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六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四十六    明 冯惟讷 撰

晋第十六

桓玄【字敬道温之孽子也袭爵南郡公後都督荆司等八州江州刺史矫诏加封楚王寻篡位刘裕等起义兵讨杀之安帝反正】

登荆山

理不孤湛影比有津曾是名岳明秀超邻器栖荒外命契响神我之怀矣巾驾飞轮

南林弹

散带蹑良驷挥弹出长林归翮赴旧栖乔木转翔禽落羽寻絶响屡中转应心

殷仲文【字仲文陈郡人少有才藻从兄仲堪荐用於会稽王道子後从桓玄反玄诛仲文爲刘裕所杀○诗品日晋宋之际殆无诗乎义熙中以谢益寿殷仲文爲华绮之冠殷不竞矣】南州桓公九井作

四运虽鳞次理化各有准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景气多明远风物自凄紧爽籁惊幽律哀壑叩虚牝岁寒无早秀浮荣甘夙陨何以标贞脆薄言寄松菌哲匠感萧晨肃此尘外轸广筵散泛爱逸爵纡胜引伊余乐好仁惑祛吝亦泯猥首阿衡朝将贻匈奴哂

送东阳太守

昔人深诚叹临水送将离如何祖良游心事孱在斯虚亭无留宾东川缅逶迤【阙】

谢混【字叔源小字益寿陈郡阳夏人太傅安之孙也风华爲江左第一尚孝武帝晋陵公主官至中领军尚书左仆射以与刘毅善坐诛】

游西池

悟彼蟋蟀唱信此劳者歌有来岂不疾良游常蹉跎逍遥越城肆愿言屡经过回阡被陵阙高台眺飞霞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褰裳顺兰沚徙倚引芳柯美人愆岁月迟暮独如何无爲牵所思南荣戒其多

送二王在领军府集诗

苦哉远征人将乖萃余室明窗通朝晖丝竹盛萧瑟乐酒辍今辰离端起来日

诫族子

【南史曰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惟与族子灵运瞻晦曜以文义赏会尝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因宴饮之余爲韵语以奬劝灵运等曰】

康乐诞通度实有名家韵若加绳染功剖莹乃琼瑾【灵运】宣明体远识頴逹且沈隽若能去方执穆穆三才顺【晦字宣明】阿多标独解弱冠纂华胤质胜诫无文其尚又能峻【曜小字多】通远怀清悟采采标兰讯直辔解不踬抑用解偏吝【瞻字通远】微子基微尚无倦由慕蔺勿轻一篑少进往必千仞【微卽弘微】数子勉之哉风流由尔振如不犯所知此外无所慎【灵运等并有诫励之言惟弘微独尽褒美】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解褐辅国功曹累迁晋陵太守广州刺史後迁中领军义熙九年卒】酌贪泉赋诗

【晋书曰隆安中以隐之爲龙骧将军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此诗及在州清操逾厉】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一作石门有贪泉一歃重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宗炳【字少文南阳涅阳人性至孝居丧过礼爲乡闾所称刺史殷仲堪桓玄并辟主簿不就庐山释惠远结白莲社其间誉望尤着者号社中十八贤炳其一也○艺文类聚作宋人】

登半石山

清晨陟阻崖气志洞萧洒嶰谷崩地幽穷石凌天委长松列竦肃万树巉岩诡上施神农萝下凝尧时髓

登白鸟山诗

我徂白鸟山因名感昔拟仰升数百仞俯览眇千里杲杲群木分岌岌衆峦起【阙】

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人清虚服气不与世人交游石季龙之末至长安潜隐於终南山苻坚累徵不赴公侯巳下咸躬往参诣及姚苌入长安礼嘉如苻坚故事後因事爲苌所害苻登闻嘉死设坛哭之赠太师谥文定公】

歌三首

【晋书本传曰嘉死之日人有垄上见之其所造三章歌?事过皆验○金陵志曰初王子年着?至安帝果爲刘氏所代】

帝讳昌明运当极特申一期延其息诸马渡江百年中当值卯金折其锋

欲知其姓草肃肃谷中最细低头熟鳞身甲体永兴福【南史曰齐太祖高皇帝讳道成姓萧氏未受命时王子年作此歌按谷中精细者稻也即道也熟犹成也】金刀利刃齐刈之【金刀刘字刈犹剪也】

王康琚【以下爵里无考】

反招隐诗

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伯夷窜首阳老耼伏柱史昔在太平时亦有巢居子今虽盛明世能无中林士放神清云外絶迹穷山里鵾鷄先晨鸣哀风迎夜起凝霜凋朱顔寒泉伤玉趾周才信衆人偏智任诸已推分得天和矫性失至理归来安所期与物齐终始

招隐

登山招隐士褰裳蹑遗踪华条当圜室翠叶代绮牎【阙】湛方生

庐山神仙诗

序曰寻阳有庐山者盘基彭蠡之西其崇标峻极辰光隔辉幽涧澄深积清百仞若乃絶阻重险非人迹之所游窈窕冲深常含霞而贮气真可谓神明之区域列真之苑囿矣太元十一年有樵采其阳者于时鲜霞褰林倾晖映岫见一沙门披法服独在岩中俄顷振裳挥锡凌崖直上排丹霄而轻举起九折而一指旣白云之可乘何帝乡之足远哉穷目苍苍翳然灭迹诗曰

吸风玄圃饮露丹霄室宅五岳宾友松乔

後斋诗

解缨复褐辞朝归薮门不容轩宅不盈亩茂草笼庭滋兰拂牖抚我子侄擕我亲友茹彼园蔬饮此春酒开棂攸曕坐对川阜心焉孰托托心非有素构易抱玄根难朽卽之匪远可以长久

帆入南湖【帆扶泛切】

彭蠡纪三江庐岳主衆阜白沙浄川路青松蔚岩首此水何时流此山何时有人运互推迁兹器独长久悠悠宇宙中古今迭先後

还都帆

高岳万丈峻长湖千里清白沙穷年洁林松冬夏青水无暂停流木有千载贞寤言赋新诗忽忘羇客【一作旅】情

天晴诗

屏翳寝神辔飞廉收灵扇青天莹如镜凝津平【初学作奕】如研落帆修江渚【初学作湄】悠悠极长眄清气朗山壑千里遥相见

诸人共讲老子

吾生幸凝湛智浪纷竞结流宕失真宗遂之弱丧辙虽欲反故乡埋翳归途絶涤除非玄风垢心焉能歇大矣五千鸣特爲道丧设鉴之诚水镜尘秽皆朗彻

怀归谣

辞衡门兮至欢怀生离兮苦辛岂羇旅兮一慨亦代谢兮感人四运兮遒尽化新兮岁故氛惨惨兮凝晨风凄凄兮薄暮雨雪兮交纷重云兮四布天地兮一色六合兮同素山木兮摧披津壑兮凝沍感羇旅兮苦心怀桑梓兮增慕胡马兮恋北越鸟兮依阳彼禽兽兮尚然况君子兮去故乡望归涂兮漫漫盼江流兮洋洋思涉路兮莫由欲越津兮无梁

秋夜诗

悲九秋之爲节物凋悴而无荣岭颓鲜而殒緑木倾柯而落英履代谢以惆怅覩揺落而兴情信臯壤而感人乐未毕而哀生秋夜清兮何秋夕之转长夜悠悠而难极月皦皦而停光播商气以清温扇高风以革凉水激波以成涟露凝结而爲霜凡有生而必凋情何感而不伤苟灵符之未虚孰兹恋之可忘何天悬之难释思假畅之冥方拂尘衿於玄风散近滞於老庄揽逍遥之宏维总齐物之大纲同天地於一指等太山於毫芒万虑一时顿緤情累豁焉都忘物我泯然而同体岂复寿夭於彭殇

游园咏

谅兹境之可怀究川阜之奇势水穷清以澈鉴山邻天而无际乘初霁之新景登北馆以悠瞩对荆门之孤阜傍鱼阳之秀岳乘夕阳而含咏杖轻策以行游袭秋兰之流芬幙长猗之森修任缓步以升降历丘墟而四周智无涯而难恬性有方而易适差一毫而遽乖徒理存而事隔故羁马思其华林笼雉想其臯泽矧流客之归思岂可忘於畴昔

苏彦

七月七日咏织女

火流凉风至少昊协素藏织女思北沚牵牛叹南阳时来嘉庆集整驾巾玉箱琼佩垂藻蕤雾裾结云裳金翠耀华辎軿辕散流芳释辔紫微庭解衿碧琳堂欢讌未及究晨晖照扶桑仙童唱清道盘螭起腾骧怅怅一宵促迟迟别日长

西陵观涛

洪【一作江】涛奔逸势骇浪驾丘山訇隐振宇宙漰磕津云连【阙】

陆冲

杂诗二首

命驾遵长途绵邈途难寻我行亦何艰山川阻且深洿泽无夷轨重峦有层阴零雨淹中路玄云蔽高岑俯悼孤行兽仰叹偏翔禽空谷回【阙】 流风漂哀音羇旅淹留久怅望愁我心

肆观野原外放心希太和景岳造天汉丰林冒重阿清芬乘风散艳藻映渌波【阙】

江伟

答贺蜡

正元二年冬腊家君在陈郡余别在国舍不得集会弟广平作诗以贻余余答之曰【艺文类聚作晋人然晋无正元之号或误也】

蜡节之会廓焉独处晨风朝兴思我慈父我心怀恋运首延伫

范广泉

征虏亭饯王少傅

挂冠东门阎归褐西唐足结辙尘高衢祖供悬长麓韩卿辞辇路疎傅知殆辱素德烛光尘玄轨芳前觉王齐之【琅邪人广弘明集云晋王齐之】

念佛三昧诗四首

妙用在幽【弘明作兹】涉有览无神由昧彻识以照麄积微自引因功本虚泯彼三观忘此毫余

寂漠何始理玄通微融然忘适乃廓灵晖心悠【一作游】缅域得不践机用之以冲会之以希

神资天凝圆映朝云与化而感与物斯群应不以方受者自分寂尔渊镜金水尘纷

慨自一生夙乏惠识托崇渊人庶藉冥力思转毫功在深不测至哉之念主心西极

卞裕

送桓竟陵

翰城将孰寄怀人应斯莅饯行临高阜怡衿睦景气【阙】

失题【见初学记别部】

余弟适东迈眷恋将乖情离别信吾事凄心相纚婴【阙】孔法生

征虏亭祖王少傅

昔人鉴殆辱解绂扬归舲真感属神虑高兴袭天情【阙】张骏【字公庭西凉牧张寔之世子幼而奇伟十岁能属文後嗣位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西平公】薤露行

在晋之二世皇道昧不明主暗无良臣艰【一作奸】乱起朝廷七柄失其所权纲丧典刑愚猾窥神器牝鸡又晨鸣哲妇逞幽虐宗祀一朝倾储君缢新昌帝执金墉城祸衅萌宫掖胡马动北垧三方风尘起玁狁窃上京义士扼素腕感慨怀愤盈誓心荡衆狄积诚彻昊灵

东门行【选诗外编作游春诗】

勾芒御春正衡纪运玉琼明庶起祥风和气翕来征庆云荫八极甘雨润四垧昊天降灵泽朝日耀华精嘉苗布原野百卉敷时荣鸠鹊与鶖黄间关相和鸣菉萍【一作芙蓉】覆灵沼香花扬芳馨春游诚可乐感此白日倾休否有终极落叶思本茎临川悲逝者节变动中情

马岌

题宋纎石壁诗

【晋书曰宋纎字令艾敦煌人也隐居酒泉南山不应辟命酒泉太守马岌造焉纎距而不见岌叹曰名可闻而身不可见德可仰而形不可覩今而後知先生人中之龙也铭诗于石壁曰】

丹崖百丈青壁万寻奇木蓊鬰蔚若邓林其人如玉维国之琛室迩人遐实劳我心【张祚时太守杨宣画纎像於阁上出入视之作颂曰爲枕何石爲漱何流身不可见名不可求】

赵整【字文业一名正雒阳清水人或曰济阴人年十八爲僞秦着作郎後迁至黄门侍郎武威太守爲人无须而瘦有妻妾而无儿时人谓阉然而情度敏逹学兼内外後出家事佛更名道整】酒德歌

【秦王坚与羣臣饮以极醉爲限整作歌】

地列酒泉天垂酒池杜康妙识仪狄先知纣丧殷邦桀倾夏国由此言之前危後则

讽谏诗二首

【高僧传曰正性好几谏无所回避苻坚末年宠惑鲜卑惰於治政正因歌谏曰昔闻孟津河坚动容曰是朕也又歌曰北园有一树坚笑曰将非赵文业耶】

昔闻孟津河千里作一曲此水本自清是谁搅令浊【拾遗作乱使浊】

北园有一【拾遗作枣】树布叶垂重阴外虽饶棘刺内实有赤心

谏歌

【晋孝武帝宁康二年冬十二月秦王坚与慕容垂夫人段氏同辇游於後庭宦官赵整歌云云坚改容谢之命夫人下辇】

不见雀来入鷰室但见浮云蔽白日

琴歌

【晋书载记曰苻坚分氐户於诸镇赵整因侍援琴而歌云云坚笑而不纳及败於姚苌果如整言】

阿得脂阿得脂博劳旧父是仇绥尾长翼短不能飞远徙种人留鲜卑一旦缓急语阿谁【通监作当语谁】

苻朗【略阳临渭氐人坚之从兄子也性宏逹神气爽迈徵拜镇东将军青州刺史在任甚有声绩会晋遣淮阴太守高素伐青州朗遣使诣谢玄於彭城求降诏加员外散骑侍郎既至扬州风流迈於一时超然自得多所陵忽王国宝譛而杀之】

临终诗

四大起何因聚散无穷巳旣适一年中又入一死理冥心乘和畅未觉有终始如何箕山夫奄焉处东市旷此百年期远同嵇叔子命也归自天委化任冥纪

失名

曲池歌【拾遗在湛方生後诗品作湛诗非也】

曲池何淡澹芙蓉蔽清源荣华盛壮时见者谁不欢一朝光采落见者不回顔

古诗纪卷四十六

 

猜你喜欢
  卷七·董康
  第三出 僦居·李渔
  ●卷三·五代十国·王奕清
  第十五回 闺阁人男装夺解·陈端生
  楔子·王实甫
  第二折·关汉卿
  《词综》(卷九)·朱彝尊
  四集目录十·乾隆
  卷三百二十二·陈思
  卷二十二·陈思
  水心集补钞·吴之振
  卷三百七·陈廷敬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张说
  刘方平诗鉴赏·佚名
  宣宗皇帝御制诗·朱瞻基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杨元亨·唐圭璋

      沁园春   无为灯夕上陆史君   一棹横江,问讯盟鸥,太守谓谁。道皇华使者,光风洒落。元宵三五,乐与民俱。宝榼金鞯,玉梅钗燕,鬥鸭阑干花影嬉。人迎笑,似玉京春浅,长是灯时。   风流不减人知。算岳牧词人谁似之。把南

  • 第三十五出 题墓(南吕调庚青韵)·丁耀亢

    【虞美人】(旦素服从人上)青山泪洒何年了,哀草孤坟绕。白杨风起纸钱荧,落日啼乌,儿女哭清明。黄土伤心血未枯,重泉下照剑光狐。哀哀寡妇郊原泪,滴向坟边知也无?奴家未亡人杨员外之妻张氏。自从老爷殉义,归葬荒丘,

  • 卷之七 南都甲乙纪(续)·计六奇

      高杰论保江南  高杰疏言:&lsquo;目今大势,守江北以保江南,人人言之。然从曹、单渡,则黄河无险;自颍、归入,则凤、泗可虞:犹或曰有长江天堑在耳。若何而据上游?若何而防海道?岂止瓜、仪、浦、采为江南门户已乎!伏乞和盘打

  • 北使录·李实

    正统己巳,瓦剌不花王及太师也先背逆天道,侵临边陲,声息曰至。时,太监王振窃弄国柄,请上出征迤北。吏部尚书王直及大小群臣极谏,不从。是秋七月十六曰,上躬率六军起行,往征虏罪,直至大同。命平乡伯领军与虏出战,败绩,回至宣府。八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九·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二十八·佚名

    大明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二十九敕修 万历三十五年正月乙丑朔免百官朝贺 赐大学士朱赓上尊珍馔 丁卯命户部尚书赵世卿代理署察事吏部左侍郎杨时乔协同行事故事察典在岁正二日定

  • 卷之八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三百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殿阁词林记卷十二·廖道南

    (明)黄佐 廖道南 撰朝叅洪武中常朝御殿命本院官序立居文武第一班之后近上便于观听凡遇上御奉天门则立御榻之左皆常服朝朔望上御奉天殿具公服随班行礼毕诣文华殿朝东宫永乐初令内阁儒臣侍立金台东御三殿皆升殿赐燕宅忧

  • 一五 日常生活·周作人

    鲁迅在东京的日常生活,说起来似乎有点特别,因为他虽说是留学,学籍是独逸语学会的独逸语学校,实在他不是在那里当学生,却是在准备他一生的文学工作。这可以说是前期,后期则是民初在北京教育部的五六年。他早上起得很迟,特别是

  • 卷四十工艺志·黄遵宪

    外史氏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自上古以来逮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其所发明者备矣。形而下者则自三代以后历汉、魏、晋、唐、宋、金、元、明,犹有所未备也。余观开辟之初,所谓圣智,不过

  •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司马迁

    王学孟译注【说明】这一篇是魏豹、彭越的合传。《史记》中的合传,多以类相从。他们都曾在魏地,都曾“固贱”,“南面称孤”,心怀二志导致身首异地:这是他们命运的相似之处。但是,作者对二人的处理,其笔法却有明显的差异。首先

  • 卷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田赋考历代田赋之制明太祖即位之初定天下田赋田有二曰官田曰民田赋有二曰夏税曰秋粮其额收则具於黄册总於户部其徵输期限则责之布政司州县夏税曰

  • 第三章 唐虞的政治·吕思勉

    孔子删《书》,断自唐虞,所以这时代史料的流传,又较黄帝、颛顼、帝喾三代为详备。尧、舜都是黄帝之后,其都城则在太原。注24太原与涿鹿均在冀州之域,可见其亦系河北民族。但唐虞时代的文化似较黄帝时为高。《尧典》载尧分命

  • 卷十二·张廷玉

    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十二僖公集說【楊氏士勛曰魯世家僖公名申莊公之子閔公庶兄以惠王十八年卽位諡法小心畏忌曰僖】【壬惠王十戌八年】元年【齊桓二十七年晉獻十八年衛文公燬元年蔡穆十六年鄭文十四年曹昭

  •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二·智旭

    蕅益沙门智旭述 (卯)五破诸有为相二。初征答破斥。二结申正义。(辰)今初。复如何知。诸有为相。异色心等有实自性。契经说故。如契经说。有三有为之有为相。乃至广说。此亦大乘征。而余乘答也。三有为。即下文所云定有法

  • 普曜经卷第六·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降魔品第十八  于是魔波旬心中愦乱。恐怖色变强颜不去。不欲退还。故作讹言。我所为是。告其兵众。卿等并心皆共和同。所可见知诸天鬼神逼迫菩萨莫使纵逸也。当共伏之尔乃舍去。  尔时波

  • 卷第八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八十四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十四云何空无边处。品类足说。空无边处总有二种。谓定及生。若生彼处无覆无记受想行识。如是总名空无边处。乃至非想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