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九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九

唐 张守节 撰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史记一百九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成纪秦州县】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尝从行有所冲?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於是乃徙为上郡太守後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尝为陇西北地鴈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射音石还谓转也】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将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於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其将乘白马而将监护也】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犇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於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居久之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於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程不识孝景时以数直谏为太中大夫为人廉谨於文法後汉以马邑城诱单于使大军伏马邑旁谷而广为骁骑将军领属护军将军是时单于觉之去汉军皆无功其後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鴈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於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顷之家居数岁广家与故颍隂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韩将军後徙右北平於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为人长猨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饮音於禁反】专以射为戱竟死广之将兵乏絶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寛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居顷之石建卒於是上召广代建为郎中令元朔六年广复为後将军从大将军军出定襄击匈奴诸将多中首虏率以功为侯者而广军无功後三岁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广为圜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禆将杀数人胡虏益解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明日复力战而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乃解去汉军罢弗能追是时广军几没罢归汉法博望侯留迟後期当死赎为庶人广军功自如无赏初广之从弟李蔡与广俱事孝文帝景帝时蔡积功劳至二千石孝武帝时至代相以元朔五年为轻车将军从大将军击右贤王有功中率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中代公孙弘为丞相蔡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诸广之军吏及士卒或取封侯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後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广曰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朔曰祸莫大於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後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是岁元狩四年也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於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囬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髪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隂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於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令广如其文牒急引兵徙东道也】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後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絶幕【絶度也南归度砂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言委曲而行回折使军後大将军也】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髪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囬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颈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而右将军独下吏当死赎为庶人广子三人曰当户椒敢为郎天子与韩嫣戱嫣少不逊当户击嫣嫣走於是天子以为勇当户早死拜椒为代郡太守皆先广死当户有遗腹子名陵广死军时敢从骠骑将军广死明年李蔡以丞相坐侵孝景园壖地【汉书云诏赐冢地阳侯当得二十亩蔡盗取三顷颇卖得四十余万又盗取神道外壖地一亩葬其中当下狱自杀】当下吏治蔡亦自杀不对狱国除李敢以校尉从骠骑将军击胡左贤王力战夺左贤王鼓旗斩首多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代广为郎中令顷之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乃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匿讳之居无何敢从上雍至甘泉宫猎骠骑将军去病与青有亲射杀敢去病时方贵幸上讳云鹿触杀之居岁余去病死而敢有女为太子中人爱幸敢男禹有宠於太子然好利李氏陵遟衰微矣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善射爱士卒天子以为李氏世将而使将八百骑尝深入匈奴二千余里过居延【括地志云居延海在甘州张掖县东北六十四里地理志云居延泽古文以为流沙甘州在京西北二千四百六十里】视地形无所见虏而还拜为骑都尉将丹阳楚人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屯卫胡数岁天汉二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祁连天山【括地志云祁连山在甘州张掖县西南二百里天山一名白山今名初罗漫山在伊吾县北百二十里伊州在京西北四千四百一十六里】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余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陵既至期还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且引且战连鬭八日还未到居延百余里匈奴遮狭絶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其兵尽没余亡散得归汉者四百余人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汉闻族陵母妻子自是之後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用为耻焉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於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史记正义卷一百九

<史部,正史类,史记正义>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四·列传第十二·张廷玉
  卷八·本纪第八·仁宗·张廷玉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六·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三·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一·佚名
  ◎胎产志异·李定夷
  明实录闽海关系史料三·佚名
  ●续吴先贤赞卷之七·刘凤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十·阿桂
  钦定兰州纪略卷十七·阿桂
  鲁迅读古书·周作人
  刘应秋传·张廷玉
  李英传·张廷玉
  卷一百四十五·杨士奇
  奏谳书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六十九·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 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六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一百三 王九思 白头吟 种花不盈藩种槿常满园结发为夫妇中道相弃捐今为陌路尘昔为比翼鸟鸟飞东西去芳华不自保盈盈白玉

  • 卷九·应劭

      ○怪神《礼》:"天子祭天地、五岳、四渎,诸侯不过其望也。大夫五祀,士门、户,庶人祖。盖非其鬼而祭之,谄也。"又曰:"淫祀无福。"是以隐公将祭钟巫,遇贼氏。二世欲解淫神,阎乐劫弑。仲尼不许子路之祷,而消息之节平。荀不从《

  • 附表目·连横

    延平郡王世系表(建国纪)&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五六)郑氏中央

  • 南夷纪·张瀚

    余参藩闽中时,二天使至,一郭给事汝霖,一李行人际春,奉命出使琉球,由福州长乐县之石澳出海洋。余与俞宪副曰德供护送之役,登其封船。船长一十六丈,阔三丈六尺,桅高与船等。桅上斗中坐四人,四面各占风色,日夜寝处其上,其人攀援附索

  • 轩辕黄帝传·佚名

    轩辕黄帝,姓公孙,有熊国君少典之次子也①。其母西桥氏女,名附宝,瞑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于郊野。附宝感之而有娠。以枢星降,又名天枢。怀二十四月,生轩辕于寿丘②。①有熊:在河南新郑县。②寿丘:地名,或说在鲁东门之外。帝生而

  • ○磨盾秘闻十二则·许指严

    咸、同间,有忠亲王僧格林沁者,武艺盖世。时率兵平捻,驻紥山东济、历间,门下食客以武技名者数十辈。有贩羊肉者,衣服破敝,肩荷担一,每日过门以为常。一日早归,日未晡,下担憩息邸门外,出胸旁所插短烟杆,盛以烟,燃火吸之。府门左右间

  • 卷三十六·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三十六雍正十二年秋七月丁丑命筹拒贼及撤兵事宜上谕办理军机大臣等曰尔等行文平郡王贼人如犯军营令我兵酌量拒敌若目前无事仍撤囘科卜多择形胜

  • ●尚书崔文敏公传·李鹗翀

    海盐郑晓 公名铣字子锺一字仲鳬安阳人弘治十八年进士改翰林庶吉士授编修正德初宦瑾擅权卿佐皆伏谒跪公遇瑾史馆门独长揖瑾怒目视公他日诸史官旅见又皆长揖瑾益怒谓张彩曰翰林白面后生多轻薄如崔铣尤甚会 孝宗实录成

  • 褚不华传·宋濂

    褚不华字君实,隰州石楼人,性格沉默,有器度。自泰定初年,先后任中瑞司译史、海道副千户、嘉兴路治中、南台及西台监察御史、河西道廉访佥事、淮东副使。汝州与颍州农民举行起义,声势很大。不华巡视各郡,至淮安,极力策划抵抗义

  • 第八章 护法战争·李宗仁

    一我们在鸭湖驻扎不久,粤局已获适当解决。南北虽因黎元洪继任总统的法律根据问题尚在争辩,大规模的战争终于避免了。黎氏上任后,仍以段祺瑞为内阁总理。7月6日北京政府明令改革地方军政制度。独立时期的军务院、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四·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四 洪武十七年八月丙寅朔,上谓廷臣曰:“治天下者,不尽人之财,使人有余财,不尽人之力,使人有余力,斯二者人皆知之,至于不尽人之情,使人得以适其情,人或未知也。夫使人得以适其情者,不以吾之所欲而

  • 第十五章 13·辜鸿铭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辜讲提到当时的一位公众人物(臧文仲),孔子说:“他就像一个窃取职位的人,尽管知道朋友(柳下惠,姓展,名获,字子禽。鲁国的君子,“坐怀不乱”这一典故便指他)才华横溢、道德高尚,

  • 道行经守行品第二十三·佚名

    是时释提桓因在大会中坐。作是念。菩萨行十方天下人无有能过者,何况自到至佛乎。十方人道难得。既得寿为安隐有一发意行佛道者难得。何况至心行佛道者乎。欲为十方天下人作导首。是人难得。是时释提桓因化作文陀罗华。

  • 彻悟禅师语录卷上·彻悟

    嗣法门人 了亮等 集示众普说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复次净心之要。亦无如念佛。一念相

  • 卷第十二·佚名

    正源略集卷第十二 维扬嗣祖沙门(宝轮际源高旻了贞)辑 天台国清 达珍 编 南岳下三十七世 碧眼开禅师法嗣 石霜憨峰南翁慧禅师 佛殿小参。刬却竹筋鞭。趁开三脚驴。扬下乾矢橛。拈退麻三斤。佛聻。喝一喝曰。几成话

  • 考古编·程大昌

    十卷。南宋程大昌撰。程大昌字泰之,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生平事迹详见《演繁录》。此编主要杂论经义异同及史传谬误,博洽详明,“实能正经解之乖违,订史传之阙误”(《考古编》 张海鹏后识),多有可取。如,以白居易 《乐府诗

  • 天皇太一神律避秽经·佚名

    天皇太一神律避秽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言炼丹择日避秽之法。内称:道士摄生炼丹皆有禁忌,应避十二秽,若不避秽则丹不成。书中列举十二条炼丹避秽日历。如「阴阳交会秽」有云:春丁卯

  • 法华三昧忏仪·智顗

    全一卷。隋代智顗撰。又作法华三昧行法、法华三昧仪、法华经三昧仪。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书名之下副题为‘法华三昧行事运想补助仪礼法华经仪式’。所谓法华三昧,乃取法华经之精神,观诸法实相之理之三昧行。本书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