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黄仲则(景仁)诗,於汉魏六朝、唐太白、昌谷诸家颇致工力,乾嘉诸老毕秋帆、王兰泉等盛称之。集中如《涂山禹庙》、《平金川》、《铙歌》等作,尤为卖力。律句如"江城雁带边声苦,泽国秋蒸海气腥"、"花月即今犹似梦,江山从古
说是寂寞的秋的悒郁,说是辽远的海的怀念。假如有人问我烦忧的原故,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假如有人问我烦忧的原故:
学诗百法之一 练习四声法 学诗之第一步,当重声韵。声韵之中,尤以练习四声为最要。四声者何?平上去入是也。兹录昔人辨四声歌诀如下: 平生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用力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第一句言平声平道莫
永乐二十一年秋七月己卯朔享 太庙 遣官祭历代帝王陵寝○庚辰○交阯布政司右参政房安卒安汝阳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擢北京按察佥事升江西按察使 上即位安坐事谪戍兴州后召为监察御史升福建布政司右参政再升工部左侍郎
钦定四库全书九朝编年备要巻十八 宋 陈均 撰神宗皇帝【起戊申熙宁元年止庚戌熙宁三年】戊申熙宁元年春正月甲戌朔日有食之定掩骼令诏州县春首检视暴骸给钱塟祭之复武臣同提刑以唐介参知政
钦定四库全书两汉诏令卷二宋 林虙 编西汉二惠帝吏唯给军赋吏所以治民也能尽其治则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为民也今吏六百石以上父母妻子与同居及故吏尝佩将军都尉印将兵及佩二千石官印者家唯给军赋他无有所与两汉诏令
清庙于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维天之命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维清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禋。迄用有
【经】二十有五年,春,王正月,丙午,卫侯毁灭邢。(卫、邢同姬姓,恶其亲亲相灭,故称名罪之。○毁,况委反。恶,乌路反。)[疏]注“卫邢”至“罪之”。○正义曰:《曲礼》曰:“诸侯不生名,灭同姓,名。”传云“同姓也,故名”。然则诸侯位贵居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四十九宋 陈经 撰费誓【周书】此篇见伯禽之在鲁凡军旅行阵之间器械车马刍茭糗粮桢榦无一不备亦无一不知此古人之学所以精粗为一致本末一理岂有能文而不能用武徒知性命道德之理而不达于军旅战
本篇论述了战争的目的是“伐暴乱,本仁义,战国则以立威”。战争的实质是“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此外,还论述了临敌布阵的方法、纪律和要求。88、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故王者伐暴乱
随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 尔时长老舍利弗复问月上作如是言。汝于今者在菩萨地有是忍相。汝当不久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月上作如是言。尊舍利弗。夫菩提者无有言说。但以假名文字说耳。所言成者亦假名说。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五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圣行品中起卷广明集谛。文为三。初明集谛。次会通。三料简。初又三。一标名。二释体。三明是非。初标名二。先牒章门。次释云集因能得阴果。故言是阴因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尔时世尊告阿难言。世间众生昧于实智。轮回三界不知苦本。恣身口意造四重罪如是之人深可怜愍。我有十八肾大陀罗尼。若有众生得此陀罗尼常持诵者。是人所作根本罪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七 再住海盐州天宁永祚禅寺语录 侍者 良彦等 编 示众。祖师言句。无你[口*(一/巾)]啖处。如今兄弟行脚。傍人门户。吃他残羹馊饭。好不惺惺。只管横咬竖咬。不肯放。粪堆头蝇子一般。
「皇朝平吴录上」,原脱「皇朝」、「上」,本卷分三节,后两节题为「皇朝平吴录中」、「皇朝平吴录下」,据补。皇朝平吴录,一卷,未着撰人姓氏。载元末张士诚据吴始末,起元顺帝至正十三年,迄明太祖吴元年。今传世较广有吴宽平吴录
一卷,西晋聂道真译。佛在祇园于后夜入定放光,照文殊房,作诸化现,阿难集众,跋陀婆罗问其始末。佛为说文殊之生缘及观文殊之法。
佛典注疏。唐宗密述,宋子璿治定。二卷。是《金刚经》各家疏注的辑要。书首序文略述《金刚经》成书缘起及大义。正文分为二:初解经题、后释经文。“释经文”又分为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疏解时先举经文原文,
凡二卷。唐代智通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内容记载千手观音之印咒法及坛法等。首叙观世音菩萨以大悲心,为后五百年之福薄众生,叙述其过去无量劫所受持之千眼千臂观世音陀罗尼法门;次举总摄身印等十二印及诸修持法、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