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八十

唐 张守节 撰

乐毅列传第二十       史记八十

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今定州】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夀【今镇州灵夀】乐羊死葬於灵夀其後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後有乐毅乐毅贤好兵赵人举之及武灵王有沙?之乱乃去赵适魏闻燕昭王以子之之乱而齐大败燕燕昭王怨齐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燕国小辟远力不能制於是屈身下士先礼郭隗【说苑云燕昭问於隗曰寡人地狭民寡齐人取蓟八城匈奴驱驰楼烦之下以孤之不肖得承宗庙恐社稷危存之有道乎隗曰帝者之臣其名臣其实师王者之臣其名臣其实友霸者之臣其名臣其实仆危困国之臣其名臣其实虏今王将自东西目指气使以求臣则厮役之才至矣南面听朝不失揖让之理以求臣则人臣之才至矣北面等礼不乘之以势以求臣则朋友之才至矣西面逡巡以求臣则师传之才至矣诚欲与王霸同道隗请为天下之士开路於是常置隗为上客也】以招贤者乐毅於是为魏昭王使於燕燕王以客礼待之乐毅辞让遂委质为臣燕昭王以为亚卿久之当是时齐湣王强南败楚相唐昧於重邱【在冀州城武县界】西摧三晋於观津【在冀州武邑县东南二十五里】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山破宋广地千余里与秦昭王争重为帝已而复归之诸侯皆欲背秦而服於齐湣王自矜百姓弗堪於是燕昭王问伐齐之事乐毅对曰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衆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及楚魏於是使乐毅约赵惠文王别使连楚魏令赵嚪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湣王之骄?皆争合从与燕伐齐乐毅还报燕昭王悉起兵使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於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菑齐湣王之败济西亡走保於莒乐毅独留徇齐齐皆城守乐毅攻入临菑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燕昭王大说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於昌国【故昌城在淄州淄川县东北四十里也】号为昌国君於是燕昭王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即墨今莱州】会燕昭王死子立为燕惠王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於乐毅及即位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间於燕曰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於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刦代将而召乐毅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赵封乐毅於观津号曰望诸君尊宠乐毅以警动於燕齐齐田单後与?刦战果设诈诳燕军遂破骑刦於即墨下而转战逐燕北至河上【沧德二州之北河】尽复得齐城而迎襄王於莒入于临菑燕惠王後悔使骑刦代乐毅以故破军亡将失齐又怨乐毅之降赵恐赵用乐毅而乘燕之弊以代燕燕惠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讐天下莫不震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羣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刦代将军为将军久?露於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乐毅报遗燕惠王书曰臣不佞不能奉承王命以顺左右之心恐伤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义故遁迯走赵今足下使人数之以罪臣恐侍御者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亲其功多者赏之其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窃观先王之举也见有高世主之心【乐毅见燕昭有自高尊世上人主之心故假魏节使燕】故假节於魏以身得察於燕先王过举厠之宾客之中立之羣臣之上不谋父兄【杜预云兄同姓羣臣也】以为亚卿臣窃不自知自以为奉令承教可幸无罪故受令而不辞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於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曰夫齐霸国之余业而最胜之遗亊也练於兵甲习於战攻王若欲伐之必与天下图之与天下图之莫若结於赵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欲也赵若许而约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以为然具符节南使臣於赵顾反命起兵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而举之济上【济水之上在齐上】济上之军受命击齐大败齐人轻卒鋭兵长驱至国齐王遁而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于燕齐器设於宁台【括地志云燕元英磨室二宫皆燕宫在幽州蓟县西四里寜台之下】大吕陈於元英故鼎反乎磨室【括地志云历室宫名高诱云燕哙乱齐伐燕杀哙得鼎今反归燕故鼎】蓟邱之植植於汶篁【幽州蓟地西北隅有蓟邱又汶水源出兖州博城县东北原山西南入沛】自五伯已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慊於志故裂地而封之使得比小国诸侯臣窃不自知自以为奉命承教可幸无罪是以受命不辞臣闻贤圣之君功立而不废故着於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於後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羣臣之日余教未衰执政任事之臣修法令慎庶孽施及乎萌隶皆可以教後世臣闻之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伍子胥说听於阖闾而吴王远迹至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吴王不寤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沈子胥而不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是以至於入江而不化夫免身立功以明先王之迹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诽谤堕先王之名臣之所大?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义之所不敢出也臣闻古之君子交絶不出恶声【君子之人交絶不说已长而谈彼短】忠臣去国不絜其名【言不洁已名行而咎於君若箕子不忍言殷恶是也】臣虽不佞数奉教於君子矣?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不察踈远之行故敢献书以闻唯君王之留意焉於是燕王复以乐毅子乐间为昌国君而乐毅往来复通燕燕赵以为客卿乐毅卒於赵乐间居燕三十余年燕王喜用其相栗腹之计欲攻赵而问昌国君乐间乐间曰赵四战之国也【东隣燕齐西边秦楼烦南界韩魏北迫匈奴】其民习兵伐之不可燕王不听遂伐赵赵使亷颇击之大破栗腹之军於鄗禽栗腹乐乘乐乘者乐间之宗也於是乐间奔赵赵遂围燕燕重割地以与赵和赵乃解而去燕王恨不用乐间乐间既在赵乃遗乐间书曰纣之时箕子不用犯谏不怠以冀其听商容不逹身祗辱焉以冀其变及民志不入狱囚自出然後二子退隐故纣负桀暴之累二子不失忠圣之名何者其忧患之尽矣今寡人虽愚不若纣之暴也燕民虽乱不若殷民之甚也室有语不相尽以告邻里【言家室有忿争不决必告邻里今故以书相告也】二者寡人不为君取也【二者谓燕君未如纣燕民未如殷民复相告子反燕以疑君民之恶是寡人不谓君取之】乐间乐乘怨燕不听其计二人卒留赵赵封乐乘为武襄君其明年乐乘亷颇为赵围燕燕重礼以和乃解後五岁赵孝成王卒襄王使乐乘代亷颇亷颇攻乐乘乐乘走亷颇亡入魏其後十六年而秦灭赵其後二十余年高帝过赵问乐毅有後世乎对曰有乐叔高帝封之乐乡【地理志云信都有乐乡县】号曰华成君华成君乐毅之孙也而乐氏之族有乐瑕公乐臣公赵且为秦所灭亡之齐高密乐臣公善修黄帝老子之言显闻於齐称贤师

太史公曰始齐之蒯通及主父偃读乐毅之报燕王书未尝不废书而泣也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於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

史记正义卷八十

 

猜你喜欢
  齐本纪上第六·李延寿
  卷二·王夫之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四·佚名
  一四八二 江西巡抚陈淮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佚名
  七○一 湖广总督富勒浑等奏续行查获应禁各书折·佚名
  三○七 两广总督李侍尧等奏遵旨查办《皇明实纪》《徧行堂集》并椎碎澹归碑石折·佚名
  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司马迁
  自序·施景琛
  甄济传·刘昫
  柳仲郢传·欧阳修
  郦琼传·脱脱
  杨桓传·宋濂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七·佚名
  卷二百八十三·杨士奇
  卷一百三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佚名

    (搽旦上,云)妾身刘天祥的浑家。自从分房减口,二哥、二嫂、安住,他三口儿去了,可早十五年光景也。我这家私,火焰也似长将起来,开着个解典铺。我带过来的女孩儿,如今招了个女婿。我则怕安住来认,若是他来呵,这家私都是他的,我那女

  • 卷十三·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十三嵗时大寒赋          【晋】傅 ?  五行倐而竟骛兮四节纷而电逝暑往寒来兮十二月而成嵗日月防于析木兮重阴凄而转肃彩虹藏于虚廓兮鳞介潜而长伏若乃天地凛冽数极气否严霜

  • 列传第二十三 王薛马韦·欧阳修

    王珪,字叔玠。祖僧辩,梁太尉、尚书令。父顗,北齐乐陵郡太守。世居郿。性沉澹,志量隐正,恬于所遇,交不苟合。隋开皇十三年,召入秘书内省,雠定群书,为太常治礼郎。季父颇,通儒有鉴裁,尤所器许。颇坐汉王谅反,诛,珪亡命南山十余年。高

  • 平定三逆方略卷十八·佚名

    卷十八   康熙十四年八月戊午,命大将军贝勒洞鄂等接应汉中兵。总督哈占奏:前闻将军席卜臣等兵出汉中、屯洋县,随遣人侦探;今据报,席卜臣果离汉中,但不知归自何路?臣已启知大将军贝勒等,一面檄将军佛尼勒停止进兵。上谕:佛尼

  • ◎食货二·徐天麟

    ○水利(杂录附)魏襄王时,史起为邺令,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民歌之曰,邺有贤令兮为史公,决漳水兮灌邺旁,终古舄卤兮生稻粱。(沟洫志,下同。)韩使水工郑国间说奏,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注填阏之水,溉舄卤

  • 西南纪事卷五·邵廷采

    陈子壮张家玉陈邦彦王兴陈子壮陈子壮,字秋涛,广东南海人,万历己未进士第三人,授编修。天启中,父熙昌为给事中,论魏忠贤,杖戍。子壮亦以典浙江乡试,试录语诽谤,坐黜。崇祯初,官礼部侍郎,纠唐王不法事,又议宗室不宜授官,下狱戍。大清

  • 况钟传·张廷玉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当初以一名小吏侍奉尚书吕震,吕震惊奇他的才华,推荐他任仪制司主事。升为郎中。宣德五年(1430),皇上因知府多不称职,正好苏州等九府都缺知府,这些都是大府,便命各部、院的大臣推举廉能的属下来补任。况钟

  • 第四章 孔子之中年期·钱穆

    一、孔子授徒设教孔子少年出仕,可考者仅知其曾为委吏与乘田,其历时殆不久。孔子年过三十,殆即退出仕途,在家授徒设教,至是孔子乃成为一教育家。其学既非当时一般士人之所谓学,其教亦非当时一般士人之所为教,于是孔子遂成为中

  • 卷十四·乾隆

    大淸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十四恤臣下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十二月戊午上谕吏部兵部王大臣等验看革退人员内其武职官曽在军旅効力身经受伤虽年齿衰迈仍畱职衔文职官除年老庸劣外若由进

  • 卷八·叶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究遗卷八左庶子叶酉撰文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继正书即位史之常文即位者告庙临羣臣也何氏济川曰先谒宗庙明继祖也还之朝正君臣之位也事毕而反丧服焉朱子曰易世传授国之大事当严其礼而王侯以国为家虽先

  • 第十部分·毛公

    小雅 节南山之什《节南山》,家父刺幽王也。【笺】家父,字,周大夫也。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传】兴也。节,高峻貌。岩岩,积石貌。【笺】兴者,喻三公之位,人所尊严。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惔,不敢戏谈。【传】赫赫,显盛

  • 卷四百八十二·佚名

    △第三分舍利子品第二之四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能引发六神通波罗蜜多。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神境智证通。能起种种大神变事。所谓震动十方各如克伽沙界大地等物。变一为多。变多为一。或显或隐。迅

  • 卷三百二·佚名

    △初分难闻功德品第三十九之五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於布施波罗蜜多不起不思议想。於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不起不思议想。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速得圆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

  •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十八·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 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勇力菩萨先行品第二十一尔时世尊与诸菩萨声闻大众游止鹫峰山中。于日后分离本住处。为诸大众随宜说法。时阿阇世王。知佛世尊已复山中。宫嫔眷属并王舍城

  • 坊记集传卷二·黄道周

    明 黄道周 撰微谏章第十六子云从命不忿微谏不倦劳而不怨可谓孝矣诗云孝子不匮【孝之与忠一也孝不违亲忠不违君此治以王者也孝不防其亲忠不防其君此治以天者也春秋以天治臣子亦以天治君父然终春秋之世未有子谏其父者

  •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著。叔本华出身于但泽市(今波兰格但斯克)的富商家庭。1809年进入哥丁根大学攻读医学和哲学。1811年去柏林大学专攻哲学,深受费希特“知识学”的影响。1813年在耶拿

  • 三姓山川纪·祁寯藻

    《三姓山川纪》仅五千余字,记载三姓(今属黑龙江省泣兰、境内窝肯哈达山、马鞍山、朱尔山、巴彦哈达山、阿吉玛玛山、大瓦丹山等四十八座山峰,老岭一座,短羊、凤凰硷子二座,大迎门石、小迎门石二座,古木呐城旧城遗址一

  • 鲍溶诗集·鲍溶

    六卷。《外集》一卷。唐鲍溶(约813前后在世)撰。鲍溶,字德源,生卒年均不详。元和四年 (809)举进士,诗人,仕途不得志。但他所作古乐府诗,成为当时独步诗坛的绝唱。与李益为尔汝之交,韩愈、李正封、孟郊也与他有交往。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