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五十七

唐 张守节 撰

绦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史记五十七

绦侯周勃者沛人也其先卷人【括地志云故卷城在郑州原武县西北七里释例地名云卷县所理垣雍城也】徙沛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材官引强高祖之为沛公初起勃以中?从攻胡陵下方与方与反与战却适攻丰击秦军砀东还军留及萧复攻砀破之下下邑先登赐爵五大夫攻蒙虞取之击章邯车骑殿定魏地攻爰戚东缗【缗眉贫反括地志云东缗故城汉县也在兖州金乡县界】以往至栗【括地志云属沛郡也】取之攻啮桑先登击秦军阿下破之追至濮阳下甄城攻都关定陶袭取宛朐【宛劬二音今曹州县在州西四十七里】得单父【善甫二音宋州县也】令夜袭取临济攻张以前至卷破之击李由军雍邱下攻开封先至城下为多後章邯破杀项梁沛公与项羽引兵东如砀自初起沛还至砀一岁二月楚怀王封沛公号安武侯为砀郡长沛公拜勃为虎贲令以令从沛公定魏地攻东郡尉於城武破之击王离军破之攻长社先登攻颍阳缑氏【缑音勾洛州县】絶河津【即古平隂津在洛州洛阳县东北五十里】击赵贲军尸北南攻南阳守齮破武关嶢关破秦军於蓝田至咸阳灭秦项羽至以沛公为汉王汉王赐勃爵为威武侯从入汉中拜为将军还定三秦至秦赐食邑怀德【括地志云怀德故城在同州朝邑县西南四十三里】攻槐里好畤最击赵贲内史保於咸阳最比攻漆【今幽州新平县古漆县也】击章平姚卭军西定汧【口肩反今陇州沂源县本汉汧县地也】还下郿【音眉括地志云郿县故城在岐州郿县东北十五里】频阳【括地志云频阳故城在宜州士门县南三里今土门县并入同官县属雍州宜州废也】围章邯废丘破西丞【括地志云西县故城在秦州上邽县西南九十里本汉西县也破西县丞】击盗巴军破之攻上邽【音圭秦州县也】东守嶢关转击项籍攻曲逆最还守敖仓追项籍籍已死因东定楚地泗川东海郡凡得二十二县还守雒阳栎阳赐与颍阳侯共食锺离【括地志云颖隂故城在陈州南顿县西北锺离故城在豪州锺离县东北五里】以将军从高帝击反者燕王臧荼破之易下【括地志云易县故城在幽州归义县东南十五里燕桓侯所徙都临易是也】所将卒当驰道为多赐爵列侯剖符世世勿絶食绦【括地志云绦邑城汉绦县在绦州曲沃县南二里或以为秦之旧驰道也】八千一百八十户号绦侯以将军从高帝击反韩王信於代降下霍人【霍音琐又音苏寡反顔师古云音山寡反按霍字当作?地理志云?人县属太原郡括地志云?人故城在代州繁畤县界汉?人县也按樊哙列传作靃人其音亦同】以前至武泉【括地志云武泉故城在朔州北二百二十里】击胡骑破之武泉北转攻韩信军铜鞮【括地志云铜鞮故城在潞州铜鞮县东十五里州西六十五里在并州东南也】破之还降太原【并州县从铜鞮还并降六城也】六城击韩信胡骑晋阳下破之下晋阳後击韩信军於硰石【按在楼烦县西北】破之追北八十里还破楼烦【地理志云在鴈门郡括地志云在并州崞县界】三城因击胡骑平城下【地理志云在鴈门郡括地志云朔州定襄本汉平城县】所将卒当驰道为多勃迁为太尉击陈豨屠马邑所将卒斩豨将军乘马絺击韩信陈豨赵利军於楼烦破之得豨将宋最鴈门守圂因转攻得云中守遫【括地志云云中故城在胜州榆林县东北四十里秦云中郡】丞相箕肆将勲定鴈门郡十七县云中郡十二县因复击豨灵邱破之【括地志云灵丘故城在蔚州灵丘县东十里汉县也】斩豨得豨丞相程纵将军陈武都尉高肆定代郡九县燕王卢绾反勃以相国代樊哙将击下蓟得绾大将抵丞相偃守陉太尉弱御史大夫施屠浑都【括地志云幽州昌平县本汉浑都县】破绾军上兰【括地志云妫州怀戍县东北有马兰溪水恐是也】复击破绾军沮阳【括地志云上谷郡故城在妫州怀戍县东北百一十里燕上谷秦因不改汉为阻阳县】追至长城【即马邑长城亦名燕长城在妫州北今是】定上谷十二县右北平十六县辽西辽东二十九县渔阳二十二县最从高帝得相国一人丞相二人将军二千石各三人别破军二下城三定郡五县七十九得丞相大将各一人勃为人木强敦厚高帝以为可属大事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东乡坐而责之趣为我语其椎少文如此勃既定燕而归高祖已崩矣以列侯事孝惠帝六年置太尉官【下云以勃为太尉十岁高后崩按孝惠六年高后八年崩是十年耳而功臣表及将相表云高后四年置太尉官未详】以勃为太尉十岁高后崩吕禄以赵王为汉上将军吕产以吕王为汉相国秉汉权欲危刘氏勃为太尉不得入军门陈平为丞相不得任事於是勃与平谋卒诛诸吕而立孝文皇帝其语在吕后孝文事中文帝既立以勃为右丞相赐金五千斤食邑万户居月余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久之即祸及身矣勃惧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上许之岁余丞相平卒上复以勃为丞相十余月上曰前日吾诏列侯就国或未能行丞相吾所重其率先之乃免相就国岁余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绦绦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之其後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公主者孝文帝女也勃太子胜之尚之故狱吏教引为证勃之益封受赐尽以予薄昭及系急薄昭为言薄太后太后亦以为无反事文帝朝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曰绦侯绾皇帝玺将兵於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文帝既见绦侯狱辞乃谢曰吏事方验而出之於是使使持节赦绦侯复爵邑绦侯既出曰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绦侯复就国孝文帝十一年卒諡为武侯子胜之代侯六岁尚公主不相中坐杀人国除絶一岁文帝乃择绦侯勃子贤者河内守亚夫封为条侯【括地志云故蓧城俗名南条城在德州蓧县南十二里汉县】续绦侯後条侯亚夫自未侯为河内守时许负相之曰君後三岁而侯侯八岁为将相持国秉贵重矣於人臣无两其後九岁而君饿死亚夫笑曰臣之兄已代父侯矣有如卒子当代亚夫何说侯乎然既已贵如负言又何说饿死指示我许负指其口曰有从理入口此饿死法也居三岁其兄绦侯胜之有罪孝文帝择绦侯子贤者皆推亚夫乃封亚夫为条侯续绦侯後文帝之後六岁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庙记云霸陵即霸上按霸陵城在雍州万年县东北二十五里】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孟康云秦时宫也括地志云棘门在渭北十余里秦王门名也】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括地志云细柳仓在雍州咸阳县西南二十里也】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鋭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於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於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羣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於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月余三军皆罢乃拜亚夫为中尉【汉书百官表云中尉秦官掌徵廵京师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应劭云吾者御也掌执金吾以御非常顔师古云金吾鸟名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职主先导以备非常故执此鸟之象因以名官也】孝文且崩时诫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文帝崩拜亚夫为车骑将军孝景三年吴楚反亚夫以中尉为太尉【汉书百官表云太尉秦官掌武元狩四年置大将军大司马即今十二卫大将军及兵部尚书也】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絶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急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弓高侯等【弓高沧州县也】絶吴楚兵後食道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终不出夜军中惊内相攻击扰乱至於太尉帐下太尉终卧不起顷之复定後吴奔壁东南陬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吴王濞弃其军而与壮士数千人亡走保於江南舟徒【括地志云丹徒故城在润州丹徒县东南十八里汉丹徒县也晋太康地志云吴王濞反丹徒越人杀之於此城南徐州记云秦使赭衣凿其地因谓之丹徒凿处今在故县西北六里丹徒岘东南连亘盘纡屈曲有象龙形故秦凿絶颈濶百余步又夹坑龙首以毁其形坑之所在即今龙目二湖悉成田也】汉兵因乘胜遂尽虏之降其兵购吴王千金月余越人斩吴王头【越人即丹徒人越灭吴丹徒地属楚秦灭楚後置三十六郡丹徒县属会稽郡故以丹徒为越人也】以告凡相攻守三月而吴楚破平於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却归复置太尉官五岁迁为丞相景帝甚重之景帝废粟太子丞相因争之不得景帝由此疏之而梁孝王每朝常与太后言条侯之短窦太后曰皇后兄王信可侯也景帝让曰始南皮章武侯先帝不侯及臣即位乃侯之信未得封也窦太后曰人主各以时行耳【人主作人生】自窦长君在时竟不得侯死後乃封其子彭祖顾得侯吾甚恨之帝趣侯信也景帝曰请得与丞相议之丞相议之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景帝默然而止其後匈奴王徐卢等五人降景帝欲侯之以劝後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乃悉封徐卢等为列侯亚夫因谢病景帝中三年以病免相顷之景帝居禁中召条侯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櫡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櫡景帝视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条侯免冠谢上起条侯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居无何条侯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取庸苦之不予钱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怒而上变告子事连污条侯书既闻上上下吏吏簿责条侯条侯不对景帝骂之曰吾不用也召诣廷尉【景帝见条侯不对簿因责骂之曰吾不任用汝也故召诣廷尉使重推劾耳余说皆非也】廷尉责曰君侯欲反邪亚夫曰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邪吏曰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吏侵之益急初吏捕条侯条侯欲自杀夫人止之以故不得死遂入廷尉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国除絶一岁景帝乃更封绦侯勃他子坚为平曲侯续绦侯後十九年卒諡为共侯子建德代侯十三年为太子太传坐酎金不善元鼎五年有罪国除条侯果饿死死後景帝乃封王信为盖侯太史公曰绦侯周勃始为布衣时鄙朴人也才能不过凡庸及从高祖定天下在将相位诸吕欲作乱勃匡国家难复之乎正虽伊尹周公何以加哉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足已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困悲夫

史记正义卷五十七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三·黄以周
  ●卷上·石茂良
  国朝名臣事略卷第四·苏天爵
  第九章荆公之政术(一)总论·梁启超
  卷之六百六十三·佚名
  通志卷一百七十四·郑樵
  一六 两江总督高晋等奏购访遗书情形并进呈书目折·佚名
  卷三十五·鄂尔泰
  长孙平传·魏徵
  虞庆则传·李延寿
  安禄山传·刘昫
  耶律瑶质传·脱脱
  五〇 “六个人是一个人”·邹韬奋
  钦定南巡盛典卷四·高晋
  卷14·吴缜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四出 媒复·孟称舜

    【风入松慢】〔外、老旦上〕门阑喜气看何如,如何音信还无?计程遥把归期数,算今宵,定返门闾。〔生上〕梦里佳音来到,醒来依旧萧疏。〔外〕凡事由来系夙因,〔老〕况复婚姻百世亲。〔生〕青鸟未传云外信,红鸾难照月中人。〔外〕

  • 第三折 若水效节·冯梦龙

    [老旦、净扮金军押外上][外][集句七言绝]天似寒灰黯淡垂,谁来军府问钟仪。人生自古谁无死?付与皇天后土知。俺李若水,官拜宋朝吏部侍郎之职。金人来索金银甚急,又遣使再邀皇上到他营中议事,俺料无他虞,力劝皇上来了。则今看光景,

  • 提要·黄昇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十花庵词选        词曲类二【词选之属】提要【臣】等谨案花庵词选十卷续集十卷宋黄升辑升字叔旸号玉林又号花庵词客以所居有玉林又有散花庵也毛晋刻六十家词以升作昃以叔旸作

  • 榖城山馆集卷十三·于慎行

    (明)于慎行 撰○七言律诗春初得吴太原道中书有怀草色春城叹索居虗窓残月渺愁予忽从五马边淮路传得双鱼隔岁书汾水东流连朔塞闗门北望是穹庐晋阳亦是谈兵地莫使平时保障踈送董巢雄比部左迁上谷卫幕匡时独抱杞人忧谏猎书

  • 卷25 ·佚名

    陈傅良 送谢怀英道士归庐山 场屋收余策,匡庐寄一瓢。 款门如有欲,委币辄难招。 菜甲留终夕,蒲团共小桥。 崆峒他日问,应记说神霄。 陈傅良 送谢怀英道士归庐山 一别忘年月,重来失故初。 美

  • 列传第七十五·刘昫

    ○张镒 冯河清附 刘从一 萧复 柳浑 张镒,苏州人,朔方节度使齐丘之子也。以门廕授左卫兵曹参军。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以尝伏事齐丘,辟镒为判官。授大理评事,迁殿中侍御史。乾元初,华原令卢枞以公事呵责邑人内侍齐令诜,令

  • 太祖纪四·薛居正

    广顺三年春三月庚辰朔,以相州留后白重赞为滑州节度使,以郑州防御使王进为相州节度使,以前兖州防御使索万进为延州节度使,以亳州防御使张铎为同州节度使。甲申,以皇子澶州节度使荣为开封尹兼功德使,封晋王,仍令所司择日备礼册

  • 卷九·辛文房

      ○崔道融   道融,荆人也,自号"东瓯散人",与司空图为诗友。出为永嘉宰。工绝句,语意妙甚,如《铜雀妓》云:"歌咽新翻曲,香销旧赐衣。陵园风雨暗,不见六龙归。"《春闺》云:"寒食月明雨,落花香满泥。佳人持锦字,无雁寄征西"。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十、科举制度仅仅是讲名讲·雍正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所著逆书《知新录》内云“科举词章之习,比阳明之害更大更广。阳明之教,虽足以害道,尚依傍道理来;科举之习,公然讲名讲利,卑污苟贱,而不知耻,直把道理一笔勾消,人类尽灭”等语。朝廷用人,所以设立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佚名

    正德十五年闰八月丙戌朔上在南京○庚寅建州等卫女直都督同知撒鲁都等来朝贺赐晏并彩叚诸物有差○占城国遣番使头目通事番稍王叔沙没底大等朝贡赐晏赏彩叚诸物有差○壬辰 上诣 孝陵辞○癸巳 上受江西俘○丁酉 上自南京

  • 卷四十四·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四十四乾隆二十二年秋九月丙午命革驻防将军锡特库职留巴里坤披甲効力上谕军机大臣曰阿里衮奏称盐池台站被贼窃取马驼拒捕伤死兵丁因患病未汗遣总兵官丑达前往查拏等语盐池去巴里坤甚

  • 阳..传·欧阳修

    阳惠元的小儿子阳..,字公素,惠元死难时,阳..身上带着八处伤。坠入另一口井,有人救起得以免死。历任邢州刺史。叛贼卢从史被活捉后,潞州军溃散,有勇士五千人,卢从史曾经把他们当作儿子看待,跑到阳..处,阳..紧关城门,不让他们进城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说:“那就是‘恕道’吧!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读解】

  • 卷一百三十七·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三十七  宋 卫湜 撰表记第三十三孔氏曰案郑目録云名曰表记者以其记君子之德见於仪表也此於别録属通论蓝田吕氏曰礼记名篇亦多取篇中字为目如檀弓玉藻缁

  • 道安法师念佛赞·佚名

      □十三天佛最尊  万物中贵不过人  一世眼□□□□  妙□相劝入善门  只恐众生造诸恶  经律法教□修身  食肉众生短命保  缘佛慈悲征谏君  莫道□□□□□  善恶童子每知闻  好事恶事□□□ 

  • 目录·纪荫

    宗统编年目录卷之一  佛纪(上) 释迦牟尼佛卷之二  佛纪(下) 释迦牟尼佛卷之三  祖纪(西天祖师) 一祖迦叶尊者 二祖阿难尊者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 四祖优波鞠多尊者 五祖提多迦尊者 六祖弥遮迦尊者卷之四 

  • 皇明马政纪·杨时乔

    明杨时乔撰。十二卷。时乔字宜迁,号止庵,江西上饶人。嘉靖进士,官至吏部侍郎。是书记有明一代马政,自洪武至万历二十三年(1595),计分户马、种马等十二门,叙述其中因革损益。材料丰富,原委详明,切中时病,为研究明朝马

  • 绣屏缘·佚名

    清代白话章回小说。全名《新镌移本评点小说绣屏缘》。20回。无名氏撰;题“苏庵主人编次。”卷首有序,题“康熙庚戌端月望弄香主人题于丛芳小圃之集艳堂”。又有题“苏庵漫识”的凡例、杂诗和曲。今见有日本抄本。孙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