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七言巻四十

  七言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南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人欲

  人欲天从竟不疑莫言圆盖便无私秦中已乆乌头白却是君王未备知

  华山题王母祠

  莲华峰下锁雕梁此去瑶池地共长好为麻姑到东海劝栽黄竹莫栽桑

  华清宫二首

  华清恩幸古无伦犹恐蛾眉不胜人未免被他褒女笑只教天子暂䝉尘

  朝元阁迥羽衣新首按昭阳第一人当日不求高处舞可能天下有边尘

  北齐二首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着戎衣晋阳已䧟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复京

  敌骑纵横一战摧万灵回首贺轩台天教李令心如日可要昭陵石马来

  浑河中

  九庙无尘八马回奉天城垒长春苔咸阳原上英雄骨半向君家养马来

  咸阳

  咸阳宫阙蔚嵯峨六国楼台艶绮罗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

  同崔八诣药山访融禅师

  共受征南不次恩报恩唯是有忘言岩花涧草西林路未见髙僧且见猿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翦西

猜你喜欢
  卷五百三十三·彭定求
  任昉·唐圭璋
  第三十出 释疑·李渔
  ◆王处士圭(敬仲集)·顾嗣立
  白氏文集自记·白居易
  卷一百二十四·徐世昌
  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巻三·吴正子
  收回·闻一多
  秋崖集补钞·吴之振
  卷三十一·郭元釪
  总目九·佚名
  卷一 五言古·佚名
  提要·王绂
  卷十二·喻良能
  《酒德颂》原文译文注释·刘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列传第三十三 颜延之·沈约

    颜延之,字延年,琅邪临沂人也。曾祖含,右光禄大夫。祖约,零陵太守。父显,护军司马。延之少孤贫,居负郭,室巷甚陋。好读书,无所不览,文章之美,冠绝当时。饮酒不护细行,年三十,犹未婚。妹适东莞刘宪之,穆之子也。穆之既与延之通家,又闻

  • ○绝幸位第五·宋濂

    上初即位,会集群臣,立纲陈纪,法体汉唐,略加增减,亦参以宋朝之典,内置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及六部等官,外列都指挥使司、布政司、按察司及府、州、县等官,纲维庶务,以安兆民,一革冗滥之弊。四年夏五月,谕吏部尚书詹同等曰:&lsq

  • 卷之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百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三百二十九·佚名

    光绪十九年。癸巳。冬十月。己酉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外记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  ○遣官祭端

  • 十国春秋卷四·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吴四列传太祖太妃史氏夫人朱氏太后王氏 睿帝让皇后王氏太妃史氏家世齐鲁或云鴈门史建瑭族姑也唐僖宗时太祖内之生烈祖高祖已而封武昌郡君烈祖嗣王位尊为太夫人及纪祥之变严可求假太夫人敎令诸将宜无负杨

  • 虞庆则传·李延寿

    虞庆则,京兆栎阳人,原来姓鱼。其先祖仕于夏赫连氏,就在灵武安下了家,世代都是北部边境的豪门大族。父祥,周朝时任灵武太守。  虞庆则自幼雄武刚毅,风流倜傥,身高八尺,有勇有谋,擅长说鲜卑语,身穿沉重的铠甲,佩带两个箭囊,左右开

  • 礼二三·徐松

    社稷【宋会要】仁宗天圣十年七月三日,判太常寺王随言:「社、稷二坛,数经增补,恐阔厚不如旧制,请下太常礼院检详制度。」礼院言:「按唐《郊祀录》,太社坛广五丈,高五尺,五色土为之。稷坛在西,如社坛之制。社坛以石为之主,其形如锺

  • 86.袁绍杀宦官·林汉达

    经过黄巾军起义的冲击,东汉王朝本来已经摇摇欲坠,到汉灵帝一死,外戚和宦官两个集团闹了一场大火并,加速了它的崩溃。公元189年,年才十四岁的皇子刘辩即位,这就是汉少帝。按照惯例,由何太后临朝,外戚大将军何进掌权。宦官蹇硕(j

  • 卷三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三十八郊特牲第十一之三冠义始冠之缁布之冠也大古冠布齐则缁之其緌也孔子曰吾未之闻也冠而敝之可也【冠义之冠古乱反下始冠冠而冠於冠礼皆同齐侧皆反緌耳隹反敝婢世反】正义郑氏康成曰始冠

  • 卷十六·曾国藩

    卷十六胸襟篇襟怀宽广,能容天下之物。《呻吟语》曰:涵容是处人第一法,养心第一着。曾国藩说,喜怒形于色,“乃无涵养之力,是薄福之人,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宋代名相吕端外似愚拙,然每临大事不糊涂。军机大臣张廷玉胸中有泾

  • 知识青年僧的出路·太虚

    ──三十五年一月作──近来就学于各佛学院及各级学校的知识青年僧渐渐多起来,而内撞寺僧昏腐顽固的壁,外撞国人轻蔑欺虐的壁,深深感觉得退无可退,进无可进,进退维谷了。但中国的国家社会深深地陷在贪官恶吏土豪劣绅(另一群

  • 二谛义中卷·吉藏

    胡吉藏撰释二谛名者。此义极难。解二谛名者。俗是浮虚义。真是真实义。从来久解。今未知那得二谛名而欲释耶。解此问者。我家明二谛有两种。一教二谛。二于二谛。如来诚谛之言。名教二谛。两种谓情。名于二谛。此则就

  • 跋·佚名

    恕中愠公辩丛林两字匪所当矣。然而失箸作之体於题名。王勃苏轼之徒犹未免焉。矧急于谈理而丧于御侮者乎。书堂欲梓锈公诸世而请予校雠。予嘉曰。论之公而书亦公者。公之极也。揭实智之日。破叔世之暗者。设论之意也。

  • 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

    法国孟德斯鸠(Charles Louis de Secondat Mon-tesquieu,1689~1755)著。1748年出版于日内瓦。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法学方法论:法的基础是人的理性,法的精神体现在法与地理、地质、人种、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人口、商

  • 茅亭客话·黄休复

    北宋黄体复撰。十卷。专记五代前后蜀至宋真宗时蜀中异闻。休复杂录见闻,始于前蜀和后蜀,终于宋真宗时,以蜀中轶事集为是编。其间论烧炼服饵导引之术、胪列道家灵迹者,占全书大半。虽多及神怪,往往借以劝戒。所记史迹

  • 楹联丛话全编·梁章钜

    《楹联丛话全编》是“联话”体的创始人梁章钜父子所作全部联话的合集。包括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楹联丛话》十二卷、《楹联续话》四卷、《楹联三话》二卷,均为清梁 章钜编;《楹联四话》六卷,是梁章钜的第三子梁恭

  • 撰集百缘经·佚名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菩萨授记品第一。报应受供养品第二。授记辟支佛品第三。出生菩萨品第四。饿鬼品第五。诸天来下供养品第六。现化品第七。比丘尼品第八。声闻品第九。诸缘品第十。每品十缘,故有百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