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太子宴朝士于宣猷堂,遂命机赋诗。三正迭绍,洪圣启运。自昔哲王,先天而顺。群辟崇替,降及近古。黄晖既渝,素灵承祜。乃眷斯顾,祚之宅土。三后始基,世武丕承。协风傍骇,天晷仰澄。淳曜六合,皇庆攸兴。 
-  【行香子】〔生上〕掌握雄兵。扫荡膻■〈羊星〉。〔小生〕只因恢复东京。英雄至此。立节全名。〔小外〕显威风。施勇敌。建功勋。〔生〕孩儿正所谓见物不取。失之千里。〔小生〕爹爹为何说此言语。〔生〕想我父 
-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七十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一百四	王尚綗	扈磵謡	笑杀苍谷子结茅扈磵傍衡门交蔓草三月闭春光细雨朝来策疲马一蓑肮脏眠绳牀隣人漉酒邀余去髣髴王乔栖隐处击鼔鸣钟方袒踞云液璚浆 
- 杂曲 只曲 捣衣声(三载长征) 定乾坤(征战几时休) 宫怨春(到边庭) 鹊踏枝(征夫早归) 失调名(上战场) 望江南(临池柳) 更漏长(宫怨) 别仙子(调名本意) 菩萨蛮(千般愿) 思越人(美东邻) 思越人(拌不得) 
-   ○山泽《孝经》曰:"圣不独立,王不独治。神不过天地,同灵造虚,由立五岳,设三台。"传曰:"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其余或伯或子男,大小为差。"《尚书》:"咸秩无文。"王者报功以次秩之,无有文也。《易》称:"山泽通气。"《礼》:"名 
-                     晋江何乔远譔臣林记(天顺臣二)◆臣林记(天顺臣二)廖庄锺同章纶邢让刘铉周叙刘俨徐有贞李贤岳正杨瑄王翱轩輗耿九畴刘实石璞年富廖庄锺同章纶○廖庄廖庄字安止吉水人弱冠举 
-                     晋江何乔远譔兵制记◆兵制记当高皇帝初定天下都于南京豸毚貅百万尽萃京师其时尚有征胡之役命将出师则大将军领之事定之后凯旋献俘朿手还第盖此时天子自为将而大将军若偏裨然巳则训练军士以卫京师 
-                     ●水东日记卷二十三文潞公新修文庙记夏忠靖谑语许可用乡贤祠堂记银青金紫巧对王交山论寇准李纲李性学文章精义孟氏祖庭图记薏苡仁治疝疾○文潞公新修文庙记太师、平章军国重事、潞国文忠烈公生真 
- 宋 裴骃 撰史记八十五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徐广曰一本云阳翟大贾也往来贱买贵卖也】家累千金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子二十余人安国君有所甚爱 
- 【提要】 苏秦的合纵政策发生效用之后引起秦惠王的愤怒和不满,秦国开始谋划对策来应对合纵战略。于是作为连横派的核心人物张仪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大显身手。 【原文】 秦惠王谓寒泉子曰:“苏秦欺敝邑,欲以一人之智,反覆 
- 后唐纪三 后唐庄宗同光三年(乙酉,公元925年) [1]十一月,丙申,蜀主至成都,百官及后宫迎于七里亭。蜀主入妃嫔中作回鹘队入宫。丁酉,出见群臣于文明殿,泣下沾襟,君臣相视,竟无一言以救国患。 [1]十一月,丙申(初七),前蜀主回到成都,朝廷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九 辛丑春正月癸丑朔。 辛酉,以佥院邓愈为中书省参政仍兼佥行枢密院事,总制各翼军马。 以左右司员外郎侯原善为金华府知府。 院判朱亮祖率兵击陈友谅平章王溥于饶州安仁之石港,不利而还。 元帅朱 
- 钦定四库全书南史识小録卷一    钱塘沈名荪秀水朱昆田同辑宋本纪神光照室【武帝生时丨丨丨丨尽明】甘露降於墓树【帝生时】卧讲堂【帝尝游竹林寺独丨丨丨前上有五色龙章】妙善占墓【时有孔恭者丨丨丨丨】龙形更大 
- 诗经解颐一编先师文渊阁大学士一斋朱先生之所述也先生得家学之传经籍无不考颐至古诗三百篇尤博极其趣每授诸弟子于发明肯綮处辄録之时愚亦在门不数年成集俾诵之者不待玩诸心而喜形于色先生遂取匡说诗解人颐之语以名之 
- 人类生命既有其个体一面,又有其群体一面,人生的实践亦须分别言之。上章主要从个体一面申说道德之真在自觉向上,以身从心。此章将申说人类群居(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则在务尽伦理情谊(情义),可以“尽伦”一词括之。 人类生命 
- 卷七成败篇“成者王侯,败者贼”是否就是评论人生的盖棺定论?月中则昃,人满天概,盛衰成败岂无凭!曾国藩取法庄子“美成在久”,深得铢积寸累的功夫。刘邦败而犹胜,曹操成犹是败。曾国藩不求完美,跳出成败,信守“波平浪静处安身 
- 简称《说文》。文字学著作。汉许慎撰。15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部次分明、推本求源的文字学巨著,在世界语言学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正文14篇,叙目1篇,后人以其篇帙繁重,每篇厘为上下,成30卷,今通行大徐本即如 
- 全一卷。陈那菩萨造,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义净撰之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列有陈那撰之因明八论,其中之‘取事施设论’或与本书为同一书。内容论释佛陀接化众生,皆依假说施设之事而宣讲法要。取因假设,有方便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