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九十四

唐 张守节 撰

田儋列传第三十四    史记九十四

田儋者狄人也【淄州高苑县西北北狄故县城】故齐王田氏族也儋从弟田荣荣弟田横皆豪宗强能得人陈涉之初起王楚也使周市略定魏地北至狄狄城守田儋详为缚其奴从少年之廷欲谒杀奴见狄令因撃杀令而召豪吏子弟曰诸侯皆反秦自立齐古之建国儋田氏当王遂自立为齐王发兵以撃周市周市军还去田儋因率兵略定齐地秦将章邯围魏王咎於临济急魏王请救於齐齐王田儋将兵救魏章邯夜衘枚撃大破齐魏军杀田儋於临济下儋弟田荣收儋余兵走东阿齐人闻王田儋死廼立故齐王建之弟田假为齐王田角为相田间为将以距诸侯田荣之走东阿章邯追围之项梁闻田荣之急廼引兵撃破章邯军东阿下章邯走而西项梁因追之而田荣怒齐之立假廼引兵归撃逐齐王假假亡走楚齐相角亡走赵角地田间前求救赵因留不敢归田荣乃立田儋子市为齐王荣相之田横为将平齐地项梁既追章邯章邯兵益盛项梁使使告赵齐发兵共撃章邯田荣曰使楚杀田假赵杀田角田间廼肯出兵楚怀王曰田假与国之王穷而归我杀之不义赵亦不杀田角田间以市於齐齐曰蝮螫手则斩手螫足则斩足何者为害於身也【按蝮毒蛇长二三丈岭南北有之虺长一二尺头腹皆一遍说文云虺博三寸首大如擘擘手大指也音步历反】今田假田角田间於楚赵非直手足戚也何故不杀且秦复得志於天下则齮齕用事者坟墓矣【按秦重得志非但辱身坟墓亦发堀矣若子胥鞭荆平王墓一云坟墓言死也】楚赵不聼齐亦怒终不肯出兵章邯果败杀项梁破楚兵楚兵东走而章邯渡河围赵於钜鹿项羽往救赵由此怨田荣项羽既存赵降章邯等西屠咸阳灭秦而立侯王也廼徙齐王田市更王胶东治即墨齐将田都从共救赵因入关故立都为齐王治临淄故齐王建孙田安项羽方渡河救赵田安下济北数城引兵降项羽项羽立田安为济北王治博阳田荣以负项梁不肯出兵助楚赵攻秦故不得王赵将陈余亦失职不得王二人俱怨项王项王既归诸侯各就国田荣使人将兵助陈余令反赵地而荣亦发兵以距撃田都田都亡走楚田荣留齐王市无令之胶东市之左右曰项王强暴而王当之胶东不就国必危市惧廼亡就国田荣怒追撃杀齐王市於即墨还攻杀济北王安於是田荣廼自立为齐王尽并三齐之地项王闻之大怒廼北伐齐齐王田荣兵败走平原【平原德州也】平原人杀荣项王遂烧夷齐城郭所过者尽屠之齐人相聚畔之荣弟横收齐散兵得数万人反撃项羽於城阳【城阳濮州雷泽是】而汉王率诸侯败楚入彭城项羽闻之廼释齐而归撃汉於彭城因连於汉战相距荥阳以故田横复得收齐城邑立田荣子广为齐王而横相之专国政政无巨细皆断於相横定齐三年汉王使郦生往说下齐王广及其相国横横以为然解其历下军汉将韩信引兵且东撃齐齐初使华无伤田解军於历下以距汉汉使至廼罢守战备纵酒且遣使与汉平汉将韩信已平赵燕用蒯通计度平原袭破齐历下军因入临淄齐王广相横怒以郦生卖己而烹郦生齐王广东走高密相横走博阳守相田光走城阳将军田既军於胶东楚使龙且救齐齐王与合军高密汉将韩信与曹参破杀龙且虏齐王广汉将灌婴追得齐守相田光至博阳而横闻齐王死自立为齐王还撃婴婴败还之军於嬴下【故嬴城在兖州博城县东北百里】田横亡走梁归彭越彭越是时居梁地中立且为汉且为楚韩信已杀龙且因令曹参进兵破杀田既於胶东使灌婴破杀齐将田吸於千乘【千乘故城在淄州高苑县北二十五里】韩信遂平齐乞自立为齐假王汉因而立之後岁余汉灭项籍汉王立为皇帝以彭越为梁王田横惧诛而与其徒属五百余人入海居岛中【按海州东海县有岛山去岸八十里】高帝闻之以为田横兄弟本定齐齐人贤者多附焉今在海中不收後恐为乱廼使使赦田横罪而召之田横因谢曰臣烹陛下之使郦生今闻其弟郦商为汉将而贤臣恐惧不敢奉诏请为庶人守海岛中使还报高皇帝廼诏卫尉郦商曰齐王田横即至人马从者敢动揺者致族夷廼复使使持节具告以诏商状曰田横来大者王小者廼侯耳不来且举兵加诛焉田横廼与其客二人乘传诣雒阳未至三十里至尸郷廐置横谢使者曰人臣见天子当洗沐止留谓其客曰横始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汉王为天子而横廼为亡虏而北面事之其耻固已甚矣且吾烹人之兄与其弟并肩而事其主纵彼畏天子之诏不敢动我我独不媿於心乎且陛下所以欲见我者不过欲一见吾面貌耳今陛下在洛阳今斩吾头驰三十里间形容尚未能败犹可观也遂自刭令客奉其头【奉音捧】从使者驰奏之高帝高帝曰嗟乎有以也夫起自布衣兄弟三人更王岂不贤乎哉为之流涕而拜其二客为都尉发卒二千人以王者礼葬田横【齐田横墓在偃师西十五里崔豹古今注云薤露蒿里送哀歌也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而作悲歌言人命如薤上露易曦灭至李延年乃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逝者歌之俗呼为挽歌】既葬二客穿其冢旁孔皆自刭下从之高帝闻之廼大惊以田横之客皆贤吾闻其余尚五百人在海中使使召之至则闻田横死亦皆自杀於是廼知田横兄弟能得士也

太史公曰甚矣蒯通之谋乱齐骄淮隂其卒亡此两人蒯通者善为长短说论战国之权变为八十一首通善齐人安期生安期生尝干项羽项羽不能用其筴已而项羽欲封此两人两人终不肯受亡去田横之高节宾客慕义而从横死岂非至贤余因而列焉无不善画者莫能图何哉

史记正义卷九十四

 

猜你喜欢
  志第十三 仪卫·欧阳修
  世宗纪五·薛居正
  ●卷一·陶宗仪
  卷之四十四·佚名
  殿阁词林记卷二·廖道南
  第一六○移光绪十四年四月三十日一一三二三—三○·佚名
  通志卷九十四·郑樵
  一一二三 安徽巡抚书麟奏查获《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折·佚名
  五六六 谕将逆犯徐述夔徐怀祖戮尸并仆毁沈德潜墓碑等事·佚名
  卷二十八·傅恒
  十国春秋卷八十八·吴任臣
  张裕传·李延寿
  刘耈传·张廷玉
  卷八、明南渡三帝及监国鲁王·黄鸿寿
  卷之二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二出至第三十三出·高濂

    第二十二出 促试【珠落索】〔老旦上〕凤只与鸾孤。两下悲离旷。星前暗许抱衾裯。好敎我难遮当。本是鸾凤宿有缘。空门一见两留连。若教露出当场事。败我从前学坐禅。我想陈妙常与我侄儿。两下靑春佳丽。意气相投。每

  • 第十七折 囊首·李玉

    [杂扮禁子上]虎头门里偷生少,枉死城中冤鬼多。自家镇府司禁子是也。目今司中人犯,惨不过是东林一案。可怜那些官儿也有拷打不过,当堂了命的;也有带伤受刑,腐烂身亡的;也有昏迷绝食,含冤自毙的;也有逼计气绝,灰囊压死的;不知坏了

  • ●卷十九·葛立方

    岁时有祓除不祥之具,而元日尤多,如桃版、韦索、磔鸡之类是也。饮屠苏酒,亦所以祓瘟禳恶,而法必自幼饮何耶?顾况(《历代诗话》本作“光”)《岁日口号(《历代诗话》本作“号”)》云:“还丹寂寞羞明镜,手

  • 卷八·陈耀文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花草稡编> 钦定四库全书 花草稡编卷八 明 陈耀文 辑 小令 庆春时          晏叔原 倚天楼殿升平风月彩仗春移鸾丝凤竹长生调里迎得翠舆归 雕鞍游罢何处还有心期浓薰翠被深停画烛

  • 卷一百七十·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七十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文杏山房杂藳郑克已字仁叔青田人淳熙中进士仕至福建提刑司干官过大浪滩急浪吹飞雪鸣篙破晓滩异乡人易老行路古来难玉露晨初湿天河夜不干飘流双鬓白未

  • 卷五百四十二·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四十二纪唐夫纪唐夫开成中中书舍人诗三首送友人归宜春落花兼柳絮无处不纷纷远道空归去流莺独自闻墅桥喧碓水山郭入楼云故里南陔曲秋期欲送君骢马曲连钱【一作年

  • 邺侯外传 全文·李繁

      李泌,字长源,赵郡中山人也。六代祖弼,唐太师。父承休,唐吴房令,休娶汝南周氏。初,周氏尚幼,有异僧僧伽从泗上来,见而奇之。且曰:&ldquo;此女后当归李氏,而生三子。其最小者,慎勿以紫衣衣之,当起家金紫,为帝王师。&rdquo;及周氏

  • 第七十九回 老将失谋还师被虏 昏君嗣位惨戮沈冤·蔡东藩

      却说高纬受封温公,尚向周主哀求一人,这人为谁?就是淑妃冯小怜。念兹在兹,可算情种。周主邕微哂道:“朕视天下如脱屣,一妇人岂为公惜!”遂仍将冯妃给还高纬。纬拜谢而起,挈妃自出。既而周主召纬入宴,并及高氏诸王公,酒至半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八十五·乾隆

      宋  髙宗皇帝  【壬子】绍兴二年【金天防十年】春正月复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韩世忠拔建州范汝为自焚死  世忠闻汝为入建州曰建居闽岭上流贼沿流而下七郡皆血肉矣亟率步卒三万水陆并进直抵凤凰山【一名茶山在

  • ◎严春棠的金钢钻数目·佚名

    上海人之拥有金钢钻至多者,严春棠与李祖莱二人,可以颉颃一时。二人所蓄之金钢钻量,无法计算,他们用袋装之,布袋各列号码,每一号中,所藏皆为量数相等之钻石,譬如十克拉一枚者则此一袋中,皆十克拉之钻石也。近闻李祖莱与钟可成等

  • 卷之三百三十六·佚名

    光绪二十年。甲午。三月。戊寅朔。以捐助赈银。予河南淇县知县葛秉彝为其故父母建坊。  ○己卯。上诣颐和园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乙酉、癸巳、辛丑、亦如之。现月○庚辰。谕内阁、醇

  • ●南疆绎史勘本卷八·温睿临

    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目录列传二史可法(下)(应廷吉、卢渭等附)右督辅列传第二。◎督辅开府维扬,志切中原,不辞劳瘁。无如权奸执国命、强帅专阃威,嗣主昏庸,荒耽于嬉;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茫茫宇宙,无计可施。遂尔收罗豪杰,激劝

  • 卷之十四·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十四表第十四哈密回部【康熙三十六年归顺旗一爵如之】扎萨克一等达尔汉今袭郡王品级多罗贝勒吐鲁番回部【康熙五十九年归顺旗一爵一】扎萨克多罗郡王【附】一等台吉【附】二

  • 十一年·佚名

    (癸酉)十一年大明崇祯五年春正月1月1日○朔癸巳,椵島糧船斷絶,軍民飢困。都司夏尙進告急於餉臣朴簉,乞以錦帛換糧,備局請許一二千石,上從之。1月3日○乙未,江界府使成夏宗,淸儉慈祥。瓜滿當遞,府民願納米二百石,借留一年。本道以

  • 卷十二·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__仪礼经传通解续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续卷十二宋 黄干 撰丧通礼丧礼十补【丧礼有可以先后次第见者如士丧礼至卒哭袝练祥禫六篇是也亦有终丧通用而不可以次第见者各随其事析为

  • 关于近人辨证法的讨论·太虚

    辨证法的讨论,在中国所以轰动一时的,原因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而不是关于海格尔哲学的研究。然近来一般哲学者如张东荪、贺麟、谢幼伟等,大抵将辨证法溯源于齐诺、苏格拉底、柏拉图等,此于探索辨证法一名词及其应用的起源,虽

  • 顾亭林诗文集·顾炎武

    诗文别集。清顾炎武著。十七卷。凡《亭林文集》六卷,《亭林余集》文一卷,《蒋山佣残稿》文三卷,《亭林佚文辑补》一卷,《亭林诗集》五卷,《熹庙谅阴记事》一卷。为现存顾氏诗文集中较完备的一种。内《残稿》系据旧抄本排印

  • 从政遗规·陈宏谋

    《从政遗规》中有关官吏道德问题的观点和论述。《从政遗规》是中国古代重要官箴著作,清代陈宏谋编辑的著作《五种遗规》之一。清代乾隆年间,陈宏谋对宋代至清初二十二位封建官吏的官箴著作加以辑录而成,是供清代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