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书鲍忠壮公轶事

同治九年庚午冬,世父寅臣公,方为尚书主事,假满入都。季父冬森太守是年领乡荐,以计偕携余同行,舟泊夔门,谒鲍忠壮公于里第。时爵府初落成,余与从兄培芝孝廉,年甫六七龄,入谒爵夫人。长公子鹤年,长余昆季数岁,相与上下游观,台池清丽,亭榭参差,花鸟竹树,雅称其江山。忠壮公貌不逾中人,温温闲雅,双颧骨峙,奇拔入鬓间。余时齿尚稚,但闻忠壮公定江南,扫平发逆,推中兴名将,于战阵间形势方略,都未能耳食也。越十年,光绪己卯之冬,余及培芝兄,年均十五六,执贽铜梁主政陈世五先生门下,因随反蜀。先生故与忠壮公交契,时撰述《霆军纪略》一书,草创未就,蓬窗灯火,丹黄并下,大率依据曾湘乡、胡益阳奏牍函札中论定者为断。

《书鲍忠壮公轶事》全部章节目录

(1)书鲍忠壮公轶事

猜你喜欢
  契丹国志·叶隆礼
  东观汉记·多人
  纲目订误·陈景云
  尧山堂外纪·蒋一葵
  续明纪事本末·倪在田
  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佚名
  江南闻见录·佚名
  史记正义·张守节
  乌台诗案·朋九万
  两粤梦游记·马光
  台湾纪事·吴子光
  福建省例·佚名
  钦定国子监志·陆宗楷
  州县事宜·田文镜
  朝鲜王朝实录[高宗实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九出 心归·李渔

    〖缕缕金〗(丑上)图哺啜,把山登。更有心头事,盼财星。不用将神祷,自然侥幸。逢人个个许头名,岂无一家应,岂无一家应。我褚一官受了众人之托,走去叮咛王又嫱。蒙他当面应许,取中状元的时节,卖个虚人情与我,这一份谢礼是稳当不过的

  • 第二十出 侦报·洪昇

    〔外引末扮中军,四杂执刀棍上〕出守岩疆典巨城,风闻边事实堪惊。不知忧国心多少,白发新添四五茎。下官郭子仪,叨蒙圣恩,擢拜灵武太守。前在长安,见安禄山面有反相,知其包藏祸心。不想圣上命彼出镇范阳,分明纵虎归山。却又许易

  • 卷四百十一 元祐三年(戊辰,1088)·李焘

      起哲宗元祐三年五月丁巳盡其月   五月丁巳,朝奉郎、考功員外郎歐陽棐為集賢校理、權判登聞鼓院。先是,除棐著作郎、實錄院檢討官,而言者爭論其不當,故有是命。(棐除佐著、史討,政目在五月二日。)   右正言劉安世又言

  • 第五十四回 统三军广平奏绩 复两京李泌辞归·蔡东藩

      却说肃宗既宠张良娣,又因良娣在灵武时,产下一儿,取名为佋,即封兴王,子以母贵,也得肃宗钟爱,与他子不同。张良娣恃宠生骄,竟欲把两三岁的小儿,作为将来的储贰,第一着欲陷害广平王,第二着欲陷害建宁王。府司马李辅国,本是飞龙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九十·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一·佚名

    正德五年三月丙辰朔孝肃太皇太后忌辰 奉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崔元祭 裕陵○命南京内官监太监董文永顺伯薛勋工部尚书俞俊督修 孝陵明楼及 懿文灵殿○升江西按察司佥事董□□正为广东布政司右参议○降狭西按察司副使沈

  • 五 风暴的前后下·周作人

    不久以后,大约过了曾祖母的“百日”之后,他渐作外游的打算,到七八月的时候,就前往苏州去了。不知道的或者以为是去打官场的秋风,却不料他乃是去找本年乡试的主考,于是第二次风暴就爆发了。现在借用《鲁迅的青年时代》里我所

  • 卷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钦定大清通礼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二吉礼北郊夏日至大祭地于方泽之礼先祭期五日遣亲王二人诣牺牲所恭代眂牲仪与祀南郊礼同右眂牲先三日皇帝致斋于大内颁制辞于羣臣曰某年月日夏至朕恭祭

  • 卷五·叶隆礼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五穆宗孝安敬正皇帝穆宗皇帝讳璟小字舒噜後更名明太宗之长子也太宗攻石晋入大梁留帝侍舒噜太后太宗於大同元年四月崩於栾城诸将畏舒噜太后残虐遂立世宗世宗遇弑诸将共迎帝即位改元宝

  • 广要道章第十二·佚名

    【解读】这一章详细说明&ldquo;要道&rdquo;的意义。【原文】子曰:&ldquo;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1),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

  • 卷十七·夏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十七宋 夏僎 撰武成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作武成此篇葢武王胜商之后归马放牛偃武修文史官于是自往伐之始至归兽之后记录其始终设施之政事作武成之书故其序所以言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

  • 十一经问对目录·何异孙

    卷一论语卷二孝经孟子大学中庸卷三尚书卷四毛诗周礼上卷五周礼下仪礼春秋礼记

  • 解深密經卷第二·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一]一切法相品第四   爾時德本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於諸法相善巧菩薩.於諸法相善巧菩   薩者齊何名爲於諸法相善巧菩薩.如來齊何施設彼爲於諸法相善巧菩薩。說是語   

  • 贺王经济部长电·太虚

    南京经济部王部长云五先生勋鉴:国府还都,策贤柄政,先生学为士则,清畏人知,以史云独行之才,作子产众人之母。计划经济,期于正德厚生,开发资源,将以安民救国。忝叨文谊,共被荣施,肃布贺忱!维希霁察!太虚叩径。(见海刊二十七卷八期)

  • 思益梵天所问经卷第三·佚名

    姚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谈论品第七(丹菩萨无二品第十二)  尔时思益梵天白佛言。世尊。是文殊师利法王子在此大会而无所说。佛即告文殊师利。汝于此会所说法中可少说之。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佛所得法宁可识

  • 瑜伽论记卷第二十(之上)(论本第七十四至七十五)·遁伦

    释遁伦集撰论本第七十四解三性中有其三颂。前卷已释初颂七门讫。今此卷初解第二颂有九门。摄是第一。无性第二。知等是第三。密意等第四。所行第五。通达第六。随入第七。差别第八。依止第九义。次第释解。初门中初正

  • 史氏菊谱·史正志

    又名《史老圃菊谱》、《菊谱》。植物谱录。南宋史正志撰。1卷。正志晚年致仕,居苏州养花消遣,见牡丹、芍药、海棠与竹皆有谱,遂以所见撰为此谱。前有自序,称所收27种,实为28种,其中黄色13种,白色10种,杂色红紫5种。其论色素演

  • 越难经·佚名

    一卷,西晋聂承远译。越难长者大富而悭,死为盲乞儿,乞食至其家,打于其子。佛因之说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