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言卷十四

  五言

  寒食下第        武元衡

  桞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如何憔悴人对此芳菲节

  途中即事

  南征复北还扰扰百年间自笑春尘里生涯不暂闲

  春日偶作

  纵横桃李枝淡荡春风吹羙人歌白纻万恨在蛾眉

  夏夜作

  夜久喧暂息池台惟月明无因驻清景日出事还生

  寒食日同陈六游山院

  年少轻行乐东城南陌头与君寂寞意共作草堂游

  喜遇刘二十八      裴 度

  病来佳兴少老去旧游希笑语纵横作杯觞络绎飞

  送刘

  不归丹掖去铜竹漫云云唯喜因过我须知未贺君

  再送

  顷来多谑浪此夕任喧纷故态犹应在行期未要闻

  房公旧竹亭闻琴     李徳裕

  流水音长在青霞意不传独悲形解后谁听广陵

  题罗浮石

  清景持芳菊凉天倚茂松名山何必去此地有群峰

  无题

  松倚苍崖老兰临碧涧衰不劳邻舎笛吹起旧时悲

  题冠葢里

  偶来冠葢里愧是旧三公自喜无兵术轻裘上閟宫

  雪霁晨起

  雪覆寒溪竹风巻野田蓬四望无行迹谁怜孤老翁

  题奇石

  蕴玉抱清晖闲庭日萧洒块然天地间自是孤生者

  上张相公写旧唱和诗

  赋感邻人笛诗留夫子墙延年如有作应不用山王

  和晋公三首       李 绅

  鳯仪常欲附蚊力自知微愿假樽罍末膺门自此依貂蝉公独步鸳鹭我同群挿羽先飞酒交锋便著文穷阴初莽苍离思渐氛氲残雪午桥岸斜阳伊水滨

  古风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飡粒粒皆辛苦

  题玉潭         独孤及

  碧玉徒强名冰壶难比徳唯当寂照心可并奫沦色

  春日归家        李嘉祐

  自觉劳乡梦无人见客心空馀庭草色日日伴愁襟

  逺寺钟

  踈钟何处来度竹兼拂水渐逐微风敛依依犹在耳

  白鹭

  江南渌水多顾影逗轻波终日秦云里山高奈若何

  乐府          陆长源

  芙蓉初出水菡蓞露中花风吹着枯木无奈值空槎

  白铜鞮         徐 凝

  騕袅锦障泥楼头日又西留欢住不住素齿白铜鞮

  阳叛儿

  哀怨阳叛儿骀荡郎知否香死博山炉烟生白门桞

  春寒

  乱雪从教舞回风任听吹春寒能作底已被桞条欺

  庐山独夜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天台独夜

  银地秋月色石梁夜溪声谁知屐齿尽为破烟苔行

  送寒岩归士

  不挂丝纩衣归向寒岩栖寒岩风雪夜又过岩前溪

  送陈司马

  家寄茅洞中身游越城下宁知许长史不忆陈司马

  武夷山仙城

  武夷无上路毛径不通风欲共麻姑住仙城半在空

  避暑二首

  一株金染宻数亩碧鲜疏避暑临溪坐何妨直钓鱼斑多筒簟泠髪少角冠清避暑长林下寒蝉又有声

  浙西李尚书奏废淫昏庙

  传闻废淫祀万里静山陂欲慰灵均恨先烧靳尚祠

  酬相公再游云门寺

  逺羡五云路逶迤千骑回遗簪唯一去贵赏不重来

  杭州祝涛头二首

  不道沙堤尽犹欺石栈顽寄言飞白雪休去打青山倒打钱塘郭长驱白浪花吞吴休得也输却五千家

  晚春别         韩 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逺画眉青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衔鱼翠鸟        杨巨源

  有意莲叶间瞥然下高树擘破得全鱼一㸃翠光去

  和郑相公寻宣上人不遇

  方寻莲境去又值竹房空几韵飘寒玉馀清不在风

  题范阳金台驿

  六国唯求客千金遂筑台若令逢圣代憔悴郭生回

  耗磨日饮        赵冬曦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朝闲不酌他乡酒无堪对楚山

  长安秋望        杜 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独酌

  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何如钓船雨蓬底睡秋江

  醉眠

  秋醪雨中熟寒斋落叶中幽人本多睡更酌一尊空

  不饮赠酒

  细算人生事彭殇共一筹与愁争底事要尔作戈矛

  过田家宅

  安邑南门外谁家板筑高奉诚园里地墙缺见蓬蒿

  独桞

  含烟一株桞拂地揺风乆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纎手

  将赴湖州题亭菊

  陶菊手自种楚兰心有期遥知渡江日正是撷芳时

  折菊

  篱东菊径深折得自孤吟雨中衣半湿拥鼻自知心

  哭李给事中敏

  阳陵郭门外坡陁丈五坟九泉如结友兹地好埋君

  黄州竹迳

  竹冈蟠小迳屈折斗蛇来三年得归去知绕几千回

  题寺楼

  暮景千山雪春寒百尺楼独登还独下谁会我悠悠

  入松院小石

  雨滴珠玑碎苔生紫翠重故闗何日到且看小三峰

  送人游湖南

  贾傅松醪酒秋来美更香怜君片云思一棹去潚湘

  筹笔驿

  邮亭寄人世人世寄邮亭何如自筹度鸿路有

猜你喜欢
  卷十四·阮阅
  论巧体第二十九·王骥德
  ◆许太祝桢·顾嗣立
  不忽木·隋树森
  第三折·吴昌龄
  时间的教训·闻一多
  四集卷六十三·乾隆
  卷四十二·陆游
  卷四十三·查慎行
  巻三·孙绍远
  后志·杨基
  卷四百九十四·佚名
  御选金诗卷十一·康熙
  疑雨集卷三·王彦泓
  笺注陶渊明集卷之七·李公焕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义山诗集注卷二下·朱鹤龄

    呉江朱鹤龄撰圣女祠杳蔼逢仙迹。苍茫滞客途。何年归碧落。此路向皇都。消息期青雀。逢迎异紫姑。肠廻楚国梦。心断汉宫巫。从骑裁寒竹。行车荫白榆。星娥一去后。月姊更来无。寡鹄迷苍壑。羁凰怨翠梧。惟应碧桃下。方

  • 二妙集卷第七·段克己

    乐府遯庵先生◆乐府一(遯庵先生)水调歌头满江红大江东去水龙吟汉宫春满庭芳望月婆罗门引蝶恋花江城子渔家傲月上海棠鹧鸪天临江仙浣溪沙诉衷情生查子南乡子最高楼点绛唇西江月○水调歌头

  • 陈洵·龙榆生

    陈洵字述叔,广东新会人。少有才思,游江右十余年。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归安朱孝臧见其词,甚加推许,尝称新会陈述叔、临桂况夔笙为《并世两雄,无与抗手》。又为校印所著《海绡词》,并题句曰:《雕虫手,千古亦

  • 解嘲译文·扬雄

    客人嘲讽扬子说:“我听说前代士人是众人的榜样,不生则已,生就能上使君主尊宠,下使父母显荣,能得到君主办给的珏玉,获得君主赐给的爵位,怀揣君主分给的符节,享受君主供给的俸禄,佩载显贵的印绶,乘坐染红的车子。如今你有幸

  • 天问·屈原

    【原文】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①?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②?冯翼惟象,何以识之③?明明暗暗,惟时何为④?陰陽三合,何本何化⑤?圜则九重,孰营度之⑥?惟兹何功,孰初作之⑦?斡维焉系?天极焉加⑧?八柱何当?东南何亏⑨?九天之际,安放

  • 卷四十八 后燕録六·崔鸿

    慕容熙 慕容熙字道文小字长生垂之少子也燕二年生于长山建兴八年封河间王永康初随宝奔龙城拜司隶校尉段速骨之难诸王多被其害熙素为高阳王崇所亲爱故得独免兰汗之簒以熙为辽东公备燕之宗祀如杞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六 佞幸传一·纪昀

    佞幸传 【一】(臣)等谨按佞幸之徒便辟侧媚巧窃事权阶厉召乱与女宠宦官同祸通志特立佞幸传盖沿史汉例为之考唐书无佞幸传今取张 易之昌宗二传补八五代史辽史并有伶官而无佞幸今取敬新磨罗衣轻等改入以符郑志之例宋金二史

  • 卷六·鄂尔泰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录卷六库尔喀地方舒穆禄氏杨古利额驸    楞格理纳木泰      谭泰谭布       伊尔德额尔济赫     富达礼朱策 

  • 汤绍恩传·张廷玉

    汤绍恩,字汝承,安岳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十四年由户部郎中调任德安知府,不久改为绍兴知府。绍恩为人宽厚,禀性俭朴,内穿粗布,外罩父亲遗留的旧袍。他到绍兴后,建立学宫,各地设立社学。当年大旱,他徒步在烈日下祈雨。不轻易

  • 郑和下西洋·吴晗

    首先说明西洋是指什么地方。明朝时候把现在的南洋地区统称为东洋和西洋。西洋指的是现在的印度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婆罗洲等地区;东洋指的菲律宾、日本等地区。在元朝以前已经有了东、西洋之分,为什么有这样的

  • 周书·武成·佚名

    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作《武成》。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丁未,祀于周庙,邦甸、侯、卫,骏奔走,执豆、

  • 采輯羣書目·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四禮書綱目采輯羣書目 禮類五【通禮之屬】正經十三部儀禮【鄭康成注 賈公彦疏】周禮【鄭康成注 賈公彦疏】禮記【鄭康成注 孔頴達疏】易 【程子傳  朱子本義】書 【孔安國傳 孔頴達

  • 卷五·佚名

    △爱品第三夫人无止观,多欲观清净。倍增生爱着,缚结遂固深。夫人无止观者,如有人不善观染着。身心缠裹不解。于其中间不能思惟善法。是故说曰:夫人无止观。不得至于道。多欲观清净者,或有众生。染着于欲。不染着于结。或有

  • 地藏法门·李叔同

    1.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予来永春,迄今一年有半。在去夏时王梦惺居士来信,为言拟偕林子坚居士等将来普济寺,请予讲经。斯时予曾复一函,俟秋凉后即入城讲《金刚经》大意三日。及秋七月,予以掩关习禅,乃不果往。日昨梦惺居

  •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第八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第八卷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入庵示众。恁么恁么。理随事变。不恁么不恁么。事得理融。恁么中不恁么。宽廓非外。不恁么中却恁么。寂寥非内。寂寥非内也。观法界于一尘之

  • 卷第十五(弥沙塞)·佚名

    五分律卷第十五(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三分初受戒法上佛在王舍城告诸比丘。过去有王名曰郁摩。有四庶子。一名照目二名聪目三名调伏象四名尼楼。聪明远达并有威德。第一夫人有子。名曰长生。顽薄丑陋

  • 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佚名

    一卷,唐金刚菩提译。明使者即遮那化身,能满种种愿,及证无上菩提.

  • 金刚顶瑜伽降三世成就极深密门·佚名

    具名如上,一卷,不空与遍智译。降三世之仪轨以此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