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言卷六

  五言

  蓝溪杂咏十二首      钱起

  望山台

  望山登春台目尽趣难极晚景下平阡花际霞峰色

  板桥

  静宜樵隠度逺与车马隔有时行药来喜遇归山客

  石井

  片霞照仙井泉底桃花红那知幽石下不与武陵通

  古藤

  引蔓出云树垂轮覆巢鹤幽人对酒时苔上闲花落

  伺山径

  㡬转到青山数重度流水秦人入云去知向桃源里

  药圃

  春畦生百药花叶香初霁好日与光风偏来入丛蕙

  石上苔

  净与溪色连幽宜松雨滴谁知古石上不染世人迹

  竹间路

  暗归草堂静半入花源去有时载酒来不与清风遇

  东坡

  永日兴难忘掇芳春坡曲新晴花枝下爱此苔水绿

  石莲花

  幽石生芙蓉百花惭美色逺笑越溪女闻芳不可识

  潺湲声

  乱石跳素波寒声来㡬处飕飕瞑风起散出空林去

  松下雪

  虽因朔风至不向瑶台侧唯助苦寒松偏明后凋色

  赴章陵酬李卿赠别

  一官叨下秩九棘谢知音芳草文园路春愁满别心

  郎员外见寻不遇

  轩骑来相访渔樵悔晚归更怜谁露迹花里㸃墙衣

  逢侠者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过故吕侍御宅

  不见承明客愁闻长乐钟马卿何早世汉主欲登封

  送杨著作归东海

  杨柳出闗色东行千里期酒酣暂轻别路逺始相思

  九日寄侄

  采菊偏相忆传香寄便风今朝竹林下莫使桂尊空

  崔逸人山亭

  药径深红藓山窗满翠㣲羡君花下醉胡蝶梦中飞

  宿洞口馆

  野竹通溪冷秋泉入户鸣乱来人不到寒草上阶生

  梨花

  艶净如笼月香寒未逐风桃花徒照地终被笑妖红

  感事三首         元稹

  为国谋羊舌从来不为身此心长自保终不学张陈自笑心何劣区区辨所冤伯仁虽到死终不向人言富贵年皆长风尘旧转稀白头方见绝遥为一霑衣

  题翰林东阁前小松

  檐碍脩鳞亚霜侵簇翠黄唯馀入琴韵终待舜弦张

  西还

  悠悠洛阳梦郁郁灞陵树落日正西归逢君又东去

  与乐天同葬杓直

  元伯来相葬山涛誓抚孤不知他日事兼得似君无

  旅眠

  内外都无隔帷屏不复张夜眠兼客坐同在火炉床

  合衣寝

  良夕背灯坐方成合衣寝酒醉夜未阑㡬回颠倒枕

  竹簟

  竹簟衬成茵未忍都令巻忆昨初来日看君自施展

  牡丹二首

  簇蕊风频坏裁红雨更新眼看吹落地便别一年春繁绿阴全合衰红展渐难风光一抬举犹得暂时看

  象人

  被色空成象观空色异真自悲人是假那复假为人

  岁日

  一日今年始一年前事空凄凉百年事应与一年同

  赠熊士登

  平生本多思况复老逢春今日梅花下他乡值故人

  夏阳亭临望

  望逺音书绝临川意绪长殷勤眼前水千里到河阳

  日髙睡

  隔世身如梦频来不为名怜君近南住时得到山行

  辋川

  世累为身累闲忙不自由殷勤辋川水何事出山流

  天坛归

  为结区中累因辞洞里花还来旧城郭烟火万人家

  雨后

  倦寝数残更孤灯暗又明竹梢馀雨重时复拂帘惊

  晴日

  多病苦虚羸晴明强展睂读书心绪少闲卧日长时

  直台

  糜入神羊队乌惊海鹭眠仍教百馀日迎送直㕔前

  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

猜你喜欢
  春秋诗话卷之二·劳孝舆
  江月松风集卷七·钱惟善
  第五出·李开先
  提要·郭翼
  莲 灯·林徽因
  卷十三·陈耀文
  卷一九·郭则沄
  卷14 ·佚名
  洗衣歌·闻一多
  卷一百六十·佚名
  御选宋诗卷四十五·康熙
  提要·黄庭坚
  淮上女词作鉴赏·佚名
  跋·乐雷发
  第四十六出 叙别发配·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黑旋风双献功·臧懋循

    黑旋风双献功杂剧(元)高文秀撰●黑旋风双献功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楔子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及时雨单责状 正名 黑旋风双献功第一折〔冲末扮孙孔目搽旦扮郭念儿同上

  • 五集卷五十六·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五十六古今体五十一首【庚戌六】登安福舻作奢望古稀望竟酬岱宗阙里礼躬修【予庚子七旬时即顒冀若蒙  天贶夀跻八?必当躬诣 岱宗 阙里以申谢悃兼观民风虽自矢

  • 提要·周弼

    【臣】等谨案三体唐诗六巻宋周弼编弼有汶阳端平诗隽已著录是编乃所选唐诗其曰三体者七言絶句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也首载选例七言絶句分七格一曰实接一曰虚接一曰用事一曰前对一曰后对一曰抝体一曰侧体七言律诗分六格一曰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新刊鞠台集秀録》·张次溪

    (清)佚名 撰●目录新刊鞠台集秀録 杏春主人宋福寿 韵晴主人夏景清,唱花旦兼小生。字秀芬。善饮酒,工丹青。 景秀主人李三寳,系嘉颕主人李砚侬之子。 韵秀主人迟章久,号韵卿,小名喜儿,唱老生,兼昆生。善奕,工琴鼓。掌福寿部

  • 志第二十四 职官三·刘昫

    御史台 秦、汉曰御史府,后汉改为宪台,魏、晋、宋改为兰台,梁、陈、北朝咸曰御史台。武德因之。龙朔二年改名宪台。咸亨复。光宅元年分台为左右,号曰左右肃政台。左台专知京百司 ,右台按察诸州。神龙复为左右御史台。延和年

  • 卷八·凌雪

    列传九 凌駉、何刚(附徐孚远)、祁彪佳、陈潜夫、王瑞旃

  • 卷之二百二·佚名

    成化十六年夏四月辛亥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灶之神○壬子命恭顺侯吴鉴怀柔伯施鉴成安伯郭矿永顺伯薛勋为正使尚宝司司丞李溥中书舍人罗麟户部员外郎高弼礼部员外郎吕<常心>为副使持节册封淮王祁铨庶长子见濂为淮世子

  • 卷之七百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善女人传目录·彭绍升

    卷上 杨苕华纪氏魏氏女罗屿妻费氏丁贵嫔王氏窦夫人豆卢氏博陵县君崔氏烽子母(宋衎妻杨氏王从贵妹)庞行婆(灵照)煎茶婆郑十三娘平田嫂卖饼婆凌行婆李行婆台山婆何轸妻刘氏姚婆温静文妻烧庵婆陈道婆钟离夫人任氏越国夫人王

  • 庄俊·周诒春

    庄俊 字达卿。年二十九岁。生于上海。本籍住址。上海城内吾园路五十五号。已婚。初学于上海敬业学堂。南洋中学。及唐山路矿学堂。宣统二年。以官费游美。入伊里诺爱大学。习建筑工程。民国三年。得学士学位。被选入

  • 射义·戴圣

    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故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其

  • 明鬼下第三十一·墨子

    子墨子言曰:逮至昔三代圣王既没,天下失义,诸侯力正。是以存夫为人君臣上下者之不惠忠也,父子弟兄之不慈孝弟长贞良也,正长之不强于听治,贱人之不强于从事也。民之为淫暴寇乱盗贼,以兵刃、毒药、水火,退无罪人乎道路率径,夺人车

  • 读书续録卷十·薛瑄

    朱子诗曰浑然一理贯即性与天道也心性天一理也其大无外诚即性命之实理非性命之外别有诚也天人之理诚而已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即干之健而不息也人之威仪须防不可不严整盖有物有则也张子反原之说吕氏屈者不亡之言谢氏归根之

  • 卷一·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说解頥正释卷一    明 季本 撰正释正释释正经也以别于总论之提大纲字义之尽余意矣国风风者讽也民俗私相咏歌之辞有嘉人之善而感动良心者有刺人之恶而感动耻心者皆讽言也闺门乡党邦国可以通用其言

  • 虚舟省禅师语录卷之二·虚舟普度

    门人超潪编示众示众一着血布衫自粪不觉臭嗟哉可怜生俗肠只仍旧幸有西祖来灵秘尽指授能以野狐涎变作狮子吼递传尊宿句一一宜穷究复举高峰和尚有四句示人曰海底泥牛衔月走崖前石虎抱儿眠铁蛇钻入金刚眼昆仑骑象鹭鸶牵内

  • 在园杂志·刘廷玑

    笔记。共四卷。刘廷玑撰。作者根据康熙年间参加治理黄河时搜集的见闻记录成书。内容包括政事、服饰、饮食、医药、诗文等各方面。所记以清初为主兼及明代。卷首有作者自序和孔尚任之序,书中有关《金瓶梅》的资料有两则

  • 外台秘要·王焘

    医学方书。又名 《外台秘要方》40卷。唐·王焘辑成于752年。王焘历经十个寒暑,对医学文献进行大量的整理工作,“凡古方纂得五、六十家,新撰者向数千百卷”,取《魏志》“兰台”(即宫内藏书处)为“外台”之谓(一说因出

  • 台湾兵备手抄·佚名

    本书不分卷,据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所藏抄本编印。按清代台湾兵备掌于台湾镇挂印总兵官之手,「台湾兵备字抄」,即为台湾总兵掌理兵备随时应用之手册。据考,此一「手抄」为同治十一年至十二年间台湾总兵林宜华所用。经整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