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九十八

唐 张守节 撰

传靳蒯成列传第三十八  史记九十八

阳陵侯传寛以魏五大夫骑将从为舍人起横阳【括地志云故横城在宋州宋城县西南三十里按盖横阳也】从攻安阳【後魏地形志云己氏有安阳城隋改己氏为楚丘今宋州楚丘县西十里安阳故城是也】杠里撃赵贲军於开封及撃杨熊曲遇【曲丘羽反遇牛恭反司马彪郡国志云中牟有曲遇聚按郑州中牟县也】阳武【郑州县也】斩首十二级赐爵卿从至霸上沛公立为汉王汉王赐寛封号共德君从入汉中迁为右骑将从定三秦赐食邑雕隂【鄜州洛交县三十里雕隂故城是也】从撃项籍待怀赐爵通德侯从撃项冠周兰龙且所将卒斩骑将一人敖下益食邑属淮隂撃破齐历下军撃田解属相国参残博益食邑因定齐地破符世世勿絶封为阳陵侯二千六百户除前所食为齐右丞相备齐【按为齐王韩信相】五岁为齐相国【为齐悼惠王刘肥相五岁也】四月撃陈豨属太尉勃以相国代丞相哙撃豨一月徙为代相国将屯二岁为代丞相将屯孝惠五年卒諡为景侯子须侯精立二十四年卒子共侯则立十二年卒子侯偃立二十一年坐与淮南王谋反死国除

信武侯靳歙以中?从起宛朐【上於元反下求俱反曹州县也】攻济阳【曹州宛朐县西南三十五里济阳故城】破李由军撃秦军亳南开封东北斩骑十人将一人首五十七级捕虏七十三人赐爵封号临平君又战蓝田北斩车司马二人骑长一人首二十八级捕虏五十七人至霸上沛公立为汉王赐歙爵建武侯迁为骑都尉从定三秦别西撃章平军於陇西破之定陇西六县所将卒斩车司马侯各四人骑长十二人从东撃楚至彭城汉军败还保雍丘去撃反者王武等略梁地别将撃邢说军菑南破之身得说都尉二人司马侯十二人降吏卒四千六百八十人破楚军荥阳东三年赐食邑四千二百户别之河内撃赵将贲郝军朝歌破之所将卒得骑将二人车马二百五十匹从攻安阳以东至棘蒲下七县别攻破赵军得其将司马二人侯四人降吏卒二千四百人从攻下邯郸别下平阳【括地志云平阳故城在相州临漳县西二十五里】身斩守相所将卒斩兵守郡守各一人降邺从攻朝歌邯郸及别撃破赵军降邯郸郡六县还军敖仓破项籍军成臯南撃絶楚饟道起荥阳至襄邑破项冠军鲁下【鲁城之下今兖州曲阜县也】略地东至缯郯下邳【今缯城在沂州丞县下邳泗水县郯县属海州】南至蕲竹邑撃项悍济阳下还撃项籍陈下破之别定江陵降江陵柱国大司马以下八人身得江陵王生致之雒阳因定南郡从至陈取楚王信剖符世世勿絶定食三千六百户号信武侯以骑都尉从撃代攻韩信平城下还军东垣有功迁为车骑将军并将梁赵齐燕楚车骑别撃陈豨丞相敞破之因降曲逆从撃黥布有功益封定食五千三百户凡斩首九十级虏百三十二人别破军十四降城五十九定郡国各一县二十三得王柱国各一人二千石以下至五百石三十九人高后五年歙卒諡为肃侯子亭代侯二十一年坐事国人过律孝文後三年夺侯国除

蒯成侯緤者【括地志云蒯亭在河南西十四里苑中舆地志云蒯城县故陈仓县之故乡聚名也周绁所封也晋武帝咸寜四年分陈仓立蒯城县属始平郡也】沛人也姓周氏常为高祖参乘以舍人从起沛至霸上西入蜀汉还定三秦食邑池阳【雍州泾阳县西北三里池阳故城是也】东絶甬道从出度平隂遇淮隂侯兵襄国军乍利乍不利终无离上心以緤为信武侯食邑三千三百户高祖十二年以緤为蒯成侯除前所食邑上欲自撃陈豨蒯成侯泣曰始秦攻破天下未尝自行今上常自行是为无人可使者乎上以为爱我赐入殿门不趋杀人不死至孝文五年緤以夀终谥为贞侯【諡为尊侯一作卓】子昌代侯有罪国除至孝景中二年封緤子居代侯至元鼎三年居为太常有罪国除太史公曰阳陵侯传寛信武侯靳歙皆高爵从高祖起山东攻项籍诛杀名将破军降城以十数未尝困辱比亦天授也蒯成侯周緤操心坚正身不见疑上欲有所之未尝不垂涕此有伤心者然可谓笃厚君子矣

史记正义卷九十八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四 臧质 鲁爽 沈攸之·沈约
  卷二百九十六·列传第五十五·脱脱
  卷九·本纪第九·脱脱
  东都事略卷四十二·王称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九·佚名
  一百四十五 曹寅奏陈商议刻书并审科场事摺·佚名
  三七九 江西巡抚海成奏呈续得应选应毁书籍清单折(附清单一)·佚名
  周兴传·欧阳修
  窦威传·欧阳修
  梁芳传·张廷玉
  弇山堂别集卷二十九·王世贞
  卷四十八·雍正
  四、东北一百五十年的安宁·蒋廷黻
  校正明会典官员职名·佚名
  十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佚名

    (杂当做抬郭华上科)(张千同正旦上,云)上命官差,事不由己。自家张千是也,奉老爷的言语,押着王月英到相国寺里去。王月英,你是好人家儿女,怎做这等的勾当?快行动些!(正旦云)王月英,谁想有这一场祸事也呵!(唱) 【双调】【新水令

  • 第十八出 喜谐·叶宪祖

    【挂眞儿】〔小生上〕客院寒风渐洒洒。凄凉味早入窗纱。绿绮空挑。丹枫未转。惹得无端萦挂。 着闷嫌宵永。含情觅信稀。何因窥户数。只恐应门迟。小生温飞卿。为慕鱼玄机。投诗表意。求媾倾心。邻居张老妪来说道。昨

  • 卷五·杨慎

    虞美人草贾氏谈录云:“褒斜谷中,有虞美人草,状如鸡冠,花叶相对。”益州草木记云:“雅州名山县出虞美人草,唱虞美人曲,应拍而舞。”酉阳杂俎云:“舞草出雅州。”益州方物圆赞:“虞作娱。&rd

  • 人境庐诗草·卷十·黄遵宪

    ○庚子元旦喔喔天鸡又一鸣,双悬两曜展光明。承天仰看金轮转,震地讹传玉斧声。汉厄愁看正月卯,代来几协大横庚。自歌太乙迎神曲,终望余年见太平。乐奏钧天梦里过,瀛台缥缈隔星河。重华仍唱卿云烂,大地新添少海波。千九百年尘

  • 兰臯集序·吴锡畴

    曩见冯深居言旧客海寜之渔亭枚举吟社起自竹洲之客汪柳塘以下二十余人一时雅集不减山阴余生晚学后仅及事竹坡吕公其序竹洲诸孙兰臯君之诗实目击之私窃谓曰此客亹亹逼人俛仰三十年忧患来归依然倦翼故林之喜吴君袖新吟过

  • 卷一·孟浩然

    ○五言古诗寻香山湛上人朝游访名山,山远在空翠。氛氲亘百里,日入行始至。谷口闻钟声,林端识香气。杖策寻故人,解鞍暂停骑。石门殊壑险,篁径转森邃。法侣欣相逢,清谈晓不寐。平生慕真隐,累日探灵异。野老朝入田,山僧暮归寺。松

  • 卷七十五·志第四十二·柯劭忞

      ○食货八   △海运   伯颜海运之议,事便而费省,然卒有不虞,则举千百人之命投于不讨之渊,非若近世舟航之利,可以保万全而无覆溺之患也。今考其事故,粮则一岁所损坏者多至十余万石,少亦四五千石,其军人、水手之漂溺者

  • 一六四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黄寿龄携书私回不能觉察自请交部议处折·佚名

    一六四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黄寿龄携书私回不能觉察自请交部议处折乾隆三十九年七月初二日多罗质郡王臣永瑢等谨奏,为遵旨明白回奏事。窃臣等具奏纂修官黄寿龄遗失《永乐大典》六册一折,本月二十八日接奉谕旨:在馆之总裁

  • ●让台记彰化吴德功着·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西历一千八百九十五年)四月十四日,中日和议画押,各派大臣至燕台换约,台湾割让日本。朝鲜之役,我师败绩,群臣请幸西蜀。皇上下罪己之诏,声泪俱下,不忍播迁,恐惊皇太后圣心。先遣大臣张荫桓侍郎、邵友濂抚宪往日

  • 中国历史人物·钱穆

    讲文化定要讲历史,历史是文化积累最具体的事实。历史讲人事,人事该以人为主,事为副。非有人生,何来人事?中国人一向看清楚这一点。西方人看法便和我们不同,似乎把事为主,人为副,倒过来了。因此,西方历史多是纪事本末体,中国虽有

  • 卷二百·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刑考【六】刑制乾隆二十六年申严拏获发遣巴里坤逃犯之令奉谕凡有发遣巴里坤等处逃犯经原籍及过路省分盘获即由各省督抚奏闻於拏获处所正法示衆【互见徒流门】定强盗为首伤人伤轻平复抱

  • 明代的殉葬制度·吴晗

    ——“美德组成的黄金世界”之一斑明天顺八年(1464)正月英宗大渐,遗诏罢宫妃殉葬。[144]这是明史上一件大事。在此以前,宫妃殉葬是明代的成例。毛奇龄《彤史拾遗记》说:“初太祖……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唯宫人十数人

  • 卷第十·通云

    嘉兴大藏经 雪窦石奇禅师语录雪窦石奇禅师语录卷第十嗣法门人行正等编录法语下复严髻珠司马客秋九月山事寂寥之际。道旧好音忽千里而至。依依远情浃于心目中之感荷无可似者。入山之订夫岂虚语。然所谕此一大事因缘

  • 玉箓济幽判斛仪·佚名

    玉箓济幽判斛仪,不题撰人。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宋以后。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本篇所载为玉箓斋施食济幽仪式,其行仪节次有法事、启祝、召孤、接引、荡形、洒净、三皈依、焚符、变食、咒食、加持、称号、传

  • 泣红亭·尹湛纳希

    近代长篇小说。尹湛纳希(蒙古族)著。约成书于19世纪末叶。作品系《一层楼》的续篇。《一层楼》以璞玉结婚不到两年,妻子病故,而炉梅、琴默、圣如流落他乡的悲剧结束。本书以璞玉梦中寻访炉梅、琴默、圣如3位小姐开篇。

  • 象牙戒指·庐隐

    中篇小说。庐隐著。初载于1931年《小说月报》第22卷第6至9号、11至12号。次年因上海发生一二八战争,商务印书馆遭焚,最后三节未刊完。1934年2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列入《文学研究会丛书》。它是一部以二十年代活跃在

  • 诗传通释·刘瑾

    二十卷。元刘瑾(生卒年不详)撰。刘瑾字公瑾,安福(今属江西吉安)人。博通经史,隐居不仕,除 《诗传通释》外,有 《律吕成书》行世。《诗传通释》以朱熹《诗集传》为蓝本,搜集前人之说对其进行再阐释,若有所感,则用“愚

  • 胜鬘经疏·佚名

    佛典注疏。S.524。照法师撰。原著约一卷。首残尾存。原无题,据内容及卷末题记拟题。此疏自《胜鬘经》首“胜鬘夫人是我之女”起,至末尾之结劝流通分止,将《胜鬘经》分作十五章,逐章分科疏释。体例与敦煌出土的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