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三      明 冯惟讷 撰

古逸第三

谣【吟附】

康衢谣【一作康衢歌】

【列子曰尧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治与不治与亿兆愿戴巳与乃微服游於康衢闻童儿谣云云尧喜问曰谁教尔为此言童儿曰闻之大夫大夫曰古诗也】

立我烝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殷末谣

帝惑妲己玉马走【叶养里反】

绥山谣

【列仙传曰葛由者羌人也周成王时好刻木羊卖之一旦骑羊而入西蜀蜀中王侯贵人遣之上绥山随之者不复皆得仙道故里谚云】

得绥山一桃虽不得仙亦足以豪

黄泽谣

【穆天子传曰天子东游于黄泽使宫乐谣云】

黄之池【一作陀】其马歕沙【歕鶾也善问切沙叶音莎】皇人威仪【叶音俄】黄之泽【叶达各反】其马歕玉【叶音珏】皇人受【补注作夀】谷【叶同玉谷生也】

白云谣【三章】

【穆天子传曰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云】

白云在天山?【陵】自出【叶尺为反】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叶陵之反将请也尚庶几也】

【天子答之云】

予归东土和治【一作洽】诸夏【叶後五反】万民平均吾顾见女比及三年将复而野【叶上与反顾还也复反此野而见汝也】

【天子遂驱升于弇山乃纪丌迹于弇山之石而树之槐眉曰西王母之山还归丌世民作忧以吟云○弇山弇兹山日所入也】

比徂西土【徂往也】爰居其野虎豹为羣於【读曰乌】鹊与处嘉命不迁【言守此一方】我惟帝【帝天帝也】天子大命而不可称顾世民之恩流涕芔陨吹笙鼓簧中心翔翔【忧无薄也】世民之子唯天之望【所瞻望也】

西王母吟【见海外经】

徂彼西土爰居其所虎豹为羣乌鹊与处嘉命不迁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将去予吹笙鼓簧中心翺翔世民之子维天之望

周宣王时童谣【史记作童女谣】

【史记曰夏后氏之衰也有二龙止于帝庭而言曰予褒之二君夏帝卜藏其漦历夏殷莫敢发至厉王之末发而观之漦化为玄鼋以入后宫童女遭之而孕生女惧而弃之宣王之时童女谣云云适有夫妇卖是器者宣王使执之逃于道见郷者所弃妖子哀而收之犇於褒褒人有罪请入弃女于王以赎是为褒姒幽王嬖之】

檿弧箕服【叶】实亡周国【山桑曰檿弧弓也箕木名服矢房也○列子良弓之子必学为箕箕盖矢房旧说以为簸箕之箕非】

鸜鹆谣

【汉书五行志曰左氏传鲁文成之世童谣也至昭公时有鸜鹆来巢公攻季氏败出奔齐居外野次乾侯八年死於外归葬鲁昭公名稠公子宋立是为定公】

鸜之鹆之公出辱之鸜鹆之羽公在外野【叶】往馈之马【叶牡】鸜鹆跦跦【音诛叶周】公在乾侯徵褰与襦鸜鹆之巢远哉遥遥稠父丧劳宋父以骄鸜鹆鸜鹆往歌来哭【跦跦跳行貌褰袴也襦在外短衣也稠父昭公死外故丧劳宋父定公代立故以骄往歌来哭谓昭公生出歌死还哭也】

鲁童谣

【家语曰齐有一足之鸟飞集於公朝止于殿前舒翅而跳齐侯怪之使使聘鲁问於孔子子曰此鸟名商羊水祥也昔童儿屈脚振肩而跳且谣云云今齐有之其应至矣急告民趋治沟渠修堤防将有大水为灾顷之大霖雨水溢泛诸国伤害民人唯齐有备不败】

天将大雨商羊鼔儛

晋献公时童谣

【左氏传曰晋献公伐虢围上阳问於卜偃曰吾其济乎偃以童谣对曰克之十月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汉书五行志曰周十二月夏十月也言天者以夏正】

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旗鹑之贲贲【音奔】天策焞焞火中成军虢公其奔【龙尾尾星也日月之会曰辰日在尾故尾星伏不见均同也戎事上下同服振振盛貌鹑鹑火星也贲贲鸟星之体也天策传说星时近日星微焞焞无光耀也言丙子平旦鹑火中军事有成功也】

晋惠公时童谣

【汉书五行志曰晋惠公赖秦力得立立而背秦内杀二大夫国人不说及更葬其兄恭太子申生而不敬故诗妖作也後与秦战为秦所获立十四年而死晋人絶之更立其兄重耳是为文公遂伯诸侯】

恭太子更葬【叶滋郎反】兮後十四年晋亦不昌昌乃在其兄【叶虚王反】

赵童谣

【史记赵幽缪王迁五年代地大动六年大饥民譌言云云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忽召齐将顔聚代之赵忽军破顔聚亡去以王迁降○风俗通曰赵迁信秦反闲之言杀其良将李牧而任赵括遂为所?】

赵为号秦为笑【平声】以为不信视地上【一作之】生毛

楚昭王时童谣

【家语曰楚昭王渡江江中有物大如斗圆而赤直触王舟舟人取之王怪之使使聘於鲁问於孔子孔子曰此萍实也可剖而食之吉祥也唯覇者为能获焉使者反王遂食之大美使来以告鲁大夫大夫因子游问曰夫子何以知其然曰吾昔之郑过乎陈之野闻童谣云云此楚王之应也是以知之】

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蜜

楚人谣

【史记曰楚怀王为张仪所欺客死於秦至王负刍遂为秦所灭百姓哀之为之语曰】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亡秦汉高帝楚人也】

吴夫差时童谣

【述异记吴王夫差立春宵宫为长夜之饮造千石酒锺又作天池池中造青龙舟日与西施为水嬉又有别馆在句容楸梧成林乐府云云是也】

梧宫秋吴王愁

灵宝谣

【灵宝要略曰昔太上以灵宝五篇真文以授帝喾帝喾将仙封之於锺山至夏禹廵狩度弱水登锺山遂得是文後复封之包山洞庭之室吴王阖闾出游包山见一人自言姓山名隐居阖闾扣之乃入洞庭取素书一卷呈阖闾其文不可识令人齎之问孔子孔子曰丘闻童谣云云阖闾乃尊事之】

吴王出游观震湖龙威丈人山隐居北上包山入灵墟乃入洞庭窃禹书天地大文不可舒此文长传百六初若强取出丧国庐

包山谣【见杨方吴越春秋】

【沈怀远南越志曰牛女之分杨州之末土也爰有太山寔曰秦望又有石篑峻起立内有金简玉字】

禹得金简玉字书藏洞庭包山湖

攻狄谣

【战国策曰田单攻狄三月而不克齐婴儿谣云】

大冠若箕修剑拄颐攻狄不能【叶年题反】下垒【一有千字】枯丘【叶袪其反大冠武冠也垒枯丘谓空守一丘为垒说苑作梧丘地名也通监云攻狄不能下垒枯骨成丘】

秦人谣【见张衡西京赋注】

【虞喜志林曰秦穆公梦之天帝所奏钧天乐赐以金策祚世之业当时有谣云】

天帝醉秦?金误陨石坠【风雅逸篇注曰张平子曰昔者天帝说秦穆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乃为金策赐用此土而剪诸鹑首即此说也盖愤乱疾世若诗所谓视天梦梦者】

泗上谣

【水经注周显王四十二年九鼎沦没泗渊秦始皇时见於泗水始皇大喜使数千人入水系而行未出龙齿啮断其系故泗上为之谣云】

称乐太早絶鼎系

三秦记民谣

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孤云两角去天一握山水险阻黄金子午蛇盘乌栊势与天通【水经注僰道谣禉溪赤木?蛇七曲盘羊乌栊势与天通】

河图引蜀谣

汶阜之山江出其腹帝以会昌神以建福

列女传引古谣

食石食金盐可以支常久食石食玉?可以得长夀诵【文心雕龙曰颂主告神义必纯美晋舆之称原田鲁民之刺裘鞾直言不咏短辞以讽丘明子高竝谍为诵斯则野诵之变体寖被乎人事矣】

有焱氏颂

【庄子天运篇北门成问於黄帝曰帝张咸池之乐於洞庭之野云云帝曰天机不张而五官皆备此之谓天乐无言而心说故有焱氏为之颂曰】

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苞裹六极【注此乃无乐之乐乐之至也】

舆人诵

【国语曰晋惠公入而背内外之赂舆人诵之云云○惠公献公庶子夷吾也外秦内里丕也舆衆也不歌曰诵】

佞之见佞【叶称因反】果丧其田【音与陈同】诈之见诈【叶庄助反】果丧其赂得国而狃终逢其咎丧田不惩祸乱其兴【佞谓里丕诈谓秦见佞见诈俱谓惠公也丧田丧赂谓不得其赂地狃?也咎谓惠公败於韩不惩谓丕郑复欲与秦共纳重耳惠公杀之】

恭世子诵

【国语晋惠公改葬共世子臭达于外国人诵之曰○共世子申生也献公时申生葬不如礼故改葬之惠公烝於献公夫人贾君故申生臭达于外不欲为无礼者所葬也】

贞之无报【叶敷救反】也孰是人斯而有是臭也贞为不听信为不诚国斯无刑媮居幸生不更厥贞大命其倾威兮怀【叶胡威反】兮各聚尔有以待所归兮猗兮违兮心之哀【叶於希反】兮岁之二七其靡有微兮若翟公子吾是之依兮镇抚国家为王妃兮【贞正也以正葬之而不见聼也信心行之不见诚也刑法也言惠公偷窃居位徼幸而生威畏也怀思也言国人畏惠公思重耳也猗叹也违去也二七十四岁也微亡也靡有微者亦亡谓子圉也翟公子指重耳时出居於翟也言重耳当覇诸侯为王妃耦】

舆人诵【一作歌】

【左传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夭秦小子憖次於城濮楚师背酅而舍晋侯患之聼舆人之诵云云○酅尸圭反丘陵险阻名晋侯恐衆畏险故聼其歌诵】

原田每每【平声】舍其旧而新是谋【音媒高平曰原喻晋军美盛若原田之草每每然可以谋立新功不足念旧惠】

朱儒诵【一作歌】

【左传襄公四年邾人莒人伐鄫臧纥救鄫败于狐骀国人诵之曰】

臧之狐裘【叶渠之反】败我於狐骀【叶盈之反】我君小子朱儒是使朱儒朱儒使我败於邾【狐裘大夫之服襄公幼弱故曰小子臧纥短小故曰朱儒】

子产诵【二章○一作歌】

【左传曰郑子产从政一年舆人诵之云云及三年又诵之】

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褚衣囊也衣冠非法者收之不敢服】

又诵

我有子弟子产诲【古叶志】之我有田畴子产殖【叶时吏反】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孔子诵【二章○辞亦见家语孔丛子】

【吕氏春秋曰孔子始用於鲁鲁人鷖诵之云云及三月政成化既行又作诵云云】

麛裘而鞸【叶毗臂反孔丛子作芾下同】投之无戾鞸之麛裘投之无邮【麛鹿子也其皮以为裘加褐衣以朝天子也芾小貌投弃也戾邮皆罪也】

又诵

衮衣章甫实获我所章甫衮衣惠我无私【衮衣公侯服也章甫儒冠也】

齐人颂【七略作齐语】

【史记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於齐驺衍术迂大而闳辨奭也文具难施淳于髠久与处时有得善言故齐人颂曰】

天口骈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髠【史记无天口骈三字骈田骈也驺衍所言五德终始天地广大故曰谈天驺奭?衍之文饰若雕镂龙文故曰雕龙过字作輠輠者车之盛膏器也炙之虽尽犹有余流言淳于髠智不尽如炙輠也】

古诗纪卷三

 

猜你喜欢
  卷三百九十一·彭定求
  颜博文·唐圭璋
  寇准·唐圭璋
  第一出 标目·汤显祖
  黄鸟·闻一多
  卷九十一·徐世昌
  静思集巻一·郭钰
  卷一百一·陈思
  卷五·吴雯
  卷三百三十九·曹学佺
  卷八十八·陈焯
  御选明诗卷一百十九·康熙
  御选宋诗卷四·康熙
  张昪词作鉴赏·佚名
  捧剑仆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戏鸥居词话·毛大瀛

    ○许尚质酿川集山阴许尚质又文酿川集云:甲子依人入洛,同舟有北去女子,时闻叹息。泊江口,填花心动一阕云:&ldquo;埋怨西风,恁、催人一帆飞渡。侧坐小车,障面轻容,偷见泪痕如雨。生怜同是离乡也,谁似我、离乡尤苦。苦相对,无

  • 自序·胡适

    胡适既已自誓将致力于其所谓&ldquo;活文学&rdquo;者,乃删定其六年以来所为文言之诗词,写而存之,遂成此集。名之曰&ldquo;去国&rdquo;,断自庚戌也。 昔者谭嗣同自名其诗文集曰&ldquo;三十以前旧学第几种&rdquo;。今余此集,

  • 卷八百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十六皎然奉酬袁使君高春游鶺鴒峯兰若见怀鶺鴒中峯近高奇古人遗常欲乞此地养松挂藤丝昨闻双旌出一川花满时恨无翔云步远赴关山期跻险与谁赏折芳应自怡遥知忘归趣喜得春景迟已见郢人唱新题

  • 因习第十八·浦起龙

    盖闻三王各异礼,五帝不同乐,故传称因俗,《易》贵随时。况史书者,记事之言耳。夫事有贸迁,而言无变革,此所谓胶柱而调瑟,刻船以求剑也。古者诸侯曰薨,卿大夫曰卒。故《左氏传》称楚邓曼曰:"王薨于行,国之福也。"又郑子产曰:文、襄

  • 卷四十六·宋·蒋一葵

    【夏竦】 〔字子乔。幼学于姚铉,铉使为《水赋》,限以万字。竦作三千字示铉,铉怒,不视,曰:“汝何不于水之前后左右广言之。”竦益之,得六个字,铉喜曰:“可教矣。”十七善属文,为时所称。一日,忽见黄衣道士冒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三十四·佚名

    万历四十三年七月丙午朔孟秋享 太庙遣侯吴汝胤恭代侯梁世勋宋光夏分献○丁未大学士方从哲吴道南言昨接蓟镇督抚薛三才等揭称通州三河等处劫掠蜂起始于饥民之啸聚继以奸民之乘机所请发帑开仓停徵改折等事诚救荒急务臣

  • 卷之三百八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尚史卷三十七·李锴

    列传十五齐诸臣传陈完【敬仲】 夷孟思 闵孟克 陈湏无【文子】 陈无宇【桓子】  陈开【武子】 陈书陈完者陈厉公子敬仲也其少也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遇观【坤下防上】之否【坤下干上】曰是

  • 六四五 闽浙总督三宝奏缴应毁各书情形折(附清单)·佚名

    六四五 闽浙总督三宝奏缴应毁各书情形折(附清单)乾隆四十四年九月初六日*大学士管闽浙总督汇署福建巡抚臣三宝谨奏,为查缴应毁各书,恭折具奏事。窃照各省钦奉谕旨查缴违碍书籍,臣前于浙江、湖广督抚任内节经饬属实力访查,

  • 卷十八 大学五或问下·黎靖德

      ◎传五章   △独其所谓格物致知者一段   先生为道夫读格物说,举遗书"或问学何为而可以有觉"一段,曰:"'能致其知,则思自然明,至於久而后有觉',是积累之多,自有个觉悟时节。'勉强学问',所以致其知也。'闻见博而智益明',

  • 论语集解义疏卷三·皇侃

    魏 何晏 集解梁 皇侃 义疏论语公冶长第五疏【公冶长者孔子弟子也此篇明时无明君贤人获罪者也所以次前者言公冶虽在柱滥缧绁而为圣师证明若不近仁则曲直难辨故公冶次里仁也】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 第5章·老子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1)。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2)?虚而不屈,动而愈出(3)。多言数穷,不如守中(4)。【题解】这里由“天道”以论“人道”,由“自然”以推论“社会”,在哲学上

  • 审应览第六·吕不韦

    审应原文:一曰:人主出声应容,不可不审。凡主有识,言不欲先。人唱我和,人先我随,以其出为之入,以其言为之名,取其实以责其名,则说者不敢妄言,而人主之所执其要矣。孔思请行,鲁君曰:&ldquo;天下主亦犹寡人也,将焉之?&rdquo;孔思对曰:&l

  • 大慧普觉禅师普说 第十三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普说 第十三卷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师到雪峰值建菩提会请普说。问话毕乃云。菩提宿将坐重围。劫外时闻木马嘶。寸刃不施魔胆碎。望风先已竖降旗。雪峰法窟真歇场中。人人怀报

  • 卷第二·佚名

    付法藏因缘传卷第二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摩诃迦叶垂涅槃时。以最胜法付嘱阿难。而作是言。长老当知。昔婆伽婆以法付我。我年老朽将欲涅槃。世间胜眼今欲相付。汝可精勤守护斯法。阿难曰诺唯然受教。于是阿

  • 卷第十七·费隐通容

    五灯严统卷第十七临济宗南岳下十一世石霜圆禅师法嗣隆兴府黄龙慧南禅师信州章氏子。依泐潭澄禅师分座接物。名振诸方。偶同云峯悦禅师游西山。夜话云门法道。峯曰。澄公虽是云门之後。法道异矣。师诘其所以异峯曰。云

  • 佛说决罪福经卷下·佚名

    慧法菩萨白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受佛五戒。或受十戒。或作沙门受二百五十戒。欲求度世道宿罪所庶不得如意。或宿命行恶怨憎四起。或短命或处乱世横为时乘。行鬼所病命在呼吸。其人至心归命求救。宿罪所追当云何灭之

  • 雍正畿辅通志·李卫

    河北地方志。清李卫等修,陈仪等纂。一百二十卷。卫字又玠,砀山(今属安徽)人。识字不多,纳资为户部郎,雍正时官至直隶总督。仪有《陈学士文钞》已著录。旧称京都附近为畿辅,清代为直隶省三别称,包括北京周围县境、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