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七言巻六十一

  七言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曹 唐

  玉箫金瑟发商声桑叶枯干海水清净扫蓬莱山上地略游王母话长生

  其二

  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辄形相

  其三

  骑龙重过玉溪头红叶还春碧水流省得壶中见天地壶中天地不曾秋

  其四

  真王未许乆从容立在花前别寗封手把玉箫头不举自愁如醉倚黄龙

  其五

  金殿无人鏁绛烟玉郎并不赏丹田白龙蹀躞难回䟦争下红绡碧玉鞭

  其六

  

猜你喜欢
  卷八十四·彭定求
  周孚先·唐圭璋
  卷二十四·阮阅
  第三十五出 并封·李渔
  第十七出 征利·李渔
  第二十七出 设计·李渔
  ◆马教授熙·顾嗣立
  第一折·史樟
  李邦基·隋树森
  楔子·马致远
  十一、元剧之结构·王国维
  ●癸亥(同治二年)·林占梅
  人变兽·徐志摩
  巻中·殷璠
  岁时杂咏巻十六·蒲积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306 ·佚名

    释心道 宣和改元改僧为德士作偈 祖意西来事,今朝特地新。 昔为比丘相,今作老君形。 鹤氅披银褐,头包蕉叶巾。 林泉无事客,两度受君恩。 释心道 野狐 石崇富贵粀铿寿,潘岳容仪子建才。 但原

  • 卷一百六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六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梅谿诗集【六】郡圃栽花公余吏隐不相賖杖履园林赏物华五栁宅边谁种栁百花楼畔漫栽花【郡圃有百花楼】池塘有梦吟春草【永嘉有梦草堂】屏障无心恋绮

  • 原序·王安石

    唐百家诗选原序余与宋次道同为三司判官时次道出其家藏唐诗百余编诿余择其精者次道因名曰百家诗选废日力於此良可悔也虽然欲知唐诗者观此足矣

  • ●卷三十二·徐梦莘

      靖康中帙七。   起靖康元年正月二十五日辛卯,尽三十日丙申。   二十五日辛卯鄜延张俊环庆韩时中泾原马千等皆至京师稍安。   斩内侍官匿金字牌者三人。   初朝廷发金字牌勾兵陇西(旧校云:一本作陕西)丙侍官暗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六 叛臣传七·纪昀

    叛臣传元○元 李璮天文统 阿勒呼木特穆尔李璮 王文统 阿勒呼木特穆尔 △李璮 李璮小字松寿潍州人李全子也或曰璮本衢州徐氏子父尝为扬州司理参军全养之为子完颜十六年全叛宋举山东州郡附元太师 国王博啰承制拜全山东

  • 世家卷第二十四 高丽史二十四·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高宗三。○(辛亥)三十八年春正月壬戌朔王在梯浦宫宴洪高伊高伊谓王曰: "国之北鄙残破已甚如家无藩篱何可复都旧京宜据江以自固我当归奏

  • 卷第九·董仲舒

    身之养重于义第三十一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义之养生人大于利。奚以知之?今人大有义而甚无利,虽贫与贱,尚荣其行

  • 先圣大训原序·杨简

    世称先圣谓孔子简祗惟先圣大训自论语孝经易春秋而外散落隐伏虽间见于杂说之中而不尊不特有讹有诬道心大同昏明斯异毫厘有间虽面觌无覩明告莫谕是无惑乎圣言则一而记者不同也又无惑乎承舛听谬遂至于大乖也夜光之珠久混

  • 心术上第三十六·管仲

    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毋代马走,使尽其力;毋代鸟飞,使弊其羽翼;毋先物动,以观其则。动则失位,静乃自得。道,不远而难极

  • 卷三十七·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传集注卷三十七宋 朱子 撰王朝礼十四王制之癸【刑辟】舜曰皋陶蛮夷猾夏冦贼奸宄【陶音遥猾户八反宄音轨 猾乱也夏华夏羣行攻劫曰冦杀人曰贼在外曰奸在内曰宄言无教所致】汝作士五刑有服【士理官

  • 文殊师利发愿经·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身口意清净  除灭诸垢秽  一心恭敬礼  十方三世佛  普贤愿力故  悉睹见诸佛  一一如来所  一切刹尘礼  于一微尘中  见一切诸佛  菩萨众围绕  法界尘亦然  以众

  •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二(本)·慧沼

    淄洲大云寺沙门惠沼撰叙数论等我中云汝所执我等。叙宗立量及出彼过如疏.枢要。然枢要中与第一量作有法差别相违因过。失解亦有有法自相相违因过。执我有法正所诤故。虚空非我故 量云。汝所执我。应非是我。许无初后故

  • 卷第五十一(第八诵之四)·佚名

    十诵律卷第五十一(第八诵之四)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五法初有五事故僧与下意。说佛过法过僧过戒过。作非威仪。复有五事。僧与作下意。骂比丘。道说比丘。出比丘过。处处说他过。使他不得施不得住处。复有五事。僧

  • 大方广佛华严经合论序·李通玄

    大方广佛华严经合论序宋沙门慧研奉 王旨撰夫法界之真源也浚十重之藏海涌万德之华王体用齐彰身剎互含於影像果因相入智悲交焕於灵真原其无性妙光若金波而粲影幻生齐应同众水以分形良由瞥循一照之精明倐晦千光之圆鉴返

  • 失去的莱松岛·米切尔

    《失去的莱松岛》(Lost Laysen)是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在其15岁(1916年)时写的中篇小说,但它直到1996年才出版。小说写的是在南太平洋上的火山岛——莱松岛的爱情故事。 米切尔把手稿交由Henry Love Angel,A

  • 绛囊撮要·云川道人

    方书。5卷。清云川道人辑。成书于乾隆九年(1744年)。分为内科、妇人科、小儿科、外科和通治5门,汇辑经验医方250余首。方多平实可取,药亦简便易求。卷末附“种子刍言”。现存嘉庆九年(1804年)萍翠山房本及《珍本医书

  • 高上玉皇本行经髓·佚名

    卷末附《传经源流》,述安成玉源仙派上清三洞五雷经箓清微明元使刘处源于元至正四年(1344年)从仙人受此经,获祐护。该经为《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缩本,盖出自处源之手。

  • 瀛奎律髓·方回

    唐宋诗选集。四十九卷。元方回编选。此书专选唐宋两代五、七言律诗,故称“律髓”;自谓取十八学士登瀛洲、五星照奎之义,故称“瀛奎”。共计选诗二千九百八十九首,内唐代作家一百八十馀家,宋代作家一百九十馀家。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