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魏子敬

  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云:未详何处人。有云溪乐府四卷,不传。

  生查子

  愁盈镜里山,心叠琴中恨。露湿玉阑秋,香伴银屏冷。

  云归月正圆,雁到人无信。孤损凤皇钗,立尽梧桐影。

猜你喜欢
  段宏章·唐圭璋
  刘应雄·唐圭璋
  ●初编·卷十·沈瘦东
  古今风谣·杨慎
  卷五·郑用锡
  ◆紫阳居士方回(桐江集)·顾嗣立
  参寥子诗集卷一·道潜
  卷48 ·佚名
  七言巻四·洪迈
  梅尧臣·朱自清
  嵗时杂咏巻十七·蒲积中
  卷八百二·佚名
  第二十场·田汉
  卷二十四·范成大
  石屏诗集卷四 ·戴复古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睡者·闻一多

    灯儿灭了,人儿在床;月儿的银潮沥过了叶缝,冲进了洞窗,射到睡觉的双靥上,跟他亲了嘴儿又偎脸,便洗净一切威情的表象,只剩下了如梦幻的天真,笼在那连耳目口鼻都分不清的玉影上。啊!这才是人的真色相!这才是自然的真创造!自然只些一

  • 卷二·李心传

     上德二  己酉传位录光宗皇帝以藩王越继大统盖阜陵为天下虑不私其子而虞允文为相赞成上意密决大议世或未之知也先是隆兴初张浚为江淮宣抚使首上疏援汉故事乞立太子孝宗方有兵革之事且谦逊未遑也始孝宗在藩邸成穆郭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一·佚名

    嘉靖四十年九月戊子朔太原知府于惟一为巡抚所劾当调晋王上称惟一在郡得军民心请留之 上览之不悦且讶其杂封启本以进下礼部参奏因降敕戒谕王省改凡事务遵 祖训以保禄位毋得妄有干预仍下巡按御史逮问长史承奉等官惟一在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九十·佚名

    万历三十一年十一月癸丑朔 上以福王婚礼期迫钱粮亟缺今查该司官职名将治之户部请将通粮厅随粮轻赍等银所存二万四千八百余两尽数给□责令办进并乞宽假司官存之○山西巡抚白希绣以税监孙朝将按季包角□羊税银全完无欠

  • 卷之一百四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之一百三十九·佚名

      顺治十七年。庚子。八月。甲申朔。议政王、贝勒、大臣、兵部、刑部议奏、江南提督马逢知、纵放奸细阴附逆贼。贻误封疆。负国重恩情罪重大马逢知并其亲子、俱应斩立决。妻妾家产、俱籍没入官。江南巡按马腾升、

  • ●南明史料卷一·佚名

    一、「王师巳抵砀山」等情残揭帖(上缺)义旗所指,仍有逆我颜行者立诛无赦,以彰天讨可耳。若开门迎降,既为顺我之民矣,犹杀掠不免,不惟阻人投诚之念,谓皇上安民之意何?昔汉高入关中,吏民安堵如故,故能灭秦蹙项,不五载而底定天下;元将

  • 七八九 谕着添派和珅同办《日下旧闻考》·佚名

    七八九 谕着添派和珅同办《日下旧闻考》乾隆四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乾隆四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奉旨:《日下旧闻考》,着添派和珅同办。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卷三十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三十七赏赉康熙九年庚戌三月辛未上谕户部十库所有旧物与其虚置於此何如分赐旗下贫丁尔部即偕工部察有当给予者集议以闻寻户部工部议覆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七 己亥春正月甲午朔。 乙巳,上既抚定宁越,欲遂取浙东。未下诸郡,集诸将谕之曰:“仁义足以得天下,而威武不足以服人心。夫克城虽以武,而安民必以仁。吾师比入建康,秋毫无犯,故一举而遂定。今新克婺城,民

  • 天志上第二十六·墨子

    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知小而不知大。何以知之?以其处家者知之。若处家得罪于家长,犹有邻家所避逃之。然且亲戚、兄弟、所知识,共相儆戒,皆曰:“不可不戒矣!不可不慎矣!恶有处家而得罪于家长而可为也?”非独处家者为然,虽处

  • 绪论 二·林语堂

    一在孔子的名声远播西方之前,西方少数的批评家和学者,早已研究过老子,并对他推崇备至。其实,我敢说,在这些了解东方的学者中,致力于老子研究的,超过研究孔子的。由于老子《道德经》的篇幅少,才会成为中文书中外文译本最多的书

  • 卷第十九·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十九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大乘经藏 般若部第三之四 大般若经之余三 菩萨住品第四十八。善现白佛:“菩萨欲得菩提,当于何住?应云何住?”佛言:“当于一切有

  • 续古尊宿语要目录·佚名

     日本 道忠编续刊古尊宿语要目录 (龙华新写)天集 (总八十七丈)临济(序一丈二十九板藏古卷四)  汾阳昭(六板藏古卷十)  琅琊觉(三板藏古卷四十六)  慈明圆(一十二板藏古卷十一)  翠岩真(六板)  黄龙南(三

  • 物理学和哲学·海森堡

    德国海森堡著。海森堡早年随A.J.W.索末菲(Sommerfeld)学习理论物理学,1923年在慕尼黑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后曾分别在M.玻恩(Born)和N.玻尔(Bohr)的指导下工作过,是继玻尔之后哥本哈根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曾获得1932年

  • 案中冤案·董荫孤

    咱们中国,有这么两句格言,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两句话中,所含的意义,就是言其人要作了恶事,纵然一时侥幸,能够逃出法网,但是叶落归根,依然逃不出天网去。所谓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少不得默默中有个道理,总会有报

  • 诗说·惠周惕

    三卷,清惠周惕著。此书对毛公《诗传》、郑玄《毛诗笺》、朱熹《诗集传》都不专主,多以己意考证。大旨谓《大雅》、《小雅》的区分是根据音,而不是以政来区分;“正雅”、“变雅”美刺陈错,不必分《六月》以上为正,《六

  • 五母子经·佚名

    佛说五母子经,一卷,吴支谦译。说八岁沙弥,从阿罗汉学道,遂得五通,以宿命而生自己,前五生之母,悲吾子之早世,空自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