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七言巻二十三

  七言

  送蜀客          张籍

  蜀客南行祭碧鸡木绵花发锦江西山桥日晚行人少时见猩猩树上啼

  蛮中

  铜柱南边毒草春行人㡬日到金麟玉镮穿耳谁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

  赠道士

  茆山近别剡溪逢玉节青毛十二重自说年年上天去罗浮最近海边峰

  望平驿

  茫茫菰草平如地渺渺长堤曲似城日暮未知投宿处逢人更问向前程

  宿天竺寺寄灵隠僧

  夜向灵溪息此身风泉竹露净衣尘月明石上堪同宿那作山南山北人

  送元绍

  春日同游漳水边如今重说恨绵绵天涯相见还离别客路秋风又㡬年

  美人宫棋

  红烛台前出翠娥海沙铺局巧相和趁行移手巡收尽数数看谁得最多

  蛮州

  瘴水蛮中入洞流人家多住竹棚头青山海上无城郭唯见松牌出象州

  送元宗简

  貂帽垂肩窄皂裘雪深骑马向西州暂时相见还相送却闭闲门依旧愁

  寄徐晦

  鄠陂鱼美酒偏浓不出琴斋见雪峰应胜昨来趋府日簿书床上乱重重

  寄白学士

  自掌天书见客稀纵因休沐锁双扉㡬回扶病欲相访知向禁中归未归

  喜王六同宿

  十八年来恨别离唯同一宿咏新诗更相借问诗中语共说如今胜旧时

  题玉像堂

  玉毫不著世间尘辉相分明十八身入夜无烟灯更好堂中唯有转经人

  与贾岛闲游

  水北原南草色新雪消风暖不生尘城中车马应无数能解闲行有㡬人

  哭丘长史

  丘公已没故人稀欲过街西更访谁每到子城东路上忆君相逐入朝时

  哭孟寂

  曲江院里题名处十九人中最少年今日春光君不见杏花零落寺门前

  患眼

  三年患眼今年校免与风光便隔生咋日韩家后园里看花犹似未分明

  答刘兢

  刘君久被时抛掷老向城中作选人昨日街西相近住每来存问老夫身

  赠华严寺僧

  一身依止荒闲院烛耀窗中有宿烟遍礼华严经里字不曽行到寺门前

  逢故人

  山东二十馀年别今日相逢在上都说尽向来无限事相看摩捋白髭须

  送萧逺弟

  街里槐花傍马垂病身相送出门迟与君别后秋风夜作得新诗说向谁

  送辛少府

  才多不肯限容身老大诗章转更新选得天台山下住一家全作学仙人

  赠任道士

  长安多病无生计药铺医人乱索钱欲得定知身上事凭君为算小行年

  招周居士

  闭门秋雨湿墙莎俗客来稀野思多已扫书堂安药灶山人作意早经过

  送许处士

  髙情自与俗人疏独向蓝溪选僻居㑹到白云长取醉不能窗下读闲书

  题杨秘书新居

  爱闲不向争名地宅在街西最静坊巻里诗过一千首白头新受秘书郎

  送晊师

  九星坛下煎茶别五老峰头觅寺居作得新诗旋相寄人来请莫达空书

  送僧往金山

  闻道溪阴山水好师行一一遍经过事须觅取堪居处若个溪头药最多

  寻徐道士

  寻师逺到晖天观竹院森森闭药房闻入静来经七日仙童檐下独焚香

  答韦开州寄车前子

  开州午日车前子作药人皆道有神惭愧使君怜病眼三千馀里寄闲人

  忆故州

  累石为山作野夫自收云药读仙书如今身是他州客每见青山忆旧居

  送客㳺蜀

  行尽青山到益州锦城楼下二江流杜家曽向此中住为到浣花溪水头

  送陆畅

  共踏长安街里尘吴州独作未归身贵门旧宅今谁住君过西塘与问人

  感春

  逺客悠悠任病身谁家池上又逢春明年各自东西去此地看花是别人

  赠李司议

  汉庭谁问投荒客十岁天南著白衣秋草茫茫恶溪路岭头遥送北人归

  别客

  青山历历水悠悠今日相逢明月秋系马城边杨柳树为君沽酒暂淹留

  登楼寄胡家兄弟

  独上西楼尽日闲林烟演漾鸟蛮蛮谢家兄弟重城里不得同看雨后山

  答刘明府

  身病多时又客居满城亲旧尽相疏可怜绛县刘明府犹解频频寄逺书

  酬藤杖

  病里出门行步迟喜君相赠古藤枝倚来自觉身生力每向傍人说得时

  法雄寺东楼

  汾河旧宅今为寺犹有当时歌舞楼四十年来车马客古槐深巷暮蝉愁

  寄故人

  静曲闲房病客居蝉声满树槿花疏故人祗在蓝田县强半年来不得书

  邻妇哭征夫

  双鬟初合便分离万里征夫不得随今日军回身独没去时鞍马别人骑

  和崔驸马闻蝉

  凤凰楼下多欢乐不觉秋风暮雨天应为昨来身暂病蝉声得到耳傍边

  看樱桃花

  昨日南园新雨后樱桃花发旧枝柯天明不待人同看绕树重重履迹多

  和郭明府县中㑹饮

  一樽清酒两人同好在街西水县中自恨病身相去逺此时闲坐对秋风

  唐兴观看花

  新红旧紫不相宜看觉从前两月迟更向同来诗客道明年到此莫过时

  九华观看花

  街西无数闲游处不似九华仙观中花里可怜池上景㡬回墙壁贮春风

  赠姚合

  丹凤门前向晓开千官相次入朝来唯君独走冲尘土下马桥边报直回

  寻时道士

  观里初晴竹树凉闲行共到最髙房昨来官罢无生计欲就师求断谷方

  同韩侍郎南溪夜赏

  喜作闲人得出城南溪两月逐君行忽闻新命须归去一夜船中语到明

  使行望悟真

  采玉峰连佛寺幽髙髙斜对驿门楼无端来去骑官马寸步教身不得游

  重阳日至峡道

  无限青山行已尽回看忽觉逺离家逢髙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见花

  赠座客刘郎中

  忆昔君登南省日老夫犹是褐衣身谁知二十馀年后来作学曹相替人

  唐兴观玉蕊仙二首

  千枝花里玉尘飞阿母宫中见亦稀应共诸仙斗百草独来偷折一枝归

  九色云中紫凤车寻仙来到洞仙家飞轮回处无踪迹唯有班班满地花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归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忆逺

  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玉山馆

  长溪新雨色如泥野水阴云尽向西楚客天南行渐逺山山树里鹧鸪啼

  寄府吏

  野水寻花共作期今朝出郭不相随待君公事有闲日此地春风应过时

  凉州词三首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古镇城门白碛开蕃兵往往傍沙堆巡边使客行应早每待平安火到来

  凤林闗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宫词二首

  新鹰初放兔犹肥白日君王在内稀薄暮千门临欲锁红妆飞骑向前归

  黄金捍拨紫檀槽索初张调更髙尽理昨来新上曲内官帘外送樱桃

  华清宫

  温泉流入汉离宫宫树行行浴殿空武帝时人今欲尽青山空闭御墙中

  崔驸马养鹤

  身闲无事称髙情已有人间章句名求得鹤来教翦翅望仙台下亦将行

  闲游二首

  老身不计人间事野寺秋晴每独过病眼校来犹断酒却嫌行处菊花多

  终日不离尘土间若为能见此身闲今朝暂共游僧语更恨趋时别旧山

  刘兵曹赠酒

  一瓶颜色似甘泉开向新栽小竹前欲罢身中更无事移床独就夕阳眠

  送王梧州

  楚江亭上秋风起看发苍梧太守船千里同行从此别相逢又隔㡬多年

  春日早朝

  晓陌春寒朝骑来瑞云深处见楼台夜来新雨沙墀湿东上阁门应未开

  寄二山人

  为个朝章束此身眼看东洛去无因历阳旧客今应少转忆邻家二老人

  寄李渤

  五度溪头踯躅红嵩阳寺里讲时钟春山处处行应好一月看花到㡬峰

  寻仙

  溪头一径入青崖处处仙居隔杏花更见峰西幽客说云中犹有两三家

  寄王奉卿

  爱君紫阁峰前好新作书堂药灶成见欲移居相近住有田多与种黄精

  题渭北寺上方

  昔祭郊坛今谒陵寺中髙处最来登十馀年后人多别喜见当时转读僧

  杏园赠刘郎中

  一去潇湘头欲白今朝始见杏花春从来迁客应无数重到花前有㡬人

  答鄱阳客药名诗

  江皋岁暮相逢地黄叶霜前半夏枝子夜吟诗向松桂心中万事喜君知

  寄宋景

  诏发官兵取乱臣将军弓箭不离身君今独在征东府莫遣功名属别人

  倡女词

  轻鬓丛梳阔扫眉为嫌风日下楼稀画罗金缕难相称故著寻常淡薄衣

  答元八遗纱帽

  黒纱方帽君边得称到山前坐竹床唯恐被人偷様翦不曽闲戴出书堂

  题僧院

  闻师行讲青龙疏本寺往来多少年静扫空房唯独坐千茎秋竹在檐前

  送元八

  百神斋祭相随遍寻竹看山亦共行明日城西送君去旧游重到独题名

  吴楚歌词

  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

  月台观

  一身清净无童子独坐空堂得㡬年每夜焚香通月观可怜光得最团圆

  华山庙

  金天庙下西京道巫女纷纷走似烟手把纸钱迎过客遣求恩福到神前

  病中

  东风渐暖满城春独自幽居养病身莫说樱桃花已发今年不作看花人

  寺宿斋

  晚到今光门外寺寺中新竹隔帘多齐官禁与僧相见院院开门不得过

  赠施肩吾

  世间渐觉无多事虽得空名未著身合取药成相待吃不须先作上天人

  赠王建

  于君去后交游少东野无来箧笥贫赖有白头王建在眼前犹见咏诗人

  逢贾岛

  僧房逢著款冬花出寺吟行日已斜十二街中春雪满马蹄今去入谁家

  离宫怨

  髙堂别馆连湘渚长向春江开万户荆王去去不复来宫中美人自歌舞

  春别曲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成都曲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乌栖曲

  西山作宫潮满池宫鸟晓鸣茱茰枝吴姬采莲自唱曲君王昨夜舟中宿

  楚妃怨

  梧桐叶下黄金井横架辘轳牵素绠美人初起天未明手拂银瓶秋水冷

  寒塘曲

  寒塘沈沈柳叶疏水暗人语惊栖凫舟中少年醉不起持烛照水射游鱼

  春堤曲

  野塘䴔䴖飞树头绿蒲紫菱盖碧流狂客谁家爱云水日日独来城下游

  山禽

  山禽毛如白练带栖我庭前栗树枝猕猴半夜来取栗一双中林向月飞

  秋山

  秋山无云复可风溪头看月出深松草堂不闭石床静叶间坠露声重重

猜你喜欢
  歴代诗话卷三十一·吴景旭
  琵琶记原文·高则诚
  序幕·老舍
  第三幕·老舍
  徐琰·隋树森
  白石道人诗集卷下·姜夔
  去 春·林徽因
  辍锻录·方贞观
  二家宫词巻下·毛晋
  卷二百二十二·陈思
  后村集补钞·吴之振
  卷十五·乾隆
  卷七·查慎行
  第二十三回 赚娇娥大姐定计 比根基万岁生嗔·蒲松龄
  无名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八·宋濂

        速不台   速不台,蒙古兀良合人。其先世猎于斡难河上,遇敦必乃皇帝,因相结纳,至太祖时,已五世矣。捍里必者生孛忽都,众目为折里麻。折里麻者,汉言有谋略人也。三世孙合赤温,生哈班。哈班二子,长忽鲁浑,次速不台

  • 卷一百九十七·列传第八十五·张廷玉

        席书 霍韬 熊浃 黄宗明 黄绾   席书,字文同,遂宁人。弘治三年进士。授郯城知县。入为工部主事,移户部,进员外郎。十六年,云南昼晦地震,命侍郎樊莹巡视,奏黜监司以下三百余人。书上疏言:“灾异系朝廷,不系云南

  • ●卷一百六十二·徐梦莘

      炎兴下帙六十二。   起绍兴四年九月十九日乙丑,尽其日。   十月初十日御前金书牌至令寄觌在镇江府取天长路出陆前去并据镇江府备准尚书省劄子称良臣等显是故作迁延分析住滞因依及令韩世忠差近上使臣一员专一催

  • 卷之二百三十四·佚名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九月。甲戌朔。上驻跸鹫和洛。  ○乙亥。谕扈从诸大臣等、自十八阿哥患病以来、朕冀其痊愈、昼夜疗治。今又变症、谅已无济。朕躬所系甚重。上则恐贻高年皇太后之忧。下则天下臣民、咸赖

  • 第二十七卷 待访目·缪荃孙

    苏州府汉外黄令高彪碑光和七年,宋绍兴中出土,碑在郡斋。见《隶释》。汉杜子恭墓碑在西郭门外。见《寰宇记》。汉朱氏墓碣始平二年,在吴县穹窿山。见《舆地纪胜》。按汉无“始平”年号,二字必有误。吴偏将军凌统

  • 绎史卷一百十七·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楚威王破越【威王事并附】越絶书越王夫镡以上至无余久逺世不可纪也夫镡子允常允常子句践大霸称王徙琅琊都也句践子与夷时霸与夷子子翁时霸子翁子不扬时霸不子无疆时霸伐楚威王灭无疆无疆子之侯窃自

  • 王彦章传·欧阳修

    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年少时当军卒,在梁太祖部下,当开府押衙、左亲从指挥使、行营先锋马军使。末帝即位,升濮州刺史,又徙澶州刺史。彦章骁勇有力,能光着脚从荆棘上走百步。握铁枪,骑马奔驰,快速如飞,别人举都举不起来,军中

  • 萧十三传·脱脱

    萧十三,蔑古乃部人。父铎鲁斡,历任节度使。十三能言善辩,灵巧聪明,善于揣摩他人之心意。清宁年间,根据任职的年数和劳绩迁任为护卫太保。大康初,耶律乙辛再度进入枢密府,更加骄横无忌。当时萧十三出入于耶律乙辛家中,觉得哪个

  • 王遴传·张廷玉

    王遴,字继津,霸州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的进士。就任绍兴推官。入朝任兵部主事,历任员外郎。耿直矜持,不轻易与人结交。同僚杨继盛弹劾严嵩和他的孙子严效忠冒领功绩,奏章被下达给部中复查。严世蕃自己撰稿,以此给武选郎中

  • 一一九、魏襄王魏哀王乃襄哀王一君两谥考·钱穆

    《史记》:“梁惠王三十六年卒,子襄王立。十六年卒,子哀王立。”《竹书纪年》梁惠王立三十六年改元,又十六年而卒。其后称今王,至二十年而书止。杜预《左传后序》谓:“《史记》误分惠成之世以为后王之年。哀

  • 徐爱录·王守仁

      徐爱引言   先生于大学格物诸说,悉以旧本为正,盖先儒所谓误本者也。爱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参互错综,以质于先生,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

  • 什么叫“明”·孔子

    【原文】 子张问明①。子曰:“浸润之谮②,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矣。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无已矣。” 【注释】 ①明:指明察,看得明白,下文的“远”指看得远,亦即远见卓识。②谮(zen):诬陷,谗言。 【译文】 子张问什么

  • 卷三·陈深

    钦定四库全书读春秋编卷三      宋 陈深 撰庄公【名同桓公之子母文姜庄王四年立諡去胜敌克乱曰庄】元年【戊子】春王正月【庄公父见弑於齐不及立子是上无所承也为世子必誓於王庄未尝誓今其立也又不请命於王擅

  • 人生问题发端·傅斯年

    人生问题是个大题目!是个再大没有的题目!照我现在的学问思想而论,决不敢贸贸然解决他。但是这个问题,却不能放在将来解决;因为若不曾解决了他,一切思想,一切议论,一切行事,都觉得没有着落似的。所以不瞒鄙陋,勉强把我近来所

  •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十·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菩萨诣菩提场品第十二尔时菩萨既澡沐已。复受饮食身力充实。即时往诣大菩提场。到已告语善地天子。并诸地居天子众等。说伽陀曰。任持大地不动摇菩萨离爱断

  • 卷二十九·彭绍升

    居士传二十九李伯纪传李伯纪。名纲。邵武人也。父夔官龙图待制。初为松溪尉。与大中寺庆余禅师往还。究心佛法。时参政吕公谪居建安。以龙图故致礼於庆余。一日庆余升堂。集众跏趺化去。龙图吕公方游武夷。归急趋视之

  •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关汉卿

    简名《救风尘》。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旦本。妓女宋引章急于跳出火坑,不顾赵盼儿的劝阻,拒绝了洛阳秀才安秀实而嫁给了纨袴子弟周舍,婚后受到种种虐待,遂向赵盼儿求救,赵盼儿深知周舍喜新厌旧,酷爱女色,遂设计

  • 金刚般若论·佚名

    佛教论典。古印度无著造,隋达摩笈多译。二卷。本论首先以“种性不断”、“发起行相”、“行所住处”、“对”、“不失”、“地”、“立名”等七个方面对《金刚经》进行总体论述。然后逐段引述经文,加以解释,释文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