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七言巻二十四

  七言

  寄桐江隠者        许浑

  潮去潮来洲渚春山花如绣草如茵严陵台下桐江水解钓鲈鱼有㡬人

  送曽主簿归楚州省觐予亦明日归姑熟

  帆转清淮极鸟飞落帆应换老莱衣河亭未醉先惆怅明日还从此路归

  重别

  泪沿红粉湿罗巾重系兰舟劝酒频留却一枝河畔柳明朝犹有逺行人

  湖上

  仿佛欲当三五夕万蝉清杂乱泉纹钓鱼船上一樽酒月出渡头零落云

  夜泊永乐驿

  莲渚愁红荡碧波吴娃齐唱采莲歌横塘一别已千里芦苇萧萧风雨多

  宿水阁

  野客从来不解愁等闲乘月海西头未知南陌谁家子夜半吹笙入水楼

  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逺满天风雨下西楼

  酬李当

  知有瑶华手自开巴人虚唱懒封回山阴一夜满溪雪借问扁舟来不来

  蝉

  噪柳鸣槐晚未休不知何事爱悲秋朱门大有长吟处刚被愁人又送愁

  夜过松江寄友

  清露白云明月天与君齐棹木兰船南湖风雨一相失夜泊横塘心渺然

  守风淮阴

  遥见江阴夜渔客因思京口钓鱼时一潭明月万株柳自去自来人不知

  亡题

  商岭采芝寻四老紫阳收术访三茅欲求不死长生诀骨里无仙不肯教

  送杨发东归

  红花半落燕于飞同客长安今独归一纸乡书报兄弟还家羞著别时衣

  寄宋邧

  朱槛烟霜夜坐劳美人南国旧同袍山长水逺无消息瑶瑟一弹秋月髙

  题四老庙二首

  峨峨商岭采芝人雪顶霜髯虎豹茵山酒一卮歌一曲cq=127汉家天子忌功臣

  避秦安汉出蓝闗松桂花阴满旧山自是无人有归意白云常在水潺潺

  夏日寄江上亲友

  雨过前山日未斜清蝉嘒嘒落槐花车轮南北已无限江上故人才到家

  下第懐友人

  独掩衡门花盛时一封书信缓归期南宗更有潇湘客夜夜月明闻竹枝

  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陇者

  海燕西飞白日斜天门遥望五侯家楼台深锁无人到落尽春风第一花

  陈宫怨二首

  风暖江城白日迟昔人遗事后人悲草生宫阙国无主玉树后庭花为谁

  地雄山险水悠悠不信隋兵到石头玉树后庭花一曲与君同上景阳楼

  题段太尉庙

  静想追兵缓翠华古碑荒庙闭松花纪生不向荣阳死争有山河属汉家

  经秦皇墓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游楞伽寺

  碧烟秋寺泛潮来水浸城根古堞摧尽日伤心人不见石榴花满旧琴台

  缑山庙

  王子求仙月满台玉箫清转鹤徘徊曲终飞去不知处山下碧桃春自开

  送薛先辈入闗

  一卮春酒送离歌花落敬亭芳草多欲问归期已深醉只应孤梦绕闗河

  过鸿沟

  相持未定各为君秦政山河此地分力尽乌江千载后古沟芳草起寒云

  韩信庙

  朝言云梦暮南巡已为功名少退身尽握兵权犹不得更将心计托何人

  过湘妃庙

  古木苍山掩翠娥月明南浦起微波九疑望断几千载斑竹泪痕今更多

  寄敬上人

  万山秋雨水萦回红叶多从紫阁来云冷竹斋禅衲薄已应飞锡过天台

  秋思

  琪树西风枕簟秋楚云湘水忆同游髙歌一曲掩明镜昨日少年今白头

  送宋处士归山

  卖药修琴归去迟山风吹尽桂花枝世间甲子须㬰事逢著仙人莫看棋

  聴琵琶

  欲写明妃万里情紫槽红拨夜丁丁边沙望尽汉宫逺月落天山闻一声

  秦楼曲

  秦女梦馀仙路遥月窗风簟夜迢迢潘郎翠凤双飞去三十六宫闻玉箫

  题旌儒庙

  寒柏阴风万古悲儒冠相枕死秦时庙前亦有商山路不学老翁歌紫芝

  览故人题僧院诗

  髙阁清吟寄逺公四时云月一篇中今来借问独何处日暮槿花零落风

  楚宫怨二首

  十二山晴花尽开楚宫双阙对阳台细腰争舞君沈醉白日秦兵天上来

  猎骑秋来在内稀渚宫云雨湿龙衣腾腾战鼔动城阙江畔射麋犹未归

  听唱山鹧鸪

  金谷歌传第一流鹧鸪清怨碧烟愁夜来省得曽闻处万里月明湘水秋

  晨起西楼

  留情深处驻横波敛翠凝红一曲歌明月下楼人未散共愁三径是天河

  酬卢端公蓝口阻风

  又携刀笔泛膺舟蓝口风髙桂楫留还似郢中歌一曲夜来春雪照西楼

  赠何处士

  东别茅峰北去秦梅仙书里说真人白头主印青山下虽遇唐生不敢亲

  鹭鸶

  西风澹澹水悠悠雪㸃丝飘带雨愁何限归心倚前阁绿蒲红蓼练塘秋

  学仙二首

  汉武迎仙紫禁秋玉笙瑶瑟似崑丘年年望断无消息空闭重城十二楼

  心期仙诀意无穷采画云车起寿宫闻有三山未知处茂陵松柏满西风

  酬韦侍御

  桂楫美人歌木兰西风袅袅露漙漙夜长曲尽意不尽月在清湘洲渚寒

  紫藤

  绿蔓秾阴紫袖低客来留坐小堂西醉中掩瑟无人㑹家近江南罨画溪

  宿咸宜观

  羽袖飘飘香夜风翠幢归殿玉坛空步虚声尽天未晓云压桃花月满空

  金谷园

  三惑沈身是此园古藤荒草野禽喧二十四友一朝尽爱妾坠楼何足言

  送崔珦入朝

  书剑功迟白发新强登萧寺送归秦月斜松桂倚髙阁明夜江南江北人

  遇刘五          李颀

  洛阳一别梨花新黄鸟飞飞逢故人携手当年共为乐无惊蕙草惜残春

  白花原

  白花原头望京师黄河流水无已时秋天旷野人行绝马首西来知是谁

  失题

  紫极殿前朝伏奏龙花㑹里日相望别离岁岁如流水谁辨他乡与故乡

  寄韩鹏

  为政心闲物自闲朝看飞鸟暮飞还寄书河上神明宰羡尔城头姑射山

  送崔婴赴汉阳

  中外相连弟与兄新加小县子男名年才三十佩铜印知尔歌汉水清

  野老曝背

  百岁老翁不种田惟知曝背乐残年有时扪虱独搔首目送归鸿篱下眠

  上元夜          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闗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其二

  神灯佛火百轮张刻像图形七宝装影里如开金石说空中似散玉毫光

  使院小池         贾岛

  小池谁见凿时初走水南来十里馀楼上日斜吹暮角院中人出锁游鱼

  夜坐

  蟋蟀渐多秋不浅蟾蜍已没夜应深三更两鬓㡬枝雪一念双峰四祖心

  送别

  门外便伸千里别无车不得到河梁髙楼直上百馀尺今日为君南望长

  闻蝉感懐

  新蝉忽发最髙枝不觉立聴无限时正遇友人来告别一声分作两般悲

  夏雨宿寺

  诗成一夜月中题便卧松风到晓鸡带月时闻山鸟语郡城知近武陵溪

  送于总持归京

  出家初隶何方寺上国西明御水东却见旧房阶下树别来二十一春风

  池上鹤

  月中时叫叶纷纷不异洞庭霜夜闻翎羽从今如罢翦犹能飞起向孤云

  友人婚催妆

  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

  和韩吏部泛南溪

  溪里晚从池岸出石泉秋急夜深闻木兰船共山人上月映渡头零落云

  酬姚合

  黍穗豆苗侵古道晴原午后早秋时故人相忆僧来说杨柳无风蝉满枝

  送僧三首

  遍参尊宿游方久名岳奇峰问此公五月半间看瀑布青城山里白云中

  池上时时松雪落焚香烟起见孤灯静夜忆谁来对坐曲江南岸寺中僧

  归蜀拟从巫峡过何时得入旧禅房寺中来后谁身化起塔栽松向野田

  渡桑干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夜期客不至

  逸人期宿石床中遣我开扉对晚空不知何处啸秋月闲着松门一夜风

  夜集乌行中所居

  环炉促席复持杯松院双扉向月开坐上同声半先达名山独入此心来

  赠李文通

  营当万胜冈头下誓立千年不朽功天子手擎新钺斧谏官请赠李文通

  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送道者二首

  新岁抱琴何处去洛阳三十六峰西生来未识山人面不得一聴乌夜啼

  常言吃药全胜饭华岳松边采茯神不遣髭须一茎白拟为白日上升人

  宿村家亭子

  床头枕是溪中石井底泉通竹下池宿客未眠过半夜独闻山雨到来时

  题兴化园亭

  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庭君始知

  竹

  篱外清阴接药栏晓风交戛碧琅玕子猷没后知音少粉节霜筠漫岁寒

  田中丞髙亭

  髙亭林表迥嵯峨独坐秋宵不寝多玉兔玉人歌里出白云虽白莫相和

  赠人斑竹拄杖

  拣得林中最细枝结根石上长身迟莫嫌滴沥红斑少恰是湘妃泪尽时

  寻石瓮寺上方

  野寺入时春雪后崎岖得到此房前老僧不出迎朝客已住上方三十年

  题青龙寺

  碣石山人一轴诗终南山北数人知拟看青龙寺里月待无一㸃夜云时

  阮籍啸台

  如闻长啸春风里荆棘丛边访旧踪地接苏门山近逺荒台突兀抵髙峰

  杨秘书新居

  城角新居邻静寺时从新阁上南楼南山泉入宫中去先向诗人门外流

  哭孟东野

  兰无香气鹤无声哭尽秋天月不明自从东野先生死侧近云山得散行

  过京索光生墓

  京索先生三尺坟秋风漠漠吐寒云从来有恨君多哭今日何人更哭君

  客思

  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著旅人心独言独语月明里惊觉眠童与宿禽

  观鹿

  条峰五老势相连此鹿来从若个边别有野麋人不见一生长饮白云泉

  聴乐山人弹易水

  朱丝底燕泉急燕将云孙白日弹嬴氏归山陵已掘kao声声犹带发冲冠

  经苏秦墓

  沙埋古篆折碑文六国兴亡事系君今日凄凉无处说乱山秋尽有寒云

  题戴胜

  星㸃花冠道士衣紫阳宫女化身飞能传上界春消息若到蓬山莫放归

  题隠者居二首

  虽有柴门长不闗片云孤木伴身闲犹嫌住久人知处见拟移家更上山

  老子堂前花万树先生曽见几回春夜煎白石平明吃不拟教人哭此身

  春词          沈亚之

  黄鸟啼时春日髙红芳发尽井边桃美人手暖裁衣易片片轻花落剪刀

  题候仙亭

  新创山亭覆石坛雕梁峻宇入云端岭北啸猿髙枕聴湖南山色巻帘看

  送庞子肃

  三年游宦也迷津马困长安九陌尘都作无成不归去古来妻嫂笑苏秦

  梦游秦宫

  君王多感放东归从此秦宫不复期春景似伤秦丧主落花如雨泪燕脂

猜你喜欢
  卷六百四十·彭定求
  卷三百八十二·彭定求
  甄龙友·唐圭璋
  ◆冯待制子振(海粟集)·顾嗣立
  乙卯三十二首·许南英
  第一齣~第十齣·杨珽
  第三十四出 代选·周履靖
  第二十三出 陷关·洪昇
  第三折·史樟
  第二折·关汉卿
  卷三十五·唐圭璋
  卷五十九·陆游
  卷二十七·佚名
  卷二百五·陈廷敬
  岳州宴姚绍之·张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三·徐世昌

    惲格惲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武进人。有《南田诗钞》。王郎移家桃源涧搴幽缀山楹,解辙弄薜荔。上交杉篁音,下瞰欲无地。激波澹花林,翰墨散春气。半壑异昏明,瑶琴枕独寐。窥庭如在山,探山山晖閟。有时风

  • 四集目录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目録三卷十七甲午元旦元旦试笔题钱选岁朝图咏和阗云龙玉如意元旦乾清宫家宴宗藩即席得句盛茂焌岁朝欢讌图即用其韵正月二日重华宫侍皇太后宴命缓徵川省过兵各州县明

  • 卷之十一·佚名

    壬寅三月丁未朔以广德府同知陈景仁为金华府知府○上闻处州之乱命平章邵荣率兵讨之○己酉明玉珍称帝于重庆○癸丑初张士诚乘蒋英之乱遣其弟士信率兵万余围诸全守将谢再兴城守昼夜鏖战二十九日未决再兴潜遣元帅李子实总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十八·佚名

    万历三十六年七月乙酉朔孟秋时享太庙遣官恭代分献○升大理寺左少卿牛应元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升通政司右通政王永光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南京兵部尚书孙矿以水灾自劾乞免得旨慰留○起原任都察院右副

  • 卷五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五十六 北齐世系表畧 高氏出自晋玄莬太守隐渤海修人也隐生庆庆生泰泰生湖三世仕慕容氏湖後率衆归魏为右将军湖生四子第三子谧魏侍御史谧生树树生欢追尊为神武帝生十五子文宣帝讳洋其

  • 三一六 两广总督李侍尧等奏遵旨查办陈建金堡遗书板片折·佚名

    三一六 两广总督李侍尧等奏遵旨查办陈建金堡遗书板片折乾隆四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大学士仍管两广总督 昭信伯臣李侍尧、广东巡抚臣德保跪奏,为查明具奏事。窃臣等钦奉谕旨,勅查陈建所著《明通纪》一书及金堡书籍、墨刻

  • 一四一 军机大臣奏仍将戎英发遣乌鲁木齐种地以示惩儆片·佚名

    一四一 军机大臣奏仍将戎英发遣乌鲁木齐种地以示惩儆片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前发下山西按察使黄检在戎〔英〕家内起出各书,臣等逐加阅看,内《一贯新书》一本,《素位书》二本,系剿袭性理陈腐之谈。又时文三本,草稿一

  • 清代学人列传二·佚名

    ○洪榜洪榜,字汝登,一字初堂,安徽歙县人。年十五为诸生。乾隆乙酉拔贡。举乾隆戊子乡试。丙申,应天津召试,冠其伍,授内阁中书。少与同郡戴震、金榜交,粹于经学。因郑康成《易赞》,作《述赞》二卷。又著《明象》,未成书。其解《

  • 桂萼传·张廷玉

    桂萼,字子实,江西安仁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初任丹徒知县,性格刚强,好耍脾气,屡次触犯上司。朝廷调他到青田去,他不去上任。后来因为别人推荐出任武康知县,又触犯上司被逮入狱。嘉靖初年,他由成安知县升任南京刑部主事。世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四十四·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四 洪武二年八月癸亥朔,鄂国公常遇春柩车至龙江。上亲致奠为文以祭之,曰:“自胡元季世,天下大乱,生民涂炭,未知所止。朕奋起临濠,驻师和阳,乙未之春,尔来依我,同渡大江,先拔采石,即取太平、建康,江东之

  • 景公梦五丈夫称无辜晏子知其冤第三·晏婴

    景公畋于梧丘,夜犹早,公姑坐睡,而梦有五丈夫北面韦庐,称无罪焉。公觉,召晏子而告其所梦。公曰:“我其尝杀不辜,诛无罪耶?”晏子对曰:“昔者先君灵公畋,五丈夫罟而骇兽,故杀之,断其头而葬之。命曰:‘五丈夫之丘’,此其地耶?”公令人掘

  • 大略篇第二十七·荀况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天子外屏,诸侯内屏,礼也。外屏、不欲见外也;内屏、不欲见内也。诸侯召其臣,臣不俟驾,颠倒衣裳而走,礼也。诗曰:“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 卷十七·陈祥道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十七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七><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七><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七>后褘衣【褘衣后祭先王之

  • 力耕第二·桓宽

    【题解】力耕,即努力耕种,这是文学一方面的主张,大夫则以&ldquo;富国何必用本农,足民何必井田&rdquo;驳斥之。大夫曰:王者塞天财(1),禁关市,执准守时(2),以轻重御民(3)。丰年岁登,则储积以备乏绝;凶年恶岁,则行币物(4);流有余而调不足也(5)

  • 卷十七·佚名

    △舍宫出家品下尔时车匿既闻太子如是语已,自心思惟。圣子今者,决欲出家。不肯住也。如是念已,故发大声大言大语。问太子言:望使宫人觉知。太子圣子。恒常知诸时节所作之事。常依顺时。今是何时。而唤索马。圣子若欲往诣园

  • 法海观澜卷第二(目录)·智旭

    【三宗要典】【天台宗】大智度论(一百卷)中论(四卷)大乘止观法门(四卷)法华经安乐行义(一卷)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二卷)南岳立誓愿文(一卷)法华玄义(二十卷)玄义释签(二十卷)法华文句(二十卷)文句记(二十卷)摩诃止观(二十卷)止观辅行传弘决(四十

  • 知识青年僧的出路·太虚

    ──三十五年一月作──近来就学于各佛学院及各级学校的知识青年僧渐渐多起来,而内撞寺僧昏腐顽固的壁,外撞国人轻蔑欺虐的壁,深深感觉得退无可退,进无可进,进退维谷了。但中国的国家社会深深地陷在贪官恶吏土豪劣绅(另一群

  • 阿育王传卷第四·佚名

        西晋安息三藏安法钦译  忧波鞠多因缘之余  说此偈已即入涅槃。如是乃至起八舍利塔。第九瓶塔第十灰炭塔。乃至释提桓因及四天王。以香花音乐末香涂香供养舍利。而作是言。佛付嘱我等法而般涅槃。从今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