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七言巻二十九

  七言

  同王维过崔处士林亭   卢 象

  映竹时闻转辘轳当窗只见网蜘蛛主人非病常高卧环堵䝉笼一老儒

  新晴爱月        陆 畅

  野性平生惟爱月新晴半夜睹婵娟起来自擘纱窗破恰漏清光落枕前

  云安公主出降杂咏催糚二首

  天上琼花不避秋今宵织女嫁牵牛万人惟待乘鸾出乞巧齐登明月楼

  少糚银粉饰金钿端正天花贵自然闻道禁中时节异九秋香满镜台前

  坐障

  白玉为竿丁字成黄金绣带短长轻强遮天上花颜色不隔云中语笑声

  帘

  真珠文织挂檐端锦縁罗旌千万端早把玉钩和月巻神仙愁怕水精寒

  阶

  甃玉编金次第平花纹隐起踏无声几重便上华堂里得见天人吹凤笙

  扇

  宝扇持来入禁宫本教花下动香风姮娥须逐彩云降不可通宵在月中

  成都赠别席夔

  不值分流二江水定应犹得且同行三千里外情人别更被子规啼数声

  游城东王驸马亭

  城外无尘水间松秋天木落见山容共寻萧史江亭去一望终南紫阁峰

  望毛女峰

  我种东峰千叶莲此峰毛女始求仙今朝暗算当时事已是人间七万年

  送李山人归山

  来从千山万山里归向千山万山去山中白云千万重却望人间不知处

  长安新晴

  九重深浅人不知金殿玉楼倚朝日一使城中新雨晴御沟流得宫花出

  出蓝田关寄董使君

  万里烟萝锦帐闲云迎水送度蓝关七盘九折难行处尽是龚黄界外山

  题悟公禅堂

  临坛付法十三春家本长城若下人芸阁少年应不识南山钞主是前身

  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

  楼压黄河山满坐风清水凉谁忍卧人定军州禁漏传不妨秋月城头过

  一别朱门三四春再来应笑尚风尘昨宵唯有楼前月识是谢公诗酒人

  陕州逢窦巩同宿寄江陵韦协律

  共出丘门歳九霜相逢凄怆对离觞荆南为报韦从事一宿同眠御史床

  夜到泗州酬崔使君

  徐城洪尽到淮头月里山河见泗州闻道泗濵清庙磬雅声今在谢家楼

  送崔员外使回入京

  六星宫里一星归行到金钩近紫微侍史别来经岁月今宵应梦护香衣

  成都送别费冠卿

  红椒花落桂花开万里同游俱未回莫厌客中频送客思乡独上望乡台

  题商山庙

  商洛秦时四老翁人传羽化此山空若无仙眼何由见总在庙前花洞中

  题独孤少府园林

  四面青山是四邻烟霞成伴草成茵年年洞口桃花发不记曾经迷几人

  送独孤秀才下第归太白山

  逸翮暂时成落羽将归太白赏灵踪须寻最近碧霄处拟倩和云买一峰

  下第后病中

  献玉频年命未通穷秋成病悟真空笑看朝市趋名者不病那知在病中

  送深上人归江南

  留得莲花偈付谁独携金䇿欲归时江南无限萧家寺曾与白云何处期

  题自然观

  劔阁门西第一峰道陵成道有高踪行人若上升仙处须拨白云三四重

  疾愈步庭花

  桃红李白觉春归强步闲庭力尚微从困不扶灵寿杖恐惊花里早莺飞

  筹笔店江亭

  九折岩边下马行江亭暂歇听江声白云绿树不关我枉与樵人乐一生

  赠贺若少府

  十日广陵城里住听君花下抚金徽新声指上怀中纸莫怪潜偷数曲归

  太子刘舎人邀看花

  年少风流七品官朱衣白马冶游盘负心不报春光主几处偷看红牡丹

  蔷薇花

  锦窠花朵燃丛醉翠叶眉稠裛露垂莫引美人来架下恐惊红片落燕支

  望简寂观        顾 况

  青嶂青溪直复斜白鸡白犬到人家仙人住在最高处向晚春泉流白花

  五两歌送张夏

  竿头五两风袅袅水上云帆逐飞鸟送君初出扬州时霭霭曈曈江溢晓

  临海所居三首

  此是昔年征战处曾经永日绝人行千家寂寂对流水唯有汀洲春草生

  此去临溪不是遥楼中望见赤城标不知叠嶂重霞里更有何人度石桥

  家在双峰兰若边一声秋磬发孤烟山连极浦鸟飞尽月上青林人未眠

  听角思归

  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此夜断肠人不见起行残月影徘徊

  酬柳相公

  天下如今已太平相公何事唤狂生个身恰似笼中鹤东望沧溟叫数声

  题明霞台

  野人本自不求名欲向山中过一生莫嫌憔悴无知已别有烟霞似弟兄

  哭绚法师

  楚客停桡欲问谁白沙江草麹尘丝生公手种殿前树唯有花开

猜你喜欢
  第二十出 蛮征·李渔
  第三折·杨显之
  声调谱卷二·赵执信
  ●慶芝堂詩集卷十·戴亨
  ●序·戴亨
  卷四·梅鼎祚
  卷一百二十三·曹学佺
  瓦匠之家·胡也频
  卷五百三十六·佚名
  卷七十七·佚名
  御选宋诗卷三·康熙
  诗女史纂卷之十四·田艺蘅
  ●红线女·沈泰
  巻二·郭奎
  卷十二·黎民表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佚名

    (李春郎扮官人领祗从上,云)雷霆驱号令,星斗焕文章。小官李彦清,自离了刘弘伯父,可早十三年光景也,到于帝都阙下,一举状元及第。今谢圣人可怜,着小官为主司考卷,开放婴童举场。今场有一婴童解元,年一十三岁,名曰奇童。小官问其故

  • 卷二百五·志第一百五十八·艺文四·脱脱

        ◎艺文四   子类十七:一曰儒家类,二曰道家类,三曰法家类,四曰名家类,五曰墨家类,六曰纵横家类,七曰农家类,八曰杂家类,九曰小说家类,十曰天文类,十一曰五行类,十二曰蓍龟类,十三曰历算类,十四曰兵书类,十五曰杂艺术

  • 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十·赵尔巽

      黄廷桂 鄂弥达 杨廷璋 庄有恭 李侍尧弟奉尧 伍弥泰官保   黄廷桂,字丹崖,汉军镶红旗人。父秉中,官福建巡抚。廷桂,初袭曾祖宪章拖沙喇哈番世职。康熙五十二年,授三等侍卫,迁参领。圣祖幸热河,屡扈从。世宗在潜邸,知其才

  • 第四十九回 幸边塞走马看花 入酒肆游龙戏凤·蔡东藩

      却说武宗带着江彬,微服出德胜门,但见天高气爽,夜静人稀,皓月当空,凉风拂袖,飘飘乎遗世独立,精神为之一爽,两人徐步联行,毫不觉倦。转瞬间鸡声报晓,见路上已有行车,遂雇着舆夫,乘了车径赴昌平。是日众大臣入朝,待了半日,方侦得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三·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尚史卷六十九·李锴

    列传四十七赵诸臣传公仲连 【大戊午附】 触詟公仲连者烈侯之相国也烈侯好音谓连曰寡人有爱可以贵之乎连曰富之可贵之则否烈侯曰然夫郑歌者枪石二人吾赐之田人万亩连曰诺不与居一月烈侯从代来问歌者田连曰求未有可

  • 卷四十七·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四十七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四十四 魏臣 刘放【孙资 资孙楚秦朗 孔桂】 刘放字子弃涿郡人汉广阳顷王子【谨案陈志作顺王误】西乡侯宏之後也【原注汉书武帝子燕

  • 周世宗本纪·欧阳修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本来姓柴,邢州龙冈人。柴家的姑娘嫁给周太祖,就是圣穆皇后。皇后哥哥柴守礼之子荣自幼跟着姑姑在太祖家长大,因谨慎忠厚而受到爱护,太祖认他为儿子。太祖后来尊贵,柴荣也长大了,相貌英奇,善骑射,略懂黄老之学

  • 耶律辖底传·脱脱

    辖底,字涅烈衮,肃祖孙夷离堇..剌之子。幼时机敏善辩,一时邪谄奸佞之辈大多依附于他。遥辇痕德堇可汗时,异母兄罨古只为迭剌部夷离堇。按旧例,为夷离堇者,可以行再生礼。罨古只正在帐中换衣服,辖底便夺取红袍、貂蝉冠,乘白马出

  • 卷一百十九·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十九 朱批丁士杰奏摺 雍正三年正月初一日贵州大定总兵官【臣】丁士杰谨 奏为据实陈奏事窃【臣】荷蒙 圣主洪恩由参将历陞总兵奉 旨进京 陛见跪聆 全之事伏乞 谕旨彼时【臣】出 乾清门即

  • 卷四·江永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训义择言卷四婺源江永撰曾子问卿大夫士从摄主按摄主即下文大宰丧则摄拜宾丧祭朝则摄政大祝裨冕【郑注士服爵弁服大祝裨冕则大夫】按爵弁虽士服大夫亦得兼之此告子生事重大祝裨冕衅庙礼轻则祝爵弁服祝

  • 第14章 泰伯篇第八·孔子

    8·1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译文孔子说:“泰伯可以称得上品德极高尚的了,他多次把天子的地位让给弟弟季历,百姓不知道怎么称赞他了。”名家注解朱熹注:“夫以泰伯之德,当商周之际,固足以朝

  • 卷十九·佚名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即能善知四摄法行。何等为十。一者行利益施摄化有情。二者行安乐施三者行无尽施。四者利益语。五者如义语六者如法语。七者如理语。八者利益行。九者同财而行利益。十者同其济命受用等事。

  • 复徐兆熊先生书·太虚

    展诵来书,论教育若偏重精神或物质之任何一方面,皆足成弊,甚合鄙意。故前此之论教育,于激成欧战之动物教育既不谓然,于压迫当前,求生天国,使犹太、印度沦亡之天神教育,亦不谓然。而所言人伦教育与佛化教育,即为得精神、物质的中

  •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之二·佚名

    特进试鸿胪卿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伽陀国无垢园中宝光明池。与大菩萨及大声闻天龙药叉犍闼婆诃苏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无量百千。前后围绕。尔时众中有一大婆罗门名无垢

  • 御制拣魔辨异录卷四·雍正

    魔忍曰。先师曰。待心死而伏诛。须切用前之照。先擒下而去缚。略挑用后之灯。实照用之真虎。譬如神医。刮骨疗病。必见病而下刀。若确定一方。妄加针割。是重增一病矣。古德曰。才有所重。便成窠臼。夫学者之窠臼不一

  • 何氏虚劳心传·何炫

    虚劳病专书。又名 《何氏虚劳心传》、《何氏心传》、《嗣宗医论》。清何炫 (嗣宗) 著,何时希校。约成书于道光十二年 (1832年)。书中首载虚劳总论、调治七误、调治三要3篇医论,次论虚劳病证脉象、死候、虚劳饮食宜忌

  • 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佚名

    凡二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又称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仁王般若波罗蜜护国经、仁王般若经、仁王经。今收于大正藏第八册。本经分序品、观空品、菩萨教化品、二谛品、护国品、散华品、受持品、嘱累品等八品。系佛陀为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