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六十

唐 张守节 撰

三王世家第三十      史记六十

大司马臣去病昧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陛下过听使臣去病待罪行间宜专边塞之思虑暴骸中野无以报乃敢惟他议以干用事者诚见陛下忧劳天下爱怜百姓以自忘亏膳贬药损郎员皇子赖天能胜衣趋拜至今无号位师傅官陛下恭让不恤羣臣私望不敢越职而言臣窃不胜犬马心昩死愿陛下诏有司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唯陛下幸察臣去病昧死再拜以闻皇帝陛下三月乙亥御史臣光守尚书令奏未央宫制曰下御史六年三月戊申朔乙亥御史臣光守尚书令丞非下御史书到言丞相臣青翟御史大夫臣汤太常臣充大行令臣息太子少傅臣安行宗正事昧死上言大司马去病上疏曰陛下过听使臣去病待罪行间宜专边塞之思虑暴骸中野无以报乃敢惟他议以干用事者诚见陛下忧劳天下哀怜百姓以自忘亏膳贬乐损郎员皇子赖天能胜衣趋拜至今无号位师傅官陛下恭让不恤羣臣私望不敢越职而言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愿陛下诏有司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唯愿陛下幸察制曰下御史臣谨与中二千石二千石臣贺等【公孙贺】议古者裂地立国并建诸侯以承天子所以尊宗庙重社稷也今臣去病上疏不忘其职因以宣恩乃道天子卑让自贬以劳天下虑皇子未有号位臣青翟臣汤等宜奉义遵职愚憧而不逮事方今盛夏吉时臣青翟臣汤等昧死请立皇子臣闳臣旦臣胥为诸侯王昧死请所立国名制曰盖闻周封八百姬姓并列或子男附庸礼支子不祭云并建诸侯所以重社稷朕无闻焉且天非为君生民也朕之不德海内未洽乃以未教成者强君连城即股肱何劝其更议以列侯家之三月丙子奏未央宫丞相臣青翟御史大夫臣汤昧死言臣谨与列侯臣婴齐中二千石二千石臣贺谏大夫博士臣安等议曰伏闻周封八百姬姓并列奉承天子康叔以祖考显而伯禽以周公立咸为建国诸侯以相傅为辅百官奉宪各遵其职而国统备矣窃以为并建诸侯所以重社稷者四海诸侯各以其职奉贡祭支子不得奉祭宗祖礼也封建使守藩国帝王所以扶德施化陛下奉承天统明开圣绪尊贤显功兴灭继絶续萧文终之後于鄼褒厉羣臣平津侯等【公孙弘所封平津郷在沧州盐山南四十一里也】昭六亲之序明天施之属使诸侯王封君得推私恩分子弟户邑锡号尊建百有余国而家皇子为列侯则尊卑相踰列位失序不可以垂统於万世臣请立臣闳臣旦臣胥为诸侯王三月丙子奏未央宫制曰康叔亲属有十而独尊者褒有德也周公祭天命郊故鲁有白牡騂刚之牲羣公不毛贤不肖差也高山仰之景行向之朕甚慕焉所以抑未成家以列侯可四月戊寅奏未央宫丞相臣青翟御史大夫臣汤昧死言臣青翟等与列侯吏二千石谏大夫博士臣庆等议昧死奏请立皇子为诸侯王制曰康叔亲属有十而独尊者褒有德也周公祭天命郊故鲁有白牡騂刚之牲羣公不毛贤不肖差也高山仰之景行向之朕甚慕焉所以抑未成家以列侯可臣青翟臣汤博士臣将行等伏闻康叔亲属有十武王继体周公辅成王其八人皆以祖考之尊建为大国康叔之年幼周公在三公之位而伯禽据国於鲁盖爵命之时未至成人康叔後扞禄父之难伯禽殄淮夷之乱昔五帝异制周爵五等春秋三等皆因时而序尊卑高皇帝拨乱世反诸正昭至德定海内封建诸侯爵位二等皇子或在襁緥而立为诸侯王奉承天子为万世法则不可易陛下躬亲仁义体行圣德表里文武显慈孝之行广贤能之路内褒有德外讨强暴极临北海【匈奴传云霍去病伐匈奴比临翰海】西凑月氏【凑音臻氏音支至月氏月氏西戎国名在葱岭之西也】匈奴西域举国奉师舆械之费不赋於民虚御府之藏以赏元戎开禁仓以赈贫穷减戍卒之半百蛮之君靡不郷风承流称意远方殊俗重译而朝泽及方外故珍兽至嘉谷兴天应甚彰今诸侯支子封至诸侯王臣青翟臣汤等窃伏熟计之皆以为尊卑失序使天下失望不可臣请立臣闳臣旦臣胥为诸侯王四月癸未奏未央宫留中不下丞相臣青翟大仆臣贺行御史大夫事太常臣充太子太傅臣安行宗正事昧死言臣青翟等前奏大司马臣去病上疏言皇子未有号位臣谨与御史大夫臣汤中二千石二千石谏大夫博士臣庆等昧死请立皇子臣闳等为诸侯王陛下让文武躬自切及皇子未教羣臣之议儒者称其术或誖其心陛下固辞弗许家皇子为列侯臣青翟等窃与列侯臣夀成等二十七人议皆曰以为尊卑失序高皇帝建天下为汉太祖王子孙广支辅先帝法则弗改所以宣至尊也臣请令史官择吉日具礼仪上御史奏舆地图他皆如前故事制曰可四月丙申奏未央宫大仆臣贺行御史大夫事昧死言太常臣充言卜入四月二十八日乙巳可立诸侯王臣昧死奏舆地图请所立国名礼仪别奏臣昧死请制曰立皇子闳为齐王旦为燕王胥为广陵王四月丁酉奏未央宫六年四月戊寅朔癸卯御史大夫汤下丞相丞相下中二千石二千石下郡太守诸侯相丞书从事下当用者如律令

维六年四月乙巳皇帝使御史大夫汤庙立子闳为齐王曰於戏小子闳受兹青社朕承祖考维稽古建尔国家封于东土世为汉藩辅於戏念哉恭朕之诏惟命不于常人之好德克明显光义之不图俾君子怠悉尔心允执其中天禄永终厥有????不臧乃凶于而国害于尔躬於戏保国艾民可不敬与王其戒之

右齐王策

维六年四月乙巳皇帝使御史大夫汤庙立子旦为燕王曰於戏小子旦受兹玄杜朕承祖考维稽古建尔国家封于北土世为汉藩辅於戏荤粥氏虐老兽心侵犯寇盗加以奸巧边萌於戏朕命将率徂征厥罪万夫长千夫长三十有二君皆来降旗奔师荤粥徙域北州以绥悉尔心毋作怨毋俷德【俷音符味反】毋乃废备非教士不得从徵於戏保国艾民可不敬与王其戒之

右燕王策

维六年四月乙巳皇帝使御史大夫汤庙立子胥为广陵王曰於戏小子胥受兹赤社朕奉祖考维稽古建尔国家封于南土世为汉藩辅古人有言曰大江之南【谓京口南至荆州以南也】五湖之间其人轻心杨州保疆三代要服不及以政於戏悉尔心战战兢兢乃惠乃顺毋侗好佚毋迩宵人维法维则书云臣不作威不作福靡有後羞於戏保国艾民可不敬与王其戒之

右广陵王策

太史公曰古人有言曰爱之欲其富亲之欲其贵故王者壃土建国封立子弟所以褒亲亲序骨肉尊先祖贵支体广同姓於天下也是以形势强而王室安自古至今所由来久矣非有异也故弗论着也燕齐之事无足采者然封立三王天子恭让羣臣守义文辞烂然甚可观也是以附之世家

禇先生曰臣幸得以文学为侍郎好覧观太史公之列传列传中称三王世家文辞可观求其世家终不能得窃从长老好故事者取其封策书编列其事而传之令後世得观贤主之指意盖闻孝武帝之时同日而俱拜三子为王封一子於齐一子於广陵一子於燕各因子才力智能及土地之刚柔人民之轻重为作策以申戒之谓王世为汉藩辅保国治民可不敬与王其戒之夫贤主所作固非浅闻者所能知非博闻强记君子者所不能究竟其意至其次序分絶文字之上下简之参差长短皆有意人莫之能知谨论次其真草诏书编于左方令覧者自通其意而解说之

王夫人者赵人也与卫夫人并幸武帝而生子闳闳且立为王时其母病武帝自临问之曰子当为王欲安所置之王夫人曰陛下在妾又何等可言者帝曰虽然意所欲欲於何所王之王夫人曰愿置之雒阳武帝曰雒阳有武库敖仓天下冲厄汉国之大都也先帝以来无子王於雒阳者去雒阳余尽可王夫人不应武帝曰关东之国无大於齐者齐东负海而城郭大古时独临菑中十万户天下膏腴地莫盛於齐者矣王夫人以手击头谢曰幸甚王夫人死而帝痛之使使者拜之曰皇帝谨使使太中大夫明奉璧一赐夫人为齐王太后子闳王齐年少无有子立不幸早死国絶为郡天下称齐不宜王云所谓受此土者诸侯王始封者必受土於天子之社归立之以为国社以岁时祠之春秋大传曰天子之国有泰社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方黄故将封於东方者取青土封於南方者取赤土封於西方者取白土封於北方者取黑土封於上方者取黄土各取其色物里以白茅封以为社此始受封於天子者也此之为主土主土者立社而奉之也朕承祖考袓者先也考者父也维稽古维者度也念也稽者当也当顺古之道也齐地多变诈不习於礼义故戒之曰恭朕之诏唯命不可为常人之好德能明显光不图於义使君子怠慢悉若心信执其中天禄长终有过不善乃凶于而国而害于若身齐王之国左右维持以礼义不幸中年早夭然全身无过如其策意传曰青采出於蓝而质青於蓝者教使然也远哉贤主昭然独见诫齐王以慎内诫燕王以无作怨无俷德诫广陵王以慎外无作威与福夫广陵在吴越之地其民精而轻故诫之曰江湖之间其人轻心杨州葆疆三代之时迫要使从中国俗服不大及以政教以意御之而已无侗好佚无迩宵人维法是则无长好佚乐驰骋弋猎淫康而近小人常念法度则无羞辱矣三江五湖有鱼盐之利铜山之富天下所仰故诫之曰臣不作福者勿使行财币厚赏赐以立声誉为四方所归也又曰臣不作威者勿使因轻以倍义也会孝武帝崩孝昭帝初立先朝广陵王胥厚赏赐金钱财币直三千余万益地百里邑万户会昭帝崩宣帝初立缘恩行义以本始元年中裂汉地尽以封广陵王胥四子一子为朝阳侯【括地志云朝阳故城在邓州穰县南八十里应劭云在朝水之阳也】一子为平曲侯【地理志云平曲县属东海郡又云在瀛州文安县北七十里】一子为南利侯【括地志云南利故城在豫州上蔡县东八十五里】最爱少子弘立以为高密王【括地志云高密故城在密州高密县西南四十里】其後胥果作威福通楚王使者楚王宣言曰我先元王高帝少弟也封三十二城今地邑益少我欲与广陵王共发兵云广陵王为上我复王楚三十二城如元王时事发觉公卿有司请行罚诛天子以骨肉之故不忍致法於胥下诏书无治广陵王独诛首恶楚王传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中与之皆黑者土地教化使之然也其後胥复祝诅谋反自杀国除燕土墝埆北迫匈奴其人民勇而少虑故诫之曰荤粥氏无有孝行而禽兽心以窃盗侵犯边民朕诏将军往征其罪万夫长千夫长三十有二君皆来降旗奔师荤粥徙域远处北州以安矣悉若心无作怨者勿使从俗以怨望也无俷德者勿使上背德也无废备者无乏武备常备匈奴也非教士不得从徵者言非习礼义不得在於侧也会武帝年老长而太子不幸薨未有所立而旦使来上书请身入宿卫於长安孝武见其书击地怒曰生子当置之齐鲁礼义之乡乃置之燕赵果有争心不让之端见矣於是使使即斩其使者於阙下会武帝崩昭帝初立旦果作怨而望大臣自以长子当立与齐王子刘泽等谋为叛逆出言曰我安得弟在者今立者乃大将军子也欲发兵事发觉当诛昭帝缘恩寛忍抑案不扬公卿使大臣请遣宗正与太中大夫公户满意御史二人偕往使燕风喻之到燕各异日更见责王宗正者主宗室诸刘属籍先见王为列陈道昭帝实武帝子状侍御史乃复见王责之以正法问王欲发兵罪名明白当坐之汉家有正法王犯纎介小罪过即行法直断耳安能寛王惊动以文法王意益下心恐公户满意习於经术最後见王称引古今通义国家大礼文章尔雅谓王曰古者天子必内有异姓大夫所以正骨肉也外有同姓大夫所以正异族也周公辅成王诛其两弟故治武帝在时尚能寛王今昭帝始立年幼富於春秋未临政委任大臣古者诛罚不阿亲戚故天下治方今大臣辅政奉法直行无敢所阿恐不能寛王王可自谨无自令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於是燕王旦乃恐惧服罪叩头谢过大臣欲和合骨肉难伤之以法其後旦复与左将军上官桀等谋反宣言曰我次太子太子不在我当立大臣共抑我云云大将军光辅政与公卿大臣议曰燕王旦不改过悔正行恶不变於是修法直断行罸诛旦自杀国除如其策指有司请诛旦妻子孝昭以骨肉之亲不忍致法寛赦旦妻子免为庶人传曰兰根与白芷渐之滫中【言虽香草以米汁渍之无复香气君子不欲附近庶人不服者为渐渍然也以旦谋叛君子庶人皆不附近】君子不近庶人不服者所以渐然也宣帝初立推恩宣德以本始元年中尽复封燕王旦两子一子为安定侯【汉表在钜鹿郡】立燕故太子建为广阳王【括地志云广陵故城今在幽州良郷县东北三十七里】以奉燕王祭祀

史记正义卷六十

 

猜你喜欢
  张王种陈列传第四十六·范晔
  列传第十四 郑袤(子默 默子球) 李胤 卢钦(弟珽 珽子志 志子谌) 华表(子廙 廙子恆 廙弟峤) 石鉴 温羡·房玄龄
  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五十一·脱脱
  东都事略卷三十七·王称
  第二十六回 篡宋祚废主出宫 弑魏帝淫妪专政·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一·佚名
  卷七十六·佚名
  卷之十一·祁韵士
  ·筹建鹿耳门炮台·丁曰健
  欧阳重传·张廷玉
  叶旺、马云传·张廷玉
  台湾北路塘汛尖宿里站·佚名
  宋纪十 世祖孝武皇帝上孝建元年(甲午、454)·司马光
  卷一百五十七·佚名
  卷第廿五·太安万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七出 絮鞋·孟称舜

    【懒画眉】〔生上〕偷身潜步入兰堂,则见寂寂春风花自香。来到绣房呵,〔觑介〕怎不见姐姐在此?他敢为云为雨梦高唐。我轻轻的揭起梅罗帐,呀,又不见俺风流可喜娘。〔翻床介〕休道别的呵,则这牙床绣帐,锦衾角枕,潇洒非常,幽辉可佳

  • △第二折·康海

    (〔赵简子上〕俺,赵卿的是也。那中山狼被俺一箭射着,走的来影也似没寻处。虞人们,快赶上者!兀那路傍树上拴着驴儿,有个傻立地。他敢晓得中山狼么?俺们向前去问他一遍咱。〔下〕〔末上〕自家,东郭先生的便是。本待往中山去进

  • 御选明诗卷三·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三四言诗刘基秋懐八首【録六首】凉夜悠悠华灯有辉凄风动林明月在帷山川迢迢逰子无衣瞻彼原隰零露溰溰靡草不凋无木不稀不覩逝波焉知昨非亭亭南山有蕨有薇黄华晚荣紫芝秋肥嵗云暮矣胡寜不归陟彼

  • 卷一二五 宋紀七·司马光

      起強圉大淵獻(丁亥),盡上章攝提格(庚寅),凡四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二十四年(丁亥、四四七年)   春,正月,甲戌,大赦。   魏吐京胡及山胡曹僕渾等反;二月,征東將軍武昌王提等討平之。   癸未,魏主如中山。   魏師之克

  • 名山藏卷之六十三·何乔远

    臣林记(统泰天顺臣)◆臣林记(统泰天顺臣)刘球于谦王竑袁彬赵荣李实杨善刘安罗通沈固朱鉴○刘球刘球字求乐更字廷振安福人也尝避难隐居姚江数年从学者甚众举进士仕礼部主事胡濙荐之英宗召入直秘阁日见

  • 卷之一千二百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外集卷十·宋名臣言行录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十 宋 李幼武 纂集 胡安国 武夷先生文定公 字康侯建之崇安人绍圣四年中进士第授常州判官改江陵推未赴如荆门道出江陵帅守监职司一见合奏乞

  • 六朝通鉴博议卷二·李焘

    (宋)李焘 撰命陆逊讨平山越强者为兵羸者补户得精卒数万人建安二十二年冬十月定威校尉吴郡陆逊言于孙权曰方今克敌临难非众不济而山冦旧恶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定难以图逺可大部伍取其精锐权从之以为帐下右部督会丹阳贼帅费

  • 景公冬起大台之役晏子谏第五·晏婴

    晏子使于鲁,比其返也,景公使国人以大台之役,岁寒不已,冻馁之者乡有焉。国人望晏子。晏子至,已复事,公延坐,饮酒乐。晏子曰:“君若赐臣,臣请歌之。”歌曰:“庶民之言曰:‘冻水洗我,若之何!太上靡散我,若之何!’”歌终,喟然叹而流涕。公

  • 三弥底部论卷上·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归命一切智。我从此语。如是是人临欲死时。成无记心。其以何业往生。答曰。有业记心惑业往恶道。无惑记心白业往善道。体性记心以是故随行。以无记心起无记业。为业制故往生如是。是故行

  • 摩诃止观卷第三上·智顗

    摩诃止观卷第三上第二释止观名者。大途梗概已如上说。复以何义立止观名。略有四。一相待。二绝待。三会异。四通三德。一相待者。止观各三义。息义。停义。对不止止义。息义者。诸恶觉观妄念思想寂然休息。净名曰。

  • 建州弘释录叙·永觉元贤

    建州弘释录叙弘释录者。录能弘释氏之道者也。斯道自金人见梦。白马西来。代有作者大弘其敩。以故千灯竞照。辉映今古。浩浩乎莫可纪也。其在我建则六朝以前槩未有闻。唐兴始建梵剎。自马祖入关肇化於建阳之佛迹岭。而

  • 六月霜·佚名

    政治小说,十二回。静观子著。清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上海改良小说社刊本。 这部小说就是根据传奇写成的。书名《六月霜》,一是因秋瑾就义于光绪三十三年农历六月六日,寄托悼念之情;二是据关汉卿著名杂剧《窦娥冤》中有“六

  • 十朝诗乘·郭则沄

    诗话著作。近人郭则沄撰。郭则沄,字啸麓,号蛰园,别号龙顾山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有《龙顾山人集》。辛亥革命后避居天津,专事著述,历二十馀载,成《十朝诗乘》二十四卷。“十

  • 钦定福建省外海战船则例·佚名

    本书今存十一卷、卷首一卷,不全。清代福建省外海战船,台湾几及三分之一。关于战船只数及其修造演变,在历修「台湾府志」「武备」或「兵制」门均有记载。至各种战船「做法」,则详载此「钦定福建省外海战船则例」中。书前有

  • 陀罗尼杂集·佚名

    凡十卷。撰者不详。又称陀罗尼集、杂咒集。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书集录诸经中之陀罗尼,并载其受持功德。卷一收集神咒十五首,卷二集神咒十八首,卷三集神咒十一首及诸菩萨天王龙王发愿偈,卷四集神咒二十一首,卷五集神咒

  • 从容录·行秀

    凡六卷。南宋万松行秀撰。又称万松老人评唱天童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系将天童山宏智正觉禅师所作颂古百则附加示众、着语、评唱而成。从容,为万松行秀晚年所居庵名。本

  • 无趣老人语录·无趣如空

    一卷。明代释如空 (1490—1580)撰。如空,俗姓施,字无趣,自号静斋,秀水人。幼性端凝,长企清洁。留心内典,博览经论。与同友法舟参访八年,出家为僧。自受戒后便付衣法偈曰:“非法非非法,非性非非性,非心非非心,付汝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