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五十四

唐 张守节 撰

曹参世家第二十四    史记五十四

平阳侯【晋州城即平阳故城也】曹参者沛人也【按沛今徐州县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高祖为沛公而初起也参以中?从将击胡陵【县名在方与南】方与【方音房与音预兖州县也】攻秦监公军大破之东下薛击泗水守军薛郭西复攻胡陵取之徙守方与方与反为魏击之【曹参击方与】丰反为魏攻之赐爵七大夫击秦司马尼【音夷】军砀东破之取砀狐父【括地志云狐父亭在宋州砀山县东南三十里】祁善置【括地志云故祁城在宋州下邑县东北四十九里汉祁城县也言取砀狐父及祁县之善置】又攻下邑以西至虞【宋州下邑县在州东百一十里汉下邑城今砀山县是虞城县在州北五十里古虞国商均所封】击章邯车骑攻爰戚【音寂刘音七历反今在兖州南近亢父县】及亢父【括地志云亢父故城在兖州任城县南五十一里】先登迁为五大夫北救东阿【今济州东阿也】击章邯军?陈追至濮阳攻定陶取临济【淄州高苑县西北二里北狄故城安县改曰临济】南救雍邱击李由军破之杀李由虏秦侯一人秦将章邯破杀项梁也沛公与项羽引而东楚怀王以沛公为砀郡长将砀郡兵於是乃封参为执帛号曰建成君迁为戚公【即爰戚县也是时属沛郡】属砀郡其後从攻东郡尉军破之成武南击王离军成阳南【成阳故城濮州雷泽县是史记云武王封弟季载於成其後迁於成之阳故曰成阳也】复攻之杠里大破之追北西至开封击赵贲军破之围赵贲开封城中西击秦将杨熊军於曲遇【曲?羽反遇牛恭反司马彪郡国志云中牟有曲遇聚按中牟郑州县也】破之虏秦司马及御史各一人迁为执珪从攻阳武【括地志云阳武故城在郑州阳武县东北十八里汉阳武县城也】下轘辕缑氏【缑氏洛州县也括地志云环辕故关在洛州缑氏县东南四十里十三州志云环辕道凡十二曲是险道】絶河津【津济渡处括地志云平险故津在洛州洛阳?东北五十里】还击赵贲军尸北破之【破赵贲军於尸乡之北也括地志云尸乡亭在洛州偃师县在洛州东南也】从南攻犨与南阳守齮战阳城郭东?陈【?南阳守於阳城郭东也】取宛虏齮尽定南阳郡从西攻武关嶢关【括地志云故武关在商州商洛县东九十里蓝田关在雍州蓝田县东南九十里即秦嶢关也】取之前攻秦军蓝田南【雍州蓝田县在州东南八十里因蓝田山为名】又夜击其北秦军大破遂至咸阳灭秦项羽至以沛公为汉王汉王封参为建成侯从至汉中【梁州本汉中郡】迁为将军从还定三秦初攻下辩故道【括地志云成州同谷县本汉下辩道又云凤州两当县本汉故道县在州西五十里】雍斄【斄作斄音贻括地志云故雍县南七里故斄城一名武功县西南二十二里古邰国也】击章平军於好畤南【括地志云好畤城在雍州好畤县东南十三里】破之围好畤取壤乡击三秦军壤东及高栎【音历皆村邑名壤乡今在雍州武功县东南二十余里高壤坊是高栎近壤乡也】破之复围章平章平出好畤走因击赵贲内史保军破之东取咸阳更命曰新城参将兵守景陵二十日三秦使章平等攻参参出击大破之赐食邑於宁秦参以将军引兵围章邯於废?【周曰犬?秦更名废?汉更名魏里今故城在雍州始平县东南十里】以中尉从汉王出临晋关【即蒲津关也在临晋县故言临晋关今在同州也】至河内下修武【今怀州获嘉县古修武也】渡围津【括地志云黎阳津一名白马津在滑州白马县北三十里帝王世纪云白马县南有韦城故豕韦国也续汉书郡国志云白马县有韦城】东击龙且项他定陶破之东取砀萧彭城【徐州二县】击项籍军汉军大败走参以中尉围取雍?王武反於黄程处反於燕往击尽破之柱天侯反於衍氏又进破取衍氏击羽婴於昆阳追至叶还攻武强【括地志云武强故城在郑州管城县东北三十一里】因至荥阳参目汉中为将军中尉从击诸侯及项羽败还至荥阳凡二岁高祖三年拜为假左丞相入屯兵关中月余魏王豹反以假左丞相别与韩信东攻魏将军孙遫军东张【括地志云张阳故城一名东张城在蒲州虞乡县西北四十里】大破之因攻安邑得魏将王襄击魏王於曲阳【括地志云上曲阳定州恒阳县是下曲阳在定州鼓城县西五里】追至武垣【括地志云武垣县今瀛州城是地理志云武垣县属涿郡也】生得魏王豹取平阳【晋州城是】得魏王母妻子尽定魏地凡五十二城赐食邑平阳因从韩信击赵相国夏说军於邬东大破之斩夏说韩信与故常山王张耳引兵下井陉击成安君而令参还围赵别将戚将军於邬城中戚将军出走追斩之乃引兵诣敖仓汉王之所韩信已破赵为相国东击齐参以右丞相属韩信攻破齐历下军遂取临菑还定济北郡攻着漯隂平原鬲卢【括地志云平原故城在德州平原县东南十里故鬲城在德州安德县西北十五里卢县今济州理县是也】已而从韩信击龙且军於上假密大破之斩龙且虏其将军周兰定齐凡得七十余县得故齐王田广相田光其守相许章及故齐胶东将军田既韩信为齐王引兵诣陈与汉王共破项羽而参留平齐未服者项籍已死天下定汉王为皇帝韩信徙为楚王齐为郡参归汉相印高帝以长子肥为齐王而以参为齐相国以高祖六年赐爵列侯与诸侯剖符世世勿絶食邑平阳万六百三十户号曰平阳侯除前所食邑以齐相国击陈豨将张春军破之黥布反参以齐相国从悼惠王将兵车骑十二万人与高祖会击黥布军大破之南至蕲还定竹邑相萧留【括地志云徐州扶离县城汉竹邑城也李奇云今竹邑也故相城在符离县西北九十里舆地志云宋共公自睢阳徙相子城又还睢阳萧徐州县也古萧叔国城也故留城在徐州沛县东南五十里张良所封】参功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候御史各一人孝惠帝元年除诸侯相国法更以参为齐丞相参之相齐齐七十城天下初定悼惠王富於春秋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俗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於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去属其後相曰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後相曰治无大於此者乎参曰不然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奸人安所容也吾是以先之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於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後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舍後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羣臣帝富於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窋既洗沐归间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子窋代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浄民以宁一平阳侯窋高后时为御史大夫孝文帝立免为侯立二十九年卒谥为静侯子奇代侯立七年卒谥为简侯子时代侯时尚平阳公主生子襄时病疠归国立二十三年卒谥夷侯子襄代侯襄尚卫长公主生子宗立十六年卒谥为共侯子宗代侯征和二年中宗坐太子死国除

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隂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後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史记正义卷五十四

 

猜你喜欢
  明宗纪二·薛居正
  卷三百四十七·列传第一百六·脱脱
  卷三·本纪第三·脱脱
  甲申朝事小纪 全文·抱阳生
  第十二回 掘园陵淫寇逞凶 张挞伐降王服罪·蔡东藩
  卷六大审平反纪略·刘若愚
  自省纪·张瀚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四·佚名
  卷之三百七十二·佚名
  一三八一 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九六 卧治时代·周作人
  荀伯子传·沈约
  范延光传·薛居正
  袁履登·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杜旟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杜旟(生卒年不详)字伯高,号桥斋。兰溪(今属浙江)人。吕祖谦门人。淳熙、开禧间,两以制科荐,兄弟五人,皆工诗文,名噪一时,称“杜氏五高”。陆游、叶適、陈亮、陈傅良皆赞其文,且与之交。有《桥斋集》,不传。善词。陈亮称

  • 卷三十五·连横

    列传七孝义列传勇士列传货殖列传列女列传孝义列传夫人肖天地之貌,怀五常之性,聪明精粹,有生之最灵也。然而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其有德慧术智,尤贵其有仁心;仁者何?爱也。能爱其亲者谓之孝,能爱其群者谓之义。孝义之行,天下之大本

  • 卷十五·六朝(梁)·蒋一葵

    【武帝衍】 〔日角,龙颜,重岳,虎顾,舌文八字,身映日无影,有文在右手曰“武”,侯景呼为萧衍老公。〕 武帝在竟陵西邸,早与萧琛狎,每朝燕,接以旧恩,呼为,“宗老”。琛亦奉陈昔恩,以“早中阳,夙忝同,虽迷兴运,

  • 附李景隆解缙等进实录表·佚名

    据皇明文衡皇明文徵录入并以嘉靖罗洪先刊本解学士文集校之此虽永乐朝初次修改太祖实录书成时所进表与今校刊者为再改之本原不相属然再改本自初改本出此可供学者参考以识其渊源故附入之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五十七·阿桂

    闰三月丁丑到□防奏言据总兵张大经禀称初二日副都统乌什哈远阿苏纳同侍卫四员同帯领官兵一千五百名驻札簇拉角克西口并令总兵于各卡内挑选兵丁三百名合攻逹札克角地方等语【臣】查军温福既派兵由簇拉角克西口取道进

  • 列传卷第十七 高丽史一百四·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金方庆[*(金)九容*(金)齐颜*(金) *(金)恂*(金)永旽*(金)永煦*(金)士衡朴球]。 ○金方庆字本然安东人新罗敬顺王之远孙。 父孝印性严毅少志

  • 卷四·马文升

    钦定四库全书端肃奏议卷四明 马文升 撰回避雠害大臣事弘治二年七月二十七日臣因八月初二日祭祀先师孔子及初三日祭大社大稷在於本部宿歇斋戒二十八日早有臣宅内守门皂隷王顺到部说称今夜四更时分有不知姓名人在於门

  • 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条约·佚名

    大日本帝国皇帝陛下与全俄罗斯皇帝陛下,此次因桦太岛即萨哈林岛是也等诸如此类杂领之地,为彻底断绝其间所起纷争,巩固两国间存在之友谊,大日本帝国皇帝陛下现将桦太岛即萨哈林岛上所存之权利、全俄罗斯皇帝将千岛群岛上所

  • 纲鉴易知录卷四六·吴楚材

    唐纪高宗皇帝纲 己卯,调露元年,春正月,幸东都。司农卿韦弘机免。纲 夏四月,命太子贤监国。目 太子处事明审,时人称之。纲 冬十月,单于府突厥反,遂寇定州。纲 庚辰,永隆元年,春三月,以裴行俭为定襄道大总管,讨突厥,平之。纲 

  • 卷十八·叶隆礼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十八列传卢文进卢文进字大用幽州范阳人也文进身长七尺伟仪容太宗与晋王构怨时晋王遣周德威攻幽州文进以骑先降拜蔚州刺史是时李存矩统山後八军为新州团练使晋王时在河上与刘鄩血战召

  • 张澹如·佚名

    张澹如先生小传张先生名鉴字澹如浙江吴兴县南浔镇人也少颖异绝伦富于治事才遇疑难事立断不移晷在逊清之季年浔镇以殷富著而俗习囿于固僿鲜具世界眼光者惟先生与伯兄弁群公创立学校开风气先遐迩因以成材者甚众先生家故

  • 周子抄释卷一·吕柟

    太极图解义新安朱子○此所谓无极而太极也所以动而阳静而隂之本体也然非有以离乎隂阳也即隂阳而指其本体不杂乎隂阳而为言耳□此○之动而阳静而隂也中○者其本体也□者阳之动也○之用所以行也□者隂之静也○之体所以立

  • 孟子精义卷八·朱熹

    <经部,四书类,论孟精义__孟子精义>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精义卷八 宋 朱子 撰 离娄章句下 孟子曰舜生於诸冯章 杨曰舜之事瞽瞍与文王之事纣其揆一也易地则皆然故曰若合符节 尹曰道一而已 子产听郑国之政章 尹曰孟子

  • 卷一·毛应龙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传卷一     元 毛应龙 撰天官冢宰第一宰者主治之名天下万事无一不出于天天有是事人有是官凡有职位皆所以代天治事冢宰总六官之事无所不统故称天官李氏曰古人位曰天位工曰天工职曰天职自有深

  •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波羅頗迦羅蜜多羅譯   明信品第十一   [一]釋曰.已說無上菩提.隨順菩提者所謂信.此信相今當說。偈曰.   [二]已生.及未生. 正受.及似受. 他力.亦自力. 有迷.亦不迷.   現前.

  • 杂宝藏经卷第十·佚名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优陀羡王缘  罗睺罗因缘  婆罗门谄伪缘  婆罗门妇欲害姑缘  乌枭报怨缘  婢共羊斗缘  (一一六)优陀羡王缘  昔优陀羡王。住卢留城。聪明解达。有大智慧。其一夫人。名曰有

  • 十事开示·佚名

    有学僧问寂室禅师道:&ldquo;请问老师!在禅门中,应该具备些什么条件,才能进入禅道?&rdquo;寂室禅师回答道:&ldquo;狮子窟中无异兽,象王行处绝狐踪。&rdquo;学僧又问道:&ldquo;参禅不参禅有什么不同?&rdquo;寂室禅

  • 卷八·聂先

    续指月录卷八六祖下二十四世临济宗婺州乌伤伏龙无明千岩元长禅师萧山人。族姓董。年十九。剃发受具。会行丞相府饭僧。师随众入。中峰本和尚适在座。遥见师呼而问曰。汝日用若何。师曰。念佛。本曰。佛今何在。师拟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