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十三

唐 张守节 撰

南越尉佗列传第五十三  史记一百十三

南越王【都广州南海县】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夏禹九州本属杨州故云杨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岁佗秦时用为南海龙川令【顔师古云龙川南海县也即今之循州也裴氏广州记云本传罗县之东乡有龙穿地而出即穴流东衆因以为号也】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闻陈胜等作乱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项羽刘季陈胜吴广等州郡各共兴军聚衆虎争天下中国扰乱未知所安豪杰畔秦相立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絶新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故召公告之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即移檄告横浦阳山湟谿关曰盗兵且至急絶道聚兵自守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与剖符通使和集百越母为南边患害与长沙接境高后时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器佗曰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絶器物此必长沙王计也欲倚中国击灭南越而并王之自为功也於是佗乃自尊号为南越武帝发兵攻长沙边邑败数县而去焉高后遣将军隆虑侯竈往击之会暑泾士卒大疫兵不能踰岭岁余高后崩即罢兵佗因此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东西万余里乃乘黄屋左纛称制与中国侔及孝文帝元年初镇抚天下使告诸侯四夷从代来即位意喻盛德焉乃为佗亲冢在真定置守邑岁时奉祀召其从昆弟尊官厚赐宠之诏丞相陈平等举可使南越者平言好畤陆贾先帝时习使南越乃召贾以为太中大夫往使因让佗自立为帝曾无一介之使报者陆贾至南越王甚恐为书谢称曰蛮夷大长老夫臣佗前日高后隔异南越窃疑长沙王谗臣又遥闻高后尽诛佗宗族掘烧先人冢以故自弃犯长沙边境且南方卑湿蛮夷中间其东闽越千人衆号称王其西瓯骆祼国亦称王老臣妄窃帝号聊以自娯岂敢以闻天王哉乃顿首谢愿长为藩臣奉贡职於是乃下令国中曰吾闻两雄不俱立两贤不并世皇帝贤天子也自今以後去帝制黄屋左纛陆贾还报孝文帝大说遂至孝景时称臣使人朝请然南越其居国窃如故号名其使天子称王朝命如诸侯至建元四年卒佗孙胡为南越王此时闽越王郢兴兵击南越边邑胡使人上书曰两越俱为藩臣毋得擅兴兵相攻击今闽越兴兵侵臣臣不敢兴兵唯天子诏之於是天子多南越义守职约为兴师遣两将军往讨闽越兵未踰岭闽越王弟余善杀郢以降於是罢兵天子使庄助往谕意南越王胡顿首曰天子乃为臣兴兵讨闽越死无以报德遣太子婴齐入宿卫谓助曰国新被寇使者行矣胡方日夜装入见天子助去後其大臣谏胡曰汉兴兵诛郢亦行以惊动南越且先王昔言事天子期无失礼要之不可以说好语入见入见则不得复归亡国之势也於是胡称病竟不入见後十余岁胡实病甚太子婴齐请归胡薨諡为文王婴齐代立即藏其先武帝玺婴齐其入宿卫在长安时取邯郸樛氏女生子兴及即位上书请立樛氏女为后兴为嗣汉数使使者风谕婴齐婴齐尚乐擅杀生自恣惧入见要用汉法比内诸侯固称病遂不入见遣子次公入宿卫婴齐薨諡为明王太子兴代立其母为太后太后自未为婴齐姬时尝与霸陵人安国少季通及婴齐薨後元鼎四年汉使安国少季往谕王王太后以入朝比内诸侯令辩士谏大夫终军等宣其辞勇士魏臣等辅其缺卫尉路博德将兵屯桂阳待使者王年少太后中国人也尝与安国少季通其使复私焉国人颇知之多不附太后太后恐乱起亦欲倚汉威数劝王及羣臣求内属即因使者上书请比内诸侯三岁一朝除边关於是天子许之赐其丞相吕嘉银印及内史中尉太傅印余得自置除其故黥劓刑用汉法比内诸侯使者皆留填抚之王王太后?治行装重齎为入朝具其相吕嘉年长矣相三王宗族官仕为长吏者七十余人男尽尚王女女尽嫁王子兄弟宗室及苍梧秦王有连其居国中甚重越人信之多为耳目者得衆心愈於王王之上书数谏止王弗听有畔心数称病不见汉使者使者皆注意嘉势未能诛王王太后亦恐嘉等先事发乃置酒介汉使者权谋诛嘉等使者皆东乡太后南乡王北乡相嘉大臣皆西乡侍坐饮嘉弟为将将卒居宫外酒行太后谓嘉曰南越内属国之利也而相君苦不便者何也以激怒使者使者狐疑相杖遂莫敢发嘉见耳目非是即起而出太后怒欲鏦嘉以矛王止太后嘉遂出分其弟兵就舍称病不肯见王及使者乃隂与大臣作乱王素无意诛嘉嘉知之以故数月不发太后有淫行国人不附欲独诛嘉等力又不能天子闻嘉不听王王太后弱孤不能制使者怯无决又以为王王太后已附汉独吕嘉为乱不足以兴兵欲使庄叄以二千人往使叄曰以好往数人足矣以武往二千人无足以为也辞不可天子罢参也郏壮士【今汝州郏城县】故济北相韩千秋奋曰以区区之越又有王太后应独相吕嘉为害愿得勇士二百人必斩嘉以报於是天子遣千秋与王太后弟樛乐将二千人往入越境吕嘉等乃遂反下令国中曰王年少太后中国人也又与使者乱专欲内属尽持先王宝器入献天子以自媚多从人行至长安虏卖以为僮仆取自脱一时之利无顾赵氏社稷为万世虑计之意乃与其弟将卒攻杀王太后及汉使者遣人告苍梧秦王及其诸郡县立明王长男越妻子术阳侯建德为王而韩千秋兵入破数小邑其後越直开道给食未至番禺四十里越以兵击千秋等遂灭之使人函封汉使者节置塞上好为谩辞谢罪发兵守要害处於是天子曰韩千秋虽无成功亦军锋之冠封其子延年为成安侯樛乐其姊为王太后首愿属汉封其子广德为龙元侯乃下赦曰天子微诸侯力政讥臣不讨贼今吕嘉建德等反自立晏如令罪人及江淮以南楼船十万师往讨之元鼎五年秋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出桂阳下汇水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出豫章下横浦故归义越侯二人为戈船下厉将军出零陵或下离水【地理志云零陵县有离水东至广信入欝林九百八十里】或抵苍梧使驰义侯因巴蜀罪人发夜郎兵【曲州协州以南是夜郎国】下?柯江【江出南徼外东通四会至番禺入海也】咸会番禺元鼎六年冬楼船将军将精卒先?寻陕破石门得越船粟因推而前挫越锋以数万人待伏波伏波将军将罪人道远会期後与楼船会乃有千余人遂俱进楼船居前至番禺建德嘉皆城守楼船自择便处居东南面伏波居西北面会暮楼船攻败越人纵火烧城越素闻伏波名日暮不知其兵多少伏波乃为营遣使者招降者赐印复纵令相招楼船力攻烧敌反驱而入伏波营中犂旦城中皆降伏波吕嘉建德已夜与其属数百人亡入海以船西去伏波又因问所得降者贵人以知吕嘉所之遣人追之以其故校尉司马苏弘得建德封为海常侯越郎都稽得嘉封为临蔡侯

苍梧王赵光者越王同姓闻汉兵至及越掲阳令定自定属汉越桂林监居翁谕瓯骆属汉皆得为侯戈船下厉将军兵及驰义侯所发夜郎兵未下南越已平矣遂为九郡伏波将军益封楼船将军兵以?坚为将梁侯自尉佗初王後五世九十三岁而国亡焉

太司公曰尉佗之王本由任嚣遭汉初定列为诸侯隆虑离湿疫佗得以益骄瓯骆相攻南越动揺汉兵临境婴齐入朝其後亡国徵自樛女吕嘉小忠令佗无後楼船从欲怠傲失惑伏波困穷智虑愈殖因祸为福成败之转譬若纠墨

史记正义卷一百十三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二·列传第九·塔海·宋濂
  ●卷三十六·徐梦莘
  第七十三回 讨成德中使无功 策魏博名相定议·蔡东藩
  卷六·商辂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六·杨士奇
  卷之一百九十二·佚名
  一百八十二 曹(禺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永宁土司传·张廷玉
  卷一百二十八·杨士奇
  三八 同情和厚意·邹韬奋
  卷二十八、乾隆极盛·黄鸿寿
  第二节 英国人作鸦片买卖·蒋廷黻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一·佚名
  卷64·陈邦瞻
  《中山世谱》目录·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近光集卷一·周伯琦

    (元)周伯琦 撰岁庚辰四月廿七日车驾北巡次大口有旨伯琦由编修官升除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眀日署事扈从上京乗舆清暑记初程诏选文臣扈从行三字氷衔儒服贵千年汗简史家名下抡葑菲惭庸学再上蓬瀛荷圣情风动四方

  • 卷八·佚名

    <集部,总集类,古今禅藻集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禅藻集卷八明释正勉释性同辑宋【五言古诗】赠峡山清伦禅师       简长【三首】褰衣汲灵水混涤巾屦尘烟霭霁杉竹澄凝此心神高僧洒真雨泽彼寒草春华月写空印清霜肃斋

  • 卷五十四·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五十四    明 冯惟讷 撰 晋第二十四 杂歌謡辞【謡辞】       无名氏 泰始中謡 【晋书曰泰始中人为贾充等謡言亡魏而成晋也】 贾裴王乱纪纲王裴贾济天下【贾充裴秀王沈】 裴秀謡

  • 自序·欧阳修

    《归田录》者,朝廷之遗事,史官之所不记,与夫士大夫笑谈之馀而可录者,录之以备闲居之览也。有闻而诮余者曰:&ldquo;何其迂哉 ! 子之所学者,修仁义以为业,诵《六经》以为言,其自待者宜如何 ? 而幸蒙人主之知,备位朝廷,与闻国论者,

  • 卷之一千一百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续吴先贤赞卷之九·刘凤

    刘凤 文学二 郭翼 袁华 偶桓 张适 张仲简 叶颙 周砥 朱应辰 ○郭翼 郭翼羲仲昆山人少尝学问与卫培游亦通经义言王氏易摛辞必范之古有奇气杨廉夫极重之谓可几太史左氏诗亦质有骨体与顾瑛孝彦伯矶等相和皆服其气调见羣

  •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中·袁枢

    宋 袁枢 撰武韦之祸天授元年十一月鳯阁侍郎河东宗秦客改造天地等十二字以献丁亥行之太后自名曌改诏曰制秦客太后从父娣之子也乙未司刑少卿周兴奏除唐亲属籍腊月辛未以僧怀义为右卫大将军赐爵鄂国公春一月戊子武承嗣

  • 王建及传·欧阳修

    王建及,许州人。年少时跟随李罕之归晋,当匡卫指挥使。梁、晋柏乡之战,在高阝邑野河上相峙,镇、定兵扼守河桥,梁兵攻得很急。庄宗登高台望见镇、定兵快要失败,对建及说:“桥如果被梁夺去,我军就危险了,怎么办呢?”建及选二百人驰

  • 陆九渊传·脱脱

    陆九渊字子静。他三四岁的时候,就问父亲天地的尽头在哪里,父亲笑而没有回答。陆九渊便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以致废寝忘食。到了童年时代,其举止与别的小孩不一样,见到他的人都非常喜欢他。陆九渊曾对人说“:听人朗诵张载语言,自

  • 卷四十一·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四十一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宋哲宗元佑三年孙升上奏曰臣窃以威福势利人主既当独执则法度纪纲上下所以相维自古法度废纪纲坏而天下不乱者未之有也

  • 兵六·徐松

    屯戍下淳熙二年五月二十七日,诏潼川府及绵州所屯将兵内,各轮差三百人,作两番,分上下半年更替,于黎州屯戍。从宣抚使沈夏请也。 十月十六日,四川制置使范成大言:「更就绵州、潼川两处屯驻西兵内,各选差一百人。」从之。 十月十

  • 附卷之三·佚名

    尚敬王二年,始定倉庾使坐駕楷船來徃薩州。每年楷船一隻,當初春時早到薩州,報知琉球之事。若有遲滯公務,事業難以辦理。至于近日,逗留各處,已致遲誤。由是在番使【俗稱年頭使】恭具呈文,令倉庾使坐駕楷船,以管其船之事。公朝准

  • 第19章 先进篇第十一(2)·孔子

    名家注解程颐、程颢注:“参也竟以鲁得之。”又注:“曾子之学,诚笃而已。圣门学者,聪明才辩,不为不多,而卒传其道,乃质鲁之人尔。故学以诚实为贵也。”11·19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译文孔子说:“

  • 林阳端禅师·惠洪

    禅师名志端。福州俞氏子。受业于南涧寺。年二十四。谒安国弘瑫禅师。有僧问。万象之中。如何独露身。瑫举一指。其僧惘然而退。端忽契悟。至夜启瑫曰。今日见和尚一指。乃知和尚用处。瑫曰。汝见何道理。端亦举一指。

  • 耳新·郑仲夔

    笔记。明郑仲夔著。八卷。作者自序云为生平经历之所述,“耳涉之而成新,殊不忍其流湮而遁没也,随闻而随笔之。”书中有不少明末史事,如魏忠贤之成败,周顺昌、黄尊素、杨琏之死难等记述,褒贬爱憎亦寓其间,可供治史者参考。还有

  • 康有为事实·梁鼎芬

    康有为平日议论,专以散君局、废君权为本意,以平等为要旨。今年春间,康适在京,乘外患日亟,人心忧惶之际,造言煽惑,意图乘机举事。每向众人昌言,不?云此时若有人带兵八千人,即可围颐和园,逼胁皇太后,并逼胁皇上,勒令变法,中国即可自

  • 佛语法门经·佚名

    全一卷。北魏菩提流支译。又作佛语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系佛陀对龙威德上王菩萨宣说‘佛语’之义,谓‘非语’即‘佛语’。因真理无法以言语解释,若予肯定、否定,或予相对之言词,如身口意、地水火风空、有漏无漏等

  • 折疑论·佚名

    比丘子成号妙明着。西域师子比丘述注叙问第一。圣生第二,言佛降诞之迹。问佛第三,答不称姓名而称佛之问。喻举第四,喻明佛经非是繁而不要。宗师第五,言古今帝王贤士皆宗师佛。通相第六,通明佛之妙相。论孝第七。拒毁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