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二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二十

唐 张守节 撰

汲郑列传第六十    史记一百二十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於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吴而还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称之上闻召以为主爵都尉列於九卿治务在无为而已宏大体不拘文法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已者善待之不合已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修絜好直谏数犯主之顔色常慕传柏袁盎之为人也善灌夫郑当时及宗正刘弃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蚡不为礼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柰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羣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於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柰辱朝廷何黯多病病且满三月上常赐告者数终不愈最後病庄助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踰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厠而视之丞相宏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张汤方以更定律令为廷尉黯数质责汤於上前曰公为正卿上不能襃先帝之功业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囹圄空虚二者无一焉非苦就行放析就功何乃取高皇帝约束纭更之为公以此无种矣黯时与汤论议汤辩常在文深小苛黯伉厉守高不能屈忿发骂曰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是时汉方征匈奴招怀四夷黯务少事上间常言与胡和亲无起兵上方向儒术尊公孙宏及事益多吏民巧弄上分别文法汤等数奏决谳以幸而黯常毁儒面触宏等徙怀诈饰智以阿人主取容而刀笔吏专深文巧诋陷人於罪使不得反其真以胜为功上愈益贵宏宏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欲诛之以事宏为丞相乃言上曰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右内史为右内史数岁官事不废大将军青既益尊姊为皇后然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羣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於平生淮南王谋反惮黯曰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宏如发蒙振落耳天子既数征匈奴有功黯之言益不用始黯列为九卿而公孙宏张汤为小吏及宏汤稍益贵与黯同位黯又非毁宏汤等已而宏至丞相封为侯汤至御史大夫故黯时丞相史皆与黯同列或尊用过之黯褊心不能无少望见上前言曰陛下用羣臣如积薪耳後来者居上上默然有间黯罢上曰人果不可以无学观黯之言也日益甚居无何匈奴浑邪王率衆来降汉发车二万乘县官无钱从民贳马民或匿马马不具上怒欲斩长安令黯曰长安令无罪独斩黯民乃肯出马且匈奴畔其主而降汉汉徐以县次传之何至令天下骚动罢弊中国而以事夷狄之人乎上默然及浑邪至贾人与市者坐当死者五百余人黯请间见高门曰夫匈奴攻当路塞絶和亲中国兴兵诛之死伤者不可胜计而费以巨万百数臣愚以为陛下得胡人皆以为奴婢以赐从军死事者家所卤获因子之以谢天下之苦塞百姓之心今纵不能浑邪率数万之衆来降虚府库赏赐发良民侍养譬若奉骄子愚民安知市买长安中物而文吏绳以为阑出财物于边关乎陛下纵不能得匈奴之资以谢天下又以微文杀无知者五百余人是所谓庇其叶而伤其枝者也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上默然不许曰吾久不闻汲黯之言今又复妄发矣後数月黯坐小法会赦免官於是黯隐於田园居数年会更五铢钱民多盗铸钱楚地尤甚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印诏数强予然後奉诏诏召见黯黯为上泣曰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复见陛下不意陛下复收用之臣常有狗马病力不能任郡事臣愿为中郎出入禁闼补过拾遗臣之愿也上曰君薄淮阳邪吾今召君矣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黯既辞行过大行李息曰黯弃居郡不得与朝廷议也然御史大夫张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好兴事舞文法内怀诈以御主心外挟贼吏以为威重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与之俱受其戮矣息畏汤终不敢言黯居郡如故治淮阳政清後张汤果败上闻黯与息言抵息罪令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七岁而卒卒後上以黯故官其弟汲仁至九卿子汲偃至诸侯相黯姑姊子司马安亦少与黯为太子洗马安文深巧善宦官四至九卿以河南太守卒昆弟以安故同时至二千石者十人濮阳段宏始事盖侯信信任宏宏亦再至九卿然卫人仕者皆严惮汲黯出其下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郑君死孝文时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於戹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徧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於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後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齎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郑庄汲黯始列为九卿廉内行修絜此两人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後家无余赀财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太史公曰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衆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郑亦云悲夫

史记正义卷一百二十

 

猜你喜欢
  卷之三百二十一·佚名
  皇王大纪卷七十九·胡宏
  第一四○供词光绪十三年闰四月十六日一一三二一—三·佚名
  七二二 军机大臣拟赏四库全书馆哈密瓜人员名数单·佚名
  九一 谕内阁进士邵晋涵举人戴震等如勤勉准其一体散馆殿试酌量录用·佚名
  卷之五十八·祁韵士
  第67章 杀大学教授的蒋介石·冯玉祥
  卷五十五 章帝八王列传第四十五·范晔
  韩褒传·李延寿
  序·余瑞紫
  卷二十六·乾隆
  卷五十二·赵汝愚
  食货五·徐松
  原序·吴缜
  卷二十三·王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目录·董康

      卷一   靑衫淚   岳陽樓   陳摶高臥   漢宮秋   薦福碑   任風子   麗春堂   度柳翠   西廂記   金線池   切鱠旦   救風塵   蝴蝶夢   魯齋郞   梧桐雨   牆頭

  • ◆卢知州琦(圭峰集)·顾嗣立

    琦字希韩,别号立斋,泉之惠安人。登至正二年进士第,授州录事,迁永春县尹。始至则赈饥馑,止横征,减口盐一百余引。邻邑盗发,适琦巡邑境。盗遥见,迎拜曰:此永春大夫也。琦立马谕以祸福,皆投刀槊请自新,自是威惠行于境外。时兵革四起

  • 第八出 知津得渡·丁耀亢

    (净扮左慈、昆仑奴同上)桑田变海海成田,一局棋收几度迁。若要铁船能过海,先寻枯海后寻船。何生,何生!你梦好醒也。(生大叫上)大海何曾干,旧船原自止。不遇吞舟鱼,安知幻如此?(净)我且问你;你既堕入鱼腹,因何得出?(生)我进

  • 玉山名胜集原序·顾瑛

    中吴多游宴之胜而顾君仲瑛之玉山佳处其一也顾氏自辟疆以来好治园池而仲瑛又以能诗好礼乐与四方贤士夫游其凉台燠馆华轩美榭卉木秀而云日幽皆足以发人之才趣故其大篇小章曰文曰诗间见层出而凡气序之推迁品彚之囘薄阴晴

  • 袁正真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袁正真,宋旧宫人。存词一首。 ●长相思 袁正真 南高峰,北高峰,南北高峰云淡浓。 湖山图画中。 采芙蓉,赏芙蓉,小小红船西复东。 相思无路通。 袁正真词作鉴赏 词人袁正真,本为南宋宫女。1276年,元军破临安,谢太后乞

  • 卷五十三·志第三十四·选举三·脱脱

        ◎选举三   ○右职吏员杂选   右职。省令史、译史。皇统八年格,初考迁一重,女直人依本法外,诸人越进义,每三十月各迁两重,百二十月出职,除正六品以下,正七品以上职官。正隆二年,更为五十月迁一重。初考,女

  • 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九·陈厚耀

    楚昭王昭王元年楚众不説费无忌以其防亡太子建杀伍奢父子与郤宛宛之宗姓伯氏子嚭及子胥皆奔吴吴兵数侵楚楚人怨无忌甚令尹子常诛无忌以说众众乃喜【史楚世家】四年吴三公子奔楚楚封之以扞吴【史楚世家】五年吴伐取楚之

  • 卷之一百九十六·佚名

    光绪十年。甲申。十月。丁亥。谕军机大臣等、电寄杨昌浚。台饷紧急。前据沈葆靖电报。拟筹汇银二十万。着杨昌浚严催赶办。用厦门海关印文。向英商汇兑。令彭楚汉设法速达。源源接济。台南兵饷等项。尚可接济台北。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二·纪昀

    列传元 【二十六】○元二十六昂吉尔 哈喇岱沙全特穆尔布哈萨奇苏 额讷格尔实保特哩阿锡页 库 库图古勒昂吉尔哈喇岱沙全特穆尔布哈萨奇苏额讷格尔实保特哩阿锡页库库图古勒△昂吉尔昂吉尔张掖人姓额卜氏世为西夏将

  • 六 办杂志 译小说·许寿裳

    鲁迅在弘文学院的时候,常常和我讨论下列三个相关的大问题: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他对这三大问题的研究,毕生孜孜不懈,后来所以毅然决然放弃学医而从事于文艺运动,其目标

  • 卷三十三 蜀书三 后主传第三·陈寿

    (刘禅传)后主传,后主名禅,字公嗣,先主刘备之子。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20),先主当了汉中王,立刘禅为王太子。待先主登上皇位后,便册封刘禅说:“章武元年(221)五月十二日,皇帝诏示:太子刘禅,我遭际汉室国运艰难,奸臣窃位篡权,国家无主

  • 博尔术传·宋濂

    博尔术,姓阿儿剌氏。始祖名孛端察儿,以雄才武略闻名于北方。父名纳忽阿儿阑,其领地与烈祖神元皇帝接境,彼此睦邻友好。博尔术沉着,勇敢善战,熟知兵法,太祖称帝前,就与太祖艰危与共,情义相投,征伐四方,无往不从。那时蒙古诸部尚未

  • 孟子集注大全卷一·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集注大全卷一梁惠王章句上凡七章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魏侯防【于耕反】也都大梁【赵氏曰按魏初都安邑在汉河东郡安邑县至惠王徙大梁在汉陈留郡浚仪县】僭称王諡曰惠史记惠王三十五年【新安倪氏曰按纲

  • 卷一百五十三·山井鼎

    <经部,五经总义类,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五十三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四十一有三年之练冠【杂记上】释文补脱麻重直龙反谨按当在要一遥反下补遗古本注遭大功之丧者也无者字

  • 大六壬集成五要权衡·佚名

    式者理人事也课一入手先以五行变化观正时来情四课三传用神指斗类神主事枝干年命太岁月建月建见课体之大端继之以禄马贵人德合鬼墓破害刑冲然后分彼我内外主宾尊卑明天时地理内外喜怒虚实聚散知进退动静终始迟速存亡胜

  • 冥寥子游·屠隆

    《冥寥子游》为文言笔记小说。明屠隆撰。明刊本、《广百川学海》本作一卷,《宝颜堂秘笈》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皆作二卷。《续说郛》本作三卷。此书记叙冥寥子生性狂放,与时俗不合,遂弃官学道,云游四方。途遇一烟霞之友

  • 全唐诗话续编·孙涛

    诗话。清人孙涛辑。二卷。涛字乐山,生卒年及生平事迹未详。此编系为续《全唐诗话》而作。书分上、下卷,冠孙涛“弁言”。总百○四条。上卷补《全唐诗话》“载其人而遗其事者”,下卷补“其人与事之俱未及载者”。辑者

  • 病逸漫记·陆釴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一卷。明陆釴撰。此书明焦竑《国史经籍志》记为三卷,入制书类; 《钦定续通考》、《四库全书总目》则无卷数,入小说家类。今存《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本、 《历代小史》本、《明钞五种》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