈灭与兄世基同入隋世基辞章淸劲过世南而赡博不及时人以方二陆大业中累至秘书郎炀帝雅爱其才然疾峭正十年不徙後入唐累官秘书监○世南在唐有集今不备録录其作於隋者尔】奉和月夜观星应令

早秋炎景暮初弦月彩新清风涤暑气文露净嚣尘荡雾销轻縠鲜云卷夕鳞休光灼前耀瑞彩接重轮缘情摛圣藻并作命徐陈宿草诚渝滥吹嘘偶缙绅天文岂易述徒知仰北辰

奉和至寿春应令【英华作奉和长春宫应令】

瑶山盛风乐南廵务逸游如何事廵抚民瘼谅斯求文鹤扬轻盖苍龙饰桂舟泛沫萦沙屿寒澌拥急流路指八仙馆途经百尺楼眷言昔游践回驾且淹留後车喧凤吹前旌映彩旒龙骖驻六马飞阁上三休调谐金石奏欢洽羽觞浮天文徒可仰何以厠琳球

追从銮舆夕顿戏下应令

重轮依紫极前耀奉丹霄天经恋宸扆帝命扈仙镳乘星开鹤禁带月下虹桥银书含晓色金辂转晨飈雾彻轩营近尘暗斗城遥莲花分秀萼竹箭下惊潮抚已慙龙干承恩集凤条瑶山盛风乐抽简荐徒謡

奉和幸江都应诏【英华作虞世南艺文作世基或误也世基别有一首】

南国行周化稽山秘夏图百王岂殊轨千载协前谟肆觐遵时豫顺动悦来苏安流进玉舳【一作画舸】戒道翼金吾龙旗焕辰象凤吹溢川涂封唐昔敷锡分陕被荆吴沐道咸知让慕义久成都冬律初飞管阳鸟正衔芦严飈肃林薄暧景澹江湖鸿私浃幽远厚泽润凋枯虞琴起歌咏汉筑动巴歈多幸沾行苇无庸类散樗

奉和献岁讌宫臣

履端初起节长苑命高筵肆夏喧金奏重润响朱弦春光催柳色日彩泛槐烟微臣同滥吹谬得仰钧天

奉和出颍至淮应令

良晨喜利涉解缆入淮浔寒流泛鷁首霜吹响哀吟潜鳞波里跃水鸟浪前沈?沟非复远怅望悦宸襟

应诏嘲司花女

【隋遗録曰炀帝幸江都洛阳人献合蔕迎辇花帝令御车女袁宝儿持之号司花女时诏世南草敕於帝侧宝儿注视久之帝曰昔飞燕可掌上舞今得宝儿方昭前事然多憨态今注目於卿卿可便嘲之世南为絶句曰】

学画鸦黄半未成垂肩軃袖太憨生缘憨却得君王惜长把花枝傍辇行

虞绰【字士裕会稽余姚人仕陈为太学博士大业初转秘书学士迁着作郎常居禁中以文翰待诏後坐与杨玄感交往徙於边亡匿为吏所执被刑】

於婺州被囚

【北史本传曰绰被徙至长安而亡潜度变姓名游东阳抵信安令辛大德大德舍之岁余绰与人争田相讼有识绰者而告竟为吏所执】

穷达虽有命逋逃诚负累背恩巳偷生临危未能死得【初学作待】罪既不测中心怅无巳厚顔羞朋友囚心愧妻子圣日始东扶徂年廹西汜方违盛明代永向幽泉里况当此春节物候惊田里桃蹊日影乱柳迳秋【疑作和】风起动植皆顺性嗟余独沦耻投笔不重陈此情寄知己蔡允恭【荆州江陵人工为诗仕隋起居舍人隋亡入唐官至太子洗马】

奉和出颍至淮应令

久倦川涂曲忽此望淮圻波长泛淼淼眺迥情依依稍觉金乌转渐见锦帆稀欲知仁化洽讴歌满路归萧琮【字温文父岿梁王詧之子詧请魏师平江陵遂称帝於江陵传岿及琮嗣位二岁入朝於隋被留赐爵莒国公炀帝即位改封梁公後被废卒】

奉和月夜观星

阳精已南陆大曜始西流夕风凄谢暑夜气应新秋重门月巳映严城漏渐修临风出累榭度月蔽层楼灵河隔神女仙辔动星牛玉衡指栋落瑶光对幌留徒知仰阊阖乘槎未有由

袁庆【按隋书乐志有袁庆隆者大业时为秘书郎炀帝命与柳顾言等典乐事疑即此也】

奉和月夜观星

六龙出匿影顾兎始驰光戎井傅宵漏【文选刻漏铭徼宫戎井】山庭引夕凉宸居多胜托闲步出林堂烂烂星芒动耿耿淸河长青道移天驷北极转文昌乔枝犹隐毕絶岭半侵张仰观留玉裕【陆机宣猷堂诗天姿玉裕】睿作动金相无庸徒抱寂何以继连章

古诗纪卷一百三十四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六十六·彭定求
  徐俯·唐圭璋
  第二场·老舍
  ●卷二·张德瀛
  第二折·王实甫
  《词综》(序)·朱彝尊
  卷十五·朱彝尊
  卷五十四 无世次下·佚名
  卷三百一·曹学佺
  卷二百六十七·曹学佺
  卷二百八十九·陈廷敬
  卷三百六十六·佚名
  山谷外集诗注卷四·黄庭坚
  申忠愍诗集巻六·申佳胤
  卷十一·赵执信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二百八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三十一·宇文懋昭

    <史部,别史类,钦定重订大金国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三十一 齐国刘豫録 刘豫字彦游景州阜城人家世为农至豫始应进士举元符中登第累官郡县召除殿中侍御史少时常盗同舍生白金?紫纱衣及是言者发其夙丑豫因

  • 三国志补注卷四·杭世骏

    编修杭世骏撰魏书桓二陈徐卫卢传桓阶 太祖定荆州 辟为丞相掾主簿迁赵郡太守桓阶别传曰上已平荆州引为主簿每有深谋疑事甞与阶筹之或日昃忘食或夜坐彻旦擢为赵郡太守防郡寮乏人上曰北邉未靖以卿威能震敌徳足懐逺故用

  • 七十二、女学生素描·包天笑

      我到上海以后,并没有在男学校教过书。我在山东,对付学生,觉得还好。到上海后,我惴惴然怕对付不了这班男学生。  况且我的职业,已命定我当新闻记者的了,我不能再分一半力量,来做教书先生。而且我立志也不愿教书,这不过变

  • 卷三十二 世宗朝宰辅·李有棠

    世宗大定元年冬十一月辛未,以户部尚书李石为参知政事。石字子坚,辽阳人,贞懿皇后弟。先世仕辽,为宰相。父绰尔齐,桂州观察使。高永昌据东京叛,攻之不克,死。石敦厚寡言,器识过人。天会中,官景州刺史。海陵迁燕京,入见,指之曰:“此

  • 卷六 太宗克汴·李有棠

    太宗天会三年,即宋徽宗宣和七年也。夏六月庚申,遣李用和等充告庆使,以获辽主告宋。冬十月甲辰,诏诸将侵宋。以安班贝勒杲兼领都元帅,伊勒齐贝勒宗翰兼左副元帅,杀尹为元帅右监军,伊都为元帅右都监,自西京入太原。六部路军帅达

  • 卷第三十五·佚名

    亲王十就学建资善堂诏大中祥符元年二月甲午朕利建元子。肇开懿藩。将崇乐善之规。式务从师之教。眷惟丹禁。夙敞清都。就兹曲密之廷。以为弦诵之地。其元符观皇子就学新堂。宜以资善为名。命如京副使、入内押班周怀政

  • 礼五五·徐松

    听政【宋会要】请听政御殿。太祖建隆二年六月二日,昭宪皇太后崩。五日,宰臣范质等上表请听政,不允。继三上表固请,诏允。九日,始见百官于殿门。 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太祖崩,太宗即位。二十三日,宰臣薛居正等上表请听政,诏答不

  • 礼二四·徐松

    明堂御札【宋会要】仁宗皇佑二年二月十八日,帝谓辅臣曰:「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今冬至日当亲祀圜丘,欲以季秋有事于明堂,行飨帝飨亲之礼,以极孝恭之意。卿等讨寻典故,详议其事。」文彦博等对曰:「此礼久坠,历代未行,非

  • 十二年·佚名

    (辛丑)十二年大明成化十七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丙子,上,率百官,行正朝望闕禮如儀。○御仁政殿受賀。兀良哈中樞阿伊多介等十一人,來獻土宜。○御仁政殿行會禮宴。倭人、野人亦與焉,賜物有差。1月2日○丁丑,司諫院正言申經來啓曰

  • 卷第六·黄绾

      天赋人此理谓之命,人受天此理谓之性,性即理也。其所以分,理是泛言事物之理,性是专言在我之性;虚的是心,实的是性。  程子曰:&ldquo;去不仁则仁存&rdquo;,此言最切。又曰:&ldquo;仁载此四事,由行而宜之谓义,履此之谓礼,知此

  • 卷四十三·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四十三宋 陈经 撰康王之诰【周书】此篇与顾命之书相连伏生之书以康王之诰合顾命后人分之为二篇然天子之居丧也百官緫已以聴冢宰啜粥面深墨寝苫枕块之时何暇以冕服朝羣臣何暇出诰命若高宗亮阴

  • 梵网合注卷第七·智旭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合注卷第七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注菩萨比丘温陵道昉订 (庚)第三十八乖尊卑次第戒若佛子。应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不问老少。比丘。比丘尼。贵人国王

  • 佛说大乘智印经卷第二·佚名

    西天三藏宝法大师赐紫沙门智吉祥等奉 诏译  尔时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若身若心所获功德。难修难证亦难悟入。何以故。舍利弗诸佛如来眼观诸色。是识不以色境而动。耳听诸声。是识不以声境而动。鼻嗅诸香。是识不以

  • 迷宫·程小青

    有几个对于侦探似乎没有多大好感的人,曾有这样几句类似讥讽的话:“侦探是靠罪案而生活的;所以罪案和侦探的名词始终连接在一起,永远不分离。 寻味这几句话的含意,显然在抱怨侦探是一种可憎可厌的不祥人物;他的足迹所到之处,

  • 资治通鉴释例·司马光

    《通鉴释例》一卷,〈内府藏本。〉宋司马光撰。皆其修《通鉴》时所定凡例,后附《与范祖禹论修书帖》二通。有光曾孙尚书吏部员外郞伋跋语,称遗稿散乱,所藏仅存,脱略已甚,伋辄掇取分类为三十六例。末题丙戌仲秋,乃孝宗乾道二年

  • 守溪笔记·王鏊

    明王鏊撰。一卷。杂录明代人物逸事,并及当时天下财赋、财用之数。

  • 贤劫经·佚名

    梵名Bhadrakalpika -su^tra 。凡八卷。又称■陀劫三昧经、贤劫定意经。梵文原典已佚,现存藏译本与汉译本等。汉译本乃西晋竺法护于永康元年(300,一说永平元年)译出,计二十四章。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内容叙述佛陀在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