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二十七

刘峻【字孝标平原人年八岁与母没於魏齐永明中奔江南爲萧遥欣刑狱梁天监初召入西省典校秘阁普通三年卒门人谥曰玄静先生】

登郁洲山望海

沧潦联霄岫层岭郁漓崱下盘盐海底上转灵乌翼滇?非可辨鸿溶信难测轻尘久弭飞惊浪终不息云锦曜石屿罗绫文水色

自江州还入石头诗【艺文作刘峻英华次元帝後而逸其名或以爲元帝诗非也】

鼔枻浮大川延睇洛城观洛城何郁郁杳与云霄半前望苍龙门斜瞻白鹤馆槐垂御沟道柳缀金堤岸迅马晨风趋轻舆流水散高歌【一作唱】梁尘下絙瑟荆禽乱我思江海游曾无朝市玩忽寄灵台宿空轸及关叹仲子入南楚伯鸾出东汉何能栖树枝取毙王孙弹

始居山营室【外编作始营山居】

自昔厌諠嚣执志好栖息啸歌弃城市归来事畊织凿户闚嶕嶢开轩望嶃崱激水檐前溜修竹堂隂植香风鸣紫鸎高梧巢緑翼泉脉洞杳杳流【一作沈】波下不极仿佛玉山隈想像瑶池侧夜诵神仙记旦吸云霞色将驭六龙舆行从三鸟食谁与金门士抚心论胸臆

出塞

蓟门秋气清飞将出长城絶漠冲风急交河夜月明?敌摐金鼓摧锋扬斾旌去去无终极日暮动边声刘霁【字士湮一云士烜平原人天监中历仕尚书主客侍郎海盐令居母忧庐墓侧以哀卒】

咏荔枝

叔师贵其珍武仲称斯美良由自远致含滋不留齿刘缓【按刘绶平原人爲湘东王记室未知是否史云刘缓清虚远有气调风流迭宕名高一府】

敬酬刘长史咏名士悦倾城

不信巫山女不信洛川神何关别有物还是倾城人经共陈王戏曾与宋家邻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粉光犹似面朱色不胜唇遥见疑花发闻香知异春钗长逐鬟髲袜小称腰身夜夜言娇尽日日态还新工倾荀奉倩能迷石季伦上客徒留目不见正横陈

江南可采莲

【古辞曰江南可采莲因以爲题云】

春初北岸涸夏月南湖通卷荷舒欲倚芙蓉生即红檝小宜回迳船轻好入丛钗光逐影乱衣香随逆风江南少许地年年情不穷

看美人摘蔷薇【诗彚作刘瑗按刘绶爲湘东王记室元帝亦有此诗当作绶也】

新花临曲池佳丽复相随鲜红同映水轻香共逐吹绕架寻多处窥丛见好枝矜新犹恨少将故复嫌萎钗边烂熳揷无处不相宜

奉和玄圃纳凉

清气流暄浊非关狭室中当由小堂上自有大王风焦螟动兰室神飈起桂丛披襟深睿赏曲巷何由同

和晚日登楼【艺文作刘绥】

所以登台榭正重接烟霞长丝【一作虹】触栏断归鸟避窗斜俯巢窥暝宿临树摘高花百雉时方晚九层光尚賖

杂咏和湘东王三首

秋夜【艺文作秋闺】

楼上起秋风絶望秋闺中烛溜花行满香燃奁欲空徒教两行泪俱浮粧上红

冬宵【艺文作闺怨】

别後春池异荷尽欲生氷箱中剪刀冷台上面脂凝纎腰转无力寒衣恐不胜

寒闺

不堪寒夜久夜夜守空牀衣裾逐座襵钗影近灯长无怜四幅锦何须辟恶香

刘瑗

左右新婚【诗彚作刘缓】

小史如初日得妇类行云琴声【律祖作绮琴】妾曾听桃子【律祖作缃桃】壻经分蛾眉参意画绣被共笼薰偏增使君妬无趣遣相闻【律祖云可怜双美合休持恼使君】

在县中庭看月

移榻坐庭隂初弦时复临侍儿能劝酒贵客解弹琴栢叶生鬟内桃花出髻心月光移数尺方知夜已深

新月

仙宫云箔卷露出玉帘鈎清光无所赠相忆凤凰楼刘显【字嗣芳沛国相人幼敏慧尝爲上朝诗沈约见而美之官尚书左丞仕至寻阳太守】

发新林浦赠同省

回首望归途山川邈离异落日悬秋浦归鸟飞相次感物伤我情惆怅怀亲懿

裴子野【字几原河东闻喜人梁武帝以爲着作郎累迁中书侍郎鸿胪卿领步兵校尉在禁中余年嘿静自守卒谥贞子】

答张贞成臯诗

匈奴时未灭连年被甲兵明君思将帅方听鼔鼙声吾生恣逸翮抚剑起徂征非徒慕辛季聊欲逞良平出车既方轨絶幕且横行岂伊长缨系行见黄河清虽令懦夫勇念别犹有情感子盈编赠握玩以爲荣跂子振旅凯含毫备勒铭

咏雪

飘颻千里雪倏忽度龙沙从云合且散因风卷复斜拂草如连蝶落树似飞花若赠离居者折以代瑶华

上朝值雪

沐雪欵千门栉风朝万户集霰渝丹黻流云飘绣柱滴沥垂土膏阑干悬石乳【阙】

陆倕【字佐公吴郡人慧晓之子十七举秀才竟陵王开西邸延英俊倕预焉天监初爲安成王主簿迁临川王东曹掾武帝雅爱倕才官至扬州大中正迁太常卿卒】

和昭明太子锺山解讲

终南邻汉阙高掌跨周京复此亏山岭穹窿距帝城当衢啓珠馆临下构山楹南望穷淮溆北眺尽沧溟步檐时中宿飞阶或上征网户图云气龛室画仙灵副君怜世网广命萃人英道筵终后说銮辔出郊垧云峯响流吹松野映风旌睿心嘉杜若神藻茂琳琼多谢先成敏空颁後乘荣

以诗代书别後寄赠【艺文作赠京邑僚友】

余本水乡士闭门江海隅时逢世道泰蹇足步高衢名成宦虽立效微功日疎入仕乘肥马出守拥高车关门游昔吏迁亭有故书江派资贤牧宗英出建旟不劳王布鼓无赖露田车弼政非责实求名已课虚长卿病犹在修龄疾未祛讵知亭长肉宁挂府丞鱼不能未能止内讼慙诸已僶俛从王事纚舟出淮泗朋故远追寻暝宿清江隂明旦一分手飜飞各异林归舟随岸曲犹闻歌棹音行者日超远谁见别离心夕次冽洲岸明登慈姥岑水流多回复余归良未寻江关【一作中】寒事早夜露伤秋草心属姑苏台目送邯郸道葭苇日苍苍亲知慎早凉刘兄消渇病休摄戒无良殷弟癫眩疾行止避风霜刘侯有余冷宜饵陟【一作休】厘方伏子多风咳门冬幸易将率更爱雅体体弱思自强吏曹勉玉润讽议朂金相比部多暇日奚用肆龙章建德何爲者无堕无人乡记室朋从暇露蝎附行商议曹坐朝罢尺板嗣徽芳双栖成独宿俱飞忽异翔眷言思亲友沉思结中肠追惟畴昔时朝府多欢暇薄暮尘埃静飞盖遥相迓李郭或同舟潘夏时方驾娱谈终美景敷文永清夜促膝岂异人戚戚皆朋【一作姻】娅今者一乖离漼然心事差山川望犹近便似隔天涯玉躬子加护昭质余未亏八行思自勉一札望来仪

赠任昉诗

【南史曰昉爲御史中丞後进皆宗之时有彭城刘孝绰刘苞刘孺吴郡陆倕张率陈郡殷芸沛国刘显及到溉到洽车轨日至号曰兰台聚】

和风杂美气下有真人游壮矣荀文若贤哉陈太邱今则兰台聚万古信爲俦任君本逹识张子复清修既有絶尘到复见黄中刘

陆罩【字洞元吴郡人仕梁爲太子中庶子掌管记大同十年以母老求去母殁後位终光禄卿】

采菱曲

参差杂荇枝田田竞荷密转叶任香风舒花影流日戏鸟波中荡游鱼菱下出不与文王嗜羞持比萍实

奉和往虎窟山寺【和简文】

鷄鸣动睟驾柰苑睠晨游朱镳陵九逹青盖出层楼岁华满芳岫虹彩被春洲葆吹临风远旌羽映九斿乔枝隐修迳曲涧聚轻流徘徊花草合浏亮鸟声遒金盘响清梵涌塔应鸣桴慧云方靡靡法水正悠悠实归徒荷教信解愧难詶

闺怨

自怜断带日偏恨分钗时留步惜余影含意结愁眉徒知今异昔空使怨成思欲以别离思独向蘼芜悲

咏笙

管清罗袖拂响合绦唇吹含情应节转逸态逐声移所美周王子弄羽一参差

荀济【字子通颍川人後居江左博涉衆书志调矫俗初与梁武帝布衣相知及帝登位仕不及之济负气曰会盾鼻上磨墨作檄耳帝深不平之後又上书极诋佛法帝怒将加显戮济密逃於魏欲匡静帝事露爲齐文襄所执燔杀之○见广弘明集】

赠隂梁州

【梁州刺史隂子春左迁济作大诗赠之文传时俗或称于帝者帝曰个人虽有才乱俗好反不可用济以不得志常怀悒怏二十余载後因论佛法奔魏】

副尉西域返伏波南海还坎多构难郁怏少腾迁孰云功未立宁是?不全直爲逢迎寡良由听受偏若人本高絶芬馥迈兰荃驱车趋折坂匡坐酌贪泉洗帻岂虚唱席皮良信然羣醉嫉孤醒衆?恐独妍龙旗翻委郁鷁轴更回邅鵾势终横海鹏力会冲天昔余遇知己一面深干祀纡人重结袜辱德逾过市诗酒悦风云琴歌赏桃李淹留汉水曲契濶渝川涘结绶惟贡公推名实鲍子徒然怀伏剑终无报国士高怀不可忘剑意何能已已作金兰契何言云雨别咄嗟改容鬂俄顷弥年岁【叶苏絶反】海曲穷地表江源表天际【叶子结反】云泥已殊路暄凉讵同节柳絮亟如丝梅花屡成雪月落桂隂远风起萱条结鹤舞想低昂鵾弦梦清切闻君戍灵关瓜时犹未还数泛明月沼频游向【一作当】日湾金碧应仿佛轮镜几登攀复承西归後将兵出湖口经过道路长往来日月久玉体何容歇金浆故应有阳台可讌私章华堪置酒既弹赵人瑟复击秦人缶缶瑟多奇调秦赵饶姝妙得意在双眸倾城犹一咲伯喈恩【一作思】实早十杜【一作柱】天终少殁等盛姬伤存同魏车照君子笃久要宿昔盛宾僚依依集鳞羽眷眷共枝条一朝限岐路万里异波潮容仪虽眇眇梦想尚昭昭新人不相识故人讵相忆杳杳间山川迢迢阻音息各附青云远讵假排虚力风月接欢宴酒醴承顔色安知慕俦者潺潺涕沾轼仆本不平人悲愁眉亦嚬年来空自老岁去不知春未能全【一作会】体命於中欲问津五噫如适越十上似游秦肌肤积霜露膂力倦风尘乌裘日日故白发朝朝新人生感意气相知无富贵怀赵实廉颇思燕唯乐毅大选咆咻士广募嫖姚尉映月比刀环瞻星看剑气郢路一迢远长楸几歔欷渤澥水尚寛崦嵫日犹未丈夫志四海儿女多辞费待余济浊河从君宿清渭

殷芸【字灌蔬均之宗人昭明太子侍读累迁散骑常侍左长史直东宫学士省大通三年卒】

咏舞

斜身含远意顿足有余情方知难再得所以遂倾城何敬容【字国礼庐江人尚齐武帝女拜驸马都尉入梁累迁尚书令参选铨叙明审恪勤庶务太清三年卒】

咏舞

因风且一顾扬袂隐双蛾曲终情未已含睇目增波江从简【济阳考城人革之子少有文名位司徒从事中郎侯景乱爲任约所害】

采莲讽【一作采荷调】

【乐府广题曰梁太尉从事中郎江从简年十七有才思时何敬容爲宰相从简爲采荷调以刺之敬容览之不觉嗟赏爱其巧丽】

欲持荷作柱荷弱不胜梁欲持荷作镜荷暗本无光刘之遴【字思贞南阳?阳人虬之子八岁能属文十五举茂才对策沈约任昉见而异之初擢太学博士累迁南郡太守湘东王长史历秘书监侯景之乱避难还乡湘东王嫉其才送药杀之】酬江总诗

【梁书曰江总持幼便聪慧神采英拔甚爲琅琊王筠范阳张缵南阳刘之遴所重之遴尝酬总诗曰】

上位居崇礼寺署邻栖息忌闻晓驺唱每畏晨光赩高谈意未穷晤对赏无极探志共遨游休沐忘退食曷用销鄙吝枉趾觏顔色上下数千载扬?吐胸臆

古诗纪卷一百

 

猜你喜欢
  岳甫·唐圭璋
  ●卷五·赵翼
  卷二十八·董康
  伊川击壤集卷之四·邵雍
  ◆刘太保秉忠(藏春集)·顾嗣立
  第三折·张国宾
  第四折·尚仲贤
  提要·王恭
  山中·徐志摩
  卷一百九十四·徐世昌
  卷三百四十一·陈思
  后集卷四·孙存吾
  御选金诗卷二十二·康熙
  御选宋诗卷六十七·康熙
  宋词鉴赏辞典·前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五十四·彭定求

        卷154_1 【江有枫一篇十章】萧颖士   江有枫,其叶蒙蒙。我友自东,于以游从。   山有槭,其叶漠漠。我友徂北,于以休息。   想彼槭矣,亦类其枫。矧伊怀人,而忘其东。   东可游矣,会之丘矣。于山于水,于庙于寺,

  • 卷七十五·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七十五目録【一百二字】水龙吟【下】张榘【五首】洪瑹方千里陈以庄黄昇吴文英【二首】陈允平丁宥周密【三首】王沂孙张炎楼扶汪元量王易简吕同老练恕可赵汝钠唐珏赵闻礼施岳

  • 卷一百十六·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十六   明 冯惟讷 撰 陈第九 顾野王【字希冯吴郡吴人也少以笃学至性知名梁大通初除太学博士历临贺宣城琅琊三王官入陈历撰史学士後主东宫管记光禄卿】 罗敷行 东隅丽春日南陌采桑时楼

  • 卷五百七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七十八温庭筠送李亿【一作忆】东归黄山远隔秦树紫禁斜通渭城别路青青柳弱前溪漠漠苔生和风澹荡归客落月殷勤早莺灞上金樽未饮讌歌已有余声开圣寺路分谿石夹烟丛十里萧萧古树风出寺马嘶秋

  • 卷五百六十二·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六十二刘威刘威会昌时人诗二十七首早春晓来庭户外草树似依依一夜东风起万山春色归冰消泉派动日暖露珠曦巳醖看花酒娇莺莫预飞伤春感怀花飞惜不得年长更堪悲春尽

  • 宋本纪中第二·李延寿

    太祖文皇帝讳义隆,小字车儿,武帝第三子也。晋义熙三年生于京口。十一年,封彭城县公。永初元年,封宜都郡王,位镇西将军、荆州刺史,加都督,时年十四。长七尺五寸,博涉经史,善隶书。是岁来朝,会武帝当听讼,仍遣上讯建康狱囚,辩断称旨

  • 第九十九回 献白雉罔上居功 惊赤血杀儿构狱·蔡东藩

      却说王莽既得专政,遂与太皇太后商议,迎立中山王箕子为嗣。箕子为哀帝从弟,就是刘兴嗣儿。兴母冯婕妤死后,箕子幸未连坐,仍袭王封。当下派车骑将军王舜,持节往迎。舜系王音子,为莽从弟,太皇太后素来爱舜,故特使迎主立功。

  • 尚史卷四十七·李锴

    列传二十五晋诸臣传逆臣传 里克 丕郑 【丕豹七舆大夫附】里克者里季也丕郑者丕郑父也并为晋大夫事献公献公五年【庄二十二年】公伐骊戎克之以骊姬归立以为夫人生奚齐其娣生卓子骊姬使太子申生处曲沃重耳处蒲城夷

  • ●原李耳载卷下·李中馥

    文昌现像 魁星现像 大士昭报 梦得正凶 梦获逃僧 灵魂雪恨 秉理通神 注经掩骼 七日溺返 指甲出棺 冢气忌泄 趋吉奇灾 神感听琴 试法移栽 正术诛邪 女道归山 一字速化 披云僊去 云游异术 扶乩召异 点金代府 火化成佛 前

  • 卷六·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卷六乾隆二十五年九月癸卯谕按察使衔纳世通安抚多伦囘众上谕军机大臣曰纳世通奏奉到由库车调往哈喇沙尔办事沿途防范多伦囘众谕防俟体察得实续行具奏等语前因阿里衮奏贼犯迈喇木等所供

  • 卷二十二·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二十二乾隆二十年冬十一月乙酉谕定西将军策楞进窃据伊犂宰桑都噶尔等事宜策楞奏言十月二十六日副都统阿敏道解察哈尔防军校鄂齐尔图等至军营

  • 后主纪·李百药

    后主讳名纬,字仁纲,武成皇帝的长子。母为胡皇后。胡梦见坐着玉盆在海上漂荡,太陽钻入裙中,于是怀孕了。天保七年(556)五月初五,在并州王邸生下了帝。帝容貌俊美,武成帝特别爱宠,拜他做了世子。武成即位为皇帝后的太宁二年(56

  • 142.李渊太原起兵·林汉达

    李渊本来是隋王朝的贵族,靠继承祖上的爵位,当上了唐国公。公元617年,隋炀帝派他到太原去当留守(官名),镇压农民起义,开始他也打过几个胜仗,后来看到起义军越打越强,越打越多,他也感到紧张起来了。李渊有四个儿子。第二个儿子李

  • 卷五百六十六·佚名

    △第六分缘起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顶。与大刍众四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荆无复烦恼得真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调慧马亦如大龙。已作所作已办所办。弃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解脱。

  • 大乘庄严经论 第四卷·无著

    大乘庄严经论 第四卷无著菩萨造大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明信品第十一释曰。已说无上菩提随顺。菩提者所谓信。此信相今当说。偈曰已生及未生  正受及似受他力亦自力  有迷亦不迷现前不现前  听法及求

  • 第七品·佚名

    第一章 摄论今名摄论。如牛等依绳而[结],某法不摄于某法(性质),故无所谓&ldquo;某法摄于某法&rdquo;。是故,言&ldquo;依一种而摄色是无意义&rdquo;者,如王山部、义成部之邪执。一(自)某法非摄于某法耶?(他)然。(自)某法非依某法而令

  • 高老头·巴尔扎克

    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1834年发表。收入《风俗研究》中的《私人生活场景》部分(先收入《巴黎生活场景》部分)。作品由两条主要情节线索结构而成。第一条线索是高老头隐秘的痛史。商人高里奥在法国大革命中发

  • 角力记·调露子

    中国古代角力典籍。宋朝调露子著。根据吴翌风手抄本翻印的木活字排印本,收录于1939年商务印书馆编辑的《丛书集成初编》中。最早版本于五代十国至宋初(约960)问世。本书在《宋史·艺文志》、郑樵《通志略》、焦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