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六十八

唐 张守节 撰

商君列传第八      史记六十八

商君者【秦封於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叔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芜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座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我方先君後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悖音背】公叔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廼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罢而孝公怒景监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以让卫鞅卫鞅曰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後五日复求见鞅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罢而孝公复让景监景监亦让鞅鞅曰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请复见鞅鞅复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罢而去孝公谓景监曰汝客善可与语矣鞅曰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诚复见我我知之矣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之前於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驩甚也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比必寐反说者以五帝三王之事比至孝公以三代帝王之道方兴孝公曰太久远吾不能】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然亦难以比德於殷周矣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於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於民【敖五到反】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见於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衆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於故俗学者溺於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於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五【或为十保或为伍保】而相收司连坐不告奸者?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民有二男不别为活者一人出两课】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鬬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芜所芬华令既具末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於民朞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於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传公子?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於公战怯於私鬬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於边城其後民莫敢议令於是以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居三年作为筑冀阙宫庭於咸阳秦自雍徙都之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几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南北曰阡东西曰陌按谓驿塍也疆音强封聚土也疆界也谓界上封记也】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行之四年公子?复犯约劓之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音左故反】於孝公诸侯毕贺其明年齐败魏兵於马陵虏其太子申杀将军龎涓其明年卫鞅说孝公曰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何者魏居岭厄之西都安邑与秦界河而独擅山东之利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今以君之贤圣国赖以盛而魏往年大破於齐诸侯畔之可因此时伐魏魏不支秦必东徙东徙秦据河山之固东乡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孝公以为然使卫鞅将而伐魏魏使公子卬将而击之军既相距卫鞅遗魏将公子卬书曰吾始与公子驩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魏公子卬以为然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於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於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从蒲州安邑徙汴州浚仪也】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於商在邓州内乡县东七里古於邑也商洛县在商州东八十九里本商邑周之啇国按十五邑近此三邑】十五邑号为商君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朢者赵良见商君商君曰鞅之得见也从孟兰臯今鞅请得交可乎赵良曰仆弗敢愿也孔丘有言曰推贤而戴者进聚不肖而王者退仆不肖故不敢受命仆闻之曰非其位而居之曰贪位非其名而有之曰贪名仆听君之义则恐仆贪位贪名也故不敢闻命商君曰子不说吾治秦与赵良曰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虞舜有言曰自卑也尚矣君不若道虞舜之道无为问仆矣商君曰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大筑冀阙营如鲁卫矣子观我治秦也孰与五羖大夫贤赵良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以殷纣比商君】君若不非武王乎则仆请终日正言而无诛可乎商君曰语有之矣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夫子果肯终日正言鞅之药也鞅将事子子又何辞焉赵良曰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百里奚南阳宛人属楚故云荆】闻秦缪公之贤而愿朢见行而无资自粥於秦客放?食牛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朢焉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国之君一救荆国之祸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由余闻之欵关请见五羖大夫之相秦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於国中不从车乘不操干戈功名藏於府库德行施於後世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音体】童子不歌謡舂者不相杵此五羖大夫之德也今君之见秦王也因嬖人景监以为主非所以为名也相秦不以百姓为事而大筑冀阙非所以为功也刑黥太子之师传残伤民以骏刑是积怨畜祸也教之化民也深於命民之効上也捷於令今君又左建外易非所以为教也君又南面而称寡人日绳秦之贵公子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何不遄死以诗观之非所以为夀也公子?杜门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杀祝懽而黥公孙贾诗曰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此数事者非所以得人也君之出也後车十数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持矛而操闟戟者【顾野王云铤也方言云矛吴杨江淮南楚五湖之间为之铤其柄谓之矜释名云戟格也旁有格】旁车而趋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书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夀乎则何不归十五都【都孙鞅封商於十五邑故云十五都】灌园於鄙劝秦王显岩穴之士养老存孤敬父兄序有功尊有德可以少安君尚将贪商於之富宠秦国之教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亡可翘足而待商君弗从後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去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卬而破魏师弗受商君欲之他国魏人曰商君秦之贼秦强而贼入魏弗归不可遂内秦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杀之於郑黾池【黾池去郑三百里盖秦兵至郑破商邑兵而商君东走至黾乃擒杀之】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

史记正义卷六十八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二十·赵尔巽
  卷八十五·毕沅
  卷二·王世贞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佚名
  卷之四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五·佚名
  三五四 谕杨魁将《国朝诗别裁集》原板及未删定之原本查明解缴·佚名
  钦定执中成宪卷八·佚名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司马迁
  苏易简传·脱脱
  卷一百六十四·杨士奇
  卷二十九·乾隆
  卷九十七·佚名
  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袁嘉谷

    吾滇大观楼上有吕仙像,近日重修者毁之。余偶游而口占四句云:“鹤背仙犹谪,螺洲渔自眠。斜风送花舫,春水碧如天。”张月槎先生《留砚堂集》七十三卷,计七千余诗,几与剑南相埒。先生好弄狡狯,有与古人联句之一体,可谓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汤显祖

    第二十一齣 谗快【缕缕金】〔宇文笑上〕口裏蜜。腹中刀。奸雄谁似我逞英豪。来的遵吾道。那般痴老。一万重烟瘴怎生逃。家门尽休了。学生谗臣宇文融便是。一不做。二不休。卢生那厮开河三百里。开边一千里。可谓扶天翊

  • 第一折·张寿卿

    (冲末扮刘太守引张千上,诗云)寒蛩秋夜忙催织,戴胜春朝苦劝耕。人若无心治家国,不知虫鸟有何情。小官姓刘名辅,字公弼。幼习儒业,颇看诗书。自中甲第以来,累蒙擢用,今除洛阳太守。某有同窗故友,乃是赵汝州,离别久矣。近日捎将一

  • 卷529 ·佚名

    甄龙友 挽薛艮斋三首 骥不由穷巷,龙曾演瑞图。 衣传袁道洁,梦接邵尧夫。 四年十全未,三千行岂无。 飘然何太速,愁杀奠生刍。 甄龙友 挽薛艮斋三首 赠别文章妙,分携六见秋。 真书藏相府,循吏

  • 卷370 ·佚名

    汪元量 浮丘道人招魂歌 有弟有弟隔风雪,音信不通雁飞绝。 独处空庐坐缧絰,短衣冻指不能结。 天生男儿硬如铁,白刃飞空肢体裂。 此时与汝成永诀,汝于何处收兄骨。 呜呼三歌兮歌声咽,魂招不来泪流血

  • 卷五百二十八·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二十八许浑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圉师之後太和六年进士第为当涂太平二县令以病免起润州司马大中三年为监察御史历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润州有丁卯桥浑别墅在焉

  • ◎陈公博的妾是谁?·佚名

    陈逆公博,人所知者,仅为外妇莫国康,莫为一女子体育教员,因色艳被选为秘书,兼任&ldquo;特务&rdquo;工作,曾擅一时之宠并挂名为《地方行政月刊》社长,实在由陈逆出资,由关系不清的李逆时雨支持,而实际负责编辑者是文化汉奸离石。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五·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 后唐纪一·纪昀

    后唐纪 【一】庄宗○庄宗庄宗皇帝讳存勖晋王李克用长子也其先本号朱邪盖出于西突厥至其后世别自号曰沙陀而以朱邪为姓唐德宗时有朱邪尽忠者 居于北庭之金满州贞元中吐蕃赞普攻陷北庭徙尽忠于甘州而役属之其后赞普为回

  • 李革传·脱脱

    李革,字君美,河津人。父名余庆,三次到朝廷廷试,没有通过,因此放弃。革聪明,读书一二遍,就记住不忘。大定二十五年(1185)进士。调任真定主簿。考查他廉洁,迁升为韩城令。同知州事接受富商贿赂,用每年征收的赋税军需分配给隶属各

  • 卷二百·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明 杨士奇等 撰求言宋哲宗元佑元年殿中侍御史孙升上奏曰臣闻古人有言曰武王谔谔而昌桀纣默默而亡夫以一士之謇谔岂足致成周之昌一人之循默安能速夏商之亡积累然也何则謇谔之言达则壅

  • 卷十三·李钟伦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纂训卷十三安溪李钟伦撰太卜掌三兆之灋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注兆者灼于火其形可占者其象似玉瓦之璺鏬是用名之焉上古以来作其法可用者有三原原田也杜子春云玉兆帝颛顼之兆瓦兆帝尧之兆原兆有

  • ·启蒙之道··王守仁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明&middot;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阳明平定江西的动乱后,得胜班师。此文是临行前为晓喻赣南各县父老乡亲,兴立学社而颁布的文告。刘伯颂,生平不详。蒙以养正,意为蒙稚的时候应当培养纯正无邪的品质

  • 《瑜伽師地論》敘卷下·欧阳竟无

    十支第四說十要已,次說十支。十支者,如人有身,必有其足,乃稱六足,如木有本,必有其支,遂為十支。足以扶身,支以輔本。《發智》不詳,充于六足;《大論》不及,資于十支︰一、《百法》;二、《五蘊》;三、《攝論》;四、《雜集》;五、《分別瑜

  • 卷三百六十八·佚名

    △初分遍学道品第六十四之三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应观色若常若无常。不可戏论故不应戏论。应观受想行识若常若无常。不可戏论故不应戏论。应观色若乐若苦。不可戏论故不应戏论。应观受想行识若乐若

  • 无常品第一(二十有一章)·佚名

    无常品者,寤欲昏乱。荣命难保。唯道是真。睡眠解寤,宜欢喜思,听我所说,撰记佛言,所行非常,谓兴衰法。夫生辄死,此灭为乐,譬如陶家。埏埴作器,一切要坏,人命亦然。如河驶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还,譬人操杖,行牧食牛。老死犹然,亦

  • 二十七、不是心佛·慧开

      南泉和尚,因僧问云:“还有不与人说底法么?”   泉云:“有。”   僧云:“如何是不与人说底法?”   泉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无门曰:南泉被者一问,直得揣尽家私,郎当不少!   颂曰:叮咛损君德,无言真有功。任从

  • 玄英集·方干

    唐诗别集。方干撰。方干卒后其门人私谥玄英先生。《新唐书·艺文志》、《崇文总目》、《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为10卷,《郡斋读书志》题《方干诗集》,作1卷,并记:“其甥杨弇与(孙)郃编次,王赞为序,又为《玄英先生传》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