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九十六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二十三

王籍【字文海琅邪临沂人博涉有才气为任昉沈约所称赏天监中除安成王主簿历余姚钱塘令并以放免除湘东王参军随府会稽郡还为中散大夫】

櫂歌行

扬舲横大江乘流任荡荡轻桡暮不息复逐夜潮上时见湘水仙恒闻解佩响

入若邪溪

【梁书曰籍除轻车湘东王谘议参军随府会稽郡境有云门天柱山籍尝游之或累月不反至若邪溪赋诗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当时以为文外独絶顔氏家训曰王籍入若邪溪诗江南以为文外独絶物无异议简文吟咏不能忘之孝元讽味以为不可复得诗云萧萧马鸣悠悠斾旌毛传曰言不諠譁也吾每叹此解有情致籍诗生於此意耳】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隂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王暕【字思晦琅邪人俭之子齐明帝时除骠骑从事中郎天监中历吏部尚书领国子祭酒】

观乐应诏

赵瑟含清音秦筝凝逸响参差陈九夏依迟分四上从风绕金梁含云映珠网逓奏岂二八繁弦非一两幸叨东郭吹侧【一作厠】陪南风赏忘味信铿锵飡和终俯仰轻尘已飞散游鱼亦翻荡恩光实难遇咏言宁易放

咏舞

从风回绮袖映日转花钿同情依促柱共影赴危弦王训【字怀范暕长子幼聪警有识量文章之美为後进领袖为宣城王文学官至侍中】

度关山

边庭多警急羽檄未曾闲从军出陇坂驱马度关山关山恒晻霭高峯白云外遥望秦川水千里长如带好勇自秦中意气本豪雄少年便习战十四已从戎昔年经上郡今岁出云中辽水深难渡榆关断未通折衔【一作冲】凌絶域流蓬警未息胡风朝夜起平沙不相识兵法贵先声军【一作兵】中自有程逗遛皆【一作难】赎罪先登尽一城都护疲诏吏将军擅发兵平卢疑纵火飞鸱畏犯营轻重一为虏金刀何用盟谁知出塞外独有汉飞名

独不见

日晚宜春暮风软上林朝对酒近初节开楼荡夜娇石桥通小涧竹路上青霄持底谁见许长愁成细腰

奉和同泰寺浮图【和简文】

副君坐飞观城傍属大林王门虽八达露塔复千寻重栌出汉表层栱冒云心崑山雕润玉丽水莹明金悬盘同露掌垂凤似飞禽月落檐西暗日去柱东侵反流开睿属搦翰动神襟愿托牢舟返长免爱河深

奉和率尔有咏【简文帝诗云率尔成咏】

殿内多仙女从来难比方别有当窻艳复是可怜粧学舞胜飞燕染粉薄南阳散黄分黛色薰衣杂枣香简钗新辗翠试履逆填墙一朝恃容色非复守空房君恩若可恃愿作双鸳鸯

应令咏舞【应简文】

新粧本絶世妙舞亦如仙倾腰逐韵管敛袵【一作色】听张弦袖轻风易入钗重步难前笑态千金动衣香十里传将持比飞燕定当谁可怜

王泰【字仲通琅邪人僧?之孙慈之子梁天监中为秘书丞历中书侍郎又为廷尉卿迁吏部尚书】

赋得巫山高

迢逓巫山竦远天新霁时树交凉去远草合影开迟谷深流响咽峡近猿声悲只言云雨状自有神仙期王筠【字元礼一字德柔琅邪人僧?之孙楫之子幼清净好学与从兄泰齐名历仕尚书殿中郎累迁太子洗马中书舍人与殷钧并以方雅为昭明太子所礼】

乐府

有所思【律祖作吴均者非】

丹墀生细草紫殿纳轻隂暧暧巫山远悠悠湘水深徒歌鹿卢剑空贻玳瑁簪望君终不见屑泪且长【一作微】吟

陌上桑

人传陌上桑未晓已含光重重相?映软弱【一作软软】自芬芳秋胡始倚马罗敷未满筐春蚕朝巳老安得久彷徨

侠客篇

侠客趋名利劒气坐相矜黄金涂鞘尾白玉饰鈎膺晨驰逸广陌日暮返平陵举鞭向赵李与君方代兴

三妇艳

大妇留芳褥中妇对华烛小妇独无事当轩理清曲丈人且安卧艳歌方断续

杂曲二首

乌还夜巳逼虫飞晓尚赊桂月徒留影兰灯空结花可怜洛城东芳树揺春风丹霞映白日细雨带轻虹

行路难【七言】

千门皆闭夜何央百忧俱集断人肠探揣箱中取刀尺拂拭机上断流黄情人逐情虽可恨复畏边远乏衣裳已缲一蠒催衣缕复捣百和薰衣香犹忆去时腰大小不知今日身短长裲裆双心共一袜袙复两边作八襊襻带虽安不忍缝开孔裁穿犹未达胷前却月两相连本照君心不照天愿君分明得此意勿复流荡不如先含悲含怨判不死封情忍思待明年

楚妃吟【杂言】

花早飞林中明鸟早归庭前日暖春闺香气亦霏霏香气漂当轩清唱调独顾暮含怨复含娇蝶飞兰复袅袅轻风入裙春可游歌声梁上浮春游方有乐沈沈下罗幕

侍宴饯临川王北伐应诏【四言】

金版韬英玉牒藴精帝德乃武王威有征轩习弧矢夏陈干戚周骛戎车汉驰羽檄我皇俊圣千年踵武德洞十【一作干】门威加八柱金正圯德水行失道胡马南牧戎徒西保荐食伊瀍整居丰镐金关【一作阁】扬尘铜台茂草命彼膳夫爰诏协律乐赋出车弦操吉日玉馔骈罗琼浆泛溢圣德温温宾仪秩秩

早出巡行瞩望山海【以下五言】

王生临广隰潘子望洪河同轸怀归思俱兴年逝歌曰余异二子承睫泪滂沱剖符瀛海外结绶层山阿因心留恻悯恕巳息烦苛缮筑循时隟兴动藉民和高门惟壮丽修雉亦骈罗层楼亦攀涉复道亦经过昧旦清音上风气入纎萝云起垂天翼水动连山波奔涛延澜汗积翠远嵳峩乡关屡回曲还顾杳蹉跎曾微肃肃羽望路空如何

北寺寅上人房望远岫翫前池

安期逐长往交甫称高让远迹入沧溟轻举驰昆阆良由心独善兼且情由放岂若寻幽栖即目穷清旷激水周堂下屯云塞檐向闲牖听奔涛开窻延叠嶂前阶复虚沿濔迤成洲涨雨点散圆文风生起斜浪游鳞互瀺灂羣飞皆哢吭莲叶蔓田田菱花动揺漾浮光曜庭庑流芳袭帷帐匡坐足忘怀讵思江海上

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简文帝庾肩吾同赋】

阊阖暧已昏鈎陈杳将暮栖乌城上返【一作喧】晚雀林中度屯卫时巡警凝威肆安步阁道趋文昌禁兵连武库铜乌迎早风金掌承朝露罘罳分晓色睥睨生秋雾维城任寄隆空想灵均赋伊余方病免邱园保恬素

寓直中庶坊赠萧洗马

龙楼实九重薄寒殊复早玉堦泫清露铜池结秋潦霜被守宫槐风惊护门草之子擅文华纵横富辞藻舒锦慙光丽握珠谢奇宝媿予非工文何用披怀抱【物类志曰护门草出常山取置户下或有过其门者草必叱之一名百灵草】

奉和皇太子忏悔应诏【梁简文有蒙预忏直疏诗】

奉和皇太子懴悔诗仍上皇宸极圣旨即疏降同所用十韵私心庆跃得未曾有招采余韵更题鄙拙

一圣智比明帝德光四海荷负诚悠属度脱实斯在忏说济蒙愚推心屏欺殆名僧引定慧朝缨列元凯还迷依善导反心由真宰和铃混吹音胜幡荣雪彩早蒲欲抽叶新篁向舒?翘勤谅恳到归诚信兼倍艳睿似烟霞栏杆若珠琲善诱虽欲继含毫愧文彩

和皇太子忏悔

习恶归礼忏有过称能改圣德及羣生唱说信兼采翘心荡十恶邈诚销五罪三缚解智门六尘清法海超然故无着逍遥新有待

和吴主簿六首

春日二首

日照鸳鸯殿萍生鴈鹜池游尘随影入弱柳带风垂青骹【一作鹘】逐黄口独【一作别】鹤惨羁雌同衾远游说结爱久相离於今方溘死寜须萱草枝

菤葹心未发蘼芜叶欲齐春蚕方曳绪新燕正衔泥野雉呼?雊庭禽挟子栖从君客梁後方昼掩春闺山川隔道里芳草徒萋萋

秋夜二首

九重依夜馆四壁惨无晖招揺顾西落乌鹊向东飞流萤渐收火络纬欲催机尔时思锦字持制行人衣所望丹心达嘉客倘能归

露华初泥泥桂枝行梀梀煞气下重轩轻隂满四屋别宠增修夜远征悲独宿愁牵翠羽眉泪满横波目长门絶往来含情空杼轴

游望二首

落日照红粧挟瑟当窻牖宁复歌蘼芜唯闻叹杨柳结好在同心离别由衆口徒设露葵羮谁酌兰英酒会日杳无期蕣华安得久

相思不安席聊至狭斜东愁眉仿戚里高髻学城中双眉偏照日独蕊好萦风自知心所爱献赋甘泉宫传闻方鼎食讵忆春闺容

代牵牛答织女【沈约织女赠牵牛诗巳见】

新知与生别由来傥相值如何【一作岂如】寸心中一宵怀两事欢娱未缱绻倏忽成离异终日遥相望秪益生愁思犹想今春悲尚有故年泪忽遇长河转独喜凉飈至奔精翊凤轸纤阿警龙辔

苦暑【文苑英华作苦热】

日坂【一作域】散朱雰天隅敛青霭飞飈【一作光】焕南陆炎津通北濑繁星聚若珠密云屯似盖月至每开襟风过时解带

五日望采拾

裁缝逗早夏点画守初晨绡纨既妍媚脂粉亦香新长丝表良节命【一作金】缕应嘉辰结芦同楚客采艾异诗人折花竞鲜彩拭露染芳津含娇起斜盼歛笑动微嚬献璫依洛浦怀佩似江滨须待恩光接中夜奉衣巾

奉酧从兄临川桐树

伊昔擅羽仪待价龙门垂优游清露点徽【一作微】穆惠风吹月上隂阳干云覆死生枝公子存高尚聊用影华池栖鸾既不重舞鹤复何施方同散木爨清响竟谁知

摘安石榴赠刘孝威

中庭有奇树当户发华滋素茎表朱实绿叶厠红蕤既标太冲赋复见安仁诗宗生仁寿殿族代【疑作茂】河阳湄有美清淮北如玉又如龟退书写虫篆进对【一作封】多好辞我家新置侧可求不难识相望阻盈盈相思满胸臆高枝为君采请寄西飞翼

东南射山

【阮籍咏怀诗曰东南有射山汾水出其阳言神仙之事】

还丹改容质握髓驻流年口含千里雾掌流五色烟琼浆泛金鼎瑶池溉玉田倏忽整龙驾相遇凤台前

春游

藂兰已飞蝶杨柳半藏鸦物色相煎荡微步出东家既同翡翠翼复如桃李花欲以千金笑回君流水车

春日

金堤草非旧玉池泉已新风生似羊角云上若鱼鳞幽闺多怨思停织坐娇春芳华既零落方作向隅人

向晓闺情

北斗行欲没东方稍已曦晨鸡初下栖【玉台作振羽】晓露尚【作方】沾衣衾裯【作锦衾】徒有设信誓【作兰约】果相违讵【作谁】忍开朝镜羞恨掩空扉

望夕霁【帝王集作简文帝者非】

连山卷乱【一作族】云长林息衆籁密树含緑滋遥峯凝翠霭石溜正潨潺【一作潺湲】山泉始澄汰物华方入赏跂予心期会

和孔中丞雪里梅花

水泉犹未动庭树已先知翻光同雪舞落素混【一作汨】冰池今春竞时发犹是昔年枝唯有长顦顇对镜不能窥

摘园菊赠谢仆射举

灵茅挺三脊神芝曜九明菊花偏可憙碧叶媚金英重九惟嘉节抱一应元贞泛酌宜长久聊荐野人诚答元金紫饷朱李【六朝诗集作沈约因初学记相次而误也】

穠华春发彩结实下成蹊潘生咏金谷魏后沈寒溪逢君重妖丽移翫入崇闺慙无琼玖报徒用萃幽栖

咏轻利舟应临汝侯教

君侯饰轻利揺荡迈飞云凌波漾鷁彩泛水涣蛟文电流已光絶鸟逝复超羣倏忽方千里恋兹岐路分

咏灯檠

百华曜九枝鸣鹤映冰池朱光本内照丹花复外垂流晖悦嘉客翻影泣生离自销良不悔明白愿君知

咏蜡烛

执烛引佳期流影度单帷朣胧别绣被依稀见蛾眉荚明不足贵燋烬岂为疑所恐恩情改照君寻履綦

和萧子范入元襄王第

昔入睢阳苑连步披风云今游故台处回望閴无人皓壁留余篆蕙圃有余芬行人皆陨涕何独孟尝君

闺情

月出宵将半星流晓未央空闺易成响虚室自生光娇羞悦人梦犹言君在傍

东阳还经严陵濑赠萧大夫【以下二首文阙】

子陵徇高尚超然独长往钓石宛如新故态依可想

游望

晨登黄马坡遥望白龙堆风威尽撩折路险车轮摧古诗纪卷九十六

 

猜你喜欢
  歴代诗话卷三十·吴景旭
  十八家诗抄·卷四·曾国藩
  ◆姚文献公枢(雪斋集)·顾嗣立
  第二场·老舍
  第三出 猾虏·姚茂良
  严忠济·隋树森
  ●元曲选序·臧懋循
  提要·许恕
  卷二十一·王十朋
  三集卷七·乾隆
  卷二·佚名
  卷二十二·冯惟讷
  卷四百八十八·曹学佺
  卷二百二十五·曹学佺
  卷三百四十六·陈廷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场·老舍

    时间 前场后一个月左右。某日晚间。地 点 管清波的“第二家庭”,楼上。人 物常 妈 管清波 王先舟 于大璋 丁翼平唐子明 钱掌柜〔幕启:楼上一间小客厅,收拾得非常庸俗、阔绰,有点象昔日的高等妓院。看见这屋子,就

  • 四集卷十六·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十六古今体九十一首【癸巳八】立秋【六月九日】何处而无秋信迎山庄秋信最分明西南风至农经验【月令占候图云立秋晡时申西南凉风至宜粟谷今日□申特立秋而风自西南

  • 86.章碣:诗三首·施蜇存

    章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不知其字,诗人章孝标之子。章孝标应进士试考了十年,至元和十四年(公元八一九年)方才及第。及第后,回家嘉庆①,先以诗寄家乡友人,诗云: 及第全胜十政官,金汤镀了出长安。 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

  • 卷一百十五·毕沅

      ◎宋纪一百十五 ∷起旃蒙单阏正月,尽六月,凡六月。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绍兴五年金天会十三年   春,正月,乙巳朔,日有食之。   帝在平江。   金人去濠州。   初,金右都监宗弼

  • 卷之二百七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各关监督署·费行简

    海关权握之税务司为监督者,所得则公费,拨饷赔款生息,皆以官银号司之。故官银号委员,即监督之帐房也(沪商会总理某,即袁树勋任上海道时之官银号委员)。其兼有常关者,用人征税,权皆操于监督,赢余即可入己。故以兼有常关者,缺分为优

  • 别集上卷三·宋名臣言行录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録别集上卷三 宋 李幼武 纂集 张焘 忠定公 字子公饶州德兴人以门廕补太学斋郎升上舍政和八年廷试三人授太学録宣和初除博士三年连丁内外艰吉再为博

  • 吕罗汉传·魏收

    吕罗汉,本是东平寿张人。其先祖,在石勒时代迁居幽州。祖吕显,字子明。少年好学,性格廉洁正直,乡里有人发生纠纷都纷纷到他那里评理。慕容垂任命他为河间太守。皇始初年,举郡降魏,魏太祖很高兴,赐给他魏昌男的爵位,拜授他为巨鹿

  • 卷二十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十一 朱批佟吉图奏摺 雍正元年七月初四日【臣】佟吉图谨 奏为沥陈愚悃仰冀 照鉴事雍正元年七月初四日【臣】接到部文钦奉严旨随向北叩谢 天恩摘印缴 敕就鎻候解泣思【臣】受 皇上格外隆恩

  • 卷一百二 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司马迁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索隐】:韦昭堵音赭,又音如字,地名,属南阳。【正义】:应劭曰:“哀帝改为顺阳,水东南入蔡。”括地志云:“顺阳故城在邓州穰县西三十里,楚之郇邑也。及苏秦传云‘楚北有郇阳’,并谓此也。”字季。有兄仲同

  • 第十五章 五三惨案和对日之交涉·吕思勉

    中国的统一,是帝国主义者所不利的。所以要多方阻挠。如利用我国的内争,将借款军械等,供给一方面等都是。而其尤露骨的,则莫如十七年的五三惨案。当十六年五月间,国民革命军,奠定东南,渡江北伐。当时日本政府,便有乘机干涉的意

  • 第十七章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吕思勉

    从两汉到魏、晋,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转关。其要点,在破除古代的迷信,而从事于哲理的研究。两汉时代的迷信,并非下等社会才然,即上流社会,也是如此。试看当时政治上,遇天灾而修省,或省策免之公等,都略有几分诚意,和后世视为虚文的不

  • 卷105·陈邦瞻

    ○贾似道要君度宗咸淳元年夏四月,加贾似道太师,封魏国公。初,理宗在位久,储宫尚虚,帝时在忠邸,欲立为嗣,以问宰相吴潜,潜密奏云:“臣无弥远之才,忠王无陛下之福。”理宗怒。似道闻之,因陈建储之策,意在倾潜。潜去而似道独相,帝遂立

  • 卷第卅九·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卅九〈起延暦五年正月、盡七年十二月。〉」右大臣正二位兼行皇太子傅中衛大將臣藤原朝臣繼繩等奉勅撰」」今皇帝五年春正月壬辰朔。宴五位已上。賜祿有差。乙未。授无位長津王從五位下。戊戌。宴五位已上

  • 功名·韩非

    明君之所以立功成名者四:一曰天时,二曰人心,三曰技能,四曰势位。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逆人心,虽贲、育不能尽人力。故得天时则不务而自生,得人心,则不趣而自劝;因技能则不急而自疾;得势位则不推进而名成。若水之流,若船之浮

  • 辟支佛因缘论卷下·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王舍城大长者悟辟支佛缘  波罗奈国王月出悟辟支佛缘  拘舍弥国王大帝悟辟支佛缘  拘舍弥国王悟辟支佛缘  波罗奈国王亲军悟辟支佛缘  转轮圣王最小子悟辟支佛缘  王舍城大长

  • 十二门论疏 第四卷·吉藏

    十二门论疏 第四卷观相门第四所以有此门者有通别二义。通意有三。一者根性不同悟入各异。自有闻求四缘无四不悟闻捡三相无三而得道。故说三相门。二者欲通释诸方等经。经中自有明四缘毕竟空。自有明三相毕竟空

  • 菩提心义(海运)·佚名

    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发起之相。具在众经。大事因缘莫过于此。欲正修觉不可不知。随所见闻略辨其相。菩提心义。五门分别。一释名义。二识体性。三辨一异。四明相状。五述行愿。初释名义者。梵云菩提此翻名觉。众生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