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量字大有,号水支,钱塘(今杭州)人。以善琴事谢后、王照仪。宋亡,随三宫留燕,后来黄冠师南归。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满江红   吴江秋夜   一个兰舟,双桂桨、顺流东去。但满目、银光万顷,凄其风露。渔火已归鸿雁 
-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四十八目録闲适类题耕云徵士东轩读易图【元邓文原三首】次云林韵题耕云东轩读易图【元吴镇三首】题倪云林赠耕云东轩读书图【元黄公望】清溪道士点易图【元吴师道】梅南道人读易图【元 
- (臣)等谨案孝诗一巻宋林同撰同字子真号空斋福清人祖瑑直宝章阁父公遇字养正荫补宁化尉以不忍违亲乞奉祠服阕调户曺不就自营精舎以居扁曰寒斋同其长子也与弟合字子常俱有隠操后元兵至福州抗节死之林希逸鬳斋续集中与其兄 
-   陈度两策科名,皆非正榜。尝曰:"吾必使子孙雪之耳。"   及其子九思举进士,亦以老榜。君子曰:"大器不可以力致,盛名不可以强取。   韩熙载,高密人,显仕江南。初知贡举,人皆以为巨题。   熙载自赋诗五首,旦示诸生,皆有可 
- 朕惟帝王治天下仁恤苍生为祈天永命之本是之谓成德制礼乐法度为维持之具以传子孙是之谓成宪继统序者钦承之以求无爽于成德无愆于成宪用保天下国家于悠久是之谓继述越古稽昔夏商周之世禹汤文武肇于前皆有贤子孙绍于后历 
- 鹿潭,先君子学词之师也。性落拓。官两淮盐大使。罢官,避地东淘,杜小舫观察爱其才,时周给之。小舫之词,多出其手定。鹿潭素不善治生,歌楼酒馆,随手散尽。晚年与女子黄婉君结不解之缘,迎之归于泰州。又以贫故,不安于室。鹿潭则大 
- 雍正三年九月初七日 据雍正三年八月十六目管理苏州织造事务.郎中胡凤(上羽下军)、管理江宁织造事务曹(兆页)呈称:为呈报事。雍正三年七月初四日,接奉钧府清字咨文内开:住在扬州之洛与华,汝等都认识,著将以下缘由向他晓谕,此皆主 
- 宋 右 廸 功  郑 樵 渔 仲 撰地理略第一序 四渎 厯代封畛 开元十道圗地理序州县之设有时而更山川之形千古不易所以禹贡分州必以山川定经界使兖州可移而济河之兖不能移使梁州可迁而华阳黒水之梁不能迁是 
- 奚康生,河南洛陽人。其祖先是代人,世代为部落大人。祖奚直,官至平远将军、柔玄镇将。进入朝廷为镇北大将军,内外三都大官,赐爵长进侯。死后,赠幽州刺史,谥称简。父奚普怜,不仕而卒。太和十一年(487),蠕蠕频频侵犯边境,柔玄镇都 
- [疏]○正义曰:此篇论善人君子为邦教民、仁政孝弟、中行常德,皆治国修身之要,大意与前篇相类,且回也入室,由也升堂,故以为次也。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孔曰:“先导之以德,使民信之,然后劳之。《易》曰:‘说以先民,民忘其劳 
-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提纲卷八     宋 陈则通 撰盟会门内大夫及外大夫盟会例文二年公孙敖会晋士縠于垂陇 八年公子遂会晋赵盾盟于衡雍 十有一年夏叔仲彭生会晋郤缺于承筐宣十有五年仲孙蔑会齐高固于无娄成二年六 
- <经部,诗类,毛诗李黄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六    宋 李樗黄櫄 撰北门刺仕不得志也言卫之忠臣不得其志尔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其矩反】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王事适我政事一埤【避支反】益 
-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图钦定四库全书仪礼圗卷四      宋 杨复 撰乡饮酒礼第四【郑目録云诸侯之乡大夫三年大比献贤者能者于其君以礼賔之与之饮○疏曰凡乡饮酒之礼其名有四此賔贤能一也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 
- 钟仁益问:行持与研究佛学孰善?  答:王阳明先生主张“知行合一”,研究佛学为知,实践行持为行,如是则行持与研究佛学并重。若依“知难行易”学说而言,则当研究佛学而后行持。若依“知易行难”学说而言,则当先做行持工夫,而后研 
- 宋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王波斯匿乘羽[羽*包]车群臣围绕。出舍卫城。便往园中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欲听说法。时世尊告波斯匿王。有四人出现世间。云何为四。 
-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碎身品第十五  佛告最胜。菩萨摩诃萨入碎身定。使菩萨入此定。具足十种如住。何谓为十。一切世界如如住。一切诸方如如住。一切劫数如如住。一切众生如如住。一切诸法如如住。一切 
- 三卷。据 《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说《鹖冠子》一书内容广博,思想宏富。在《天则篇》、《王铁篇》中,阐述的是黄老思想;在 《学问篇》、《度万篇》中,说得是道、法两家之见;在《赵武灵王》、《世兵》等篇目中,是关于兵家的 
- 一卷,唐玄奘译。佛在宝华殿,德严华菩萨问:何等是新学菩萨恶友宜远离者?佛言无如乐二乘之人,宁堕地狱,不可起二乘之作意。次明谤大乘之罪,及释大乘之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