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怀示友十首俗子令我病,纷然来座隅。贤士费怀思,不受折简呼。城东陈盂公,久阔今何如。[先生自注:陈孟公谓国佐。]明月照天下,此夕与君俱。不难十里勤,畏借东家驴。似闻有老眼,能作荐鹗书。功名勿念我,此心已扫除。其二张子 
-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曹瞒传曰〕: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瞒。王沈魏书曰:其先出于黄帝。当高阳世,陆终之子曰安,是为曹姓。周武王克殷,存先世之后,封曹侠于邾。春秋之世,与于盟会,逮至战国,为楚所灭 
-   旭迈杰 倒剌沙    旭迈杰,宗室诸王也,事泰定帝于潜邸。至治三年八月,泰定帝猎于土剌河,铁失等谋弑英宗,密遣斡罗思以其事告于倒剌沙,且言:“汝与马速忽知之,勿令旭迈杰得闻。”旭迈杰不与倒剌沙等党附,故铁失之言如此。 
-   ◎宋纪九十 ∷起强圉大渊献正月,尽上章摄提格十二月,凡四年。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大观元年辽乾统七年   春,正月,戊子朔,大赦天下。   甲午,中太一宫使、魏国公蔡京,复为尚书左仆 
-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四十二上 【起丁酉唐中宗嗣圣十四年尽癸丑唐玄宗开元元年】凡十七年 【丁酉】十四年【周武氏神功元年】春正月帝在房州质实【 
- 嘉靖三十三年五月庚子朔升南京太常寺卿郑大同为南京大理寺卿改南京吏部右侍郎茅王□赞为礼部右侍郎升翰林院修撰沈坤为右春坊右谕德署掌南京翰林院事○南京兵部尚书张经等言国初洪武间以倭夷不靖遣信国公汤和经略海防 
-  光绪十八年。壬辰。秋七月。丙戌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起居注  ○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己酉皆如之。起居注  ○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等奏、布特哈地毗俄夷。兵丁以游牧为业。按 
- 七三五 军机大臣奏阅看《西斋集》情形并请敕交苏抚查解书板片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二日发下王仲儒所著《西斋集》四本,臣等详加阅看,其中狂悖指斥之处甚多,殊堪发指。查此书系两江总督萨载解到,所有板片尚未查解。至王仲 
- 何逊字仲言,八岁就能作诗,二十岁时,州中选为秀才。南乡人范云看见何逊对皇上策问的回答,大加赞赏,因而与他结为忘年交。范云对关系亲近的人说:“近来我观察文人,质朴的过于柔弱,华丽的又失于庸俗,那种能够清而不浊,适合古今标准 
-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三	朱批袁立相奏摺	雍正元年六月二十五日山西太原总兵官【臣】袁立相谨	奏为恭领	圣训叩谢	天恩事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一日兵部笔帖式巴雅尔	图齎到	圣训十册颁赐总兵参游等官到【臣臣】即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七 洪武三十一年夏四月丁丑朔,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遣其臣鸦勒隹稽程复贡马及硫黄。 户部奏改铸造钞铜板自“二十文”至“五十文”共六十三板,并印钞正背铜印。 罢回回钦天监。 庚辰,五军都督 
- 梁开平三年九月,诏曰:“国之大事,唯祀与戎,须委元臣,以专重务。今后在京大小祀及诸色祠祭,并委宰臣薛贻矩专判。”后唐同光二年三月十日,祠部奏:“本朝旧仪,太微宫每年五荐献,其南郊坛每年四祠祭,吏部申奏,请差中书门下摄太尉行事 
-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説卷十五    元 敖继公 撰特牲馈食礼第十五注曰于五礼属吉礼继公谓此篇言士祭其祖之礼特牲馈食之礼【食音嗣】特牲谓豕也士祭用三鼎乃以特牲名之者主于牲也 
-       释佛母品第四十八之下【经】“复次,须菩提,佛因深般若波罗蜜,众生心数出没屈伸,如实知。”“世尊,云何佛因般若波罗蜜,众生心数出没屈伸,如实知?”佛言:“一切众生心数出没屈伸等,皆依色、受、 
- 嘉兴大藏经 浦峰长明炅禅师语录长明禅师语录序海内禅宗激扬祖道者代不之人若夫继续心灯亲承密印振铎斯世阐发奥旨播之语言文字间而一时缁白钦归而推重其人宣传其言相与尊之礼之以共称扬于名胜之地是当时之善姓固因言 
- 明代诗文别集。殷奎(字孝章)著。殷奎门人余熂所编,诗文杂著凡9卷,又益以其交游赠答诗文暨行实墓志,共为10卷,请昆山儒学训导陈振祖为之序,未刊行而熂谢世。正统十三年(1448)龚诩于其孙援家得余熂的手录本,并遇王叔正 
- 南宋税与权撰。一卷。《通志堂经解》本。此书大旨,乃引据旧说,阐发邵雍“后天《易》”之义,以补述朱熹《易学启蒙》之所未备。《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初,朱子作《易学启蒙》,多发邵氏先天图义。至与袁枢论后天《易》 
- 内丹学著作。简称《金丹口诀》,宋·马自然撰。为一首七言古诗。自言云游海上,未遇明师,盲修瞎炼六十四年无成,后幸遇刘海蟾,始得金丹口诀。诀谓“玉液还丹人人有”,“本在人身休外觅”,“送在西南坤地上”,“只在泥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