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言巻八

  五言

  夜还东溪         王绩

  石苔应可践丛枝幸易攀青溪归路直乘月夜歌还

  山中别李处士

  为向东溪道人来路渐赊山中春酒熟何处得停家

  初春

  春来日渐长醉客喜年光稍觉池亭好偏闻酒瓮香

  醉后

  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

  题酒店壁

  昨夜瓶始尽今朝瓮即开梦中占梦罢还向酒家来

  戏题卜铺壁

  旦逐刘伶去宵随毕卓眠不应长卖卜须得杖头钱

  尝春酒

  野觞浮郑酌山酒漉陶巾但令千日醉何惜两三春

  独酌

  在生知㡬日无状逐空名不如多酿酒时向竹林倾

  秋夜喜遇王处士

  北场芸霍罢东皋刈黍归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山夜调琴

  促轸乘明月抽对白云从来山水韵不使俗人闻

  看酿酒

  六月调神麹正朝汲美泉从来作春酒未省不经年

  入长安咏秋蓬示辛学士

  遇坎聊知止逢风或未归孤根何处断轻叶强能飞

  辛答

  托根虽异所飘叶早相依因风若有便更共入云飞

  题酒店壁五首

  洛阳无大宅长安乏主人黄金消未尽祇为酒家贫竹叶连槽翠蒲桃带麹红相逢不令尽别后为谁空对酒但知饮逢人莫强牵倚垆便得睡横瓮足堪眠此日长昏饮非闗养性灵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有客须交饮无钱可别酤来时长道贳惭愧酒家壶

  他乡叙兴         王勃

  缀叶归烟晚乘花落照春边城琴酒处俱是越乡人

  夜兴

  野烟含夕渚山月照秋林还将中散兴来偶步兵琴

  临江二首

  汎汎东流水飞飞北上尘归骖将别棹俱是倦游人去骖嘶别路归棹隠孤舟江皋木叶下应想故城秋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别人四首

  久客逢馀闰他乡别故人自然堪下泪谁忍望征尘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送君南浦外还望将如何桂条虽不驻兰筵幸未开林塘风月赏应待故人来霜华净天末雾色笼江际客子常畏人何为久留滞

  赠李十四四首

  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琴樽唯待处风月自相寻小径偏宜草空庭不厌花平生谁与酒自得㑹仙家乱竹开三径飞花满四邻从来杨子宅别有尚

猜你喜欢
  卷七百八十七·彭定求
  卷三百六十二·彭定求
  孙觌·唐圭璋
  卷三·杨慎
  古今诗话 四·李颀
  第十三出 养马·梁辰鱼
  ●新编録鬼簿卷上·钟嗣成
  二集卷三十八·乾隆
  卷五·汤右曾
  金渊集卷一·仇远
  卷四十三·陈思
  卷五十五·陈焯
  卷四十一·陈焯
  卷一百四十三·佚名
  史达祖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声调谱卷一·赵执信

    ○五言古诗秦越人洞中咏【于鹄】扁鹊得【拗字】仙处,传是西南峰【三平声字】。年年山下人【下句是律,上句第五字必平○第三字平,亦拗以别律】,长见骑白龙【上注言凡下句是律之调如此,非谓此句,而此句亦非律也】。洞门黑无底

  • 卷7 ·佚名

    蔡襄 次韵翠岩寺 揽蔓岩扃峻,交绳宝界平。 斜峰约云势,乾树起秋声。 泉槛妨蛩响,霜楼助月明。 冥筌兼酒落,警句一何清。 蔡襄 达观亭 峭峻钓龙石,飞亭压其端。 旷彻四无际,因之名达观。

  • 列传第十六 谢瞻 孔琳之·沈约

    谢瞻,字宣远,一名檐,字通远,陈郡阳夏人,卫将军晦第三兄也。年六岁,能属文,为《紫石英赞》、《果然诗》,当时才士,莫不叹异。初为桓伟安西参军,楚台秘书郎。瞻幼孤,叔母刘抚养有恩纪,兄弟事之,同于至亲。刘弟柳为吴郡,将姊俱行,瞻不能

  • 隋本纪上第十一·李延寿

    隋高祖文皇帝姓杨氏,讳坚,小名那罗延。本弘农华阴人,汉太尉震之十四世孙也。震八世孙,燕北平太守铉。铉子元寿,魏初为武川镇司马,因家于神武树颓焉。元寿生太原太守惠嘏,嘏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宁远将军祯,祯生皇考忠。初,祯属魏末

  • 卷三百二十九·列传第八十八·脱脱

        常秩 邓绾 李定 舒 亶 蹇周辅 徐铎 王广渊王陶 王子韶 何正臣 陈绎   常秩,字夷甫,颍州汝阴人。举进士不中,屏居里巷,以经术着称。嘉祐中,赐束帛,为颍州教授,除国子直讲,又以为大理评事;治平中,授忠武军节度推

  • 第十二回 失爱姬乞援外族 追流贼忍死双亲·蔡东藩

      且说山海关内外的守将,就是明总兵吴三桂,其时三桂已封平西伯。驻守宁远,因有廷旨促他入援,遂率众西行。到山海关,闻京师已陷,明帝殉国,遂令军士扎住营寨,徘徊不进,忽探马来报道:“爵帅家属,尽被李闯拿去了。”三桂大怒,率兵

  • 吕罗汉传·魏收

    吕罗汉,本是东平寿张人。其先祖,在石勒时代迁居幽州。祖吕显,字子明。少年好学,性格廉洁正直,乡里有人发生纠纷都纷纷到他那里评理。慕容垂任命他为河间太守。皇始初年,举郡降魏,魏太祖很高兴,赐给他魏昌男的爵位,拜授他为巨鹿

  • 一三九、田骈考(附:彭蒙、王斶)·钱穆

    《史记?孟荀列传》:“田骈齐人,学黄老道德之术。”《汉志》道家有《田子》二十五篇,(《吕览》高诱《注》云:“道书十有五篇。”)班固曰:“名骈,(《庄子释文》引《慎子》云:“田骈名广。”)齐

  • 秦攻邯郸·佚名

    【提要】 能够预测即将发生的祸患,并且提前想好应对策略,是做人成熟的标志。秦将王稽不纳善言、不安抚可能生变之人,结果使自己惨遭横祸。 【原文】 秦攻邯郸,十七月不下。庄谓王稽曰:“君何不赐军吏乎?”王稽曰:“吾与王也,

  • 卷六(惟净译)·佚名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即得诸智具足。何等为十。一者人无我智。二者法无我智。三者无方分智。四者知定境界智。五者加持智。六者不坏智。七者善观一切有情诸行智。八者无发悟智。九者善解一切法相智。十者出世间

  • 卷三百九十三·佚名

    △初分成熟有情品第七十一之四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安住布施波罗蜜多。见诸有情无所依怙。多诸苦恼众具匮乏。深生怜愍而安慰言:我能为汝作所依怙。令汝解脱所受苦事。汝等所须若食若饮若衣服若卧具若车乘若舍宅若香若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十六·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二分漸次品第七十三之二   爾時具夀善現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無性性中起四靜慮發五神通   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具諸功德安立有情三聚差别令其獲得利樂事者.云何初發心

  • 佛说师子奋迅菩萨所问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阿耨大池边龙王宫中。与大比丘僧五百人俱。大菩萨众满足千人。皆得陀罗尼。住于十地应绍尊位。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诸法界通达无碍。以大庄严而自庄严。于佛智德心无

  • 卷第一百五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五十七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得纳息第一之一诸得过去法。彼得过去耶。如是等章及解章义。既领会已应广分别。问何故作此论。答欲止他宗显己义故。谓或有执。过未

  • 卷第十五·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十五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诸师列传第六之五 明智立法师法嗣(广智下第四世) ·澄照觉先法师   ·慧照法邻法师   ·圆澄智谦法师   ·四明法维法师(明智惠) ·

  • 雪關禪師語錄卷之六·雪关智訚

    侍者成巒傳善錄法孫開詗編拈頌福州普光禪師(青三潭州川嗣),僧侍次,師以手開胸曰:「還委老僧事麼?」曰:「猶有者箇在。」師卻掩胸曰:「不妨太顯。」曰:「有甚麼避處?」師曰:「的是無避處。」曰:「即今作麼生?」師便打。拈云:者僧也

  • 行在阳秋·戴笠

    二卷。清戴笠(1614—1682)撰。笠字耘野,初名鼎,字则之,吴江(今属江苏)人。明末诸生。明亡后入秀峰山为僧,后还俗,以教授自资,勤于著述。著有《流寇长编》、《永陵传信录》、《甲申剩事》、《鲁春秋》、《行在阳秋》等。是书

  • 摩诃摩耶经·佚名

    凡二卷。北齐昙景译。又称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佛临般涅槃母子相见经。略称摩耶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本经前半部记述佛陀升忉利天,为其生母摩耶夫人说法,令得初果。后半部记述佛陀游化诸国,后于拘尸那揭罗之娑罗双