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六十二

唐 张守节 撰

管晏列传第二      史记六十二

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韦昭云管夷姬姓之後管严之子敬仲也】少时常与鲍叔牙??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齐世家云鲍叔曰君将治齐则高傒与叔牙足矣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之居国国重不可失也桓公从之韦昭云鲍叔齐大夫姒姓之後鲍叔之子叔牙也】管仲既用任政於齐【管子云相齐以九惠之教一曰老二曰慈三曰孤四曰疾五曰独六曰病七曰通八曰赈九曰絶也】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贾音古】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於君鲍叔不以我为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於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於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管仲既任政相齐【国语云齐桓公使鲍叔为相辞曰臣之不若夷吾者五寛和惠民不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不若也忠惠可结於百姓不若也制礼义可法於四方不若也执枹鼔立於军门使百姓皆加勇不若也】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齐国东滨海也】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上之服御物有制度则六亲坚固也六亲谓外祖父母一父母二姊妹三妻兄弟之子四从母之子五女之子六也王弼云父母兄弟妻子也】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言为政令卑下鲜少而百姓易作行也】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轻重谓耻辱也权衡谓得失也有耻辱甚贵重之有得失甚戒慎之】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於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於柯之会【今齐州东河也】桓公欲背曹沫之约【沫莫葛反】管仲因而信之【以劫许之归鲁侵地】诸侯由是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管仲富拟於公室有三归反坫【三归二姓女也妇人谓嫁曰归】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括地志云管仲冢在青州临淄县南二十一里牛山之阿说苑云齐桓公使管仲治国管仲对曰贱不能临贵桓公以为上卿而国不治曰何故管仲对曰贫不能使富桓公赐之齐市租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对曰疏不能制近桓公立以为仲父齐国大安而遂霸天下孔子曰管仲之贤而不得此三懽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称伯】齐国遵其政常强於诸侯後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晏氏齐记云齐城三百里有戍安即晏平仲之邑汉为夷安县属高密国应劭云故莱夷维邑】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於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谓已谦让非云功能】语不及之即危行【行下孟反谓君不知已增修业行畏责及也】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衡秤也谓国无道则制秤量之可行即行】以此三世显名於诸侯越石父贤在缧绁中【缧音力追反缧黑索也绁系也晏子春秋云晏子之晋至中年覩弊冠友裘负薪息於途侧晏子问曰何者对曰我石父也苟免饥冻为人臣仆晏子解左骖赎之载与俱归按与此文小异也】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絶晏子戄然【戄牀缚反注皇览云晏子塚在临淄城南菑水南桓公塜西北括地志云齐桓公墓在清州临淄县东南二十三里鼎足上又云齐晏婴塚在齐子城北门外晏子云吾生近市死岂易吾志乃葬故宅後人名曰清节里按恐皇览误乃管仲塚也】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於厄何子求絶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於不知已而信於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於是延入为上客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闚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後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七畧云管子十八篇在法家】及晏子春秋【七畧云晏子春秋七篇在儒家】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着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轶音逸】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言管仲世所谓贤臣孔子所以小之者盖以为周道衰桓公贤主管仲何不劝勉辅弼至於帝王乃自称霸主哉故孔子小之云盖为前疑夫子小管仲为此】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言管仲相齐顺百姓之美匡救国家之恶令君臣百姓相亲者是管之能也】岂管仲之谓乎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後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顔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史记正义卷六十二

 

猜你喜欢
  卷一二六 宋紀八·司马光
  ●卷二百四十九·徐梦莘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四十九·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三·佚名
  ◎无独有偶之假官·李定夷
  第一五一红禀光绪十四年四月十六日一一三二三—八·佚名
  通志卷一百八十五·郑樵
  卷七·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九十三·阿桂
  史记集解卷四十七·裴骃
  一四 笔名鲁迅·许寿裳
  蠕蠕传·魏收
  弇山堂别集卷七十八·王世贞
  司封部·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金德淑·唐圭璋

      德淑,宋宫人。沈雄古今词话词话卷上引乐府纪闻云:适章丘李生。   望江南   春睡起,积雪满燕山。万里长城横玉带,六街灯火已阑珊,人立蓟楼间。   空懊恼,独客此时还。辔压马头金错落,鞍笼驼背锦斓班。肠断唱门关。

  • 西岩集·翁卷

    游仙篇 旭日升太虚,流光到萌芽。旁有五云气,焕烂含精华。所愿服食之,跻身眇长霞。带我清泠佩,飞我歘忽车。三山不足期,千龄讵云賖。悟彼劳生人,无异芳春花。 步虚辞 玄根布灵叶,妙化无常人。结兹清阳气,挺我空洞神。

  • 前汉高祖皇帝纪卷第一·荀悦

      东汉 荀悦撰   昔在上圣。唯建皇极。经纬天地。观象立法。乃作书契以通宇宙。扬于王庭。厥用大焉。先王以光演大业。肆于时夏。亦唯翼翼。以监厥后。永世作典。夫立典有五志焉。一曰达道义。二曰彰法式。三

  • 第七十一回 王总督招纳降番 冯中官诉逐首辅·蔡东藩

      却说穆宗即位以后,用徐阶言,力除宿弊。及徐阶去位,高拱、张居正入掌朝政,拱与徐阶不协,专务脩怨,遗诏起用诸官,一切报罢,引用门生韩揖等,并居言路,任情抟击。尚宝卿刘奋庸,给事中曹大野等,上疏劾拱,均遭贬谪。就是大学士陈以

  • ○新旧俗第七·宋濂

    六年冬十一月,命刑部尚书刘惟谦更定新律,每一篇成,辄缮书上奏,揭于西庑之壁。上亲御翰墨为之裁定,务协厥中而后颁降。七年春二月,新律成。其篇目一准之于唐,曰名例、曰卫禁、曰职制、曰户婚、曰厩库、曰擅兴、曰盗贼、曰斗讼

  • 卷之二百四十一·佚名

    成化十九年六月壬戌朔太监覃昌传奉 圣旨僧录司左觉义定宣右觉义圆洪俱升右阐教○癸亥命晋府灵山县主仪宾孙恕复职恕子颍多支岁禄麦二百石为按察司官参奏逮治各纳米五十石革恕冠带至是县主为奏故复之○命狭西行都司故

  • 卷四·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四宋 吕中 撰太宗皇帝太平兴国 八年雍熙 四年端拱 二年淳化 五年至道 二年即帝位开寳九年十月即皇帝位,以薛居正、沈义伦为左右仆射,卢多逊中书侍郎并平章事,李汉、超、郭进加观察使。转运使

  • 卷三十二·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三十二 唐 张守节 撰 齐太公世家第二【括地志云天齐池在青州临淄县东南十五里封禅书云齐之所以为齐 者以天齐】          史记三十二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

  • 刘正传·宋濂

    刘正字清卿,清州人。好学,十五岁就学习衙门公事,初任制国用使司令史,后升迁尚书户部令史。至元八年(1271)取消转运司,设局核实拖欠租税,由刘正主管此事。大都运司欠赋税银五百四十七锭,逮捕了倪运使等四人,经审查确实不欠,却长

  • 卷三 东丹建国·李有棠

    太祖神册元年春三月丙辰,立子贝为皇太子。贝,一名突欲,不字托云。太祖长子。母曰舒噜后。性聪敏好学,外宽内挚。太祖尝问祀神何先?群臣以佛对。太子曰:“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即立孔子庙,命太子春秋释奠。四年冬十月丙午

  • 提要·毛奇龄

    【臣】等谨案四书賸言四卷补二卷国朝毛奇龄杂论四书之语其门人子侄辈辑而録之前二卷为盛唐王锡所编后二卷为其子逺宗所编补二卷则章大来所编也其书随文襍録不以经文为先后亦不以四书分编惟每卷目録各称论语若干条大学

  • 卷六·姜宝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事义全考卷六   明 姜寳 撰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宋公曹伯卫人邾人伐齐属词齐桓长卫姬生武孟即无亏少卫姬生惠公郑姬生孝公葛嬴生昭公宻姬生懿公宋华子生公子雍无亏最贵且长桓公尝属孝公于宋襄公又许

  • 哀公·哀公二十五年·左丘明

    【传】二十五年夏五月庚辰,卫侯出奔宋。卫侯为灵台于藉圃,与诸大夫饮酒焉。褚师声子袜而登席,公怒,辞曰:「臣有疾,异于人。若见之,君将之,是以不敢。」公愈怒,大夫辞之,不可。褚师出,公戟其手,曰:「必断而足。」闻之,褚师与司寇亥乘

  • 新 僧·太虚

     第一章 发音   第二章 僧义    第一节 僧之体义    第二节 僧之量义     一 僧量之古义      甲 僧之古狭量义      乙 僧之古广量义     二 僧量之今义      甲 

  • 瑜伽论记卷第十九(之上)(论本第七十至七十二)·遁伦

    释遁伦集撰论本第七十次第三明智光明胜利。初辨智光有五胜利。复辨智光有十五德。前中言与第一乐与第一趣者。玄云。菩提名第一乐。涅槃名第一趣也。今解。现得法乐后趣菩提涅槃也。下辨智德胜外。中言有闇相违者外光

  • 书房一角·周作人

    周作人著。杂文集。新民印书馆1944年版。《书房一角》所收凡四部分,即是一,《旧书回想记》二十八则,二,《桑下丛谈》四十四则,三,《看书偶记》六十一则,四,《看书余记》五十八则,共计一百九十一则也。……其中也还有些比较太枯

  • 行水金鉴·郑元庆

    清傅泽洪主编,郑元庆编辑。共175卷,卷首附图1卷。收录自《禹贡》以下、清康熙末年(1722)以前有关黄河、长江、淮河、运河、永定河等水系的源流、变迁和治水的文献资料。主编傅泽洪字稚君,镶红旗汉军,曾任淮扬道河官,“尝寒

  • 经效产宝·昝殷

    产科著作。又名《产宝》。三卷。唐·昝殷撰于852年。原书共52篇,371方。今存本为41篇,374方。卷上论妊娠期杂病及难产诸疾;卷中、下均论产后诸疾。书中虽论述病候不多,介绍具体病证治疗等却较详明。所列方药大多简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