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奚康生传

奚康生,河南洛陽人。其祖先是代人,世代为部落大人。祖奚直,官至平远将军、柔玄镇将。进入朝廷为镇北大将军,内外三都大官,赐爵长进侯。死后,赠幽州刺史,谥称简。父奚普怜,不仕而卒。

太和十一年(487),蠕蠕频频侵犯边境,柔玄镇都将李兜率部讨伐。奚康生性格骁勇,有武艺,弓力十石,矢异常箭,当时人十分佩服。跟从李兜为前驱军主,冲锋陷阵,壮气闻名,由此为宗子队主。

跟从帝驾征讨钟离,帝驾很快渡过淮河,而五将未渡,萧鸾派将率众据占滩渚,截断渡口道路。高祖下命令说:“能破滩渚上的敌人的,朕便任他为直..将军。”奚康生当时为军主,对友人说:“如能克敌,得畅名绩,假如不行,命也在天。大丈夫今日为什么不豁出去了。”于是便一跃而起,缚筏积柴,顺风放火,烧其船舟监,依烟直进,飞刀乱砍,投河溺死的人数很多。于是高祖假康生直..将军。后又以功除授中坚将军、太子三校、西台直后。

吐京胡反叛朝廷,自称辛支王。康生为军主,跟从章武王元彬讨伐叛贼。胡派精锐骑兵截断进军道路,康生率领五百人迎战,破敌,追至石陽城,斩敌三十人。元彬士卒七千,与胡对战,为分五军,四军都败,康生一支独全。迁升统军。率领精兵一千追吐京胡到车突谷,诈做坠马,胡以为他们都死了,争相取其首级。康生腾身上骑,挥矛杀敌,杀伤数十人,胡于是北逃。辛支王轻骑退逃,奚康生离他有一百多步远,抽弓便射,辛支王应弦而死。因之俘获其牛羊驼马数以万计。

萧鸾设置义陽郡,招诱魏边境民众。康生又任统军,跟随王肃讨伐敌人,进围其城。萧鸾将张伏护登上城楼,出言不逊,王肃令康生射之。康生用强弓大箭望楼射窗,窗开箭入,张伏护应弦而死。城中百姓见到箭矢,都说是狂驽所射。以杀伏护之功,受到帛一千匹的赏赐。又频战再退敌军,朝廷赏升三阶,帛五百匹。萧宝卷将裴叔业率众围困涡陽,想解除义陽之急。帝诏派高聪等四支军马前往救援,后派都督、广陵侯元衍,都被打败了。当时刺史孟表频频启告,高祖令王肃派康生驰驱救援。一战大破敌军,赏赐升阶二级,帛一千匹。等到寿春前来归降,朝廷派奚康生带领一千羽林军,赐给龙厩马两匹,驰奔寿春。军队既入寿春城,奚康生下令召集城中旧老,宣读帝诏优抚赏赐。不多久,萧宝卷将桓和驻军梁城,陈伯之据守峡石,民心惊动,图谋不轨。奚康生于是防御内外,致使音信不通。固守城池一个月,援军才到。奚康生出击桓和、伯之等二军,击退了他们,攻下梁城、合肥、洛口三处守军营垒。奚康生因功迁升征虏将军、封安武县开国男,食邑二百户。

出任南青州刺史。后来萧衍派郁州军主徐济侵犯边境,奚康生率将讨伐,打败敌人,生擒徐济。朝廷赏赐帛一千匹。当时萧衍听说奚康生能够引强弓。弓力达十石,故意制作大弓两张,送给奚康生。康生得弓,便会集文武官员,举弓平射,还有余力没有使出来。这弓长八尺,弓把中间围长一尺二寸,箭粗如今天的长笛一般,观看的人都认为这是稀世绝伦的勇力。这弓,奚康生把它们送到了朝廷,放在武库之中。

又萧衍派将宋黑率领人马侵扰彭城,当时奚康生恰服母丧,帝下诏起为别将、持节、假平南将军,率领南青州诸路军马击退了敌人。后来萧衍又派都督、临川王萧宏,副将张惠绍率领十万人马侵犯徐州,又借调宋黑为徐州刺史,领军二万,水陆并进,径直围困高土冢戍。帝下诏任命奚康生武卫将军、持节、假平南将军,为别将,率领羽林军三千人,骑兵、步兵任其割配。奚康生一战击败敌人。还京后,帝召见他赴宴,赏赐帛千匹,赐给骅骝御用胡马一匹。

出任平西将军、华州刺史,颇有政绩。转任泾州刺史,仍为本将军。因擅自动用官炭瓦被御史弹劾,削除官爵。不久又恢复了官爵。萧衍的直..将军徐玄明驻守郁洲,杀其刺史张稷,率城归附。帝下诏派奚康生迎接,赐给御银缠的槊一张,还有一些枣、杏果之类。面赐说:“果者,果如朕心;枣者,早遂朕意。”还未出发时,郁洲又叛。当时扬州别驾裴绚谋反,朝廷除康生为平东将军,为别将,领四千羽林军讨伐敌人,逢叛乱平息下来,遂不成行。

父亲丧期满后,朝廷起他为平西将军、西中郎将。这一年,朝廷大举征蜀,朝廷假康生为安西将军,率领步骑三万人赴绵竹。到陇右,世宗逝世,班师回朝。朝廷除任为卫尉卿。出任抚军将军、相州刺史。在州位之上,因发生干旱,奚康生鞭打石虎像;又到西门豹祠祈雨,天仍不下雨,命令吏卒取出西门豹的舌头。没多久,两个儿子暴病而亡,他也身遭疾病,巫师认为是石虎、西门豹作祟所致。

朝廷拜授他为光禄卿,领右卫将军。奚康生与元叉共同策划废除灵太后。迁任抚军大将军、河南尹,仍为右卫,领左右。为儿子奚难娶左卫将军侯刚女儿,即元叉的妹夫。元叉因为他家通姻,深相通联,三人大多一起在禁内宿睡,常常结伴出入。元叉任命康生的儿子奚难为千牛备身。

奚康生性格粗犷、蛮武,说话没有轻重,元叉渐渐忌惮他,在脸上表现出来,奚康生也微微有些害怕不安。正光二年(521)三月,肃宗在西林园朝见灵太后,文武官员侍坐左右。酒兴浓时,官员们交次舞蹈。轮到奚康生,康生跳起力士舞,腾挪旋转,每每看着灵太后,他举手、蹈脚、瞪目、颌首都作出杀戮绑缚的姿式。太后明白了他的意思但不敢形于言表。天晚,太后想携肃宗在宣光殿就寝。侯刚说:“皇上已经朝拜过您,他嫔御在南宫,为什么要留宿?”奚康生说:“皇上,是陛下的儿子,随陛下走东串西,还能访问谁?”群臣无人敢应答。灵太后自己起身拉着肃宗的手下堂而去。奚康生大声呼喊,在后面高唱万岁,近臣都喊万岁。肃宗在前面进入小门,左右官员竞相拥挤,门不能闭。奚康生夺过儿子奚难的千牛刀,砍了直后元思辅,局势才安定下来。肃宗上殿,康生当时仍有酒兴,准备出来动作,被元叉捆了起来,锁在门下省。到第二天早上,元叉不出现,命令侍中、黄门、仆射、尚书等十多人审讯康生所犯之事,处康生斩刑,奚难被处以绞刑。元叉与傅刚一起在禁宫内矫诏决定这样做。皇上同意康生受斩刑,奚难则免死流放。奚难哭着与父亲拜别,奚康生庆幸儿子免死,又声气慷慨,一点也不悲泣。对他的儿子说:“我不是因反叛而死,你为什么要哭呢?”有关部门驱逼奚康生奔走赶赴刑场。当时,天已昏暗,行刑的人砍了奚康生数刀,而他却没死,刽子手便朝倒在地上的奚康生戳刺。人们都说这是元叉的旨意,使他多受些痛苦。尝食典御奚混与康生一起持刀入宫内,也同时就绞刑。

奚康生久为将领,等到做地方官,经常杀人。而他一贯笃信佛教,几次舍弃自己的住宅建立寺塔。做过官的四州,都建有佛寺之类。死时,年五十四岁。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十四·刘昫
  前汉孝文皇帝纪上卷第七·荀悦
  第三十三回 立储贰入承大统 释嫌疑准请撤帘·蔡东藩
  第八十四回 偕老友带兵入京 叩故宫夤夜复辟·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九·佚名
  明名臣琬琰续录卷十四·徐紘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纪昀
  通志卷六下·郑樵
  二七二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解违碍书籍版片折·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三十六·佚名
  ·上孔兵备论办贼事宜书·丁曰健
  天全土司传·张廷玉
  卷二十四 乐书第二·司马迁
  總序·佚名
  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董康

      ○蝴蝶夢   此近時人據小說莊子休鼓盆思大道而作。又有元人蝴蝶夢。則記包拯事。【另載。】   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爲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喩適志歟。不知周也。俄而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爲蝴蝶歟

  • 卷六·韦庄

    钦定四库全书 浣花集卷六      唐 韦庄 撰 今体诗凡十七首 不出院楚公【自三衢至江西作】 一自禅关闭心猿日渐驯不知城郭路稀识市朝人履带堦前雪衣无寺外尘却嫌山翠好诗客往来频 江边吟 江边烽燧几时休江上

  • 巻一·胡震亨

    钦定四库全书唐音癸籖卷一明 胡震亨 撰体凡诗自风雅颂以降一变有离骚再变为西汉五言诗三变有歌行杂体四变为唐之律诗诗至唐体大备矣今考唐人集录所标体名凡效汉魏以下诗声律未叶者名往体其所变诗体则声律之叶者不论

  • 龚序·佚名

    龚序由泉郡迤大海东溯水驿七百余里,历澎湖三十六岛,有娑洋之浮沤,为台员之■〈宀居〉落。牛女绝域,禹迹之所不经;虎贲略地,隋代之所未及。我朝版图远拓,收五十屿全区;师旅时行,奠二千年荒徼!皇舆大一统,联宙合为家庭;帝命式九围,从

  • 卷五百九十八·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九十八高骈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崇文之孙家世禁卫幼颇修饬折节为文学初事朱叔明为司马後历右神策军都虞候秦州刺史咸通中拜安南都护进检校刑部尚书以都护府为静海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燕兰小谱》·张次溪

    (清)安乐山樵(吴长元) 撰●目录《燕兰小谱》弁言《燕兰小谱》题词《燕兰小谱》例言燕兰小谱卷之一 画兰诗共五十四首,词共三首 题湘云墨兰 友人以王郎兰扇索题,为书一絶 有学画兰者,伪署湘云名款索题 题湘云兰扇 南乡

  • 李莱老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莱老(生卒年不详)字周隐,号秋崖。周密《浩然斋雅谈》卷下:“李秋崖莱老,与其兄篔房竞爽,号龟溪二隐。”《彊村丛书》本《龟溪二隐词》辑莱老词十七首。 ●浪淘沙 李莱老 宝押绣帘斜,莺燕谁家。 银筝初试合琵琶。

  • 卷一·赵元一

    建中四祀,先是,襄阳节度使检校右仆射梁崇义自阻兵不朝二十年矣。上在 春宫,情深愤惋,及登宝位,有诛四凶之志焉,诏剑南节度检校工部尚书张延赏、 东川节度御史大夫王邕、梁洋节度御史大夫贾耽、江陵节度检校工部尚书张伯

  • ●张序·杨捷

    国家大一统之业,内安外宁,风行草偃,固已几三十年。顿兵不减,乃鲸鲵余孽杈牙江海,恃其舟楫倏忽于巨浸骇浪之间,屡逋天讨。迄乎三藩僣逆,益乘瑕伺隙,狡焉启疆。戊午之夏,妖氛弥炽,蹂躏闽中漳、泉诸郡,乘城跨邑,滨海千余里为之失守。

  • 卷一百三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二王礼考【八】上尊号徽号   【尊封附】乾隆十六年十一月乙酉以皇太后六十万夀加上崇庆慈宣康惠敦和皇太后徽号曰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夀皇太后先是九月辛卯谕礼部朕惟合九州以致

  • 初禀篇第十二·王充

    人生性命当富贵者,初禀自然之气,养育长大,富贵之命效矣。文王得赤雀,武王得白鱼赤乌。儒者论之,以为雀则文王受命,鱼乌则武王受命;文、武受命于天,天用雀与鱼乌命授之也。天用赤雀命文王,文王不受,天复用鱼乌命武王也。若此者,谓

  • 法智遗编观心二百问·知礼

    法孙继忠集景德四年六月十五日。四明沙门比丘知礼。谨用为法之心。问义于浙阳讲主昭上人(左右)五月二十六日。本州国宁寺传到上人。答十义书一轴云云。答释未善读文。纵事改张终当乖理。始末全书于妄语。披寻备见于谄

  • 卷第六(从第十一经至第十六经三纸)·澄观

    寿昌元年乙亥岁高丽国大兴王寺奉宣雕造 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卷第六(从第十一经至第十六经三纸)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澄观述 (有十二善知识。第一尊法宝髻长者。第二普眼长者。第三甘露火王。第四大光王。第五不动优婆

  • 天童林野奇禪師塔銘·通奇

    吳興道場山萬壽禪寺住持比丘道忞撰文李白之送友入蜀也,則曰山從人面起,雲傍馬頭生,其早發夔城也,則曰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盍蜀地山川險阻,自古記之矣!惟山峻水湍,故其人類性剛而果決堅忍耐苦勞,以之向道,則勇往易於入

  • 法幢远禅师语录·佚名

    嘉兴大藏经 法幢远禅师语录法幢远禅师语录序道乃众德之本性为万物之灵道本无形假德而化性本无相遇境而彰所以妙道之理神用难量导物指迷无往不利刚宗万法明贯古今亦能直指归元亦能权分顿渐始自灵山拈示破笑相酬至今磊

  • 周易集说·俞琰

    元俞琰撰。四十卷。《通志堂经解》本。亦称《俞氏易集说》。俞氏曾裒集历代《易》家之说为《大易会要》一百三十卷,后乃掇其精华以成是书,前后历三十多年而四易其稿。其初宗主程颐、朱熹之说,后于程、朱之外自出新义,颇有

  • 春秋稗疏·王夫之

    二卷,清王夫之著。其书论《春秋》书法及仪象。典制之类占十分之一,论辨地理居十分之九。论书法多臆断,而辨地理多得其实。如以“莒人入向”之向,驳《水经注》,谓当从杜预在龙亢说,足以申明杜注;至考杞之东迁在春秋以前,杀州

  • 尚书讲义·史浩

    二十卷。宋史浩(1106-1194)撰。浩字直翁,一名若纳,两浙路鄞县(今属浙江省)人。南宋着名政治家、经学家。绍兴十四年(1144)进士,孝宗为建王时,浩以司封郎中兼直讲,孝宗即位,迁翰林学士知制,浩累官右丞相,卒谥忠定。主要事迹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