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十四

唐 张守节 撰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    史记一百十四

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揺者其先皆越王句践之後也姓驺氏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今闽州又改为福也】及诸侯畔秦无诸揺率越归鄱阳令吴芮所谓鄱君者也从诸侯灭秦当是之时项籍主命弗王以故不附楚汉击项籍无诸摇率越人佐汉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孝惠三年举高帝时越功曰闽君摇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揺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後数世至孝景三年吴王濞反欲从闽越闽越未肯行独束瓯从吴及吴破东瓯受汉购杀吴王丹徒以故皆得不诛归国吴王子子驹亡走闽越怨东瓯杀其父常劝闽越击东瓯至建元三年闽越发兵围东瓯东瓯食尽困且降乃使人告急天子天子问太尉田蚡蚡对曰越人相攻击固其常又数反覆不足以烦中国往救也自秦时弃弗属於是中大夫庄助诘蚡曰特患力弗能救德弗能覆诚能何故弃之且秦举咸阳而弃之何乃越也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天子弗振当安所告愬又何以子万国乎上曰太尉未足以计吾初即位不欲出虎符发兵郡国乃遣庄助以节发兵会稽会稽太守欲距不为发兵助乃斩一司马谕意指遂发兵浮海救东瓯未至闽越引兵而去东瓯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举衆来处江淮之间至建元六年闽越击南越南越守天子约不敢擅发兵击而以闻上遣大行王恢出豫章大农韩安国出会稽皆为将军兵未踰岭闽越王郢发兵距险其弟余善乃与相宗族谋曰王以擅发兵击南越不请故天子兵来诛今汉兵衆强今即幸胜之後来益多终灭国而止今杀王以谢天子天子听罢兵固一国完不听乃力战不胜即亡入海皆曰善即鏦杀王使使奉其头致大行大行曰所为来者诛王今王头至谢罪不战而耘利莫大焉乃以便宜案兵告大农军而使使奉王头驰报天子诏罢两将兵曰郢等首恶独无诸孙繇君丑不与谋焉乃使郎中将立丑为越繇王奉闽越先祭祀余善已杀郢威行於国国民多属窃自立为王繇王不能矫其衆持正天子闻之为余善不足复兴师曰余善数与郢谋乱而後首诛郢师得不劳因立余善为东越王与繇王并处至元鼎五年南越反东越王余善上书请以卒八千人从楼船将军击吕嘉等兵至掲阳以海风波为解不行持而端隂使南越及汉破番禺不至是时楼船将军杨仆使使上书愿便引兵击东越上曰士卒劳倦不许罢兵令诸校屯豫章梅岭待命【括地志云梅岭在?化县东北百二十八里?州汉亦属豫章郡二所未详】元鼎六年秋余善闻楼船请诛之汉兵临境且往乃遂反发兵距汉道号将军驺力等为吞汉将军入白沙武林梅岭杀汉三校尉是时汉使大农张成故山州侯齿将屯弗敢击却就便处皆坐畏懦诛余善刻武帝玺自立诈其民为妄言天子遣横海将军韩说出句章【句章故城在越州鄮县西一百里汉县】浮海从东方往楼船将军杨仆出武林中尉王温舒出梅岭越侯为戈船下濑将军出若邪白沙【越州有若耶山若耶溪若如一预州有白沙山盖从如此耶白沙东故闽州】元封元年冬咸入东越东越素发兵距险使徇北将军守武林败楼船军数校尉杀长吏楼船将军率钱唐辕络古【钱唐杭州县辕姓络古名】斩徇北将军为御儿侯【御字今作语语儿乡在苏州嘉兴县南七十里临官道也】自兵未往故越衍侯吴阳前在汉汉使归谕余善余善弗听及横海将军先至越衍侯吴阳以其邑七百人反攻越军於汉阳从建成侯敖与其率从繇王居股谋曰余善首恶劫守吾属今汉兵至衆强计杀余善自归诸将傥幸得脱乃遂俱杀余善以其衆降横海将军故封繇王居股为东成侯万户封建成侯敖为开陵侯封越衍侯吴阳为北石侯封横海将军说为按道侯封横海校尉福为缭嫈侯福者成阳共王子故为海常侯坐法失侯旧从军无功以宗室故侯诸将皆无成功莫封东越将多军汉兵至弃其军降封为无锡侯於是天子曰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覆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

太史公曰越虽蛮夷其先岂尝有大功德於民哉何其久也历数代常为君王句践一称伯然余善至大逆灭国迁衆其先苗裔繇王居股等犹尚封为万户封由此知越世世为公侯矣盖禹之余烈也

史记正义卷一百十四

 

猜你喜欢
  卷九十一 黥布列传第三十一·司马迁
  東觀漢記卷十三·多人
  ●卷十一·邵伯温
  卷五十七·朱熹
  卷之四十·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佚名
  卷之一百零四·佚名
  ●梁序·杨捷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纪昀
  原序·朱轼
  卷十八·张守节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司马迁
  周纪四 赧王中十八年(甲子、前297)·司马光
  卷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陈衍

    一今春有人持《张都护诗存》一册见贻,钱塘张今颇上将锡銮所作。开卷有苏堪一序,略云:“孝胥称疾解兵,楼居五年。其出关也,挟崎历落之气,悲歌慷忾,而至渖阳。姜斋民政语余曰:‘子闻辽东有快马张其人乎?吾都护张公今颇

  • 卷一百四十二·列传第三十九·柯劭忞

      汪世显 忠臣 德臣 良臣 惟臣   汪世显,字仲明,巩昌盐川人。本姓王,父彦忠,隶于汪古部,故改姓汪。世显仕金,屡立战功,为征行从宜,分治陕西西路。时军储匮,世显出家资为豪右率,邻州效之,兵食以足。哀宗以忽斜虎为巩吕总帅,世

  • 國朝獻徵錄卷之九十四·焦竑

      陜西(布政使 參政 參議 按察使 副使 僉事 知府 同知 知州 知縣 教諭 訓導)   ◆布政使   陜西布政司右布政使孟公麟墓志銘   布政張原明傳(朱睦■〈木挈〉)   陜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甯公化龍墓志銘

  • 第二十七回 纵反间范增致毙 甘替死纪信被焚·蔡东藩

      却说陈平入见汉王,汉王正忧心时局,亟顾语陈平道:“天下纷纷,究竟何时得了?”平答说道:“大王所虑,无非是为着项王,臣料项王麾下,不过范亚父,项羽尊范增为亚父。锺离昧等数人,算做项氏忠臣,替他出力。大王若肯捐弃巨金,贿通楚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二·佚名

    正德七年九月癸酉升太常寺寺丞王泰为江西布政司左参议中书舍人黄堂为太常寺寺丞南京刑科给事中高显为湖广按察司佥事○命锉贼首刘七齐彦名尸仍枭首于霸州吴汉刘惠庞文宣及赵风子贾勉儿陈翰李茂赵鐇赵镐等俱械致京师○

  • 第一○五供词同治十三年十月九日一一三○四-一四·佚名

    脱逃跑勇温天送四求宽限据温天送供:小的母亲在外措备,尚未齐足,求限三日,将银如数缴案就是。堂谕:限三日缴银,此谕。〔同治十三年〕十月初九日供刘坤值缮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三十九·阿桂

    十月甲子温福丰升额奏言路顶宗虽经用炮轰摧白日难以攀上必须乘夜分路攻取而在营打仗之兵仅有千余尚不敷用马彪额森特等现由兜乌进攻碉卡甚多一时未能攻得其驻兵之所在【臣】等营盘对靣相距较近因于伊等队内抽兵一千于

  • 绎史卷一百六十·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古今人表汉书自书契之作先民可得而闻者经传所称唐虞防上帝王有号諡辅佐不可得而称矣而诸子颇言之虽不考虖孔氏然犹着在篇籍归乎显善昭恶劝戒后人故博采焉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又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 ●吴序·林豪

    余友林卓人孝廉,鹭门绩学士也。尝薄游台阳,值戴逆甫平,因综其见闻,成东瀛纪事二卷,而属余为序。余三复卒业,见其兼综条贯,体裁虽本之谷氏应泰,而是非褒贬实不缪于紫阳大旨,斯诚有关风教之书也。林君之言曰:「凡载记之文,宜实事求

  • 卷一百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一雍正八年十二月上谕九道初四日奉上谕台湾偷渡之弊屡行严禁该地方文武官弁自应实心奉行乃朕闻今年八月间广东青山仔後江湾地方有□子?一只遭风失去桅舵?亦撞岸击碎所载只有男妇

  • 提要·陈悦道

    【臣】等谨案书义断法六卷元陈悦道撰其自题曰邹次不知何许人书首冠以科埸备用四字盖亦当时坊本为科举经义而设者也其书不全载经文仅摘录其可以命题者载之逐句诠解各标举作文之窽要盖王充耘书义矜式如今之程墨而此书则

  • 佛说造像量度经解·佚名

    大清内阁掌译番蒙诸文西番学总管仪宾工布查布译并解述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诸菩萨声闻弟子。一切人天龙神。无量眷属大众俱。正乃世尊。因为母说法。将升忉利天土时也。尔时贤者舍利弗。向佛敬

  • 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卷第一·佚名

        晋代译失三藏名今附东晋录  第一维卫佛说。有一万八千病。以一咒悉已治之。此陀罗尼名稣卢都呵(晋言梵音决定)。  支波昼支波昼 呼奴波昼呼奴波昼 浮流波昼浮流波昼 支波昼支波昼 阿若波昼阿若波昼 

  • 华泉集·边贡

    十四卷。明边贡(1476—1532)撰。边贡字廷实,号华泉,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除太常博士,擢兵科给事中,升太常丞,出任卫先军,荆州知府,累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因人弹劾其纵酒废职,罢归。著有《华泉集》

  • 客亭类稿·杨冠卿

    诗文词别集。宋杨冠卿著。十四卷。前六卷,四六编,表、箴、启一百余篇;卷七至卷一○,杂著编,古赋、述赞、序跋等六十余篇;卷一一至卷一三,古律编,各体诗二百三十余首;卷一四,乐府编,词三十六首。冠卿别集,诸家书目皆无

  • 临川文钞·王安石

    十六卷。宋王安石撰,明茅坤选评。坤(1512—1601),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大名兵备副使。文学家、藏书家,曾选编《唐宋八大家文钞》一百四十四卷、《二苏文钞》四十八卷并加评

  • 明目至宝·佚名

    眼科著作。四卷。又名《明目至宝赋》。元代作品,撰人不详。后由杨希洛、夏惟勤整理。刊于1600年。卷一从眼的生理入手,总论眼病病理。并载有明目赋等歌赋,五轮八廓所主病症,眼科问答等;卷二分论眼科七十二证,每病编成

  • 乾淳岁时记·周密

    风俗志。宋周密撰。一卷。此书专记古代风俗。自元旦起,至除夕止,凡二十六事。记每种风俗的起源、流传及与当地民族社会生产的关系。所记文化、体育、宗教方面的风俗,也和当地民风形成有关,是重要的民族、民俗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