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九十七

唐 张守节 撰

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史记九十七

郦生食其者【历异几三音也】陈留高阳人也【陈留风俗传云高阳在雍丘西南括地志云围城在汴州雍丘县西南食其墓在雍丘西南二十八里盖此谓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监音甲衫反战国策云王蜗对齐宣曰夫监门闾里士之贱也】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及陈胜项梁等起诸将徇地【徇略也】过高阳者数十人郦生问其将皆握齱好苛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郦生乃深自藏匿後闻沛公将兵略地陈留郊沛公麾下骑士适郦生里中子也沛公时时问邑中贤士豪俊骑士归郦生见谓之曰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为于伪反】若见沛公谓曰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骑士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郦生曰弟言之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牀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於是沛公辍洗起摄衣【摄歛着也】延郦生上坐谢之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曰足下起纠合之衆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逹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言食其与陈留县令相善也】请得使之令下【令力征反下谓降之也】足下即不聼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於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号郦食其为广野君郦生言其弟郦商使将数千人从沛公西南略地郦生常为说客驰使诸侯汉三年秋项羽撃汉拔荥阳汉兵遁保巩洛楚人闻淮隂侯破赵彭越数反梁地则分兵救之淮隂方东撃齐汉王数困荥阳成臯计欲捐成臯以东屯巩洛以拒楚郦生因曰臣闻知天之天者王事可成不知天之天者王事不可成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夫敖仓天下转输久矣臣闻其下乃有藏粟甚多楚人拔荥阳不坚守敖仓廼引而东令适卒分守成臯此乃天所以资汉也方今楚易取而汉反却自夺其便臣窃以为过矣且两雄不俱立楚汉久相持不决百姓骚动海内揺荡农夫释耒工女下机天下之心未有所定也愿足下急复进兵收取荥阳据敖仓之粟【敖仓在郑州荥阳县四十五里石门之东北临汴水南带三皇山秦时置仓於敖山上故名敖仓】塞成臯之险【即汜水县山】杜大行之道距蜚狐之口【按蔚州飞狐县北百五十里有秦汉故郡城西南有山俗号飞狐口也】守白马之津以示诸侯効实形制之势则天下知所归矣方今燕赵已定唯齐未下今田广据千里之齐田间将二十万之衆军於历城诸田宗强负海阻河济南近楚人多变诈足下虽遣数十万师未可以岁月破也臣请得奉明诏说齐王使为汉而称东藩上曰善廼从其画复守敖仓而使郦生说齐王曰王知天下之所归乎王曰不知也曰王知天下之所归则齐国可得而有也若不知天下之所归即齐国未可得保也齐王曰天下何所归曰归汉曰先生何以言之曰汉王与项王戮力西面撃秦约先入咸阳者王之汉王先入咸阳项王负约不与而王之汉中项王迁杀义帝汉王闻之起蜀汉之兵撃三秦出关而责义帝之处收天下之兵立诸侯之後降城即以侯其将得赂即以分其士与天下同其利豪英贤才皆乐为之用诸侯之兵四面而至蜀汉之粟方船而下项王有倍约之名杀义帝之负於人之功无所记於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抜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而不能赏天下畔之贤才怨之而莫为之用故天下之士归於汉王可坐而策也夫汉王发蜀汉定三秦涉西河之外援上党之兵【援音爰】下井陉诛成安君破北魏举三十二城此蚩尤之兵也非人之力也天之福也今已据敖仓之粟塞成臯之险守白马之津杜大行之阪距蜚狐之口天下後服者先亡矣王疾先下汉王齐国社稷可得而保也不下汉王危亡可立而待也田广以为然廼听郦生罢历下兵守战备与郦生日纵酒淮隂侯闻郦生伏轼下齐七十余城廼夜度兵平原袭齐齐王田广闻汉兵至以为郦生卖已廼曰汝能止汉军我活汝不然我将烹汝郦生曰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让而公不为若更言齐王遂亨郦生引兵东走汉十二年曲周侯郦商以丞相将兵撃黥布有功高祖举列侯功臣思郦食其郦食其子郦疥数将兵功未当侯上以其父故封疥为高梁侯後更食武遂嗣三世元狩元年中武遂侯平【年表云卒子敌嗣卒子平嗣元年有罪国除而汉书云更食武阳子遂嗣恐汉书悮也】坐诈诏衡山王取百斤金当弃市病死国除也

陆贾者楚人也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他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他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他魋结箕倨见陆生陆生因进说他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眞定今足下反天性弃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桀并起唯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羽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略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廼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於此汉诚闻之掘烧王先人冢夷灭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衆临越则越杀王降汉如反覆手耳於是尉他廼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曰我孰与皇帝贤陆生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皇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衆车轝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泮未始有也今王衆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间譬若汉一郡王何廼比於汉尉他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渠不若汉乃大说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赐陆生橐中装直千金他送亦千金陆生卒拜尉他为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贾为太中大夫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廼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寜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怿而有慙色廼谓陆生曰试为我着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陆生廼粗述存亡之徵凡着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七録云新语二卷陆贾撰也】孝惠帝时吕太后用事欲王诸吕畏大臣有口者陆生自度不能争之乃病免家居以好畤田地善【畤音止雍州县也】可以家焉有五男廼出所使越得橐中装卖千金【汉制一金直千贯】分其子子二百金令为生产陆生常安居驷马从歌舞鼓琴瑟侍者十人宝劔直百金谓其子曰与汝约过汝汝给吾人马酒食极欲十日而更所死家得宝劔车骑侍从者一岁中往来过他客率不过再三过数见不鲜无久慁公为也吕太后时王诸吕诸吕擅权欲劫少主危刘氏右丞相陈平患之力不能争恐祸及己常燕居深念陆生往请直入坐而陈丞相方深念不时见陆生陆生曰何念之深也陈平曰生揣我何念陆生曰足下位为上相食三万户侯可谓极富贵无欲矣然有忧念不过患诸吕少主耳陈平曰然为之奈何陆生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调则士务附士务附天下虽有变即权不分为社稷计在两君掌握耳臣常欲谓太尉绦侯绦侯与我戱易吾言君何不交驩太尉深相结为陈平画吕氏数事陈平用其计廼以五百金为绦侯夀亨具乐饮太尉亦报如之此两人深相结则吕氏谋益衰陈平廼以奴婢百人车马五十乘钱五百万遗陆生为饮食费陆生以此游汉廷公卿间名声藉甚及诛诸吕立孝文帝陆生颇有力焉孝文帝即位欲使人之南越陈丞相等乃言陆生为太中大夫往使尉他令尉他去黄屋称制令比诸侯皆如意旨语在南越语中陆生竟以夀终

平原君朱建者楚人也故尝为淮南王黥布相有辠去後复事黥布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止之布不听而聼梁父侯遂反汉已诛布闻平原君谏不与谋【上音预】得不诛语在黥布语中平原君为人辩有口刻廉刚直家於长安行不苟合义不取容辟阳侯行不正得幸吕太后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及平原君母死陆生素与平原君善过之平原君家贫未有以发丧方假贷服具陆生令平原君发丧陆生往见辟阳侯贺曰平原君母死辟阳侯曰平原君母死何乃贺我乎陆贾曰前日君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义不知君以其母故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辟阳侯乃奉百金往税列侯贵人以辟阳侯故往税凡五百金辟阳侯幸吕太后人或毁辟阳侯於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吕太后慙不可以言大臣多害辟阳侯行欲遂诛之辟阳侯急因使人欲见平原君平原君辞曰狱急不敢见君廼求见孝惠幸臣闳籍孺说之曰君所以得幸帝天下莫不闻今辟阳侯幸太后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谗欲杀之今日辟阳侯诛旦日太后含怒亦诛君何不肉袒为辟阳侯言於帝帝听君出辟阳侯太后大驩两主共幸君君贵富益倍矣於是闳籍孺大恐从其计言帝果出辟阳侯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平原君不见辟阳侯辟阳侯以为倍己大怒及其成功出之廼大惊吕太后崩大臣诛诸吕辟阳侯於诸吕至深而卒不诛计画所以全者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孝文帝时淮南厉王杀辟阳侯以诸吕故文帝闻其客平原君为计策使吏捕欲治闻吏至门平原君欲自杀诸子及吏皆曰事未可知何早自杀为平原君曰我死祸絶不及而身矣遂自刭孝文帝闻而惜之曰吾无意杀之廼召其子拜为中大夫使匈奴单于无礼廼骂单于遂死匈奴中初沛公引兵过陈留郦生踵军门上谒曰高阳贱民郦食其窃闻沛公暴露将兵助楚不义敬劳从者愿得望见口画天下便事使者入通沛公方洗问使者曰何如人也使者对曰状貌类大儒衣儒衣冠侧注沛公曰为我谢之言我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使者出谢曰沛公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郦生瞋目案劔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使者惧而失谒跪拾谒还走复入报曰客天下壮士也叱臣臣恐至失谒曰走复入言而公高阳酒徒也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人郦生入揖沛公曰足下甚苦暴衣露冠将兵助楚讨不义足下何不自喜也臣愿以事见而曰吾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夫足下欲兴天下之大事而成天下之大功而以目皮相恐失天下之能士且吾度足下之智不如吾勇又不如吾若欲就天下而不相见窃谓足下失之沛公谢曰乡者闻先生之容今见先生之意也廼延而坐之问所以取天下者郦生曰夫足下欲成大功不如止陈留陈留者天下之据冲也兵之会地也积粟数千万石城守甚坚臣素善其令愿为足下说之不听臣臣请为足下杀之而下陈留足下将陈留之衆据陈留之城而食其积粟招天下之从兵从兵已成足下横行天下莫能有害足下者矣沛公曰敬闻命矣於是郦生廼夜见陈留令说之曰夫秦为无道而天下畔之今足下与天下从则可以成大功今独为亡秦婴城而坚守臣窃为足下危之陈留令曰秦法至重也不可以妄言妄言者无类吾不可以应先生所以教臣者非臣之意也愿勿复道郦生留宿卧夜半时斩陈留令首踰城而下报沛公沛公引兵攻城县令首於长竿以示城上人曰趣下而令头已断矣令後下者必先斩之於是陈留人见令已死遂相率而下沛公沛公舍陈留南城门上因其库兵食积粟留出入三月从兵以万数遂入破秦

太史公曰世之传郦生书多曰汉王已拔三秦东撃项籍而引军於巩洛之间郦生彼儒衣往说汉王廼非也自沛公未入关与项羽别而至高阳得郦生兄弟余读陆生新语书十二篇固当世之辩士至平原君子与余善是以得具论之

史记正义卷九十七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八·魏徵
  宋俘记 全文·可恭
  大事记续编卷六十一·王祎
  宋史全文卷二十五下·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八·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三十一·佚名
  卷之八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七·佚名
  十国春秋卷一百七·吴任臣
  文彦博传·脱脱
  温体仁传·张廷玉
  杨元杲、阮弘道传·张廷玉
  ●读律心得卷之三·刘衡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三·佚名
  罗惠侨·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出 嘱婢·李渔

    (老旦扮丫鬟上)前世不曾修,今生作女囚。幽藏深窖里,夜夜伴光头。自家非别,乃是空和尚瞒人偷买的丫鬟,叫做妙香的便是。当初原是好人家儿女,只因爹娘丧早,卖入宦家为婢,主母妒忌不容,又交与媒婆转卖。谁想被是空这个秃贼,用计买了

  • 第五十出 闹宴·汤显祖

    【梁州令】〔外引丑众上〕长淮千骑雁行秋,浪卷云浮。思乡泪国倚层楼。 〔合〕看机遘,逢奏凯,且迟留。〔昭君怨〕“万里封侯岐路,几两英雄草履。 秋城鼓角催,老将

  • 第三折·郑廷玉

    (杨衙内领祗候上,云)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世无对。阶下小民闻吾怕,则我是势力并行的杨衙内。小官姓杨名戬字茂柳,官封衙内之职。我是累代簪缨之子,我嫌官小不做,嫌马瘦不骑。时遇春天,万花绽拆,绿杨如烟,郊外踏青赏玩,春盛担

  • 乐府补题原序·佚名

    乐府补题倡和作者为玉笥王沂孙圣与苹洲周宻公谨天柱王易简理得犮竹冯应瑞祥父瑶翠唐艺孙英发紫云吕同老和甫篔房李彭老商隐宛委陈恕可行之菊山唐珏玉潜月洲赵汝钠真卿五松李居仁师吕玉田张炎叔夏山村仇逺仁近共十三人

  • 卷十五·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十五     元 方回 编暮夜类 道途晚归斋阁夜坐眺暝色数长更诗思之幽致尤见於斯 五言【五十首】 晚次乐乡县        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野戍荒烟

  • 列传第十四 王僧虔张绪·萧子显

    王僧虔,琅邪临沂人也。祖珣,晋司徒。伯父太保弘,宋元嘉世为宰辅。宾客疑所讳,弘曰:“身家讳与苏子高同。”父昙首,右光禄大夫。昙首兄弟集会诸子孙,弘子僧达下地跳戏,僧虔年数岁,独正坐采蜡烛珠为凤凰。弘曰:“此儿终当为长者。

  • 今献备遗卷二十三·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杨瑄杨瑄字廷献江西丰城人景泰甲戌进士拜监察御史天顺初印马畿内民羣诉曹吉祥石亨夺其田瑄具以闻并言其怙宠擅权之罪诏称瑄敢言称职命吏部记其名时彗孛连见二凶势益张瑄与同官谋劾之事先泄亨与吉祥合谋上

  • 绎史卷四十九·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王子带之乱左传【庄公十八年】虢公晋侯郑伯使原庄公逆王后于陈陈妫归于京师实惠后 【僖公七年】闰月惠王崩襄王恶大叔带之难惧不立不发丧而告难于齐 【八年】襄王定位而后发丧【史记襄王母蚤死后母

  • 卷八·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八 唐 张守节 撰 高祖本纪第八        史记八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春秋握成图云刘媪梦赤鸟如龙戏已生执嘉】母曰刘媪【帝王世纪云汉昭灵后含始游洛池有宝鸡衔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五 洪武十八年九月庚申朔,江西布政使司左参议胡昱言:“故元辽东将校徙北平为民者几二千人,宜收隶军伍,以备边防。”上曰:“彼既安于农业,今复籍为兵,是扰之也。”不听。 丙寅,置午门、端门、承

  • 卷二十三·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二十三   宋 王与之 撰调人下士二人史二人徒十人郑康成曰调犹和合也○史氏曰凡人之心方其有触则怒怒则争争则鼎镬在前不顾也及其怨隙已成杀伤被执退省其身已无生路追念其父母妻子不可复见

  • 江西龙泉寺古禅德肉身考·太虚

    右所图体悴骨刚结跏跌坐之像,即日本大正博览会,陈于木乃伊坐禅馆者,所云二千余年不坏之肉身也。近改称曰佛体干肢,颂以世界无比珍宝云。据说实获之我国江西龙泉寺,为禅宗初祖达摩菩提高弟。余按传灯录载达摩面壁少林者九年

  • 人类的故事·房龙

    《人类的故事》是房龙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房龙用生动流畅的文字,将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它的故事从远古的时候讲起,讲述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源起,讲述希腊与罗马时代的辉煌,沿着

  • 去来今·王统照

    王统照著。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0年1月初版,内分三辑,收散文36篇,前有《小序》。多写于“孤岛”时期,当时作者思想上陷于苦闷,但仍未停止对民族命运、人生道路的苦思冥想,仍然“唱着时代之歌,激发着人类的向上自尊心。”(唐

  • 石初集·周霆震

    元代诗文别集。10卷。周霆震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今本《石初集》是周霆震的门生晏璧编集。卷首有洪武六年(1373)刘玉汝序,陈谟序,洪武七年葛化序,张莹序。据诸序,周霆震平生“诗文千百篇

  • 蒙古源流·萨囊·彻辰

    蒙文名《额尔德尼脱卜赤》,汉文译名或题《珍宝史纲》、《宝史纲》等。记述元明两代蒙古族历史的著作。彻辰萨囊著。乾隆四十二年(1777)转译成汉文刊印,收入《四库全书》。后有沈曾植笺证、张尔田增补并校的孱守斋校补

  • 宝藏神大明曼拏罗仪轨经·佚名

    二卷,赵宋法天译。佛在楞伽国,说宝藏神大夜叉王之陀罗尼及修法。

  • 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说金刚界三十七尊之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