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二十

唐 张守节 撰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    史记二十

太史公曰匈奴絶和亲攻当路塞闽越擅伐东瓯请降二夷交侵当盛汉之隆以此知功臣受封侔於祖考矣何者自诗书称三代戎狄是应荆荼是徵齐桓越燕伐山戎武灵王以区区赵服单于秦缪用百里霸西戎吴楚之君以诸侯役百越况乃以中国一统明天子在上兼文武席卷四海内辑亿万之衆岂以晏然不为边境征伐哉自是後遂出师北讨疆胡南诛劲越将卒以次封矣

<史部,正史类,史记正义,卷二十>

<史部,正史类,史记正义,卷二十>

<史部,正史类,史记正义,卷二十>

<史部,正史类,史记正义,卷二十>

<史部,正史类,史记正义,卷二十>

<史部,正史类,史记正义,卷二十>

<史部,正史类,史记正义,卷二十>

<史部,正史类,史记正义,卷二十>

<史部,正史类,史记正义,卷二十>

<史部,正史类,史记正义,卷二十>

<史部,正史类,史记正义,卷二十>

<史部,正史类,史记正义,卷二十>

<史部,正史类,史记正义,卷二十>

右太史公本表

当涂魏不害以圉守尉捕淮阳反者公孙勇等侯蒲 苏昌以圉尉史捕淮阳反者公孙勇等侯

?阳江德以园廐啬夫共捕淮阳反者公孙勇等侯富民田千秋家在长陵以故高庙寝郎上书谏孝武曰子弄父兵罪当笞父子之怒自古有之蚩尤畔父黄帝涉江上书至意拜为大鸿胪征和四年为丞相封三千户至昭帝时病死子顺代立为虎牙将军匈奴不至质诛死国除

右孝武封国名

後进好事儒者禇先生曰太史公记事尽於孝武之事故复修记孝昭以来功臣侯者编于左方令後好事者得览观成败长短絶世之适得以自戒焉当世之君子行权合变度时施宜希世用事以建功有土封侯立名当世岂不盛哉观其持满守成之道皆不谦让骄蹇争权喜扬声誉知进不知退终以杀身灭国以三得之及身失之不能传功於後世令恩德流子孙岂不悲哉夫龙?侯曾为前将军世俗顺善厚重谨信不与政事退让爱人其先起於晋六卿之世有土君国以来为王侯子孙相承不絶历年经世以至于今凡八百余岁岂可与功臣及身失之者同日而语之哉悲夫後世其诫之

博陆霍光家在平阳以兄骠骑将军故贵前事武帝觉捕得侍中谋反者马何罗等功侯三千户中辅幼主昭帝为大将军谨信用事擅治尊为大司马益封邑万户後事宣帝历事三主天下信乡之益封二万户子禹代立谋反族?国除

秺 金翁叔名日磾以匈奴休屠王太子?浑邪王将衆五万降汉归义侍中事武帝觉捕侍中谋反者马何罗等功侯三千户中书昭帝谨厚益封三千户子弘代立为奉车都尉事宣帝

安阳上官桀家在陇西以善骑射从军稍贵事武帝为左将军觉捕斩侍中谋反者马何罗弟重合侯通功侯三千户中事昭帝与大将军霍光争权因以谋反族灭国除

桑乐上官安以父桀为将军故贵侍中事昭帝安女为昭帝夫人立为皇后故侯三千户骄蹇与大将军霍光争权因以父子谋反族灭国除

富平张安世家在杜陵以故御史大夫张汤子武帝时给事尚书为尚书令事昭帝谨厚习事为光禄勲右将军辅政十三年无适过侯三千户及事宣帝代霍光为大司马用事益封万六千户子延夀代立为太仆侍中

义阳傅介子家在北地以从军为郎为平乐监昭帝时刺杀外国王天子下诏书曰平乐监传介子使外国杀楼兰王以直报怨不烦师有功其以邑千三百户封介子为义阳侯子厉代立争财相告有罪国除

商利王山齐人也故为丞相史会骑将军上官安谋反山说安与俱入丞相斩安山以军功为侯三千户上书愿治民为代太守为人所上书言系狱当死会赦出为庶人国除

建平杜延年以故御史大夫杜周子给事大将军幕府发觉谋反者骑将军上官安等罪封为侯邑二千七百户拜为太仆元年出为西河太守五凤三年入为御史大夫

阳任宫以故上林尉捕格谋反者左将军上官桀杀之便门封为侯二千户後为太常及行卫尉事节俭谨信以夀终传於子孙

宜城燕仓以故大将军幕府军吏发谋反者?将军上官安有罪功封侯邑二千户为汝南太守有能名

宜春王欣家在齐本小吏佐史稍迁至右辅都尉武帝数幸扶风郡欣共置辨拜为右扶风至孝昭时代桑弘羊为御史大夫元凤三年代田千秋为丞相封二千户立二年为人所上书言暴自杀不殊子代立为属国都尉

安平杨敞家在华隂故给事大将军幕府稍迁至大司农为御史大夫元凤六年代王欣为丞相封二千户立二年病死子贲代立十三年病死子翁君代立为典属国三岁以季父恽故出恶言系狱当死得免为庶人国除

右孝昭时所封国名

阳平蔡义家在温故师受韩诗为博士给事大将军幕府为杜城门候入侍中授昭帝韩诗为御史大夫是时年八十衰老常两人扶持乃能行然公卿大臣议以为为人主师当以为相以元平元年代杨敞为丞相封二千户病死絶无後国除

扶阳韦贤家在鲁通诗礼尚书为将士授鲁大儒入侍中为昭帝师迁为光禄大夫大鸿胪长信少府以为人主师本始三年代蔡义为丞相封扶阳侯千八百户为丞相五岁多恩不习吏事免相就第病死子玄成代立为太常坐祠庙骑夺爵为关内侯

平陵范明友家在陇西以家世习外国事使护西羌事昭帝拜为度辽将军击乌桓功侯二千户取霍光女为妻地节四年与诸霍子禹等谋反族灭国除

营平赵充国以陇西?士从军得官侍中事武帝数将兵击匈奴有功为护军都尉中事昭帝昭帝崩议立宣帝决疑定策以安宗庙功侯封二千五百户

阳成田延年以军吏事昭帝发觉上官桀谋反事後留遅不得封为大司农本造废昌邑王议立宣帝决疑定策以安宗庙功侯二千七百户逢昭帝崩方上事并急因以盗都内钱三千万发觉自杀国除

平丘王迁家在卫为尚书郎习刀笔之文侍中事昭帝帝崩立宣帝决疑定策以安宗庙功侯二千户为功禄大夫秩中二千石坐受诸侯王金钱财漏泄中事诛死国除

乐成霍山山者大将军光兄子也光未死时上书曰臣兄骠骑将军去病从军有功病死赐谥景桓侯絶无後臣光愿以所封东武阳邑三千五百户分与山天  之拜山为侯後坐谋反族灭国除

冠军霍云以大将军兄骠骑将军适孙为侯地节三年天子下诏书曰骠骑将军去病击匈奴有功封为冠军侯薨卒子侯代立病死无後春秋之义善善及子孙其以邑三千户封云为冠军侯後坐谋反族灭国除

平恩许广汉家昌邑坐事下?室独有一女嫁之宣帝未立时素与广汉出入相通卜相者言当大贵以故广汉施恩甚厚地节三年封为侯邑三千户病死无後国除

昌水田广明故郎为司马稍迁至南郡都尉淮阳太守鸿胪左冯翊昭帝崩议废昌邑王立宣帝决疑定策以安宗庙本始三年封为侯邑二千三百户为御史大夫後为祁连将军击匈奴军不至质当死自杀国除

高平魏相家在济隂少学易为府卒史以贤良举为茂陵令迁河南太守坐贼杀不辜系狱当死会赦免为庶人有诏守茂陵令为扬州刺史入为谏议大夫复为河南太守迁为大司农御史大夫地节三年赞毁韦贤代为丞相封千五百户病死长子宾代立坐祠庙失侯

博望许中翁以平恩侯许广汉弟封为侯邑二千户亦故有私恩为长乐卫尉死子延年代立

乐平许翁孙以平恩侯许广汉少弟故为侯封二千户拜为强弩将军击破西羌还更拜为大司马光禄勲亦故有私恩故得封嗜酒好色以早病死子汤代立

将陵史子回以宣帝大母家封为侯二千六百户与平台侯昆弟行也子回妻宜君故成王孙嫉妬绞杀侍婢四十余人盗断妇人初产子臂膝以为媚道为人所上书言论弃市子回以外家故不失侯

平台史子叔以宣帝大母家封为侯二千五百户卫太子时史氏内一女於太子嫁一女鲁王今见鲁王亦史氏外孙也外家有亲以故贵数得赏赐

乐陵史子长以宣帝大母家贵侍中重厚忠信以发觉

霍氏谋反事封三千五百户

博成张章父故颍川人为长安亭长失官之北阙上书寄宿霍氏第舍卧马?间夜闻养马奴相与语言诸霍氏子孙欲谋反状因上书告反为侯封三千户

都成金安上先故匈奴以发觉故大将军霍光子禹等谋反事有功封侯二千八百户安上者奉车都尉秺侯?羣子行谨善退让以自持欲传功德於子孙

平通杨恽家在华隂故丞相杨敞少子任为郎好士自喜知人居衆人中常与人顔色以故高昌侯董忠引与屏语言霍氏谋反状共发觉告反侯二千户为光禄勲到五凤四年作为妖言大逆罪?斩国除

高昌董忠父故颍川阳翟人以习书诣长安忠有材力能骑射用短兵给事期门与张章相习知章告语忠霍禹谋反状忠以语常侍骑郎杨恽共发觉告反侯二千户今为枭骑都尉侍中坐祠宗庙乘小车夺百户

爰戚赵成用发觉楚国事侯二千三百户地节元年楚王与广陵王谋反成发觉反状天子推恩广德义下诏书曰无治广陵王广陵王不变更後复坐祝诅灭国自杀国除今帝复立子为广陵王

酇 地节三年天子下诏书曰朕闻汉之兴相国萧何功第一今絶亡後朕甚怜之其以邑三千户封萧何玄孙建世为酇侯

平昌王长君家在赵国常山广望邑人也卫太子时嫁太子家为太子男史皇孙为妃生子男絶不闻声问行且四十余岁至今元康元年中诏徵立以为侯封五千户宣帝舅父也

乐昌王稚君家在赵国常山广望邑人也以宣帝舅父外家封为侯邑五千户平昌侯王长君弟也

卭成王奉光家在房陵以女立为宣帝皇后故封千五百户言奉光初生时夜见光其上传闻者以为当贵云後果以女故为侯

安远郑吉家在会稽以卒伍起从军为郎使护将弛刑士田渠?会匈奴单于死国乱相攻日逐王将衆来降汉先使语吉吉将吏卒数百人往迎之衆颇有欲还者因斩杀其渠率遂与俱入汉以军功侯二千户

博阳邴吉家在鲁本以治狱为御史属给事大将军幕府常施旧恩宣帝迁为御史大夫封侯二千户神爵二年代魏相为丞相立五岁病死子翁孟代立为将军侍中甘露元年坐祠宗庙不乘大车而骑至庙门有罪夺爵为关内侯

建成黄覇家在阳夏以役使徙云阳以廉吏为河内守丞迁为廷尉监行丞相长史事坐见知夏侯胜非诏书大不敬罪久系狱三岁从胜学尚书会故以贤良举为杨州刺史颍川太守善化男女异路耕者让畔赐黄金百斤秩中二千石居颍川入为太子太傅迁御史大夫五凤三年代邴吉为丞相封千八百户

西平于定国家在东海本以治狱给事为廷尉史稍迁御史中丞上书谏昌邑王迁为光禄大夫为廷尉乃师受春秋变道行化谨厚爱人迁为御史大夫代黄霸为丞相

右孝宣时所封

阳平王稚君家在魏郡故丞相史女为太子妃太子立为帝女为皇后故侯千二百户初元以来方盛贵用事游宦求官於京师者多得其力未闻其有知略广宣於国家也

史记正义卷二十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二·刘昫
  卷四百四十七·列传第二百六·忠义二·脱脱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三·焦竑
  卷十一·商辂
  彭序·彭遵泗
  卷之二百三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一·佚名
  皇王大纪卷十九·胡宏
  ●武定·吴廷燮
  卷二十三·司马迁
  完颜劾孙传(附完颜蒲家奴传)·脱脱
  汉纪六十孝献皇帝癸建安二十二年(丁酉、217)·司马光
  卷五十四、天津教案·黄鸿寿
  通制条格卷第十九·拜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七十·彭定求

        卷370_1 【白云起封中诗(题中用韵,六十字成)】吕温   封开白云起,汉帝坐斋宫。望在泥金上,疑生秘玉中。   攒柯初缭绕,布叶渐蒙笼。日观祥光合,天门瑞气通。   无心已出岫,有势欲凌风。倘遣成膏泽,从兹遍大空。

  • 蠲戏斋诗话(六)·马一浮

      诗之道极难,须从《三百篇》入,得诗人之胸襟,先立其大;再觅一家,寻个入处,始可言其余耳。不然门外张皇,终不济事。并须读得多,亦须读诗文评,以资启发。如《苕溪渔隐丛话》、《诗薮》二书,论诗颇允,体裁亦颇广博。但如未多读古

  • 卷一·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一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太祖高皇帝【三首】帝讳元璋姓朱氏字国瑞濠之钟离东乡人元至正十一年辛夘起兵丁未称吴元年戊申建元洪武在位三十一年崩孝陵【在应天府治东北钟山之阳】永乐元年上尊諡曰圣

  • 第十四歌 新打大船出大荡·刘半农

    新打大船出大荡,大荡河里好风光。船要风光双只槽,姐要风光结识两个郎。

  • 卷六百四十四·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四十四李咸用李咸用与来鹏同时工诗不第尝应辟为推官有披沙集六卷今编为三卷水仙操大波相拍流水鸣蓬山鸟兽多奇形琴心不喜亦不惊安弦缓爪何泠泠水仙缥缈来相迎伯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二十三·杨仲良

      真宗皇帝   丁谓事迹   天禧三年正月丙戌,知江宁府丁谓言:『启承天节道场,甘露降。』仍献五言诗。有诏褒答,有和诗赐焉。   四月丁酉,知江宁府丁谓言:『中使雷允恭诣茅山投进金龙玉简,设醮次,七鹤翔于坛上。』上作

  • 第四十二回 洪杨起据金陵南北构兵·黄士衡

    诗曰: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却说嘉庆帝为太上皇开千秋寿筵,正在高兴之际,忽外面递来湖北督抚奏折,称白莲教徒由枝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七十五·佚名

    嘉靖三十八年八月庚子朔○癸卯宁夏巡抚都御史霍冀等言今岁秋防河东花马池等处颇称严密其河西一带每年责成副总兵提调今岁副总兵吴徵调遣西去应援庄凉河西备御极为单弱而俺答久牧西海套虏盘据贺兰势且狂逞请将调去总兵

  • 卷之一百二十七·佚名

      顺治十六年。己亥。秋七月。庚申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司门之神。  ○壬戌。以阿达哈哈番觉罗脱布齐、为宗人府理事官。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袁懋功奏言、用人之途文武并重。直隶文场合八府之士

  • 卷之八十四·佚名

    光绪四年。戊寅。十二月。辛卯。谕军机大臣等、沈葆桢奏、本年新漕遵办河运。请饬疏浚河道一摺。据称本年江北冬漕。应徵米石遵照部议。仍办河运。惟山东张秋八里庙口门。因被黄溜冲刷。较前更窄。戴村坝夏闲被水冲

  • 卷五·黄震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纪要卷五宋 黄震 撰晋司马懿事曹操魏文 与曹爽同受明帝顾命 诛爽而擅其权 尽录诸王公置邺 长子师继世专政魏谋以夏侯代之师夷与张缉等三族帝与李丰语师筑杀之废帝为邵

  • 一四六五 湖南巡抚姜晟奏本年换缴《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佚名

    一四六五 湖南巡抚姜晟奏本年换缴《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乾隆五十七年十一月十二日湖南巡抚臣姜晟跪奏,为遵旨汇奏事。恭照乾隆四十八年钦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议(义)》各条,于辽、金、元三朝时事多有

  • 卷三十四·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三十四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宋殇闵昭公之弑隠公三年宋穆公疾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曰先公舍与夷而立寡人寡人弗敢忘若以大夫之灵得保首领以没先君若问与夷其将何辞以对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

  • 张嵊传·姚思廉

    张嵊字四山,镇北将军张稷的儿子。年少时方正风雅,志向远大,言辞清丽。他的父亲到青州做官,被土著居民杀害,张嵊对此家祸感伤不已,终身吃素食,穿粗布衣,手不拿刀刃。后被州里举为秀才。初为官时任秘书郎,历任太子舍人、洗马、司

  • 瓶沙王问事品第十三·马鸣

    於是车匿,将马去後,寂然灭意。详雄猛步,如师子王,裂坏众网。专心一向,乐居山泽,形体巍危目明普视,入林树间,如日入雲。虽独游行,德如大众,众善内著。外福始友,行且自思惟,不宜著采服。忽见释化作,猎师被袈裟。太子因语曰,此服非汝宜

  • 百法明门论的宇宙观·太虚

      交芦子曰:百法明门论,天亲大士作也。法者、轨范物解,任持自性;故法与物,异名同义,百法犹云百物耳。列举此百法者,则以统摄群有也。统摄群有之论,天竺之胜论师六句,数论师二十五法,近世英吉利人穆勒约翰之意、神、形、法四句

  • 长阿含十报法经卷上·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贤者舍利曰。请诸比丘听说法。上亦好中亦好竟亦好。有慧有巧最具净除至竟说行听。从一增至十法。听向意著意。听说如言。诸比丘从贤者舍利曰。请愿欲闻。

  • 居济一得·张伯行

    水利志。清张伯行(1652—1725)撰。八卷。伯行,字孝先,号敬庵, 仪封(今河南兰考》人。康熙进士,官礼部尚书,著有《正谊堂文集》。此书系作者任治河大吏期间参考古籍、总结经验的心得笔记。当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成书。约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