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万首唐人绝句

唐代诗歌总集。南宋洪迈编辑。淳熙间集成5000多首,40卷,绍熙间成万首,100卷,每卷100首,凡七言绝句75卷,五言绝句25卷,末附六言绝句1卷38首。明代赵宦光、黄习远整理增补,总得10477首。今存明嘉靖刊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据以影印,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校点出版。洪迈(1123—1202),字景卢,别号容斋,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绍兴间中词科,官至翰林学士。晚年归乡从事著述,有《容斋随笔》、《夷坚志》、《文敏文集》、《野处类稿》及本书。本书采集唐代诸家诗文集,旁及野史笔记,为唐人绝句之集大成。但因追求足万首之数,讹舛总杂之处难免,宋人之作也掺入不少,编次也有紊乱。明人整理增补本弥补了这些缺陷,诗以人汇,人以代次,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等4期,依历史顺序排列,增补删除,堪称善本,极具参考使用价值。清人王士祯批评本书冗滥,卷册繁多,读者难以终卷,从中精选五言绝句227首,七言绝句668首,共得895首,厘为7卷,成《唐人万首绝句选》,有康熙四十七年(1708)芸香阁刻本,商务印书馆据以刊行。其中五言绝句选王维最多,李白、韦应物、李商隐次之;七言绝句选王昌龄、李白、刘禹锡、白居易、李益、张籍、王建、李商隐、杜牧等为多,余皆1人1首或数首,共约200余家,基本上选汇了唐人绝句的精华,很有欣赏和参考价值,流行较广。

《万首唐人绝句》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七言巻一
(3)七言巻二
(4)七言巻三
(5)七言巻四
(6)七言巻五
(7)七言巻六
(8)七言巻七
(9)七言巻九
(10)七言巻十
(11)七言巻十一
(12)七言巻十二
(13)七言巻十三
(14)七言巻十四
(15)七言巻十五
(16)七言巻十六
(17)七言巻十七
(18)七言巻十八
(19)七言巻十九
(20)七言巻二十
(21)七言巻二十一
(22)七言巻二十二
(23)七言巻二十三
(24)七言巻二十四
(25)七言卷二十五
(26)七言巻二十六
(27)七言巻二十七
(28)七言巻二十八
(29)七言巻二十九
(30)七言卷三十一
(31)七言巻三十二
(32)七言巻三十三
(33)七言巻三十四
(34)七言巻三十五
(35)七言巻三十六
(36)七言巻三十七
(37)七言巻三十九
(38)七言巻四十
(39)七言巻四十一
(40)七言巻四十二
(41)七言巻四十三
(42)七言巻四十四
(43)七言卷四十五
(44)七言卷四十六
(45)七言卷四十七
(46)七言巻四十八
(47)七言卷四十九
(48)七言巻五十
(49)七言巻五十一
(50)七言巻五十二
(51)七言巻五十三
(52)七言卷五十四
(53)七言巻五十五
(54)七言巻五十六
(55)七言巻五十七
(56)七言巻五十八
(57)七言巻五十九
(58)七言巻六十
(59)七言巻六十一
(60)七言巻六十二
(61)七言巻六十三
(62)七言巻六十四
(63)七言巻六十五
(64)七言巻六十七
(65)七言卷六十八
(66)七言巻六十九
(67)七言巻七十
(68)七言巻七十一
(69)七言巻七十二
(70)七言巻七十三
(71)七言巻七十四
(72)五言巻一
(73)五言巻二
(74)五言卷四
(75)五言卷五
(76)五言卷六
(77)五言巻七
(78)五言巻八
(79)五言巻九
(80)五言卷十
(81)五言巻十一
(82)五言巻十三
(83)五言卷十四
(84)五言巻十五
(85)五言巻十六
(86)五言巻十七
(87)五言巻十八
(88)五言巻十九
(89)五言巻二十
(90)五言巻二十一
(91)五言巻二十二
(92)五言巻二十三
(93)五言巻二十四
(94)五言巻二十五
(95)七言巻八
(96)七言卷三十
(97)七言巻三十八
(98)七言巻六十六
(99)五言巻三
(100)五言巻十二

猜你喜欢
  李义山诗集·李商隐
  太一丛话·宁调元
  惜香乐府·赵长卿
  河东赋·扬雄
  沧浪集·严羽
  秋瑾诗词集·秋瑾
  浩然斋词话·周密
  全唐五代诗格校考·佚名
  残雾·老舍
  全唐诗录·徐倬
  悼离赠妹诗·左思
  锦笺记·周履靖
  燕兰小谱·吴长元
  杨时诗话·杨时
  两宋名贤小集·陈思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赵处澹·唐圭璋

      处澹号南村,温州人。官知录。清乾隆刊东瓯诗存卷七有传。东瓯诗存收处澹诗多首。   渔歌子   丁山烟雨晚濛濛。柳岸苍波着短蓬。飞鸟白,断云红。一曲清歌淡月中。   又   雨睛山色堆蓝。桥外人家分两三。缘

  • 魏子敬·唐圭璋

      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云:未详何处人。有云溪乐府四卷,不传。   生查子   愁盈镜里山,心叠琴中恨。露湿玉阑秋,香伴银屏冷。   云归月正圆,雁到人无信。孤损凤皇钗,立尽梧桐影。

  • 卷一·周权

    ●钦定四库全书 此山诗集卷一 (元)周权 撰 ○五言古诗 拟古 洪钧播无垠八埏荡和风枯丛同华滋陈荄变纎茸高门与穷巷妩媚白与红阳和不择地化育自至公惟人物之灵此理均降衷大朴日凋丧町畦生室中贵贱移亲疎贫富乘始终谁能

  • 在哀克刹脱教堂前(Excter)·徐志摩

    这是我自己的身影,今晚间倒映在异乡教宇的前庭,一座冷峭峭森严的大殿,一个峭阴阴孤耸的身影。我对着寺前的雕像发问:“是谁负责这离奇的人生?”老朽的雕像瞅著我发愣,仿佛怪嫌这离奇的疑问。我又转问那冷郁郁的大

  • 第二十三出 托子(商调齐微韵)·丁耀亢

    【忆秦娥】(旦)愁难避,忠言不听心如醉。(小)心如醉,日长人静,门庭如水。远戍归来梦未安,又随春色上弹冠。夕阳芳草长安路,愁听乌啼金井阑。奴家因劝老爷上本,恐惹出大祸,他竟愤然去了,把俺母子送回容城。前日使大儿

  • 卷十·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十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冦莱公集述怀吾家嗣儒业奕世盛冠裳桂籍冠伦軰天下知声光有才无其命不得步玉堂余亦好古者诗礼承余芳赴义忘白刃奋莭凌秋霜垂衣遇圣主射防遭时昌十九中高第弱

  • 附錄·多人

      劉知幾史通古今正史篇:   ……在漢中興,明帝始詔班固與睢陽令陳宗、長陵令尹敏、司隸從事孟異作世祖本紀,并撰功臣及新市、平林、公孫述事,作列傳、載記二十八篇。自是以來,春秋考紀亦以煥炳,而忠臣義士莫之撰勒。於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八·佚名

    弘治七年五月戊子朔○辛卯命定西侯蒋骥岁禄一千五百石本色折色中半兼支○壬辰端午节免百官宴○癸巳赐沈府沁水王嫡第四子名曰勋湝鲁府辅国将军当氵□简嫡长子曰健桨辽世子宠涭嫡第二子曰致格沈王长子勋溱嫡第二子曰胤

  • 历代贡举志·冯梦祯

    贡举之有科目,盖未之前闻也。虽周曰三物,曰四术,曰九年大成,试之似有定涂;曰选士,曰俊士,曰造士,曰进士,取之似有定序;曰论定,曰任官,曰位定,用之似有定制。大都极其详慎若此。而宾兴,而拜受,又极其隆重若此。初未以一定科目,薄试于始

  • 卷七十二·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七十二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穰侯列传第十二 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索隐宣

  • ·学政议·丁曰健

    台地岁、科试毕,所有录取各学文武生员及缘事扣革并因案开除各生,历年分别汇造文册,申送内地学院咨部在案。自道光二十八年五月间岁试、二十九年四月间科试,均循照向例办理。其革除各生旧管项下,即按府册缮造

  • 成子高寝疾(1)·戴圣

    ——生死都要对人有益【原文】成子高寝疾(2)。庆遗入请曰③:“子之病革矣,如至乎大病(4)则如之何?”子高曰:“吾闻之矣:生有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吾纵生无益于人,吾可以死害于人乎哉(5)!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

  • 卷五·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卷五宋 朱子 撰家礼五五宗别子为祖【诸侯之庶子别为后世为始祖也谓之别子者公子不得祢先君又若始来在此国者后世亦以为祖也 疏曰别子谓诸侯适子之弟盖诸侯之适子适孙继世为君而第二子以下

  • 第二 反应 2·王诩

    【原文】人言者①,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言有象②,事有比③。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④合事,得人实也。若张罝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⑤而司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八·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八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二瑜伽处之三云何为学。谓三胜学。一增上戒学。二增上心学。三增上慧学。云何增上戒学。谓安住具戒等。如前广说。是名增上戒学。云何增上心学。谓离欲恶

  • 分别功德论卷第二·佚名

    失译人名附后汉录  弥勒称善者。以其集此六度大法为一分。此即菩萨藏也。断结者。断诸望见结使也。成道果大乘萨云然事也。阿难但云闻不云见者。岂可不见如来说法也。所以言见为非者。为将来四部故。不得言见也。设

  • 卷第十·佚名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十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非问分智品第四之二云何退分智。若智不善。是名退分智。云何住分智。若智无记。是名住分智。云何增长分智。若智非圣善。是名增长分智。云何解分智。若智圣有

  • 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李道谦

    简称《祖庭内传》。元道士李道谦编。三卷。终南山为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早期修道之外,其徒尊为“祖庭”。书中载金、元时该派道士玉蟾真人等三十七人传记,熔铸诸家碑记而成。前有王明道序,称“天乐真人(李道谦号)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